第174頁
後來果然,春闈替太子培養賓客,褚琰將褚澤手底下的人大量調動時,李相也配合之。
丞相未必是大皇子黨,只是承興帝好不容易挑中了一個接班人,他不介意在後面推一把罷了。
以至於眾人口中的大皇子,也從「無甚大用」的閒王,成了天縱奇才。
柳問一回來便聽說了褚琰回京時在宴會上大展文才的事,旁人將其稱為「神仙人物」,柳問心中暗暗附和。
酒宴過半,滿堂皆醉客,失儀者無數,但已無人計較。
柳岐興致上來,仗著自己酒量好,靠著划拳連續勝過好幾位大臣,「功成身退」後,搖搖晃晃地撞到了柳問身上。
他像小時候那樣,信賴地把腦袋抵在父親的肩上,喃喃道:「在京城挺好的,小時候我就不怎麼能見到您。」
承興帝無意間掃過這一幕,竟心生了些羨慕。
他抱過的孩子不多,公主多一些,皇子裡也就兩個嫡子有這等殊榮。
年輕的時候奉行嚴父作風,不肯與誰多親近一些,年紀大了後倒漸漸懂了何為子孫之福。
回想起來,倒也不是從一開始便是嚴父的。
只記得第一個孩子出生以後,他頭一次抱那樣小、那樣柔軟的身軀,稀罕得不願撒手,覺著那小鼻子小眼睛哪裡都好玩,連上朝的時候,都要讓梁冶抱著孩子在後殿等。
卻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親昵,使得叛王起兵時,第一件事便是設下計謀奪走了他年幼的太子。
細想後來他對後面幾個孩子都不夠細心重視,也是有這一層原因吧。
想著想著,目光往一旁掃過去,這才發現褚琰不知什麼時候已經不見了。
御花園臨湖而建,褚琰坐在湖邊吹了會兒風,只覺這風也醉人。
他試著開口,吐出一個「六」字,又默默咽下。
他摩挲著手裡的一塊玉佩,在心裡說話:該是塵埃落定的時候了,你亦如塵埃。
接著,便將那玉佩投入了湖中。
當年暗中勾結睿王的南晉丞相,如今已經葬身在鍘刀之下,據說死前失禁,極不體面。
這其中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恩怨,也隨著那塊從睿王身上取下來的玉佩一同沉入湖底。
湖邊最是涼爽,細風吹得人很是舒服。
褚琰的印象里閃過一個畫面,那是還在少年時的褚琰夏夜吹冷風,他同記憶里一樣,像個孩子那樣蜷起了腿,俯身趴在自己的膝蓋上,有一種不算濃烈的倦意驅使他閉上眼。
他默默想著事情,很雜,理不成一條線,上一刻還在想著未處理完的國事,下一刻又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年,心想新晴很快就會找來了,他們回到慈儀宮,就有冰涼爽口的綠豆湯等著,是鳳儀宮的春茗剛送過來的,雖然回去以後就只剩下半碗了,但是新晴只會嘗一口,剩下的全部留給他……
溫柔的睡夢在這無邊無際的胡思亂想間將褚琰包裹。
這回夢裡的時間格外漫長,就好像世界靜止,唯有他的夢在動。
他看到自己墜下懸崖,至此丟魂失魄,未失的那部分在皇宮裡看遍淒涼,失了的那部分先一步踏上了黃泉路,陰差陽錯地投入了輪迴。
在褚琰的記憶里,輪迴道上是有不同時間線的,上一世出生在現代的人,下一世或許便生在了古代,反之亦然,就好比地府關聯著無數個平行世界,不同世界之間都有時差。
或許是因為魂魄不全,命也就薄了些,褚琰在衣食無憂、沒有紛亂的現代世界裡,孤身一人磕磕絆絆地長到成年,好不容易靠著努力掙來了些成果,便又因病早逝。
他兩邊的魂魄雖不互通,卻冥冥之中有所聯繫。
因此當「褚琰」這個人接連在兩個世界都徹底成為墓碑上的一個名字時,魂魄終歸於一位,回到了他命本不該絕的這個朝代。
主導神識的魂魄乃是投入輪迴的那一半,它們又分開得太久一時無法契合,以至於褚琰根本沒有意識到他與他本就是一體,自始至終只有這麼一人。
可仔細想來,也有跡可循。
他從那開明的現代來,卻能毫無心理負擔地適應這個封建朝代的一切。敬皇權,曉尊卑,可惜人命輕賤卻不困擾於此,以及回憶這具身體的記憶時偶爾蹦出來的真情實感……
褚琰恍惚看到一個幼小的透明魂魄朝他張開手臂,那是他曾留在此世的魂魄,主導著情感。
他雖被種種人與事辜負,卻仍保留了一份暖化人心的溫柔,彌補了輪迴的自己曾缺失的那一部分。
他輕輕擁住他,昭示著他們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褚琰睜開了眼,神識隨後一步歸位,立刻意識到自己正靠著什麼人。
湖面上被打出一個水漂,水花高高濺了一下,便再看不到波瀾。
月色有些暗。
褚琰抬頭看向柳岐:「你怎麼也出來了?」
柳岐把石子扔出去:「宴會散了。」
褚琰這才意識到:是啊,自己肯定睡了很久了。
「那……怎麼不叫醒我?」
「叫不醒……」柳岐半開玩笑地說,「我喊了你半天,你一點反應都沒有,連呼吸都幾不可聞……要不是還有脈搏,我現在就不是坐在岸上打水漂,該是沉湖殉情去了。」
褚琰捏住他的唇:「亂說。」
丞相未必是大皇子黨,只是承興帝好不容易挑中了一個接班人,他不介意在後面推一把罷了。
以至於眾人口中的大皇子,也從「無甚大用」的閒王,成了天縱奇才。
柳問一回來便聽說了褚琰回京時在宴會上大展文才的事,旁人將其稱為「神仙人物」,柳問心中暗暗附和。
酒宴過半,滿堂皆醉客,失儀者無數,但已無人計較。
柳岐興致上來,仗著自己酒量好,靠著划拳連續勝過好幾位大臣,「功成身退」後,搖搖晃晃地撞到了柳問身上。
他像小時候那樣,信賴地把腦袋抵在父親的肩上,喃喃道:「在京城挺好的,小時候我就不怎麼能見到您。」
承興帝無意間掃過這一幕,竟心生了些羨慕。
他抱過的孩子不多,公主多一些,皇子裡也就兩個嫡子有這等殊榮。
年輕的時候奉行嚴父作風,不肯與誰多親近一些,年紀大了後倒漸漸懂了何為子孫之福。
回想起來,倒也不是從一開始便是嚴父的。
只記得第一個孩子出生以後,他頭一次抱那樣小、那樣柔軟的身軀,稀罕得不願撒手,覺著那小鼻子小眼睛哪裡都好玩,連上朝的時候,都要讓梁冶抱著孩子在後殿等。
卻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親昵,使得叛王起兵時,第一件事便是設下計謀奪走了他年幼的太子。
細想後來他對後面幾個孩子都不夠細心重視,也是有這一層原因吧。
想著想著,目光往一旁掃過去,這才發現褚琰不知什麼時候已經不見了。
御花園臨湖而建,褚琰坐在湖邊吹了會兒風,只覺這風也醉人。
他試著開口,吐出一個「六」字,又默默咽下。
他摩挲著手裡的一塊玉佩,在心裡說話:該是塵埃落定的時候了,你亦如塵埃。
接著,便將那玉佩投入了湖中。
當年暗中勾結睿王的南晉丞相,如今已經葬身在鍘刀之下,據說死前失禁,極不體面。
這其中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恩怨,也隨著那塊從睿王身上取下來的玉佩一同沉入湖底。
湖邊最是涼爽,細風吹得人很是舒服。
褚琰的印象里閃過一個畫面,那是還在少年時的褚琰夏夜吹冷風,他同記憶里一樣,像個孩子那樣蜷起了腿,俯身趴在自己的膝蓋上,有一種不算濃烈的倦意驅使他閉上眼。
他默默想著事情,很雜,理不成一條線,上一刻還在想著未處理完的國事,下一刻又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年,心想新晴很快就會找來了,他們回到慈儀宮,就有冰涼爽口的綠豆湯等著,是鳳儀宮的春茗剛送過來的,雖然回去以後就只剩下半碗了,但是新晴只會嘗一口,剩下的全部留給他……
溫柔的睡夢在這無邊無際的胡思亂想間將褚琰包裹。
這回夢裡的時間格外漫長,就好像世界靜止,唯有他的夢在動。
他看到自己墜下懸崖,至此丟魂失魄,未失的那部分在皇宮裡看遍淒涼,失了的那部分先一步踏上了黃泉路,陰差陽錯地投入了輪迴。
在褚琰的記憶里,輪迴道上是有不同時間線的,上一世出生在現代的人,下一世或許便生在了古代,反之亦然,就好比地府關聯著無數個平行世界,不同世界之間都有時差。
或許是因為魂魄不全,命也就薄了些,褚琰在衣食無憂、沒有紛亂的現代世界裡,孤身一人磕磕絆絆地長到成年,好不容易靠著努力掙來了些成果,便又因病早逝。
他兩邊的魂魄雖不互通,卻冥冥之中有所聯繫。
因此當「褚琰」這個人接連在兩個世界都徹底成為墓碑上的一個名字時,魂魄終歸於一位,回到了他命本不該絕的這個朝代。
主導神識的魂魄乃是投入輪迴的那一半,它們又分開得太久一時無法契合,以至於褚琰根本沒有意識到他與他本就是一體,自始至終只有這麼一人。
可仔細想來,也有跡可循。
他從那開明的現代來,卻能毫無心理負擔地適應這個封建朝代的一切。敬皇權,曉尊卑,可惜人命輕賤卻不困擾於此,以及回憶這具身體的記憶時偶爾蹦出來的真情實感……
褚琰恍惚看到一個幼小的透明魂魄朝他張開手臂,那是他曾留在此世的魂魄,主導著情感。
他雖被種種人與事辜負,卻仍保留了一份暖化人心的溫柔,彌補了輪迴的自己曾缺失的那一部分。
他輕輕擁住他,昭示著他們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褚琰睜開了眼,神識隨後一步歸位,立刻意識到自己正靠著什麼人。
湖面上被打出一個水漂,水花高高濺了一下,便再看不到波瀾。
月色有些暗。
褚琰抬頭看向柳岐:「你怎麼也出來了?」
柳岐把石子扔出去:「宴會散了。」
褚琰這才意識到:是啊,自己肯定睡了很久了。
「那……怎麼不叫醒我?」
「叫不醒……」柳岐半開玩笑地說,「我喊了你半天,你一點反應都沒有,連呼吸都幾不可聞……要不是還有脈搏,我現在就不是坐在岸上打水漂,該是沉湖殉情去了。」
褚琰捏住他的唇:「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