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頁
幸好,喜新厭舊是常態,加上許清嘉動用手段在網絡上壓了壓,漸漸冷下去。
但是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北北參加各種馬術比賽的照片不可避免的流出來,尤其是成績越來越好,顏值又扛打,這小子居然連粉絲團都有了。
高中畢業後,北北為了更好的學習馬術,去了馬術之鄉德國讀大學。德國在馬術上的地位,猶如華國在桌球和跳水上的地位。
為了支持小兒子的事業,許清嘉在當地買了一座農場方便他練習和養馬,又重金請來名師教導。人這一輩能找到一樣願意全身心投入的事很不容易。
因為倫敦奧運會,北北還特意休學一年備戰。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那一屆奧運會上他超常發揮打破歐美諸強在這個項目上數十年如一日的統治地位,摘獲盛裝舞步賽的金牌。
北北徹底火了,火紅火紅的,成了國民英雄。
站的太高會被當成聖人要求的,然而這世上沒有人完美無缺。作為父母,他們不想孩子背負上不該屬於他的壓力。
所以許清嘉和韓東青費了不少勁去壓,但是並沒有達到上一次的效果。這一次他成績太好,而且自媒體越來越發達。
拿到金牌之後,北北毫無預兆的提出要退役。
許清嘉愕然,問他為什麼?她以為小兒子會在職業騎手這條道路上走下去。
北北自己也說不上理由,可能是這一年近乎封閉式的訓練磨滅了他對馬術的熱情,也有可能是盛名之下的壓力,還有可能是功德圓滿沒了爭強好勝之心……反正就是突然之間沒有了興趣。
但是無緣無故在上升期退役沒他想像中那麼簡單,他是國內馬術的希望,是旗幟。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招來一片罵名,血淋淋的前車之鑑擺在那。
儒家強調:集體高於個人,權威高於自由,責任大於權利。
在部分人眼裡,北北這種行為是任性沒有責任心沒有民族榮譽感的表現。就是韓家長輩那邊都未必贊同。
許清嘉倒是沒意見,牛不喝水哪能強按頭。
韓東青有點兒小意見,他是軍人,父祖都是軍人,民族榮譽感深入骨髓。他和小兒子在書房裡懇談半天,默許了兒子的任性。一個沒了鬥志的兵留在部隊裡毫無用處。
夫妻兩個便開始為兒子收拾‘爛’攤子,養兒育女都是來討債的。
等奧運會熱度過後,北北宣布了退役,留下了自己最心愛的兩匹馬,其餘都捐給了國家馬術隊。
理由是專心學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同樣有著不小的市場,他的大學還拿得出手,加上適度的輿論引導,雖然偶有一點不和諧,大體還算順利。
畢業之後滿世界飄了兩年,拿過馬術金牌學哲學的北北自學成才,搖身一變成為風馬牛不相及的攝影師,照片還上過幾本雜誌。
在許清嘉以為自家兒子要改行當攝影師的時候,他留在非洲不走了,和幾個富二代朋友一起救助愛滋病孤兒,還準備拍一部紀錄片,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對這一特殊人群的關注。
這是好事,許清嘉自然支持,給他打了一筆錢。同時開始納悶,自家小兒子這是又換了一條路走?
許清嘉幽幽一嘆,兒子的心,海底的針。
她不會用自己所謂的成功人生經驗替他劃出一條路,她能做的就是給兒子托底,讓他放心大膽地嘗試不同的人生,找到最想要最合適的那條路。
比起功成名就,她更希望他們健康快樂。
第313章 第三百一十三章
北北和幾個朋友花大半年時間拍的紀錄片只在小範圍內引起了一定的關注, 造成的影響也十分有限。這讓幾個異想天開期待著一鳴驚人的年輕人難免失落,不過很快就在安慰中重整旗鼓。
北北是安慰主力軍, 他五歲開始學起馬術,一直到二十一歲。在體育競技上,失敗那是家常便飯,他早就練就了一幅銅皮鐵骨。
失敗之後, 一群年輕人總結失敗的原因,再次踏上征程,這一次他們打算拍攝一部電影。
紀錄片過於枯燥嚴肅和沉重, 限定了它的傳播範圍。所以這一次他們打算講一個故事,在故事裡穿插紀錄片的內容。如果電影成功,自然而然會引起關注。
一群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年輕人紛紛動了起來,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他們各自的家庭條件都不錯,有政客富商的兒子,有大律師設計師的女兒,聯合起來能調動的資源不可小覷, 錢更是不差。
劇本是幾個年輕人經過一位路途中認識的朋友同意之後改編的:主角親眼看著感染了愛滋病的父母一天天消瘦, 衰弱,死亡, 成為了一個愛滋病孤兒。他幸運的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 在美國長大。對親生父母之死耿耿於懷的主角長大之後,回到故鄉尋找為什麼父母會感染上疾病, 為什麼這種來自地獄的病毒在家鄉肆虐成災……
然後他們請來了好萊塢里頗有名氣的編劇修改潤色, 導演也小有名氣。
14個月後, 這部電影在北美率先上映,之後法國、義大利、新加坡等國家緊隨其後上映,國內晚了一個月。
電影播出之後,廣受好評,被稱為本年度最值得觀看的劇情類影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觀眾進入電影院。
緊接著,投資方發表聲明分成之後的票房收入全部捐獻給世衛組織用於愛滋病的預防和治療。
一經報導,更多的觀眾湧入電影院,票房收入節節高升。願意拿四十元錢看了電影還能做好事的人,比願意直接捐出四十元的人多得多。
隨著影片的熱映,他們早年拍攝的紀錄片也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人關注愛滋病,關注這一群體,紛紛慷慨解囊。
北北他們拍攝紀錄片的蒂瓦斯村莊也被好幾家慈善基金會納入扶助範圍。
與此同時,北北又火了一回,一群年輕人在影片中本色出演志願者,出場時間只有短短四十秒。卻不妨礙記性好的觀眾想起他,這不是倫敦奧運會上拿到金牌的小帥哥嗎?
曾經拜倒在他騎裝下的少男少女再一次湧進電影院,網絡上又一次掀起‘腥風血雨’,尤其是在國內,熱度居高不下。
北北這幾年的經歷也被挖了出來,世界冠軍,蒂賓根大學哲學學士,新銳攝影師,非洲志願者,電影投資人之一,捐出巨額票房……
對於這個結果,北北有心理準備,當初導演就找他談論過,他世界冠軍的身份是一個很好的營銷點。
他不想電影再跟紀錄片似的掀不起浪花,所以同意了客串。萬萬沒想到這樣一部小成本小眾題材的電影會爆,他們客串也成了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不過這點小煩惱和電影大熱一比,也算不得什麼了。
他又不是二十歲那會兒,面對鋪天蓋地的報導會無措。
自認為十分成熟的北北減少了自己上網的時間,眼不見心不煩,專心學業。
他又換了興趣愛好,目前在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讀研。拍攝紀錄片以及籌備電影的經歷,讓他對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原來電影是如此有趣的一件事。
但是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北北參加各種馬術比賽的照片不可避免的流出來,尤其是成績越來越好,顏值又扛打,這小子居然連粉絲團都有了。
高中畢業後,北北為了更好的學習馬術,去了馬術之鄉德國讀大學。德國在馬術上的地位,猶如華國在桌球和跳水上的地位。
為了支持小兒子的事業,許清嘉在當地買了一座農場方便他練習和養馬,又重金請來名師教導。人這一輩能找到一樣願意全身心投入的事很不容易。
因為倫敦奧運會,北北還特意休學一年備戰。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那一屆奧運會上他超常發揮打破歐美諸強在這個項目上數十年如一日的統治地位,摘獲盛裝舞步賽的金牌。
北北徹底火了,火紅火紅的,成了國民英雄。
站的太高會被當成聖人要求的,然而這世上沒有人完美無缺。作為父母,他們不想孩子背負上不該屬於他的壓力。
所以許清嘉和韓東青費了不少勁去壓,但是並沒有達到上一次的效果。這一次他成績太好,而且自媒體越來越發達。
拿到金牌之後,北北毫無預兆的提出要退役。
許清嘉愕然,問他為什麼?她以為小兒子會在職業騎手這條道路上走下去。
北北自己也說不上理由,可能是這一年近乎封閉式的訓練磨滅了他對馬術的熱情,也有可能是盛名之下的壓力,還有可能是功德圓滿沒了爭強好勝之心……反正就是突然之間沒有了興趣。
但是無緣無故在上升期退役沒他想像中那麼簡單,他是國內馬術的希望,是旗幟。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招來一片罵名,血淋淋的前車之鑑擺在那。
儒家強調:集體高於個人,權威高於自由,責任大於權利。
在部分人眼裡,北北這種行為是任性沒有責任心沒有民族榮譽感的表現。就是韓家長輩那邊都未必贊同。
許清嘉倒是沒意見,牛不喝水哪能強按頭。
韓東青有點兒小意見,他是軍人,父祖都是軍人,民族榮譽感深入骨髓。他和小兒子在書房裡懇談半天,默許了兒子的任性。一個沒了鬥志的兵留在部隊裡毫無用處。
夫妻兩個便開始為兒子收拾‘爛’攤子,養兒育女都是來討債的。
等奧運會熱度過後,北北宣布了退役,留下了自己最心愛的兩匹馬,其餘都捐給了國家馬術隊。
理由是專心學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同樣有著不小的市場,他的大學還拿得出手,加上適度的輿論引導,雖然偶有一點不和諧,大體還算順利。
畢業之後滿世界飄了兩年,拿過馬術金牌學哲學的北北自學成才,搖身一變成為風馬牛不相及的攝影師,照片還上過幾本雜誌。
在許清嘉以為自家兒子要改行當攝影師的時候,他留在非洲不走了,和幾個富二代朋友一起救助愛滋病孤兒,還準備拍一部紀錄片,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對這一特殊人群的關注。
這是好事,許清嘉自然支持,給他打了一筆錢。同時開始納悶,自家小兒子這是又換了一條路走?
許清嘉幽幽一嘆,兒子的心,海底的針。
她不會用自己所謂的成功人生經驗替他劃出一條路,她能做的就是給兒子托底,讓他放心大膽地嘗試不同的人生,找到最想要最合適的那條路。
比起功成名就,她更希望他們健康快樂。
第313章 第三百一十三章
北北和幾個朋友花大半年時間拍的紀錄片只在小範圍內引起了一定的關注, 造成的影響也十分有限。這讓幾個異想天開期待著一鳴驚人的年輕人難免失落,不過很快就在安慰中重整旗鼓。
北北是安慰主力軍, 他五歲開始學起馬術,一直到二十一歲。在體育競技上,失敗那是家常便飯,他早就練就了一幅銅皮鐵骨。
失敗之後, 一群年輕人總結失敗的原因,再次踏上征程,這一次他們打算拍攝一部電影。
紀錄片過於枯燥嚴肅和沉重, 限定了它的傳播範圍。所以這一次他們打算講一個故事,在故事裡穿插紀錄片的內容。如果電影成功,自然而然會引起關注。
一群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年輕人紛紛動了起來,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他們各自的家庭條件都不錯,有政客富商的兒子,有大律師設計師的女兒,聯合起來能調動的資源不可小覷, 錢更是不差。
劇本是幾個年輕人經過一位路途中認識的朋友同意之後改編的:主角親眼看著感染了愛滋病的父母一天天消瘦, 衰弱,死亡, 成為了一個愛滋病孤兒。他幸運的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 在美國長大。對親生父母之死耿耿於懷的主角長大之後,回到故鄉尋找為什麼父母會感染上疾病, 為什麼這種來自地獄的病毒在家鄉肆虐成災……
然後他們請來了好萊塢里頗有名氣的編劇修改潤色, 導演也小有名氣。
14個月後, 這部電影在北美率先上映,之後法國、義大利、新加坡等國家緊隨其後上映,國內晚了一個月。
電影播出之後,廣受好評,被稱為本年度最值得觀看的劇情類影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觀眾進入電影院。
緊接著,投資方發表聲明分成之後的票房收入全部捐獻給世衛組織用於愛滋病的預防和治療。
一經報導,更多的觀眾湧入電影院,票房收入節節高升。願意拿四十元錢看了電影還能做好事的人,比願意直接捐出四十元的人多得多。
隨著影片的熱映,他們早年拍攝的紀錄片也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人關注愛滋病,關注這一群體,紛紛慷慨解囊。
北北他們拍攝紀錄片的蒂瓦斯村莊也被好幾家慈善基金會納入扶助範圍。
與此同時,北北又火了一回,一群年輕人在影片中本色出演志願者,出場時間只有短短四十秒。卻不妨礙記性好的觀眾想起他,這不是倫敦奧運會上拿到金牌的小帥哥嗎?
曾經拜倒在他騎裝下的少男少女再一次湧進電影院,網絡上又一次掀起‘腥風血雨’,尤其是在國內,熱度居高不下。
北北這幾年的經歷也被挖了出來,世界冠軍,蒂賓根大學哲學學士,新銳攝影師,非洲志願者,電影投資人之一,捐出巨額票房……
對於這個結果,北北有心理準備,當初導演就找他談論過,他世界冠軍的身份是一個很好的營銷點。
他不想電影再跟紀錄片似的掀不起浪花,所以同意了客串。萬萬沒想到這樣一部小成本小眾題材的電影會爆,他們客串也成了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不過這點小煩惱和電影大熱一比,也算不得什麼了。
他又不是二十歲那會兒,面對鋪天蓋地的報導會無措。
自認為十分成熟的北北減少了自己上網的時間,眼不見心不煩,專心學業。
他又換了興趣愛好,目前在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讀研。拍攝紀錄片以及籌備電影的經歷,讓他對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原來電影是如此有趣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