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少夫人本就悲痛萬分,現下既要照顧婆婆弟媳,又要看著兩個孩子,再加上要籌備喪禮之事,一時間疲頓不已。

  容七娘起初情緒激動,要奔赴北地,替父兄報仇,被大嫂制止。等到冷靜下來,知道自己去了也無濟於事,反是累贅。於是接下了父兄的喪禮之事,勉強為府里分憂。

  不過,父兄的遺骸尚未送回京城,七娘又是打心裡抗拒承認此事,因此,喪禮之事不過因循舊禮,慢慢籌備,卻每日必去兵部守候消息。赫尚書不堪其擾,又不好趕她走,只好托人來見容夫人。大少夫人便將兩個孩子托給七娘照看幾日。

  “七娘,你別憋在心裡了,想哭的話,就哭出來吧。”顧音見七娘總是強忍,便勸道。

  七娘看著兩個懵懂的侄兒侄女,“我不能哭。府里只剩大嫂和我撐著了。”

  *

  顧音回了府,又聽到寧遠侯府的消息。

  周老夫人身子骨一向康健,但孫兒遠在戰場,怎麼也放不下心來,秋日涼風之下,便染了風寒,臥病在床。

  顧音上門來看望,見周老夫人面色蒼老,眼神有些渾濁。

  老夫人病的有些糊塗了,拉著顧音的手,翻來覆去地說著話。

  “阿音,你來了,是不是阿延接你過來的?”

  “我這孫兒,總是不聽話。他是想丟下我去嗎?他祖父是這樣,他父親是這樣,現在連他也要這樣嗎?”

  “阿延說,他想年底把你娶進門,我說,日子雖然趕了點,但有祖母在,一定能讓你風風光光地嫁到我們寧遠侯府。”

  “是不是有人再敲門?是阿延送信過來了嗎?”

  顧音握住她的手,侍女服侍過老夫人喝藥,等她沉沉睡去。

  “夫人呢?”顧音低聲問侍女。

  “夫人在佛堂。”自小侯爺消息傳來後,洛夫人每日除了侍奉老夫人以外,便呆在佛堂里,從不出門。

  *

  戰事既起,京中的宴席遊樂自然停了。不過,有些重要的宴席還是免不了,不過規模小了很多,辦宴席的人家儘量低調。

  慶王妃的六十歲壽宴,太后親自派人送了賀禮,慶王府便請了些宗室,以及相熟的人家過來,並無絲竹管弦之樂,只在園子裡擺了十來桌酒席,男客和女客以屏風分開。

  穆景府上和顧音也收到了邀請,大概是看在安王府故人的份上吧。小舅舅既然不在京城,顧音便準備了賀禮,帶著冬兒到了慶王府。

  一路上跟認識的幾個姑娘打著招呼。七娘在家裡守孝,其餘閨秀不過點頭之交,顧音只是簡單聊了幾句。

  待要入席,一個粉衣姑娘攔在她前面。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顧縣主。”那女子不屑道,“一個恩封的外姓縣主,也來這裡湊熱鬧!”

  “你!”冬兒氣憤地待要擋在顧音前面。

  顧音拉開冬兒,朝那女子淡淡一笑,“熱鬧不敢說,不過是盡一份禮罷了。”

  “主子是從鄉下來的,這婢女也是不懂事。”那女子斜了一眼,似乎是跟旁邊的幾個姑娘隨口說笑,幾人掩帕笑起來。

  “不知這位姑娘有何指教?”見那女子仍杵在自己前面,顧音出聲道。

  “顧縣主,聽說寧遠侯為了你,連老夫人的話都不聽,才去了北地?”那女子道。

  “謠言止於智者,姑娘想必也聽過這句話。”她拂開那女子的手,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你!”那女子一噎,瞪了顧音背影一眼,又跟旁邊的幾個姑娘說了些什麼,幾人看向這邊,議論紛紛。

  顧音不以為意,端坐在席上。

  左手邊的林姑娘低聲說道,“顧姑娘,那是慶王府世子的六姑娘,乃世子妃所出。”

  顧音朝她一笑,“謝謝林姐姐。”

  林姑娘抿唇一笑,“世子妃曾經為六姑娘向寧遠侯府提過親。”

  原來是這樣,顧音一嘆,想不到連小侯爺也有過爛桃花。

  席間,見到了慶王妃。慶王府這些年一向深居淺出,慶王和慶王妃都少在人前露面,顧音還是在新年進宮的時候才遠遠見過慶王妃一面。

  “慶王沒有出來?”

  “聽說慶王這些年修道,已經不管俗事了。”

  “先帝的幾個兄弟,安王已經去了,明王出家,慶王修道,都已經是世外之人。”

  顧音聽到席間的小聲議論,不由疑惑,既然慶王府避開世事,為什麼太后又送上賀禮,宗室皆來慶祝呢?

  宴席結束,顧音兩人出了王府。冬兒坐上了馬車,仍然氣憤不已,“那六姑娘太過分了,竟當眾為難您!”

  顧音不以為意,“捧高踩低,人之常情,算不上什麼。”她捏了捏冬兒的臉頰,“冬兒,別生氣啦,這種宴席向來也少,忍忍就過了。再說,她們說什麼,又傷不了我一分。”

  *

  “太妃宣我入宮小住?”顧音驚異道。

  內侍道,“是,顧縣主,太妃說了,您可以帶著兩個丫頭去,讓您慢慢收拾東西。”

  “多謝公公,勞您等候一會兒。”

  顧音回到房中,讓冬兒和飛紅先收拾東西,自己坐下跟張嬤嬤說道,“周太妃這個時候讓我入宮小住,是為什麼?因為小侯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