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久在後宮,朝廷的形勢,恐怕已經看不清。不如聽我一言,好好考慮清楚。”言罷,順王妃拂袖而去。

  眾人散去,綠竹進來,見凌貴妃神色不明,小心喚道,“娘娘?”

  凌貴妃把茶盞摔在地上,憤恨道,“順王妃不恭久矣!”

  綠竹不敢接話,只站在旁邊,聽著凌貴妃冷笑道,“她們還把本宮當做以前的一個小小的凌芙,以為任由予取予求!”

  想起順王妃對她說話的口吻,愈加煩躁起來,“綠竹,你說,如今我在這宮中,到底還需不需要順王府支持?”

  綠竹心下一驚,臉色神色不變,道,“姑娘,在這宮中,您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不過,宮外還是......”

  凌貴妃也知道自己當年全靠了順王府的支撐,而且現在,也還不到翻臉的時候。她在殿中緩行幾步,“可惜,本宮只有一個公主,不然……”

  她思索一陣,道,“暫時先應著她。綠竹,你盯著翠檸,辛昭儀的人來了,不要讓她上前。”

  “是,娘娘。”

  *

  深夜,順王府內。

  燈光下,那女子除下頭上的黑帽,露出如白日一般恭謹的面龐,正是凌貴妃身邊的綠竹。

  綠竹向坐上的兩人行過禮,道,“昨日,辛昭儀身邊的人來找娘娘,在內室聊了一柱香的功夫,誰也沒有聽到她們在說什麼。”

  順王妃皺眉,連綠竹也沒有留在內室?

  穆崢道,“莫非貴妃真要拋開我們,與辛家結盟?”他不滿道,“母妃,既然凌貴妃已經不聽話,不如……”

  順王妃制止他,接著問道,“劉太醫怎麼說?”

  “劉太醫說,辛昭儀的胎兒很健康,必定是個皇子。”

  順王妃沉思片刻,命侍婢取來一個信封,“你把這封信給翠檸,讓她交給貴妃。”她冷冷一笑,“告訴她,凌家在西南的事情,如果不是有順王府給他們兜著,早就被抄家了。”

  綠竹心下一顫,聽順王妃接著道,“東西先給她,聽不聽我的,她自己看著辦!”

  “她這是在要挾本宮?”凌貴妃拆開信封,掃過裡面的幾張紙,聽得翠檸所言,不由大怒。

  翠檸跪下來,低下頭,任憑砸碎的瓷片濺到身上,也不敢出聲。

  幾個宮女內侍皆候在外面,綠竹也遠遠地站在殿外。

  “滾下去!”凌貴妃坐下來,靠在椅背上,揉著額頭。

  翠檸小步倒退出去,到了殿外,看了綠竹一眼,微微點頭。

  第37章 北地

  北戎使者離開京城之後,廣陽城裡平靜了一段時間。

  這期間,也發生了一些瑣碎的事情。諸如慶王府壽宴,順王府的郡主跟戶部韋尚書家的公子定了親,杜伯爺府上的二公子從老家歸來授了大理寺的官職等等。

  張嬤嬤說起,“杜家二公子,便是以前跟姑娘定親之人。”她嘆口氣,“當年我跟在郡主身邊,也見過他兩次,是個好孩子,可惜杜家……”

  顧音忙著把一些舊書信整理成冊,又謄抄了幾張紙,對張嬤嬤說的話渾不在意。“嬤嬤,過去的事情,還提它幹什麼?”

  冬兒朝張嬤嬤眨眨眼,笑著出去了。張嬤嬤也搖著頭,踏出房門。

  顧音對安王府的事情有些一籌莫展。

  從表面上看,往事都已經非常清晰。光啟三十二年的動亂、安王府和張相的恩怨便是緣由。元兇既已伏誅,世人皆以為,足以告慰安王府亡靈。

  當年參與其中的諸人,張相府因為謀亂已經滅族,安王府僅剩下幾個舊仆。至於智永大師,仍然縹緲無蹤。想要重查舊事,竟找不到什麼線索。

  顧音入宮見到了周太妃身邊的佳玉姑姑,言談之中,她承認自己就是當年的玉夢,只是早幾年就離開了安王府,對於當年發生的事情並不清楚。

  “阿音,你認為,當年發生的事情另有隱情?”周太妃有些疑惑,“是不是,有了其它線索?”

  總不能拿夢裡見過張相父子商議的事情來說吧?顧音搖頭道,“沒有,我只是想再查查清楚。”

  周太妃道,“安王府之事已然蓋棺定論,恐怕也難以再查到什麼。”她嘆道,“你又何必再憂思於此?”

  雖然沒有進展,顧音並不想放棄,也許現在要做的,是等待合適的時機。

  這日,小侯爺又跑到顧音府里。扯了一堆有用沒用的閒話以後,突然認真的說,“顧丫頭,你說,我去北地歷練如何?”

  顧音有些吃驚,不過想想他前些日子的作為,又有夢境之事,倒也不算很意外,問道,“你怎麼想到這了?”

  “我覺得以前浪費了好多時間。可惜祖母總是不許我上戰場。”小侯爺皺著眉,又道,“雖則剛剛和談過,不過北戎狼子野心,定然不會安分太久。我真的很想去。”

  周老夫人一直比較矛盾。一方面,小侯爺三代單傳,老侯爺戰死,小侯爺的父親又體弱早逝,她是不願意這個唯一的孫兒再繼續去戰場的,因而連周延在外動武都不允許。另一方面,周延頗有天資,她延請名師,教授其騎射武藝兵法,又期盼孫兒能夠繼承和光大寧遠侯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