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迄今為止,一切進展都很順利。雖然也有不少變數,但只要能在掌控之中,那就不是問題。

  他望著窗前明月,佇立許久。

  *

  這日,小舅舅從廣陽發出的信件送到了別院。信裡面恭賀顧音得封縣主,詢問顧音是否願意上京,他在京城裡面有一處府邸,讓顧音上京來遊玩,也可以拜見下舊時親友。

  顧音看完信,有些意動。在西南呆著十年,所見甚少。再者,要查安王府之事,本也想要去京城。“既然如此,我們就去京城吧。”她定了主意,吩咐張嬤嬤她們準備起來。

  “好巧,我也要回京,我們一起吧!”小侯爺聽到消息,上門來,笑道。

  暑氣已退,天氣漸涼。

  小侯爺、顧音、方大夫一行人相約在通平會面出發。此去廣陽約有一千里,路上需要一個月左右,順利的話能在九月到達廣陽。

  方大夫仍然是一架馬車,三人的行裝較少,只是增添了幾十本書冊。方茵說起等回京以後,整理完書稿,父親就準備潛心著書。

  小侯爺準備了兩輛馬車,他本來打算帶著侍衛三人騎馬走的,因為打算同行,便也置辦了馬車,請了兩個車夫,一輛坐人,另一輛裡面堆了不少淘撿來的東西。

  顧音一行十個人,三輛馬車,她和冬兒、飛紅、張嬤嬤一輛,小卓哥、林梧和其他幾名侍衛一輛,另一輛帶了些用具。因為去京城可能要住上較長一段時間,顧音便把小舅舅給的人馬都帶上了,沒必要再留在武樂。張嬤嬤的侄兒留在別院,別院的房契顧音已經拿到了。商定如果以後定居京城,便再讓張勇他們進京來。

  一路上行程不趕也不緩,每日行約百里路,到了城裡便找客棧投宿,較為荒涼的地方便找驛站住著。

  行了五日之後,在梅州遇到了定郡王一行人。

  他本來走在前面,因有大儒在梅山書院講學,於是便在此停留了一段時間。

  於是便又結伴而行。

  第29章 燕夫人

  這日,行到了冀州,再往前五百里,便能到廣陽了。

  冀州以西一百里,是塗山,方大夫的老家。方大夫說要回家處理些事情然後再上京,打算帶了徒弟和女兒先去塗山,然後再轉道進京。顧音、小侯爺和定郡王一行在冀州停留了兩天,然後繼續往前走。

  路上又走了十日,這日,官道漸漸寬闊,來往的人也開始絡繹不絕。

  定郡王的車馬在前,小侯爺這兩日都是騎馬前行。顧音的車隊在後面。

  顧音挑起車窗簾子,往外看了看。

  小侯爺驅馬到了馬車邊上,笑著道,“我們快到了。”

  顧音看了一會兒,便把帘子放下來。張嬤嬤看了看,沒說話。

  又走了半個時辰,到了廣陽城下。

  眼前的廣陽,與夢中所見別無二致。城牆高三丈,永定門下,排隊進京的人約有一里地。

  眾人從左邊的隊伍進去,不過寥寥幾人,原來是供達官貴人們出入的。

  顧音等了不過一炷香的功夫,馬車便重新動起來,聽到前面定郡王在跟人說話。

  “世子,請!”

  “好!如此便明日再見。”一個年輕男子的聲音,接著聽到打馬遠去的聲音。

  眾人穿過城門,便看到有些人在旁邊張望等待。

  一個中年人,身穿蒼青色長衫,面容儒雅,帶著一個小廝,牽著兩匹馬候在旁邊。看到定郡王和小侯爺的車隊,見後面還有幾輛馬車,便迎上前來,道,“敢問可是永安縣主的車駕?”

  小卓哥坐在車頭,跳下來,說道,“正是。請問您是?”

  那人拱拱手,自我介紹道,“我是穆將軍府里的管家,鄙姓文。受老爺的囑託,在此迎候縣主到來。”

  原來是小舅舅在京宅子派人過來。

  林梧已經出了馬車,笑道,“文管家,有勞你出來迎接。”

  顧音點點頭,與定郡王和小侯爺告辭,然後讓小卓哥跟著文管家往西走。定郡王和小侯爺的車往東而去。

  這時候中間大道上有一個女子騎馬過來。

  騎在馬背上的女子,身穿鵝黃色的騎裝。相貌明艷動人。雖有驕嬌之氣,但無跋扈之態。如火焰般熱烈。到了車隊前,利索的勒住馬韁,歡喜道,“穆哥哥,你回來啦?”

  定郡王出了馬車,在跟她說話,小侯爺也停了下來,說了幾句。

  飛紅在一旁說道,“這是容將軍府上的容七娘。”

  這是顧音第一次看到容七娘,雖然已經從方姑娘和其他人那兒聽過多次七娘的名字。

  她遠遠看到定郡王溫和的笑容,心裡突然有些澀然,轉頭回去了。

  *

  車子往西邊行了約一里路,往北又轉了幾個彎,到了一個叫鶴鳴坊的巷子。

  顧音等人下來馬車,見這巷子頗為幽靜,文管家道,“這鶴鳴坊住著六戶人家,都是朝中的官員。老爺這宅子是五年前回京的時候置辦的,平日裡住的也少,不過今年聽說姑娘要回來,便重新修葺了一番。”

  文管家帶著進了府,邊介紹府中情況。這是一個四進的院子。

  府中人少,不過十餘口人,都站在廳前等候。

  小舅舅後院無人,後院本來是封著的。文管家說道,“老爺上個月已經命人收拾整理,等姑娘入住。”穆景現下去了北地,走之前吩咐文管家好好伺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