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氏大失顏面,躺了一日,也只得強打起精神,對顧音的婚事稍微上心了一些。

  本來在這府城裡的待嫁閨秀中,顧音的名聲算不上太好。雖然容貌不錯,又有宗室出身的母親,但云夫人口中的顧音,一向是個不懂事又脾氣不好的病弱女兒,又退過婚,於是在一眾夫人太太的眼中,便不是兒媳的好人選。顧謙又看不上太差的門第,是以顧音的婚事高不成,低不就,一時間在雲氏手裡成了燙手的山芋。

  二月里,雲氏到城南梅家打葉子牌。梅太太是雲氏的牌友,兩人平日裡頗為相得。牌桌上,雲氏抱怨起了此事。梅太太一聽,上了心,想起自家的表侄徐小郎,打完牌便使人去徐家送了信。

  徐家徐老爺和徐太太聽聞此事,頗為意動。

  徐家商戶出身,家財萬貫,商鋪良田不計其數,乃是通平的豪富,如今正想走官路。大兒善商,可以繼承家業,小兒從小培養學業,前兩年已經考中了秀才。

  徐老爺一直想給徐小郎找個官家千金做媳婦,也好提提徐家門面,顧音既然是宗室郡主的女兒,在徐家眼裡,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徐太太便托人上顧家打聽。

  顧謙雖然看不上徐家是商戶,但聽來人言下之意,聘金極為豐厚,倒也沒直接推拒,只拿話說先考慮考慮。

  徐小郎使了銀子,遠遠見了顧音一面,見其身姿裊裊,美貌動人,大為滿意,便央著徐太太再去走動,又花大價錢去尋了一個紅珊瑚頭面,價值千金,托雲氏送給顧音。

  雲氏見了此等珍寶,頗有幾分動心,想著如果阿月可以嫁進徐家享此富貴,倒也不錯,不過又想到自己打探來的消息,還是罷了。於是言道私下送禮不妥,見徐小郎不樂意,又收下禮物,說先暫時替顧音保管,等正式議親的時候再放到聘禮裡面。徐小郎高興而歸。

  顧月見了徐小郎送過來的禮物,心裡有些嫉恨,“娘,徐家既然如此豪富,姐姐嫁進去,也是命好。”

  雲氏嗤笑,這徐小郎,說是什麼少年秀才,其實不過是個草包,如今快二十歲了,日日混在脂粉堆裡面,這秀才恐怕便是到了頭,日後難有出息。

  不過,梅太太漏了些口風,說徐家有意出五萬兩銀子的聘金。雲氏頗為意動,一則有了徐家的聘金,府里又能有一大筆進項,自己私下也能拿不少好處,二則顧音嫁過去,夫君不如意,不過是個秀才娘子,身份低微,雲氏甚是滿意。

  如此這般跟顧月一說,顧月也不眼紅了。

  顧家跟徐家的商議,顧音呆在自己院子裡,毫不知情。

  三月里,何知府家的春日宴,雲氏帶著顧音和顧月到了何家。

  雲氏本來不想把顧音帶出來,顧音現在愈發美貌,雲氏恐她奪了女兒的風頭。不過,聽梅太太說,徐太太也想見見顧音,便帶著顧音出了門。

  宴席上,顧家女兒一個清麗,一個嬌俏,吸引了不少夫人太太的注意,同雲氏打探兩人的親事。徐太太見了顧音,也是點頭稱讚不已。

  顧月此番來何府,其實心裡還有別的打算。

  何家的二公子何佑,是府城裡有名的年輕公子。前兩年在何府拜會時遇見,風度翩翩的少年郎,溫文有禮,顧月不由芳心暗許。只是那時自己還是個小丫頭,何知府又是父親的頂頭上司,不敢上前攀談。今日自己打扮得俏麗動人,想來何佑見了自己應該會歡喜。

  於是在遊園時,著意打探了何佑的去處,在園中見到了何佑,藉故湊上前去,交談一番。何佑彬彬有禮,言笑晏晏,顧月頗為自得。

  回家同雲氏提起,雲氏覺得也是件好親事,“我兒果然有眼光。何家的二公子,是府里數得上的才俊。”便跟顧謙商議。顧謙也滿意,想著如果能成,自然最好,便授意雲氏去跟何夫人打探。

  何夫人聽了雲氏的話中之意,等兒子回來,問兒子對顧家女兒的印象。

  何佑一回想,花園中那個嬌俏的小姑娘,眨著大眼睛看著自己,樣貌頗為可愛,聽說是顧家的二姑娘;在湖邊有位身穿月白色裙子的姑娘,相貌尤為清麗,如畫中仙子般貌美,聽說是顧家的大姑娘。便道,“顧家兩個女兒都不錯,不過兒子見顧家大姑娘更為出色。”

  何夫人私下跟何知府說起來,“顧家大姑娘,我記得她是榮陽郡主的女兒。只是安王府早已不在,榮陽郡主也歿了多年。不過樣貌是真真不錯,難怪阿佑也稱讚。顧家二姑娘長得討喜,舉止有禮,在外頭名聲也算不錯,可惜母家沒有什麼出身。”又笑道,“這顧家的兩個姑娘,我看著也都還不錯,老爺您看?”

  何知府不置可否,道,“你慢慢打探就是。阿佑的親事也不急在一時。”

  雲氏見何夫人沒有明話,又問了顧音的親事,知道事情恐怕不順,只推說顧音已經在議親。

  顧月聽說春日宴上眾人紛紛稱讚顧音的容貌,連何二公子都讚揚顧音,心裡大為嫉恨。思前想後,想出了一條計策。於是便出了靈泉寺的事情。

  *

  這日顧謙歇在正房,雲氏說起來,“老爺,我前些日子跟林知縣的夫人打探過口風,聽她的意思,阿音的事情她不考慮了。”

  顧謙皺眉。前幾個月隔壁林知縣的夫人托人來打聽過阿音。林家的兒子今年十七,還在進學。他那時想著林知縣不過是一個小縣的主事,太過於簡陋了些,就推著沒答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