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姚縣令要派人去牛家棚負責村民搬遷,而林喬也要去牛家棚,正好同路。於是姚縣令又多派了幾個好手,責令這幾人,務必要保護好晟王妃。

  頂著大雨,林喬跟著負責搬遷的幾個衙役在泥濘不堪的路上騎了半個多時辰的馬,之後又改為步行,走了一個多時辰後,又爬了一個多時辰的山,終於在未時趕到了牛家棚。

  這時,包括林喬在內,全部人都是渾身的泥水。

  這一路走過來,其中的艱辛自不用說,走平路時還好,後來爬山,不時有人摔倒,滾下山去。

  要是平日,這些衙役肯定是要怨聲載道的,可如今連細皮嫩肉養尊處優的王妃都沒吭一聲,他們這些人哪敢抱怨,只能咬牙堅持。

  等他們終於登上山頂,往下朝盆地里的村子走去時。林喬放眼望去,果然,這盆地不僅面積甚廣,地勢也確實很低,至少比山外的平地低了近百米。

  盆地里大多是沼澤和零星密布的小水塘,只有在地勢高一些的地方才蓋著房子,種了水稻。

  在村長家用過熱飯,林喬顧不上換身乾爽的衣服,就與負責搬遷的衙役分開,只帶著那幾個負責保護他的衙役,沿著臨安慶河的那一面山走了一圈,選定了一處比其它地方薄一些矮一些的山體,打算從這裡下手,炸開一處作為泄洪的缺口。

  等天快黑時,渾身又濕透了的幾人回了牛家棚,卻聽村子裡哀嚎不已。

  林喬等人進了村長的院子,見負責搬遷的衙役與憤怒悲傷的村民拉扯在一起,頓時心中不悅,就對那幾名衙役呵斥道,"住手!有什麼話,不能和村民們好好說?"

  然後又對一邊紅著眼睛的村長說道,"老人家,你也讓村民們冷靜下來,有話好好說。"

  這種情況,他在電視上、網絡上見多了,一方要拆遷,暴力執法,而另一方捨不得故土,或者沒得到滿意的賠償談不攏,總要發生矛盾、鬧幾回的。

  等衙役和村民們都冷靜下來,林喬問負責搬遷的衙役,"何事不能好好說?"

  "稟王……"見林喬瞪著他,這名負責人又趕緊改口,"稟林大人,這些村民不願意搬,小人道理都說了一萬遍,他們就是不願意搬,還哭鬧著要打人。"

  村長見那衙役對林喬恭恭敬敬,就趕緊對林喬哭訴道,"大人,不是我們不願意搬啊!可我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裡,田在這裡,房子在這裡,家在這裡。現在稻子眼看著就要收了,沒了糧食,我們吃什麼?怎麼活啊?大人們開口就要我們搬,可我們要搬到哪裡去?我們的房子、田要是淹了的話,我們以後要怎麼活啊?"

  林喬嘆了口氣,勸道,"你們田裡的稻子,都長成那個樣子,能打幾斤糧食?"

  他剛剛從山那邊走過來,見田裡的稻子都是扁扁的空秕,水稻抽穗揚花期一直下大雨,能結幾顆穀粒?

  那村長頓時蔫了,但仍喃喃道,"總能收幾斤的。"

  "你們沒和他們說,朝廷會賠償?"林喬又轉頭問負責的衙役。

  "林大人,我們說了的啊!可他們嫌少,不願意搬。"

  "大人,"村長又哭訴道,"一家才給五兩銀子,就這些銀子,我們一家老小出去後要如何生活?"

  五兩銀子?林喬簡直無語,要人家背井離鄉地,竟然只給五兩銀子一戶?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次水災損失慘重,馬上就要收割的稻子被淹,多少房屋被衝垮,今年餘下的日子還不知道要如何過呢?

  朝廷雖然撥了賑災銀子和糧食,但是,這麼多個縣分下來,每家每戶能得多少?何況災後重建也需要銀子的。

  林喬嘆了口氣,對村長說道,"按人頭分,不論男女,大人每人十兩,不滿十四歲的每人五兩。等洪水退後,會再給安置田地,也按人頭來,頭三年免稅。"

  他這個安置法頓時將哭哭啼啼的村民們以及一旁的衙役給鎮住了。

  這麼多啊!

  這裡一戶人家最少也有五六口,這樣安置的話,以後蓋房子,租地都足夠了。

  震驚之後,村民又立馬變得興奮起來,他們住在這裡,出入極不方便,每年辛苦種下的糧食只夠餬口,根本攢不下銀子。村子裡的姑娘都想往外嫁,而外面的姑娘又不願意嫁進來,村里許多男人都找不到婆娘。如今,不僅能搬到外面去,租田還能免田租,還能得到這麼大的一筆安置費,這是真的嗎?

  林喬反覆和他們確認,保證絕對是真的,又說道,"今晚就收拾,明日未時搬走的才能得到這些安置費。而且,領安置銀子時,必須帶著人去才能領。"

  他之所以這樣說,就是擔心有人會趁機拋棄那些老幼病殘,然後又按登記的人數去領銀子。

  聽說要早點搬走才有銀子領,村民立馬一鬨而散,都回家收拾去了。

  當然,即使給的錢多,也有那些不願意離開村子的。這些人一般是老人家。對他們來說,要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確實難。

  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他們不願意離開,林喬只得一個個勸。因為占著長相上的優勢,長得好的人總是容易得到他人的好感,又加上林喬同那些衙役不一樣,沒拿一點架子,倒是有幾位老人在林喬的勸說下,鬆了口同意搬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