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好,到時聖上可別說話不算話啊。”雪姬嬌笑著把身子埋進李冕懷裡。她自以為閱男人無數,連興平帝都忍不住出宮與她共度春宵,可上官斐卻對她的示好視而不見,讓她產生了從未有的挫折感。可越是得不到,越想得到,雪姬就不信自己的魅力不如那個穆雲青,半路出家的公主。
二人還在龍鳳巔倒,門外李冕的侍從卻有些急火。他跟著李冕悄無聲息地從宮中溜出來,眼看天要明了,主人還不出來,一會兒怎麼好回宮?他想去敲門,可雪姬的丫頭根本不讓他走近臥房一步。李冕歡鬧了一夜,侍從急火了一宿。
終於,李冕打著呵欠從臥房內出來,小丫頭們趕緊服侍洗漱穿衣。另一邊,早有人把早飯預備好了。
李冕正在享用美食,崔貴妃身邊的小黃門急火火地跑了進來,看到李冕的侍從,急切地問:“殿下呢?”
侍從朝里努了努嘴。
小黃門顧不得侍女阻攔,上前推開門。李冕正抱著雪姬餵食,看到來人,冷臉道:“沒規矩的東西,拉下去打二十大板!”
“殿下,”小黃門哭喪著聲音,“聖上醒了!小的找了你半宿,終於找到你了!”
“什麼!”李冕一把推開雪姬,立起身道,“誰醒了?你再說一遍!”
“聖上醒了!貴妃娘娘讓小的尋你回去。小的在宮中尋了半宿沒找到,現在終於找到你了!”
李冕渾身發冷,自己剛出來聖上就醒了?這都過了這麼多時辰……他推開上前服侍他的侍女,急急忙忙套上外袍,打馬朝宮裡飛奔而去。
興平帝是昨晚戌時醒的,他睜開眼一看,見德仁長公主一臉憔悴半倚在下面的榻上,張有財瘸著腿正讓人給他煎藥,屋裡全是濃濃的草藥味,不禁重重一嘆。
崔貴妃睡得死,聽到消息後已是兩個時辰後了,她急著找兒子商量,可兒子卻不在宮中,她打了李冕的兩個近身侍從,得知李冕出去逍遙去了,又急又怒。待等不到李冕,只好草草梳洗來見興平帝。
“聖上,你終於醒了!”崔貴妃眼中留淚,心中滴血,不知西域的那些藥怎麼出了差錯。早知道興平帝會無端醒來,還不好早按自己的主意讓他一病不起。
興平帝醒來喝了一碗粥後,精神好多了。他看看下面聞訊而來的一眾妃嬪,道:“只怕有人不願意讓朕醒吧。”
眾人一聽,忙跪下稱罪。
崔貴妃一邊拭淚一邊道:“聖上昏迷多日。全仗長公主支撐。要不是長公主拿出讓冕兒承繼的密旨,現在只怕要亂成一團了。”
興平帝點點頭:“英王呢?”
崔貴妃心裡一寒,這時李冕已是眾所周知的太子,興平帝卻還叫他英王,只怕……可昨晚的事李冕實在荒唐,崔貴妃忙遮掩道:“冕兒昨日出宮回府上處理事情,宮門未開,聽說聖上醒了,現在在宮門口等著。”
興平帝不置可否,又道:“英王處事慎重,又是長子。朕對他很放心。”
說完,又招手讓張美人身邊的四皇子前來:“四郎,最近讀了什麼書?”
皇四子李順點頭道:“剛讀了《春秋》《論語》。”
其他兩個幼小的皇子也在母親的鼓勵下走到龍榻前,興平帝一一問詢後,道:“朕累了,你們先下去吧。”
眾妃嬪退下後,早起上朝的大臣在宮門外等門開時,看到太子殿下正焦急地走來走去,不禁上前詢問。
李冕不好說興平帝已醒,只含糊地回了兩句。
等宮門已開,眾臣入了含元殿,聽說興平帝昨夜醒來,大吃一驚。李仁甫和盧瑞小跑著先去拜見聖上,匯報了最近的情形。
接著,曉諭范陽的旨意傳出,著魏王、李冀和雲陽公主即日到長安。而剛走到潼關的上官斐又帶著軍隊回到了京城。
第122章 大變
如果魏王不來長安,那麼則說明他舉旗的原因是假的,密旨是假的。正在眾人猜測魏王的打算時,李冀帶著雲陽公主和魏王一行來到了長安。
三人進宮後,直接去見了興平帝,眾人不知都說了什麼,只知事情完了之後,左相李仁甫、右相盧瑞和六位尚書急匆匆地入了宮。
當天,新的旨意下達,李冀被封為榮王,封地是番禺。而英王被廢,崔貴妃被打入冷宮。十歲的皇四子李順被立為太子。李順的生母張美人母憑子貴,封為淑妃。
朝廷的風雲如兩歲孩兒的臉,變幻不測。前兩日剛向崔氏表過忠心的一眾人等,忐忑不安,只怕下一個倒霉的便是自己。不過,大概是興平帝得了一場大病,差點兒身死,因此對眾臣寬恕了許多。除了英王的心腹之人被奪職查辦,其他的人則一概不咎。
這樣的結果出來,眾人都意識到魏王先前大張其鼓的那道密旨應該是真的,要不然李冀怎麼會被封為榮王?那道密旨是真的,那放在慈恩寺里的那道密旨呢?
英王不甘心,跑到興平帝面前哭訴道:“父皇!為什麼!你為什麼這樣對孩兒!”
興平帝不答,只示意張有財拿出兩瓶東西。
黑乎乎的兩瓶黏稠的液體放在李冕面前,李冕認出是宮中秘制的秋梨膏,一下子面如死灰。
“一瓶是你母親給朕熬製的,一瓶是宮中制的,朕本來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同。只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母親太心急了些。朕本來屬意你繼承皇位。只要等朕千秋之後,這一切都是你的。可崔氏自小好強爭勝,年輕時與長公主爭峰,進了宮又與皇后相爭,非要事事拔尖,事事翹頭,朕太失望了。”
二人還在龍鳳巔倒,門外李冕的侍從卻有些急火。他跟著李冕悄無聲息地從宮中溜出來,眼看天要明了,主人還不出來,一會兒怎麼好回宮?他想去敲門,可雪姬的丫頭根本不讓他走近臥房一步。李冕歡鬧了一夜,侍從急火了一宿。
終於,李冕打著呵欠從臥房內出來,小丫頭們趕緊服侍洗漱穿衣。另一邊,早有人把早飯預備好了。
李冕正在享用美食,崔貴妃身邊的小黃門急火火地跑了進來,看到李冕的侍從,急切地問:“殿下呢?”
侍從朝里努了努嘴。
小黃門顧不得侍女阻攔,上前推開門。李冕正抱著雪姬餵食,看到來人,冷臉道:“沒規矩的東西,拉下去打二十大板!”
“殿下,”小黃門哭喪著聲音,“聖上醒了!小的找了你半宿,終於找到你了!”
“什麼!”李冕一把推開雪姬,立起身道,“誰醒了?你再說一遍!”
“聖上醒了!貴妃娘娘讓小的尋你回去。小的在宮中尋了半宿沒找到,現在終於找到你了!”
李冕渾身發冷,自己剛出來聖上就醒了?這都過了這麼多時辰……他推開上前服侍他的侍女,急急忙忙套上外袍,打馬朝宮裡飛奔而去。
興平帝是昨晚戌時醒的,他睜開眼一看,見德仁長公主一臉憔悴半倚在下面的榻上,張有財瘸著腿正讓人給他煎藥,屋裡全是濃濃的草藥味,不禁重重一嘆。
崔貴妃睡得死,聽到消息後已是兩個時辰後了,她急著找兒子商量,可兒子卻不在宮中,她打了李冕的兩個近身侍從,得知李冕出去逍遙去了,又急又怒。待等不到李冕,只好草草梳洗來見興平帝。
“聖上,你終於醒了!”崔貴妃眼中留淚,心中滴血,不知西域的那些藥怎麼出了差錯。早知道興平帝會無端醒來,還不好早按自己的主意讓他一病不起。
興平帝醒來喝了一碗粥後,精神好多了。他看看下面聞訊而來的一眾妃嬪,道:“只怕有人不願意讓朕醒吧。”
眾人一聽,忙跪下稱罪。
崔貴妃一邊拭淚一邊道:“聖上昏迷多日。全仗長公主支撐。要不是長公主拿出讓冕兒承繼的密旨,現在只怕要亂成一團了。”
興平帝點點頭:“英王呢?”
崔貴妃心裡一寒,這時李冕已是眾所周知的太子,興平帝卻還叫他英王,只怕……可昨晚的事李冕實在荒唐,崔貴妃忙遮掩道:“冕兒昨日出宮回府上處理事情,宮門未開,聽說聖上醒了,現在在宮門口等著。”
興平帝不置可否,又道:“英王處事慎重,又是長子。朕對他很放心。”
說完,又招手讓張美人身邊的四皇子前來:“四郎,最近讀了什麼書?”
皇四子李順點頭道:“剛讀了《春秋》《論語》。”
其他兩個幼小的皇子也在母親的鼓勵下走到龍榻前,興平帝一一問詢後,道:“朕累了,你們先下去吧。”
眾妃嬪退下後,早起上朝的大臣在宮門外等門開時,看到太子殿下正焦急地走來走去,不禁上前詢問。
李冕不好說興平帝已醒,只含糊地回了兩句。
等宮門已開,眾臣入了含元殿,聽說興平帝昨夜醒來,大吃一驚。李仁甫和盧瑞小跑著先去拜見聖上,匯報了最近的情形。
接著,曉諭范陽的旨意傳出,著魏王、李冀和雲陽公主即日到長安。而剛走到潼關的上官斐又帶著軍隊回到了京城。
第122章 大變
如果魏王不來長安,那麼則說明他舉旗的原因是假的,密旨是假的。正在眾人猜測魏王的打算時,李冀帶著雲陽公主和魏王一行來到了長安。
三人進宮後,直接去見了興平帝,眾人不知都說了什麼,只知事情完了之後,左相李仁甫、右相盧瑞和六位尚書急匆匆地入了宮。
當天,新的旨意下達,李冀被封為榮王,封地是番禺。而英王被廢,崔貴妃被打入冷宮。十歲的皇四子李順被立為太子。李順的生母張美人母憑子貴,封為淑妃。
朝廷的風雲如兩歲孩兒的臉,變幻不測。前兩日剛向崔氏表過忠心的一眾人等,忐忑不安,只怕下一個倒霉的便是自己。不過,大概是興平帝得了一場大病,差點兒身死,因此對眾臣寬恕了許多。除了英王的心腹之人被奪職查辦,其他的人則一概不咎。
這樣的結果出來,眾人都意識到魏王先前大張其鼓的那道密旨應該是真的,要不然李冀怎麼會被封為榮王?那道密旨是真的,那放在慈恩寺里的那道密旨呢?
英王不甘心,跑到興平帝面前哭訴道:“父皇!為什麼!你為什麼這樣對孩兒!”
興平帝不答,只示意張有財拿出兩瓶東西。
黑乎乎的兩瓶黏稠的液體放在李冕面前,李冕認出是宮中秘制的秋梨膏,一下子面如死灰。
“一瓶是你母親給朕熬製的,一瓶是宮中制的,朕本來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同。只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母親太心急了些。朕本來屬意你繼承皇位。只要等朕千秋之後,這一切都是你的。可崔氏自小好強爭勝,年輕時與長公主爭峰,進了宮又與皇后相爭,非要事事拔尖,事事翹頭,朕太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