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些心寒。”那頭齊弦接過話去,怒氣升騰上了眉心:“心寒……又豈止是有些,早就是冰凍三尺積重難返!”

  一時之間滿堂靜默,在座每位都想起齊宣當日是如何屈死,而那元兇如今又是如何逍遙。

  心寒,當日晏青衫用了那等激烈手法,要的其實不過就是這兩字。

  所謂自古忠臣少善終,在蕭騁將他無罪開釋那天,天下間其實已不知有多少人的心寒了。

  “既是如此,不如就反了吧!”許久之後來使插上一句。

  他要的那個答案齊弦沒有即刻給他,不過他當堂送客,那姿態謙和,其實已將心意表明的再清楚不過。

  之後所謂兩位將軍的商議更沒有任何意義,梁思自是巴不得即刻便反。

  於是五日之後固鄴城門大開,守城將士悉數投誠,月氏國終於向前邁進了至關緊要的一步。

  而赤國樑柱坍塌,那大廈將傾的聲響由遠及近傳遍了河山每個角落。

  這其間當然包括洪都,包括皇宮,包括蕭騁踟躇踏過的每一方土地。

  大廈將傾,他心間再清楚不過。

  赤國自內亂之後本來國力就不如月氏,而固鄴守軍人數將近十萬,是他赤國最最精良的部隊。

  大廈將傾,雖然他再次披掛上陣絕不肯言敗,可這傾塌的聲響卻一日日壯大,從夏到秋,從秋到冬,最終成了鐵一般的事實。

  半年之內赤國軍隊敗多勝少,最終不得不退至洪都城內,被月氏國軍團團圍困,餘下將士不足五萬,糧糙不足三日。

  洪都,成了真真正正一座孤城。

  洪都被困之前,晏青衫是日日出宮買醉,仿佛酒喝的多了連血脈關節也變的通暢,一整個冬天都行動自如。

  後來洪都成了孤城,皇宮內大亂,不知有多少人捲起家當逃散,他卻反而是安定了,日日在院內枯坐,等春來了梨花綻放。

  院內梨花含在枝頭,隱隱香氣流動,還是美好無限。

  可不過幾里開外的城頭卻是烽火連天,遍地是新屍焦土,殘酷血腥一如每一場戰爭。

  蕭騁也知道此戰必敗,也不願看見這麼多鮮活生命死去。

  可是事到如今沒有一個將士願意投誠,每個人的血都被燒熱了,雙目赤紅只等著玉碎。

  那麼便玉碎吧!

  蕭騁揚手,劈殺了不知第多少個爬上城頭的敵人,直殺到劍口卷刃雙臂失卻知覺,這才發現牆下擊撞聲連連,城門已被撞開個豁口,眼見就要不保。

  身後有將士下跪,請命要護衛他退回皇宮。

  “不走!”蕭騁在狂風裡持劍四顧,第一個反應就是拒絕。

  跟隨了自己多年的兄弟在這裡浴血,城牆將塌大廈將傾,他又為什麼要走。

  既是不能帶領將士們取勝,那麼至少也要和他們一起有個輝煌的結束。

  “誰隨我去守城門?”他昂首,擦乾臉頰上血漬:“來一個咱們殺一個,來一千咱們殺一千!”

  有將士起身,拔劍出鞘沉默著跟隨在他身後。

  走到城牆根處時有人跪在了他腳下。

  “聖上!”那人半身浴血朗聲喚他:“莫忘了您是我赤國君主,就算是國將覆亡,聖上也該有個體面尊榮的結束!”

  這話叫蕭騁止了步,他上前扶起他,想起這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少年,前些日子剛被封為千長。

  話已到了喉頭,想告訴他與國同亡血灑疆場就是最最尊榮的結束。

  可是胸腔內一股酸澀涌了上來,瞬時便將豪情吞沒。

  這位新千長傷在要害,估計不久血就將流盡了。

  這裡又有多少十七八歲剛剛開始的生命,要象他一樣最終被鐵騎碾碎,成了一具具冰涼的骸骨。

  是否值得,為了那所謂最後的尊榮,這一切是否值得。

  他開始猶豫,誠如齊宣當年所說,忠厚仁慈重情重義,正是他最大的優點也是短處。

  城門之外這時走來了匹高頭大馬,正在高聲喊話:“蕭騁,只要你讓位於蕭龍吟,改皇位為王,我程元帥保證,入城之後,絕不叫你將士子民再流一滴血!”

  蕭騁開始沉默,劍尖鮮血一滴滴開始凝凍。

  “退!”最終他舉劍高喊:“所有將士都隨我退回皇宮!”

  ×××××××

  ×××××××

  退回皇宮之後周遭突然寧靜了,蕭騁知道敵人早已攻破城門,此刻正如鐵桶般將皇宮團團圍住,等他讓位或一擊而破。

  所幸的是那位程御香元帥不曾下令屠城,紅牆之外沒有哀號,只有死一般的寧靜。

  讓位投誠,沒有這個可能,他的尊嚴不允許,頭頂歷代先祖神明不允許。

  血染皇城,最終屍橫遍野玉碎滿庭,不值得,他心底那個聲音不允許。

  那麼結局只剩下一種,他所能看見,唯一的那一種。

  回到奉署殿,他脫下戰袍,洗了個澡,將血污塵沙糙糙洗淨。

  出來時發覺晏青衫已在大殿候他,穿了件白袍子,立在朱漆金鑾之間,似道安靜的清風。

  蕭騁有些悽愴,頓住腳步問他:“你為什麼不走?”

  “我又為什麼要走?”晏青衫淡淡回應,起身上了高階,在几案之前磨墨。

  案上有兩隻黑釉茶碗,碗口都浮著朵潔白jú花,該當是兩碗jú花茶,可又偏偏飄著酒氣。

  蕭騁也跟了上去,看不透他心思,只是一把握住了他那隻磨墨的手。

  “不磨了。”他道:“這會子還磨什麼墨。”

  晏青衫抬眼望住他,目光定定,裡面有萬千種情緒流動。

  “那麼聖上不打算修書讓位嗎?”他問,其實卻是陳述語調。

  不會,蕭騁自然是不會,他了解他,深深了解,與愛恨無關。

  “不打算。”蕭騁不出所料搖了搖頭,並不慷慨激昂,只是堅定安祥。

  然後他探頭看了看案上茶碗,問晏青衫裡面盛了什麼。

  “毒藥。”晏青衫回答:“這叫做千年醉,喝下去就像喝醉酒,慢慢的便睡著了,然後一醉千年,沒有任何痛苦。”

  “為什麼預備這個?”蕭騁沉聲:“為什麼預備兩碗。”

  晏青衫定住身,望向殿門之外影影綽綽的將士背影,緩緩回道:“如果不這樣,那麼門外這些人都得陪葬,我相信七爺不忍。”

  那語聲淺淡,卻夾雜著深深了解。

  “好!”蕭騁擊掌,立起身豪情頓生。

  到這時這刻,再不需要什麼臨別字句。

  了解,並願意同生共死,已經足夠。

  他端起一隻茶碗,兩碗茶里有一碗jú花破損,他下意識里便端起了那隻,仰脖一飲而盡,然後拂袖預備將另一隻打碎。

  茶碗落地之前晏青衫俯身將它截住,動作精準,象是早有預備。

  “這樣好酒,獨飲未免無趣。”他將碗高持,也是仰頭一飲而盡。

  酒力升了上來,蕭騁跌坐龍椅,雙頰微微發燙,內心竟有一絲歡喜。

  雖說是希望他能活著,活得長久,可他這樣立定心意隨了自己而去,心裡卻還是歡喜。

  沒有誰真的是聖賢,在愛里真的只付出不要回報。

  他伸出手,想要握住他,晏青衫便上前,伸出左手由他握住。

  那五指冰涼,到這時這刻卻還是冰涼,沒曾被誰捂暖。

  蕭騁便牽住這隻手,歷歷回望自己的生平,回想自己是如何踏上這金鸞寶殿,又是如何將家國奉送。

  起先是傾城一怒,自己和三哥對壘沙場,仗打了一年有餘,國力兵力大是耗損。

  之後齊宣死了,自己軟弱無定,失卻人心。

  ……

  最要緊的是到最後自己居然不能識人,居然將十萬守軍留給梁思齊弦,叫關門大開自此一敗塗地。

  怨不得旁人,這一路走來都是錯,是他自己一手將家國奉送。

  他嘆口氣,本來是心甘,預備去黃泉面對先人責難。

  可是腦間卻突然有根線浮了上來,越來越清晰,所有散落的舊事被這根線串起,圍成了一個可怕的圓。

  晏青衫,這根線是他的晏青衫。

  傾城一怒為他,失卻人心為他,啟用梁思為他……到最後棄固鄴返京也是為他。

  巧合,太多巧合,這世上斷不會有這許多整齊劃一的巧合。

  他抬頭,急忙忙抬頭,心卻沉入了至深至寒的湖底。

  “你……”他啞聲,喉頭打結再說不出第二個字。

  視線那頭的晏青衫也即刻察覺到他該是明白了,牽起唇角緩緩露出個笑。

  “您終於明白了。”他俯身,感覺肩頭一松有些釋然:“到現在才明白,卻不是因為您蠢笨,而是因為內心太過純淨。”

  “你是誰,你到底是誰……”

  掙扎良久蕭騁才吐出這句,聲音暗啞,心間比怒意更深的卻是寒涼,徹骨寒涼。

  晏青衫退下高階,在殿下頓步,下顎微微高抬念道:“明月出天山,李白;山迴路轉不見君,岑參;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李欣;愧君相見頻,司空曙……”

  洋洋灑灑直念了有幾十首接尾連頭詩,白衣被清風鼓動,那些記憶扑打他身體,漸漸一分分清明。

  “曉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竹露滴清響,孟浩然……”蕭騁緩聲接了上去,雙眼望住晏青衫,不知是當哭還是當笑。

  這是當年在燕國之時兩人比試的第一局,比接尾,需是唐詩,作者不得重複。他當年就是輸在這一句,——竹露滴清響,這句之後他江郎才盡。

  那頭晏青衫也回望他,神色平定,微微躬身,道:“不錯,我就是蘇七雪。七爺不久前斷言,自己一眼便能識得的少年。”

  “是嗎?”蕭騁在原地答道,來來去去這句,唇角上揚掛起一個澀重的笑。

  蘇七雪,眼前立著的和自己朝夕相伴的人居然就是蘇七雪,自己心心念念尋了十餘載的白衣少年。

  那儲雲殿上揚灑而談,風華叫他畢生難忘的白衣少年,卻原來不是遁雲無蹤,而是被他赤國權貴一腳腳踏碎,從頭到腳沒入了漆黑泥沼。

  還說什麼呢,命運翻覆如此無情,他是該恨的,怎麼恨都不為過。

  可笑的是自己將一腔赤誠錯付,這麼愚昧的將顆心送上,所有的愛和憐惜到如今都成了家國淪喪的助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