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若是想活的長久,便改個名字吧。”他起身,看住那雙漆黑晶亮的小小眼睛:“這名字起的未免太過張狂。”
——
夏天是晏青衫最最輕鬆的季節,因為熱意難當,他舊創很少發作,就這麼平平靜靜的過了三個月,人也微胖了些。
只可惜夏天很快過去,秋也好像轉瞬沒了蹤影。
冬來了,只是眨眼之間,北風呼嘯著凝凍了河川,順便也凝凍了晏青衫的骨節。
他在床間靜臥,看著院落雪一分分積厚,然後又一分分消融,每日落睡兩個時辰,生活規律的緊。
蕭騁的生活則是忙碌不堪的。
大旱大荒,老天似乎在和他赤國作對,自和蕭凜一戰後國力始終不能恢復,官倉內幾乎沒曾餘下過一顆稻糧。
奉署殿內徹夜燈火通明,在梁思迴轉之前,蕭騁夜夜難安。
彼時兗州的城關已經竣工,梁思升任工部侍郎,被派往災區撫平民怨。
不斷有消息傳來,說他克己奉工和災民同苦,而且頗有治軍才能,協助武將平息了幾樁民間起事,眼見就要扶攜赤國渡過這一季寒冬了。
蕭騁慶幸自己當日留下了這麼一個人才,在他功成回宮後設下酒宴,恢復他梁府爵位,由他承襲世爵,封為瑞王。
一夜君臣把酒甚歡,散席時蕭騁有了三分醉意,步伐趔趄來到乾靖宮。
宮內一枝燭火通明,晏青衫和衣而坐,正靜靜打量窗外月色。
“天光殺暗的時候,雪是淡紫色的。”他道,不知是自言自語還是說於蕭騁。
語聲無比冷清寂寞,蕭騁本想開口安慰他兩句,但到底不勝酒力,栽倒在床很快去見了周公。
醒來時晏青衫還在看雪,神色平和:“天微微亮時,雪也是淡紫色。”
這窗外雪落無聲,他竟是怔怔看了一夜。
“別看了。”蕭騁握住他肩,只覺心酸無限:“尋個別的消遣,寫字彈琴或者唱曲,總之別這樣。”
“寫字彈琴?怕是不能了。”晏青衫道,左手攤開,掌心一道長長疤痕,五指如何也不能握攏。
回京途中他傷口發了炎,如今唯一的這隻左手也廢了一半。
大半年過去了,這是他第一次跟蕭騁提起。
“你當日又何苦來的救我。”蕭騁握住他手,那疤痕如在他心,灼燒的他烈烈疼痛:“受那一劍我也未必有事。”
“聖上幾次三番救我,青衫也是人,心也是熱的,總不能眼見著聖上濺血當場。”晏青衫淡淡回應。
心間有些波瀾蕩漾,他低了頭,不敢看蕭騁雙眼。
做戲,來來去去都是戲,可為什麼到頭來他依舊心緒難平。
“可是來日漫漫,你不能握筆奏曲,又能靠什麼打發時光呢?”那頭蕭騁幽幽問他。
“能做的事有許多。”他答:“比如說靜養,比較說等死,所幸這過程不會太過漫長。”
“不要否認這是事實。”他止住蕭騁話頭,冷靜安祥到可怕:“我這樣的人,總歸不會壽與天齊。開春我生辰,咱們就熱鬧一次吧,能多熱鬧便多熱鬧,過得一次少一次。”
×××××××××××
×××××××××××
晏青衫生辰是二月末,春是還不曾降臨洪都,可到底有了些暖意,他骨節鬆動,已能四下行走。
皇宮內這日大張筵席,琉璃彩燈從朱漆門前鋪開,一路招搖數里,照得漫天星辰都相形失色。
晏青衫破例穿了件新衫子,衣襟上扣子一色翡翠制就,最高的那粒在他頸邊,因著他容光映襯,綠的越發瑩潤,仿似隨時都能化作一池碧水。
席是流水席,各色菜餚依次呈上,端的是流年似錦滿庭生香。
“這是雪蓮羊辱羹,燉了有兩天三夜,不僅晏公子,小王爺也可以嘗嘗。”
席至末尾時各色甜店承上,內侍總管躬身推薦一例辱白色羹湯。
蕭騁興致甚高,聞言揮手發話:“那就讓小王爺也嘗嘗吧。”
齊楣抱著幼子在席尾端坐,下顎高揚,並不打算領情。
場面頓時有些尷尬。
席間豫親王起身,拿帕子仔細抹淨了手,又接過晏青衫跟前一隻高腳鬥彩小碗,盛了湯羹準備親手奉上,也好平息了這場尷尬。
“娘娘抱著孩子不便起身,就由小王將湯羹奉上吧。”他道,笑意盈盈。
“我看王爺整夜不曾進食,不如這碗湯羹就先賞了王爺,聖上您看如何?”
案後晏青衫突然發話,身子前傾也笑意盈盈。
豫親王瞳孔微微收縮,眸間寒芒一掠而過。
很快他又收拾起心情陪笑:“小王最近腸胃不適……”
“一碗羊辱羹而已,不會對腸胃有什麼妨礙。”晏青衫挑眉:“豫親王堅持不肯,不會是這碗湯羹有什麼名堂吧?”
“公子說笑了!”豫親王仰天長笑,抬手將湯羹一飲而盡,倒的確有幾分膽色。
可他到底年少,這豪邁也未免太過著相,本來喧囂熱鬧的席間突然的一陣安靜,各色人等眼內全都閃著莫測的光。
“既然娘娘無意領情,我看就算了,你且退下!”
蕭騁的聲音亮起,他一拂袖,豫親王即刻躬身退後。
席間又恢復喧囂,晏青衫神色如舊,蕭騁張了張嘴,最終卻欲言又止。
席散時已是深夜,回乾靖宮後蕭騁開口:“你有什麼事在席間不便說,現下說於我聽吧。”
“聖上該是知道我天生好潔,今晚所有餐具都是從乾靖宮帶去的吧?”晏青衫答。
“是。”蕭騁點頭,隱約已察覺到不對。
“那麼多碗盞他不挑,卻偏要挑我跟前那隻,是因為我和他說好,會在碗盞內抹上這個。”
晏青衫緩聲道,從懷間摸出個銀瓶來。
銀瓶蓋子起開,裡面是些細微的粉末,隱約閃著華光。
“這東西叫做金剛石粉。”晏青衫道:“一個月前豫親王給我的,抹在白色瓷器上根本看不出,如果被人吃下了肚,就會粘在腸壁上不斷廝磨,一日復一日,直到腸穿肚爛而死。”
“吃了落肚當場沒事,來日人死了也只當是腸胃慢疾,還真是個害人的好法子。”他撫住銀瓶幽幽嘆息。
真正是個好法子,用來對付一個不滿周歲孩童的好法子。
蕭騁只覺脊背發涼,不由的雙膝酸軟坐在了凳上,問道:“他什麼時候來找的你。”
“約莫三個月前。”晏青衫回答:“他以為我和齊楣不和,這攻守同盟一定能夠達成。”
“那麼你事先為什麼不告訴我?”蕭騁反問,抬頭看他,目中有幾分涼意。
晏青衫笑了:“那麼試問我如果告訴了聖上,聖上會怎麼處置豫親王,這位蕭凜唯一的遺孤?”
“是奪了他爵位還是杖責三百?”他道:“聖上總歸是對自己的侄子下不去殺手,那麼不如我自己解決。”
“解決?”蕭騁一凜:“你怎麼解決?”
“這會子應該已經解決了。”
晏青衫緩緩落座,端起了酒壺。
那隻高腳小碗裡他根本沒抹金剛石粉,只不過抹了些雪花鹽而已。
雪花鹽本來也不是什麼毒藥,只不過遇上芒硝立馬就能叫人腸穿肚爛。
而芒硝是將金剛石粉從胃壁洗出的唯一解藥。
“如果我冤枉了他,他不曾心存歹意,這會子他一定沒事。”
他喝下第一口酒,氣定神閒。
不過片刻宮門外果然響起急促腳步,是蕭騁的貼身侍衛來報。
散席後蕭騁派他跟蹤豫親王,不想這一會功夫便已經迴轉。
“豫親王暴斃!”侍衛在堂下奏稟:“死時腸胃劇痛,很是痛苦。”
“死前他吃了什麼沒有?”蕭騁沉聲發問。
“芒硝。”侍衛答道:“豫親王一回府便差人去買芒硝,買回後就匆匆和水吃了。”
的確是不出所料,晏青衫蓋上酒壺,不發一言躺上床去。
蕭騁跟了過來,坐在床邊望住他。
“我從來都是這般狠毒。”晏青衫神情漠然:“他是蕭凜獨子,既然是送上門來,我當然不會放過。”
蕭騁仍是望他,許久後才是一聲長嘆,伸手緊緊將他擁在了懷裡。
次日晏青衫醒轉時蕭騁已經離去,素心端著銅盆,正在候他醒來。
“原本計劃不是如此。”她劈頭蓋臉就是這麼一句:“應該是讓小王爺吃下金剛粉,斃命後你再想法子揭穿豫親王,讓他賠命。”
見晏青衫不語她又加上一句:“這樣兩個有希望承位的人都死了,只要蕭騁一死赤國必定大亂,主子正好可以乘亂發兵。”
“可以了。”晏青衫起身,感覺頭腦昏沉:“豫親王死了,現在能領兵的將才就少之又少,梁思便有機會出頭。而齊宣一族人雖然仍舊擁兵,但卻早已對他們的聖上寒了心,策反也不會太難。時機已經成熟,可以發兵了。”
“那麼請問晏公子,該怎麼策反齊宣族人?”
素心擠干羅巾,緩緩替晏青衫擦拭臉面。
“容易的緊。”晏青衫回應:“只需應承來日將我綁上齊府,任由他們處置便是。”
素心聞言抬頭,雙眼耀出寒芒,直直釘入了晏青衫胸膛。
“這麼說,您寧願來日被千刀萬剮,也不願取七爺性命嗎?”她一字一句道。
晏青衫霍然抬頭與她對視,目中已有了慍意。
素心不服:“正因為如果豫親王和小王爺都死了,七爺便也必須死,所以你才……”
“夠了!”晏青衫恨聲吐了這兩字,將帕子兜手摔入了銅盆,那水花立馬濺了素心一頭一臉。
“知會你主子可以發兵了。”他平息了下心緒,向後倚上床欄:“經過這次變故,東宮那邊必定加強防範,害小王爺是難上加難,還是別白白浪費時光了。”
接下來的幾日蕭騁很是落寞。
豫親王蕭乘風,是他三哥唯一的男性子嗣。
當日他一怒之下奪了蕭凜城池,其實心間不是沒有愧意,所以才在蕭凜死後封蕭乘風為太子,本意是將河山歸還。
——
夏天是晏青衫最最輕鬆的季節,因為熱意難當,他舊創很少發作,就這麼平平靜靜的過了三個月,人也微胖了些。
只可惜夏天很快過去,秋也好像轉瞬沒了蹤影。
冬來了,只是眨眼之間,北風呼嘯著凝凍了河川,順便也凝凍了晏青衫的骨節。
他在床間靜臥,看著院落雪一分分積厚,然後又一分分消融,每日落睡兩個時辰,生活規律的緊。
蕭騁的生活則是忙碌不堪的。
大旱大荒,老天似乎在和他赤國作對,自和蕭凜一戰後國力始終不能恢復,官倉內幾乎沒曾餘下過一顆稻糧。
奉署殿內徹夜燈火通明,在梁思迴轉之前,蕭騁夜夜難安。
彼時兗州的城關已經竣工,梁思升任工部侍郎,被派往災區撫平民怨。
不斷有消息傳來,說他克己奉工和災民同苦,而且頗有治軍才能,協助武將平息了幾樁民間起事,眼見就要扶攜赤國渡過這一季寒冬了。
蕭騁慶幸自己當日留下了這麼一個人才,在他功成回宮後設下酒宴,恢復他梁府爵位,由他承襲世爵,封為瑞王。
一夜君臣把酒甚歡,散席時蕭騁有了三分醉意,步伐趔趄來到乾靖宮。
宮內一枝燭火通明,晏青衫和衣而坐,正靜靜打量窗外月色。
“天光殺暗的時候,雪是淡紫色的。”他道,不知是自言自語還是說於蕭騁。
語聲無比冷清寂寞,蕭騁本想開口安慰他兩句,但到底不勝酒力,栽倒在床很快去見了周公。
醒來時晏青衫還在看雪,神色平和:“天微微亮時,雪也是淡紫色。”
這窗外雪落無聲,他竟是怔怔看了一夜。
“別看了。”蕭騁握住他肩,只覺心酸無限:“尋個別的消遣,寫字彈琴或者唱曲,總之別這樣。”
“寫字彈琴?怕是不能了。”晏青衫道,左手攤開,掌心一道長長疤痕,五指如何也不能握攏。
回京途中他傷口發了炎,如今唯一的這隻左手也廢了一半。
大半年過去了,這是他第一次跟蕭騁提起。
“你當日又何苦來的救我。”蕭騁握住他手,那疤痕如在他心,灼燒的他烈烈疼痛:“受那一劍我也未必有事。”
“聖上幾次三番救我,青衫也是人,心也是熱的,總不能眼見著聖上濺血當場。”晏青衫淡淡回應。
心間有些波瀾蕩漾,他低了頭,不敢看蕭騁雙眼。
做戲,來來去去都是戲,可為什麼到頭來他依舊心緒難平。
“可是來日漫漫,你不能握筆奏曲,又能靠什麼打發時光呢?”那頭蕭騁幽幽問他。
“能做的事有許多。”他答:“比如說靜養,比較說等死,所幸這過程不會太過漫長。”
“不要否認這是事實。”他止住蕭騁話頭,冷靜安祥到可怕:“我這樣的人,總歸不會壽與天齊。開春我生辰,咱們就熱鬧一次吧,能多熱鬧便多熱鬧,過得一次少一次。”
×××××××××××
×××××××××××
晏青衫生辰是二月末,春是還不曾降臨洪都,可到底有了些暖意,他骨節鬆動,已能四下行走。
皇宮內這日大張筵席,琉璃彩燈從朱漆門前鋪開,一路招搖數里,照得漫天星辰都相形失色。
晏青衫破例穿了件新衫子,衣襟上扣子一色翡翠制就,最高的那粒在他頸邊,因著他容光映襯,綠的越發瑩潤,仿似隨時都能化作一池碧水。
席是流水席,各色菜餚依次呈上,端的是流年似錦滿庭生香。
“這是雪蓮羊辱羹,燉了有兩天三夜,不僅晏公子,小王爺也可以嘗嘗。”
席至末尾時各色甜店承上,內侍總管躬身推薦一例辱白色羹湯。
蕭騁興致甚高,聞言揮手發話:“那就讓小王爺也嘗嘗吧。”
齊楣抱著幼子在席尾端坐,下顎高揚,並不打算領情。
場面頓時有些尷尬。
席間豫親王起身,拿帕子仔細抹淨了手,又接過晏青衫跟前一隻高腳鬥彩小碗,盛了湯羹準備親手奉上,也好平息了這場尷尬。
“娘娘抱著孩子不便起身,就由小王將湯羹奉上吧。”他道,笑意盈盈。
“我看王爺整夜不曾進食,不如這碗湯羹就先賞了王爺,聖上您看如何?”
案後晏青衫突然發話,身子前傾也笑意盈盈。
豫親王瞳孔微微收縮,眸間寒芒一掠而過。
很快他又收拾起心情陪笑:“小王最近腸胃不適……”
“一碗羊辱羹而已,不會對腸胃有什麼妨礙。”晏青衫挑眉:“豫親王堅持不肯,不會是這碗湯羹有什麼名堂吧?”
“公子說笑了!”豫親王仰天長笑,抬手將湯羹一飲而盡,倒的確有幾分膽色。
可他到底年少,這豪邁也未免太過著相,本來喧囂熱鬧的席間突然的一陣安靜,各色人等眼內全都閃著莫測的光。
“既然娘娘無意領情,我看就算了,你且退下!”
蕭騁的聲音亮起,他一拂袖,豫親王即刻躬身退後。
席間又恢復喧囂,晏青衫神色如舊,蕭騁張了張嘴,最終卻欲言又止。
席散時已是深夜,回乾靖宮後蕭騁開口:“你有什麼事在席間不便說,現下說於我聽吧。”
“聖上該是知道我天生好潔,今晚所有餐具都是從乾靖宮帶去的吧?”晏青衫答。
“是。”蕭騁點頭,隱約已察覺到不對。
“那麼多碗盞他不挑,卻偏要挑我跟前那隻,是因為我和他說好,會在碗盞內抹上這個。”
晏青衫緩聲道,從懷間摸出個銀瓶來。
銀瓶蓋子起開,裡面是些細微的粉末,隱約閃著華光。
“這東西叫做金剛石粉。”晏青衫道:“一個月前豫親王給我的,抹在白色瓷器上根本看不出,如果被人吃下了肚,就會粘在腸壁上不斷廝磨,一日復一日,直到腸穿肚爛而死。”
“吃了落肚當場沒事,來日人死了也只當是腸胃慢疾,還真是個害人的好法子。”他撫住銀瓶幽幽嘆息。
真正是個好法子,用來對付一個不滿周歲孩童的好法子。
蕭騁只覺脊背發涼,不由的雙膝酸軟坐在了凳上,問道:“他什麼時候來找的你。”
“約莫三個月前。”晏青衫回答:“他以為我和齊楣不和,這攻守同盟一定能夠達成。”
“那麼你事先為什麼不告訴我?”蕭騁反問,抬頭看他,目中有幾分涼意。
晏青衫笑了:“那麼試問我如果告訴了聖上,聖上會怎麼處置豫親王,這位蕭凜唯一的遺孤?”
“是奪了他爵位還是杖責三百?”他道:“聖上總歸是對自己的侄子下不去殺手,那麼不如我自己解決。”
“解決?”蕭騁一凜:“你怎麼解決?”
“這會子應該已經解決了。”
晏青衫緩緩落座,端起了酒壺。
那隻高腳小碗裡他根本沒抹金剛石粉,只不過抹了些雪花鹽而已。
雪花鹽本來也不是什麼毒藥,只不過遇上芒硝立馬就能叫人腸穿肚爛。
而芒硝是將金剛石粉從胃壁洗出的唯一解藥。
“如果我冤枉了他,他不曾心存歹意,這會子他一定沒事。”
他喝下第一口酒,氣定神閒。
不過片刻宮門外果然響起急促腳步,是蕭騁的貼身侍衛來報。
散席後蕭騁派他跟蹤豫親王,不想這一會功夫便已經迴轉。
“豫親王暴斃!”侍衛在堂下奏稟:“死時腸胃劇痛,很是痛苦。”
“死前他吃了什麼沒有?”蕭騁沉聲發問。
“芒硝。”侍衛答道:“豫親王一回府便差人去買芒硝,買回後就匆匆和水吃了。”
的確是不出所料,晏青衫蓋上酒壺,不發一言躺上床去。
蕭騁跟了過來,坐在床邊望住他。
“我從來都是這般狠毒。”晏青衫神情漠然:“他是蕭凜獨子,既然是送上門來,我當然不會放過。”
蕭騁仍是望他,許久後才是一聲長嘆,伸手緊緊將他擁在了懷裡。
次日晏青衫醒轉時蕭騁已經離去,素心端著銅盆,正在候他醒來。
“原本計劃不是如此。”她劈頭蓋臉就是這麼一句:“應該是讓小王爺吃下金剛粉,斃命後你再想法子揭穿豫親王,讓他賠命。”
見晏青衫不語她又加上一句:“這樣兩個有希望承位的人都死了,只要蕭騁一死赤國必定大亂,主子正好可以乘亂發兵。”
“可以了。”晏青衫起身,感覺頭腦昏沉:“豫親王死了,現在能領兵的將才就少之又少,梁思便有機會出頭。而齊宣一族人雖然仍舊擁兵,但卻早已對他們的聖上寒了心,策反也不會太難。時機已經成熟,可以發兵了。”
“那麼請問晏公子,該怎麼策反齊宣族人?”
素心擠干羅巾,緩緩替晏青衫擦拭臉面。
“容易的緊。”晏青衫回應:“只需應承來日將我綁上齊府,任由他們處置便是。”
素心聞言抬頭,雙眼耀出寒芒,直直釘入了晏青衫胸膛。
“這麼說,您寧願來日被千刀萬剮,也不願取七爺性命嗎?”她一字一句道。
晏青衫霍然抬頭與她對視,目中已有了慍意。
素心不服:“正因為如果豫親王和小王爺都死了,七爺便也必須死,所以你才……”
“夠了!”晏青衫恨聲吐了這兩字,將帕子兜手摔入了銅盆,那水花立馬濺了素心一頭一臉。
“知會你主子可以發兵了。”他平息了下心緒,向後倚上床欄:“經過這次變故,東宮那邊必定加強防範,害小王爺是難上加難,還是別白白浪費時光了。”
接下來的幾日蕭騁很是落寞。
豫親王蕭乘風,是他三哥唯一的男性子嗣。
當日他一怒之下奪了蕭凜城池,其實心間不是沒有愧意,所以才在蕭凜死後封蕭乘風為太子,本意是將河山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