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就在單辰逸想通了這一點的時候,皓天銘親自乘馬車接他來了。
“辰逸,跟我回去吧!少了你,我們幾個心裡都很不是滋味,就像突然被抽空的記憶一般。”皓天銘道。
“嗯。”單辰逸點點頭,在方丈的清朗笑聲中跟隨皓天銘踏出了靜雲寺。
清風陣陣,吹動衣袂翩翩,凌霄花殘瓣繽紛如雨,追逐著兩個筆挺的身影,消失在風中。
第73章 團圓(本書完)
隨著三皇子寫給舅父賈桐傲的信傳到皇上的金鑾殿上, 三皇子在宮中的奠基已徹底被催毀。
之前倒向三皇子這一邊的大小官員們,也早在侯爺聯合廢太子餘部的攻勢下,釜底抽薪刷去了一半, 還有一半見勢不妙, 紛紛表示中立以脫離干係。而江湖勢力上的優勢亦是蕩然無存。此時此刻,三皇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連同皇后也失寵被打入冷宮。
兩年之後,皇上駕崩。留遺詔於天下, 擇銘王為皇位繼承人。
走過了祭凌, 顧凌, 守凌這些程序之後,宰相與九卿便開始催促銘王登基。禮部立時敲定黃道吉日,各部也開始了準備事宜。
一轉眼, 就到了皓天銘登基大典的吉日。天將將破曉,皓天銘就在侍從們的幫助下穿上明黃繡龍紋的袞服,腳蹬上華貴的舄,頭上扣著的一頂沉重的頭冠令他頗有些受壓抑。不過, 一張傾城傾國的臉卻傲然閃亮,不知不覺已蓋過了頭頂的光華。
金鑾殿早已被布置得煥然一新,從今往後, 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後半生大概要經常在此出沒,處理天下大事。
洪亮的鐘鼓聲驟然響起,將喧囂壓下, 隨即,皓天銘聽到殿外傳來一連串的腳步聲,公公司徒引在門口頓住,朗聲道:“殿下,吉時到了!”
“嗯!”皓天銘點點頭。聽得太廟方向傳來的鐘鼓聲鳴過三響,這就意味著禮部的官員已結束了祭祀,隆重的登基儀式馬上就要開始了。
在天子儀仗的簇擁下,皓天銘走出大殿,放眼城樓前,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已恭候在此,迎接新皇的到來。高楚玉、單辰逸等人皆在其中。
城樓轉瞬即到,皓天銘走下步輦,緩緩登上城樓。以穩健的步伐走過列隊,臉上帶著清冷與寧靜,不太理會官員們熱切目光,僅僅在高楚玉與單辰逸跟前露出短暫的問候式的淺笑。
然而,就是這短暫的一笑,令今日的皇宮立時光輝萬丈。萬眾矚目中,百官的心也似乎一下子變得亮堂堂;往時的猶豫與不快,也被這笑容沖淡。雖然他們並不清楚,這笑容究竟是為誰。
仰仗美顏即可傾天下,卻硬生生以實力征服四方的皇上,百官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心服口服的。
在禮部官員們的陪同下,皓天銘一步步走上台階頂端的祭壇,開始了禱告祭天儀式。經過燃香三拜九扣的必要禮儀之後,皓天銘的脖子已經給繁雜構造的金頭冠壓得酸痛,忍不住抬手扶了扶那個沉重物事,小小地活動了一下脖子。
祭天儀式結束的同時,樂聲響起,內侍們扶著皓天銘回到大殿,登上皇位,在龍椅上坐定。
大殿頓時光輝流轉,從未有過的芳華一傾金闕。
樂聲消停,殿外等待良久的文武百官這才按官階高低依次入殿,向新皇賀喜。
聽著那些肉麻的道喜之辭,皓天銘心中不免難受。他的兄弟們為了坐上這把龍椅,幹了那麼多荒唐事,算計來算計去,到頭來卻算計了自己。
皓天銘的思緒還未從惋惜中抽出來,耳邊新一任司禮太監開始宣讀先皇遺詔,字字句句滿懷深情,卻也難免抱憾,末句深表對皓天銘這個兒子的信任與期待。
司禮太監讀完遺詔,一個木匣適時被傳送到了皓天銘手中,是裝有傳國玉璽的木匣。
在眾目注視下,皓天銘打開木匣,裡頭露出了一方雕有盤龍的玉璽,附帶一枚金符,這便是象徵至高皇權的皇帝之璽與掌管滿朝將士的金符。
皓天銘雙手將木匣捧起,澄清的眼眸平視正前方,一股從前未能見過的威嚴之氣油然而生,殿中頓時響起一片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在這片高呼聲中,眾百官與四方代表齊刷刷跪倒在地,不敢再偷覷那傾國龍顏。
最後一道程序是新皇宣讀即位詔。皓天銘照著官員給準備的稿子,頌罷列祖列宗的豐功偉績,再贊一番先皇的賢德聖明,接著闡述自己的決心,並宣出新朝的年號、治國之道及大赦令種種。做完這一切,皓天銘擱下稿子,表示自己要遣散先皇留下的後宮各嬪妃。
至此,登基大典正式完成,大臣們再次面北跪倒,高呼萬歲。
待得退朝後,皓天銘總算是舒了口氣,邁著堅毅的步子,在內侍陪同下出了金鑾殿。將將走出十來步,太后帶著兩個穿著華貴、裝扮講究的姑娘迎面走來。
太后道了喜,就開門見山說要給皓天銘牽線做媒。兩姑娘一個是郡主,一個是太后娘家的遠房親戚,施了禮便尾隨其後。
“你倆回去吧,王妃王后人選朕心中有數。”皓天銘站住腳步,頭也不回道。
“啊?”郡主不解,與另一姑娘面面相覷。
“請幫忙傳話給朕的皇祖母,今後此事無需她老人家過分操心。”皓天銘補充一句,在內侍的簇擁下走遠。
然而,這件事並沒有就這麼過去。時間一長,百官都清楚皇帝後宮空虛之事。民間尚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皇帝沒有皇后沒有妃子,更沒有繼承人,擱誰都是無法接受的。
“辰逸,跟我回去吧!少了你,我們幾個心裡都很不是滋味,就像突然被抽空的記憶一般。”皓天銘道。
“嗯。”單辰逸點點頭,在方丈的清朗笑聲中跟隨皓天銘踏出了靜雲寺。
清風陣陣,吹動衣袂翩翩,凌霄花殘瓣繽紛如雨,追逐著兩個筆挺的身影,消失在風中。
第73章 團圓(本書完)
隨著三皇子寫給舅父賈桐傲的信傳到皇上的金鑾殿上, 三皇子在宮中的奠基已徹底被催毀。
之前倒向三皇子這一邊的大小官員們,也早在侯爺聯合廢太子餘部的攻勢下,釜底抽薪刷去了一半, 還有一半見勢不妙, 紛紛表示中立以脫離干係。而江湖勢力上的優勢亦是蕩然無存。此時此刻,三皇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連同皇后也失寵被打入冷宮。
兩年之後,皇上駕崩。留遺詔於天下, 擇銘王為皇位繼承人。
走過了祭凌, 顧凌, 守凌這些程序之後,宰相與九卿便開始催促銘王登基。禮部立時敲定黃道吉日,各部也開始了準備事宜。
一轉眼, 就到了皓天銘登基大典的吉日。天將將破曉,皓天銘就在侍從們的幫助下穿上明黃繡龍紋的袞服,腳蹬上華貴的舄,頭上扣著的一頂沉重的頭冠令他頗有些受壓抑。不過, 一張傾城傾國的臉卻傲然閃亮,不知不覺已蓋過了頭頂的光華。
金鑾殿早已被布置得煥然一新,從今往後, 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後半生大概要經常在此出沒,處理天下大事。
洪亮的鐘鼓聲驟然響起,將喧囂壓下, 隨即,皓天銘聽到殿外傳來一連串的腳步聲,公公司徒引在門口頓住,朗聲道:“殿下,吉時到了!”
“嗯!”皓天銘點點頭。聽得太廟方向傳來的鐘鼓聲鳴過三響,這就意味著禮部的官員已結束了祭祀,隆重的登基儀式馬上就要開始了。
在天子儀仗的簇擁下,皓天銘走出大殿,放眼城樓前,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已恭候在此,迎接新皇的到來。高楚玉、單辰逸等人皆在其中。
城樓轉瞬即到,皓天銘走下步輦,緩緩登上城樓。以穩健的步伐走過列隊,臉上帶著清冷與寧靜,不太理會官員們熱切目光,僅僅在高楚玉與單辰逸跟前露出短暫的問候式的淺笑。
然而,就是這短暫的一笑,令今日的皇宮立時光輝萬丈。萬眾矚目中,百官的心也似乎一下子變得亮堂堂;往時的猶豫與不快,也被這笑容沖淡。雖然他們並不清楚,這笑容究竟是為誰。
仰仗美顏即可傾天下,卻硬生生以實力征服四方的皇上,百官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心服口服的。
在禮部官員們的陪同下,皓天銘一步步走上台階頂端的祭壇,開始了禱告祭天儀式。經過燃香三拜九扣的必要禮儀之後,皓天銘的脖子已經給繁雜構造的金頭冠壓得酸痛,忍不住抬手扶了扶那個沉重物事,小小地活動了一下脖子。
祭天儀式結束的同時,樂聲響起,內侍們扶著皓天銘回到大殿,登上皇位,在龍椅上坐定。
大殿頓時光輝流轉,從未有過的芳華一傾金闕。
樂聲消停,殿外等待良久的文武百官這才按官階高低依次入殿,向新皇賀喜。
聽著那些肉麻的道喜之辭,皓天銘心中不免難受。他的兄弟們為了坐上這把龍椅,幹了那麼多荒唐事,算計來算計去,到頭來卻算計了自己。
皓天銘的思緒還未從惋惜中抽出來,耳邊新一任司禮太監開始宣讀先皇遺詔,字字句句滿懷深情,卻也難免抱憾,末句深表對皓天銘這個兒子的信任與期待。
司禮太監讀完遺詔,一個木匣適時被傳送到了皓天銘手中,是裝有傳國玉璽的木匣。
在眾目注視下,皓天銘打開木匣,裡頭露出了一方雕有盤龍的玉璽,附帶一枚金符,這便是象徵至高皇權的皇帝之璽與掌管滿朝將士的金符。
皓天銘雙手將木匣捧起,澄清的眼眸平視正前方,一股從前未能見過的威嚴之氣油然而生,殿中頓時響起一片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在這片高呼聲中,眾百官與四方代表齊刷刷跪倒在地,不敢再偷覷那傾國龍顏。
最後一道程序是新皇宣讀即位詔。皓天銘照著官員給準備的稿子,頌罷列祖列宗的豐功偉績,再贊一番先皇的賢德聖明,接著闡述自己的決心,並宣出新朝的年號、治國之道及大赦令種種。做完這一切,皓天銘擱下稿子,表示自己要遣散先皇留下的後宮各嬪妃。
至此,登基大典正式完成,大臣們再次面北跪倒,高呼萬歲。
待得退朝後,皓天銘總算是舒了口氣,邁著堅毅的步子,在內侍陪同下出了金鑾殿。將將走出十來步,太后帶著兩個穿著華貴、裝扮講究的姑娘迎面走來。
太后道了喜,就開門見山說要給皓天銘牽線做媒。兩姑娘一個是郡主,一個是太后娘家的遠房親戚,施了禮便尾隨其後。
“你倆回去吧,王妃王后人選朕心中有數。”皓天銘站住腳步,頭也不回道。
“啊?”郡主不解,與另一姑娘面面相覷。
“請幫忙傳話給朕的皇祖母,今後此事無需她老人家過分操心。”皓天銘補充一句,在內侍的簇擁下走遠。
然而,這件事並沒有就這麼過去。時間一長,百官都清楚皇帝後宮空虛之事。民間尚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皇帝沒有皇后沒有妃子,更沒有繼承人,擱誰都是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