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項禮能容許何二娘生育兩子,特別是其中還有一個是兒子,可見心裡對這個妾室還是在意的,有當家男人的在意,便是身為妾室,再如何本分老實的,總要為兒女打算。
不過這些繁瑣小事,趙慎很快就沒法分心去想。在他們歸家後第二日,項家族老們便登門拜訪,道要和項大人一同商討祭祖事宜。
這次領頭過來的是項家去年新上任的族長,是老族長的大兒子。這位新族長坐在項宅寬敞雅致的廳堂,一面喝著甘甜可口的新茶,一面不期然想到當年項淵正君帶人強制收回被七從伯和十從伯占據的土地,他嘲笑項淵沒膽氣要回白送出去的糧食,覺得垂柳巷項家要想重振門庭,靠個酸秀才,還不知要多久時日。哪成想,不足十年光景,昔日被嘲笑的酸秀才項淵,已然是權柄赫赫的朝廷重臣,成為他們離中項家一族的榮耀。說到底,還是他老爹人老成精,眼光毒辣,早早便看出項淵此人非同一般,時時告誡他要與垂柳巷這頭打好關係。正因此,他今日才能如此自在的坐在堂堂閣臣的家中,還能煞有介事的和朝中重臣商討祭祖之事。
這份待遇,夠他給後輩子孫們吹幾代。
第167章 番外四
項家祭祖,著實聲勢浩大。未出五服,有資格參與祭祖的,甭管遠近,俱早早趕到離中候著,相熟的打個照面,心照不宣:便是不能與如日中天的項大人說上話,能在他老人家跟前混個臉熟,那也是運氣啊。
項家老族長雖已卸下族長之任,可因項淵入閣而祭祖這樣風光的大事,老族長也做不到平常心以待,仗著新任族長是自個大兒子,顫顫巍巍的由小孫子扶著,說什麼也要過來參與參與。
當項淵態度恭謹的把乾豐帝御賜的香爐、貢瓶等物按規制擺放在項家祖祠時,在場眾人無不神情敬畏,有些人竟連瞧上一眼的膽氣都無,只在心底默默道項淵不愧為天子近臣,竟有如此大的臉面。而他們身為項家人,這份榮耀,註定是要跟著一起沾的,想想就叫人心潮澎湃,難以自制。
肅穆的祭祖結束,老族長引著項淵來到祠堂另一側,那裡赫然立著一座石碑,靠近細瞧,上頭用規規矩矩的顏體把他這幾年科考、仕途大事敘寫一番,用詞凝練、敘事精簡,雖是客觀語氣,卻又能看得出立傳刻碑之人對他的尊崇與敬仰,是個人才。
見項淵面色和緩,眉宇間透著讚許,老族長遂笑著開口道:“這份傳記是你三叔伯的七孫立恆寫的,修修改改整整寫了三日呢。”
“不錯,遣詞用字俱十分精妙,想必立恆的學問定然不錯。”
得項淵這麼一句誇讚,老族長喜得連連朝後招手,一迭聲道:“立恆,立恆,來來來,見見你項二叔。”
立時,便有個眉清目秀的年輕男子走上前,滿臉激動的對著項淵便是一拜。
項淵見他頭戴方巾,身著灡杉,便知眼前人最差也是秀才身份。
果然,老族長又接著道:“立恆這孩子聰慧,打小讀書便好,只是時運不濟,打十五歲中了秀才後,這舉人老爺卻總也當不上。明明夫子說他學問已到火候,卻不知為何,總是差了那麼些運氣似的。”
項淵打量面前的年輕人,見他眉目清朗、眼神透澈,心底便先有絲好感。
“我尚要在離中住上幾日,若不嫌棄,立恆不若把平日所做學問拿與我瞧瞧。我雖早入仕途,這些年卻也手不釋卷、筆耕不輟,指點一二,還是可以的。”
老族長大喜,他本就打著這個算盤,只是顧忌項淵如今位高權重,這樣的小事說不定很不耐煩,所以只是淺淺試探,根本沒敢明著開口。不想項淵竟應承的這般爽快,老族長一時激動的滿臉透著紅光。
項立恆也是個乖覺的,眼見項淵答應下來,立時俯身便拜,態度恭敬,語氣激昂:“立恆多謝項二叔!”
環視一圈,見周圍眾人俱面露羨慕,有些氣量小些的,嫉妒的眼珠通紅,項淵頓了頓,稍一琢磨,朗聲對老族長道:“也不拘只立恆一個,其他若是有想送來的,只管登門。”
老族長這下可真是又驚又喜,其餘參與祭祖的項家人同樣驚喜萬分,早有那眼紅族長偏幫立恆而心懷嫉妒的,這會子什麼嫉妒羨慕都飛到一邊,腦子裡只剩下一個念頭:說什麼都要讓項大人指點指點自家兒孫。
“淙子,這可,這可真是。”
伸手止住老族長哆哆嗦嗦激動不已的話,項淵溫言道:“老族長不必如此,獨木不成林,項家若能多出幾個人才,對我,也是大大的助力。咱們同宗同族,同氣連枝,最該齊心協力,共創項氏宗族繁興。”
一番話,在場靠前的幾位族老、族親聽得清清楚楚,後頭有那聽不真切的,在其餘人轉述中也知道個七七八八,登時,大傢伙心底大為震動,七嘴八舌誇起項淵的好來。
雖項淵允諾只要想登垂柳巷項家門的,誰都可以去。不過老族長卻不是那麼沒眼色的,在與大兒子商討後,召集族老,言明不許過多族人去打攪,若有想登門的,也只許那些家中有子孫即將科考且本人極有希望考取功名的。這般規定下來,族人私底下雖有意見,可見族長辦事公允,也並不是針對某一家,有心挑事者只得歇了心思。
趙慎這邊核完帳目,抬頭透過半開的窗子,瞧見項淵正大步朝這頭來,嘴角便不自覺微微翹起。
不過這些繁瑣小事,趙慎很快就沒法分心去想。在他們歸家後第二日,項家族老們便登門拜訪,道要和項大人一同商討祭祖事宜。
這次領頭過來的是項家去年新上任的族長,是老族長的大兒子。這位新族長坐在項宅寬敞雅致的廳堂,一面喝著甘甜可口的新茶,一面不期然想到當年項淵正君帶人強制收回被七從伯和十從伯占據的土地,他嘲笑項淵沒膽氣要回白送出去的糧食,覺得垂柳巷項家要想重振門庭,靠個酸秀才,還不知要多久時日。哪成想,不足十年光景,昔日被嘲笑的酸秀才項淵,已然是權柄赫赫的朝廷重臣,成為他們離中項家一族的榮耀。說到底,還是他老爹人老成精,眼光毒辣,早早便看出項淵此人非同一般,時時告誡他要與垂柳巷這頭打好關係。正因此,他今日才能如此自在的坐在堂堂閣臣的家中,還能煞有介事的和朝中重臣商討祭祖之事。
這份待遇,夠他給後輩子孫們吹幾代。
第167章 番外四
項家祭祖,著實聲勢浩大。未出五服,有資格參與祭祖的,甭管遠近,俱早早趕到離中候著,相熟的打個照面,心照不宣:便是不能與如日中天的項大人說上話,能在他老人家跟前混個臉熟,那也是運氣啊。
項家老族長雖已卸下族長之任,可因項淵入閣而祭祖這樣風光的大事,老族長也做不到平常心以待,仗著新任族長是自個大兒子,顫顫巍巍的由小孫子扶著,說什麼也要過來參與參與。
當項淵態度恭謹的把乾豐帝御賜的香爐、貢瓶等物按規制擺放在項家祖祠時,在場眾人無不神情敬畏,有些人竟連瞧上一眼的膽氣都無,只在心底默默道項淵不愧為天子近臣,竟有如此大的臉面。而他們身為項家人,這份榮耀,註定是要跟著一起沾的,想想就叫人心潮澎湃,難以自制。
肅穆的祭祖結束,老族長引著項淵來到祠堂另一側,那裡赫然立著一座石碑,靠近細瞧,上頭用規規矩矩的顏體把他這幾年科考、仕途大事敘寫一番,用詞凝練、敘事精簡,雖是客觀語氣,卻又能看得出立傳刻碑之人對他的尊崇與敬仰,是個人才。
見項淵面色和緩,眉宇間透著讚許,老族長遂笑著開口道:“這份傳記是你三叔伯的七孫立恆寫的,修修改改整整寫了三日呢。”
“不錯,遣詞用字俱十分精妙,想必立恆的學問定然不錯。”
得項淵這麼一句誇讚,老族長喜得連連朝後招手,一迭聲道:“立恆,立恆,來來來,見見你項二叔。”
立時,便有個眉清目秀的年輕男子走上前,滿臉激動的對著項淵便是一拜。
項淵見他頭戴方巾,身著灡杉,便知眼前人最差也是秀才身份。
果然,老族長又接著道:“立恆這孩子聰慧,打小讀書便好,只是時運不濟,打十五歲中了秀才後,這舉人老爺卻總也當不上。明明夫子說他學問已到火候,卻不知為何,總是差了那麼些運氣似的。”
項淵打量面前的年輕人,見他眉目清朗、眼神透澈,心底便先有絲好感。
“我尚要在離中住上幾日,若不嫌棄,立恆不若把平日所做學問拿與我瞧瞧。我雖早入仕途,這些年卻也手不釋卷、筆耕不輟,指點一二,還是可以的。”
老族長大喜,他本就打著這個算盤,只是顧忌項淵如今位高權重,這樣的小事說不定很不耐煩,所以只是淺淺試探,根本沒敢明著開口。不想項淵竟應承的這般爽快,老族長一時激動的滿臉透著紅光。
項立恆也是個乖覺的,眼見項淵答應下來,立時俯身便拜,態度恭敬,語氣激昂:“立恆多謝項二叔!”
環視一圈,見周圍眾人俱面露羨慕,有些氣量小些的,嫉妒的眼珠通紅,項淵頓了頓,稍一琢磨,朗聲對老族長道:“也不拘只立恆一個,其他若是有想送來的,只管登門。”
老族長這下可真是又驚又喜,其餘參與祭祖的項家人同樣驚喜萬分,早有那眼紅族長偏幫立恆而心懷嫉妒的,這會子什麼嫉妒羨慕都飛到一邊,腦子裡只剩下一個念頭:說什麼都要讓項大人指點指點自家兒孫。
“淙子,這可,這可真是。”
伸手止住老族長哆哆嗦嗦激動不已的話,項淵溫言道:“老族長不必如此,獨木不成林,項家若能多出幾個人才,對我,也是大大的助力。咱們同宗同族,同氣連枝,最該齊心協力,共創項氏宗族繁興。”
一番話,在場靠前的幾位族老、族親聽得清清楚楚,後頭有那聽不真切的,在其餘人轉述中也知道個七七八八,登時,大傢伙心底大為震動,七嘴八舌誇起項淵的好來。
雖項淵允諾只要想登垂柳巷項家門的,誰都可以去。不過老族長卻不是那麼沒眼色的,在與大兒子商討後,召集族老,言明不許過多族人去打攪,若有想登門的,也只許那些家中有子孫即將科考且本人極有希望考取功名的。這般規定下來,族人私底下雖有意見,可見族長辦事公允,也並不是針對某一家,有心挑事者只得歇了心思。
趙慎這邊核完帳目,抬頭透過半開的窗子,瞧見項淵正大步朝這頭來,嘴角便不自覺微微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