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行!為師便替你去說和說和,這幫兔崽子若是不願意,明年就讓他們來書院當助教,也免得在山下給你添麻煩。”楊鄴有些愧疚地看著夏小橋,這些學子能平安從戰區逃出來,多虧了夏小橋從中周旋,結果現在差點因為這個給小徒弟造成了這麼大的麻煩,他這個師傅也有些過意不去了。

  “這有什麼?都是師伯們的弟子,說起來也是我的師兄呢,師傅,其實我挺能理解師兄們急於北上的心情的,畢竟,如果換做是我的話,只怕一分鐘也等不得了,只是,現如今我執掌西南,更多的還是要考慮境內黎民百姓的安危。”

  “我知道!唉!你是個好孩子!”楊鄴溫和地拍了拍夏小橋的手背,“山下無事的話,就和阿禎在山上多住兩日罷,恰好你師母新制了許多果子,你們多帶些回去嘗嘗,這些果子可都是你師母家傳的方子。事不宜遲,待會兒我就命人下山將那幫小兔崽子們喚來,當面問問他們究竟想做什麼,毛都沒長齊呢,就想上陣殺敵?咳咳!”

  “哎呀師傅你別動怒啊,當心師母又罵人。”夏小橋趕緊替自家師傅捶了捶胸,順便倒了一杯熱茶來,“我想過了,師兄們要真想棄筆從戎,便讓他們去新兵營好了,年輕人嘛,總是有熱血上腦的時候,摔打一番就明白了。”

  “說得你好像老氣橫秋似得,”楊鄴白了他一眼,“那些說起來都是你師兄,別總想著照顧他們,他們多大?你多大?小孩子家家的,該耍賴的時候就耍賴!你師傅我還沒死呢,要你替我擋甚麼?”

  夏小橋噗嗤一笑,心裡卻暖暖的,自從姥姥和媽媽都走了之後,好像再也沒有哪個長輩跟自己說這些話了呢。

  第168章 冬捕6

  讓夏小橋沒有想到的是,這些看似“狂生”的師兄們, 竟然都對“去軍營當軍校老師”這個提議十分滿意, 紛紛表示過完年就可以立刻上崗。

  其實他們也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若是真的投筆從戎去參軍, 就他們這文弱的小身板,只怕能不能走到中原還兩說呢,不過, 夏小橋有一句話倒是說到了他們的心坎里——

  “復仇大業不分高低貴賤”,征戰沙場是復仇, 替大軍做好後勤工作也是復仇, 投身軍校, 為大軍培養更多的軍事人才更是復仇,術業有專攻,他們能用自己擅長的讀書寫字來襄助西南大軍北上大業,也算是為自己死去的親人朋友報仇雪恨了。

  有時候夏小橋真的蠻佩服這些天真中還保留著一身正氣的學子, 或許是前世自己那滿腔熱血早就被殘酷的現實給磨平了,這讓他和同齡人相比, 顯得更加的成熟或者說冷漠, 也難怪師傅讓他時不時的也學著撒撒嬌啥的,不然真跟老頭子似得了。

  說到撒嬌,夏小橋覺得, 他和姜元禎就是這樣,不知道是不是性格的原因,倆人直接跳過熱戀期, 跨入了老夫老妻模式,也只有在皇陵的時候,姜元禎時不時的給自己製造一點浪漫,後來估計也是發現他不太在乎這些,於是就很少再玩這一套了,和尋常夫夫一樣,妖王殿下將自己的內庫和帳簿全部上交給夫郎掌管,這也算是一種屬於老夫老妻之間的浪漫吧?

  “兩輩子就談了這麼一個男朋友,想想都有些不甘心啊……”夏小橋咬住了手指頭,他決定也要讓妖王殿下感受到自己對他的愛,頂好是製造一些浪漫氣氛出來。

  可是怎麼做呢?點一圈心形蠟燭?送點什麼定情信物?還是放煙花?

  算了!術業有專攻,他還是發揮特長,給妖王殿下做一桌好吃的吧,嗯,再弄一對紅蠟燭點上,也算是燭光晚餐了吧?

  和姜元禎在山上陪師傅師母住了兩日,夏小橋就帶著人下山了,雖然是冬季農閒時節,因為今年增加的冬捕這件事,他還是想回去看一看。

  最重要的是,回到自己家,才好和妖王殿下一起共享燭光晚餐啊,不然在師傅家裡,總感覺有些抹不開面子……

  這一路下山,夏小橋驚訝地發現,沿途各個縣鄉都在熱火朝天地開展冬捕活動,因為夏小橋“軍民一家親”的政策,西南諸城的駐軍和當地官府關係都不錯,這個時候也十分痛快地將閒置的戰船借了出來,只需將船上一些涉及機密的武器和裝備卸下來,換上拖網,就可以下河捕魚了。

  可能是魚丸和炸魚片的魅力太大了,也可能是夏小橋這個城主大人的名人效應,總之,現在在整個西南地區,沒吃過這兩樣新鮮食物,簡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見過世面的人!

  更何況城主大人可說了,這捕撈上來的魚,可是要挨家挨戶分了過年的,這樣一來,都不用各級官府去找人,就有許多鄉老主動提出可以讓村裡的壯勞力們過來幫忙,下河他們沒本事,可是,站在岸邊幫著搬運一下鮮魚還是可以的。

  於是,夏小橋他們一路走來,就看到往年一到冬天就特別冷清的赤水河兩岸歡聲笑語,有的還站在岸上幫著漁船上拖網的士兵們一起喊號子,許是受到這種豐收氣氛的感染,連放了冬假的北書院學子們也饒有興趣地湊了過來,幫著計算收上來的漁獲,然後按照戶口簿上的人數開始在岸邊分魚。

  人群中,正在排隊的也有書院的學子,有人認出了經常出入書院的“夏師叔”的馬車,衝著這邊微微鞠躬,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很快,眾人的視線都開始盯著夏小橋等人乘坐的馬車,還有正在分魚的士兵一臉激動地在長官的帶領下,抬了一筐子大魚過來,說是本縣百姓送給城主大人的,請大人嘗嘗鮮。

  夏小橋笑著收下,問他們打上來的魚夠不夠本地百姓分的,沒想到那小隊長一臉激動地說:怎麼不夠?這一拖網下去,起碼能撈上來幾千斤,他們還遵照告示上的吩咐,將三斤以下的小魚放回河裡去了呢。

  多出來的魚他們也不打算放了,全部拿到集市上賣了,到時候賣來的銀錢可以換成米麵粗鹽之類的,拿去送給那些孤寡老人。這也是縣令大人吩咐的,大伙兒覺得這樣不錯,那些在戰亂中失去兒女的孤寡老人也是真可憐,以前大家都窮,想幫忙也是有心無力,現在既然有這個不用出錢的法子,大伙兒自然一百個贊成。

  “這下你可放心了吧?”看到小夫郎欣慰的笑容,姜元禎笑著搖了搖頭,當年他當皇帝那會兒,也不像小橋這樣,簡直恨不得跟人家親媽似得,將這些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全部照顧到,或許,就是因為這樣,那些老百姓才這麼願意聽他的話吧?

  “這麼多鮮魚,咱們晚上回去做酸菜魚吃吧?還有魚頭燉豆腐、魚片粥、魚肉小春卷,裡面包些鮮嫩的韭菜末……”夏小橋美滋滋地靠在妖王殿下的身上,他知道單憑自己那麼點本事根本做不到現在這麼多事情,要不是有姜元禎在背後支持,他現在還縮在皇陵里開私房菜館呢。

  這天晚上,夏小橋果然搗鼓出了一頓中西合璧的“燭光晚餐”,還命人折了幾支紅梅放在餐桌中間的瓷瓶中,原本妖王殿下還不太滿意,因為這樣擺設的話,夏小橋就只能和他坐在對面了,後來聽他解釋說,這是他們那個時空,只有戀人才能享受的二人世界,這才滿意了,還將忠心耿耿的黃總管也趕了出去,美滋滋地和夏小橋兩個人對著紅梅和一桌子河鮮,吃起來古代版的燭光晚餐。

  躲在廚房裡,吃著夏小橋特意給他們留的魚肉燒賣和魚片粥,黃總管大逆不道地想:果然討好陛下是沒用的,娘娘才是整個皇陵說話最管用的呢。

  臨近新年,趕在大祭前,夏小橋特意抽時間做了滿滿一桌的各色祭品,命人送回皇陵,給後來替夏家人設的衣冠冢敬獻祭品,憑白借用了人家子孫後代的身體,他也沒有別的什麼好回報的,只能承擔起原本該是“夏小橋”來做的新年大祭。

  “你大可不必如此費心,”姜元禎不滿地看著親手準備祭品累得半死的夏小橋,“我早就和小白說過了,會安排夏家人投胎轉世,如今他們想必早就已經不在地府,今年就算了,做都做了,明年就別做了,反正供奉了他們也收不到。”

  “就今年最後一次,明年咱們不就成親了嗎?到時候就要供奉姜家祖上了。”夏小橋笑眯眯地哄他。聽到這句話,姜元禎果然滿意地笑了,當然他滿意的只是“成親”二字,而不是“供奉姜家祖上”幾個字。

  做完這件事後,轉眼就到了預定好的宴請西南十二城所有上下官員的大日子了,這也是年前衙門放假前的最後一次大型宴會,夏小橋想了想,和前世那些大公司的年會也差不多。

  因此,他打算今年的“年會”給大家玩點兒新鮮花樣。

  眾所周知,因為有個酷愛吃醋的妖王殿下,整個城主府找不到一個舞jì,非但如此,連略清秀些的婢女都在城主府待不下去,一應伺候的都是面貌平凡、丟到人堆里都辨別不出來的路人甲乙丙侍童,因此,每逢城主府宴請,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歌舞表演”。

  平時就算了,新年大宴再這樣冷冷清清的,夏小橋自己都覺得過意不去。

  因此,今年他想好了,決定在城主府搞一個“聯歡晚宴”,讓每個行政區都出一個最能代表自己轄區特色的文藝表演,不拘是歌舞還是說書還是雜耍,只要是節目表演就行。

  通知是提前一個月就發下去了,據說各個郡縣也在認真準備,聯歡節目有了,夏小橋這邊,就負責聯歡當日的酒宴了。

  “大宴這邊,兩人一幾,宴席配菜六個涼菜、十二道熱菜、兩道湯品、兩份點心,酒水是甜米酒和南星城送來的果酒兩種。”

  “女眷那邊其他東西不變,帶著孩子來的,給添一道鮮奶羹、一道鮮果羹。”

  “各府帶來的侍衛僕從單獨在院子裡開席,大鍋菜一定要管飽,八道熱菜都要有肉有魚,開席的時候,每個人發六兩六錢的新年利是。”

  “新年大宴那天安保工作一定要做好,讓侍衛和府里的下人們提前兩個時辰吃年夜飯,不許飲酒,另外每人發十兩銀子的加班費,外加六兩六錢的新年利是。”

  “對了崔嬸嬸,這次讓方歡和方元跟著師母去內宅吧,我記得阿歡過了年就十四歲了,也該相看人家了,回頭我與師母說一聲,讓她老人家也幫著留意留意,看看今天來的官家女眷中,可有和咱們家阿歡相匹配的,您這邊有什麼要求,也可以先和我說一說。”說完宴會的事情,夏小橋這個事兒媽又開始操心方歡小朋友的婚姻大事了,沒辦法,這個年代的男女大多早婚,有的甚至七八歲就給訂了親,方歡這樣十四歲還沒有相看的,已經算是遲了,再遲就算是大齡未婚女青年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