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事,倒也是有解了。

  “燕大哥,你們幾位隨我來便好,我想紫彥會給諸位將軍一個交代的。其他人繼續仔細搜查皇宮的每一個角落,不得有誤!”

  “是!”手下領命後,除了副帥之階的人物,其他人等便繼續搜索這皇宮重地。

  御書房。

  高緯在這裡留下了不少樂籍琴譜。

  紀塵隨手翻閱了兩本,變啊是放在了案台的角落上。並沒不屑一顧,也沒有丟擲在了地上,覺得玩物喪志。

  “如諸位所見,這小皇帝該是看到了彥兒的面貌,以為九叔叔重生,才會這般立了詔書,欣然想要交出皇位了。”

  紀塵順水推舟,與各位親信這般說道。

  “這……難道老大你之前便是打了這般主意?”讓紫彥先進宮,擒賊先擒王。

  可又不能只用武力威逼那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皇帝,所以便讓肖像武成皇帝的紫彥先行一步?

  “是!元帥便是如此叮囑紫彥的。元帥大人,這是國璽。紫彥即刻再讓那小皇帝去重寫一份詔書。”

  紫彥順著紀塵的話,便是把一切都理順了說於那些懷疑他紫彥的副帥們聽。

  他與這人之間,便是天皇老子的寶座都可視若等閒,又怎會為了區區一個齊國國君的皇位而機關算盡?

  只可惜他人皆不懂。

  他們自然理應不懂……

  說話間,紫彥還是與紀塵相視一笑。

  推心置腹,毋庸多言。

  這一笑,燕凜倒是倒抽了一口涼氣。

  看向長恭的眼裡,竟然也多了一份柔軟長情。

  他們到底知不知道置身何處,又是怎樣的身份干係?

  其他人沒有燕凜眼力,聽得元帥都這般說了。倒也是一時間再找不出什麼話來指摘紫彥。

  長出幾口氣,這便是又讓紫彥無過反而得了功了。

  “你小子,可別使什麼壞心眼!不然我熊三兒定然饒不了你!!”熊副帥都要走了,還折轉回來朝著紫彥威嚇道。

  看來自小,紫彥這桀驁不馴,似正似邪的性子便是惹了不少人的記恨了。

  紀塵倒也不可憐他,只是嗤笑著,轉身繼續看著書房裡的書籍,覺得這人咎由自取罷了。

  人都走了,有人關上了書房的門。

  一雙臂膀環上了紀塵的腰肢,頭輕輕靠在了他的肩上。無需回頭,便也知曉是何人這般與他大膽親昵。

  “後悔嗎?把國璽給了我。若你想重新坐上皇位,我倒是真的可以在一切平定之後,再交還給你。”

  紀塵問道。

  “別,我最後悔的便是將皇位直接給了緯兒。我後悔了許久了,明知曉緯兒記恨你。”

  別說皇位,他就連什麼將軍都不想擱在自己的肩膀上,每日塗惹了許多人的猜忌和眼紅。

  “我們好不容易在一起,心心相印。該有更多的時光,賞花賞月賞美人,卻不是這樣,煢煢孑立,身陷在這繁雜朝政之中。”紫彥遺憾,他老早想帶著這人遠走他鄉。

  可想想紀塵的性子,並不是一走了之的人。

  “抱歉,我約莫還需要些許時間……”

  “噓。”紫彥只是用手指堵上了他的唇。然後垂頭,輕輕親吻。

  “無論如何,我陪你。獨自逍遙,我知道你做不到。”

  紫彥讓紀塵靠在自己的身前。

  曾經的鼻涕蟲,小小的彥兒,如今卻能這般成為他的依靠和支持。

  這其中雖然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可是書房之中俱寂,心口卻會為了這人的目光而牽念和悸動。

  這歲月,不知不覺改變了所有人許多。

  “燕大哥,看什麼看,還不走?”

  書房外,熊三兒看到燕凜還在三步一回首往那裡看著,不明所以,便又折返回來叫他。

  作者有話要說:

  麼麼噠,感謝等待

  第406章 陛下

  燕凜有些話藏在心頭,他一時半會也和這熊三說不清楚。

  意味深長地看著身後的書房,已經跟著其他人一起離開了。

  民心所歸,又是在江山社稷千鈞一髮,危在旦夕之終領兵入了鄴城。

  一別十年,蘭陵王高長恭的回來,便是普天同慶,讓本來噤若寒蟬的朝野內外安定了心神。

  所以,順利地超出預期。

  改元,換制,江山更迭,似乎都是理所當然,順勢而為,小皇帝高緯很快寫下了退位詔書。

  雖未有點名傳位給何人。

  可是大勢之下,這整個齊國,除了蘭陵王高長恭,便也不做他想,再也沒有第二人,能將這內憂外患下的齊國,平定在朝夕之間。

  本來以為這齊國的新皇立馬就會登基。

  可在新春除夕,蘭陵王卻邀請了不少貴賓前來鄴城。

  分別是北周的皇帝宇文邕,南陳和南宋的使節,以及突厥的可汗特使。

  蘭陵王這是意欲何為?

  一時間,天下局勢似乎又開始陷入風起雲湧,波瀾壯闊之間。

  朝野內外這下又紛紛各自揣測,不知道這蘭陵王是在下如何的棋局!

  可藏鋒十年,高長恭一朝殺回鄴城,明白他的人自然懂,高長恭不是為了一己私慾,蟄伏十年便為了謀朝篡位,他想的,該是更為深遠的局面。

  除夕,舉國同慶。

  北齊的鄴城皇宮之中,禮花綻放,享受著好不容易得來的平安寧靜。

  若是讓柔然人進來了,這裡,將會是最為血腥的戰場。

  可幸好,一切比往日還要安泰。

  街市上,孩子嬉笑著,舉著燈籠仰望星空。闔家歡樂,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而宮中,紀塵帶著一班故人,各方使節,登高城門遠眺,他立在中央,身邊是遠道而來的周國皇帝宇文邕,還有陳國特使韓子高,以及,這劉宋朝的攝政王劉子業。

  紫彥和其他西梁軍中元帥一起,跟著亦步亦趨登上高台,極目遠眺。

  看那人立於諸國政要之中,也是談笑風生,能將少民邊關的部族特使也張弛有度掌握在自己的節奏調度里。紫彥心中甚是歡喜。

  他知道他要做的大事,其實說來張狂,卻也是想終結這個四分五裂的局面。

  既然到了大一統的時候了,紀塵要做的是順天意,可又定民心。

  若是能免去一場場廝殺和屠戮,就能做到,那便是最好的功德和造福四方。

  紀塵帶著眾人,眺望了京畿全貌,觀賞了禮花盛開,便說說笑笑,一派和氣地下了城樓,穿過御花園,帶著大家往早已經備下宴席的大殿而去。

  今日這是國宴。

  這數日雖然是閉門會議,可如此大的動作,又有各國實權人物誠心列席。

  不論哪國的朝野民間,都是矚目非常。遙望鄴城,人心沸騰,思量著所有國家能夠期冀的遠方。

  這樣的盛世局面便也是從未有過的。

  本來該倒戈相向的各國掌權之人,親自動身前來鄴城,這除夕佳節,闔家團圓。

  而這鄴城之中也是毫無芥蒂,受邀前來的皇帝重臣,竟也和這蘭陵王不分彼此,似乎自家之人。西梁軍中預測的劍拔弩張並未出現。倒是難得的親密無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