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後來戰友之間小聚,吳哲才知道許家的孩子叫思成,許三多比吳哲小了一歲,許思成卻是比吳戈大了六歲。
再後來吳戈也成了家,抱著獨子來請吳哲給起名字,吳哲想了想:但願這孩子能長成國家的棟樑之才,就叫成梁吧。
吳成梁的父母都是軍校里的教員,忙起來也是個陀螺,照顧他的重任就到了業已退休的吳哲身上,今年這孩子上了寄宿制學校,吳哲的家裡一下空落了起來。
他也終於有時間把那一枚封存許久的二等立功獎章拿出來看一看。
成才說的話吳哲一直都記得:“這是我的第一枚立功獎章,我是要送給心上人的。”
可是成才把送出去的話寫在了遺書里。
成才不知道,吳哲也打算把自己的第一枚立功獎章送給心上人,只是,沒來得及。
第46章 第四章 《木上花》
2008年9月13日,中尉成才因掩護長官中校袁朗,壯烈犧牲,時年27歲。
成才飄在半空,看自己的追悼會,許三多哭的聲音都啞了,只不停的呢喃著自己的名字,吳哲的眼睛紅的不像話,眼淚淌過臉頰,抬手擦了又流下來。
三中隊的隊員齊聚一堂,表情是如出一轍的壓抑和肅然,把悲傷很好的掩去。
至於袁朗,成才無法判斷也無法形容他的情緒。
他板著臉,沒有表情,不是木然,不是冷漠,可也絕不是多麼動容的悲傷,成才只能看出些許微妙的愧疚。
人是一種奇怪的生物,肉體消滅了,魂靈反而開始思考人生。
成才把自己的過往放電影似的滾軲轆翻了一遍,想對自己的人生做個總結報告,居然發現還是袁朗對自己的評價貼切。
見外,太見外。
是的,第二次進入老A袁朗一改之前的刻薄,對待他一視同仁的當戰友看,他和三中隊的隊員相處的也很融洽,每一次任務他都執行的很完美,立功受獎,靠推薦讀了軍校,做了尉官,然而說得上是朋友的,還是一個許三多,不,也不是,吳哲應該是自己第二個朋友,不,就是第二個朋友,沒有第三個-----儘管C3,連虎,薛剛甚至齊桓,他們對自己也有了情分,到了戰場上,不交心,卻能捨命的情分。
他想,袁朗和自己都在裝,袁朗在提防他,卻裝把他當自己人,他還是見外,卻裝的不見外。
裝到死。
袁朗一直很會裝,這是成才歷經磨難第二次回到A大隊才明白的,實在有些晚,如果成才再早一些,比如在那次化工廠考核之前明白的話,他對袁朗的突然翻臉和近乎嚴苛的指責可以更好的承受,也不會慫的回了五班乾的熱火朝天卻想退伍了。
其實第二次選拔,成才不想去,可是在那個星星很亮的晚上,許三多先是急的罵他:不拋棄不放棄,天沒亮就全變了,再緊張兮兮的道歉:“成才哥,我錯了,我不該罵你,你別生氣”
最後可憐巴巴的用那雙比星星還亮的眼睛望著他說:“你要是也能在老A就好了,我,我可想你咧。”
成才的心一下軟了,軟的像風中的蘆葦,輕輕搖晃。
然而他還是說:“不去,八抬大轎請我我都不去。”
倒不是為了自尊心什麼的,是因為成才知道袁朗不待見自己,這種不待見從他放棄伍六一一個人跑向終點就開始了,成才甚至能回憶起袁朗當時不屑的嗤笑和隔著墨鏡的輕蔑。
他明明看見了的,可是潛意識裡故意忽略,因為他期盼著許三多也放棄伍六一跑過來,和自己在一起。
我真齷齪,成才想。
然後袁朗裝出一副親和模樣來拿許三多和自己的檔案,團長對自己服從組織安排的客套話不滿意,只對許三多讚不絕口,袁朗再一次在心裡的記分冊上給自己扣分,從負數到更負的負數,袁朗在考核中說是從27開始對自己失望,成才知道那是謊話,從一開始袁朗就沒對他有期望,又何來的失望?
想到27,其實27和許三多說的一樣,人不壞,他只是剛好和自己相反,太不見外,因為把室友當自己人,所以隨便發脾氣,發完脾氣就全忘了,還把被發了脾氣的當哥們。
還有就是太耿直,和伍六一有的一拼,眼裡容不下沙子,這樣的人,不適合A大隊。
袁朗其實很希望27留下,他給的台階是那麼的明顯,只是27視如無物,本來,成才以為自己不喜歡27的傲氣,可到最後,他發現他是對那樣的傲氣太羨慕,羨慕到嫉妒。
袁朗看起來笑嘻嘻吊兒郎當的,其實是個很霸道的人,他自己狂的很,傲的很,可別人要是狂了,傲了,他就看不順眼,他在考核上借27向自己發難,不過是遷怒,遷怒為什麼成才變不成許三多,高風亮節捨己為人好把27拽到台階上去。其實他真正想指責的是自己拋棄伍六一,但是作為一個指揮官,任務第一,要完成任務,有時候就得拋棄感情,所以當許三多從14米摔下來,他不下令救援,所以他也不能指責自己拋棄伍六一,上交地圖,到達終點,是任務,不是友情聚會。
袁朗就是這樣的矛盾體,如果當時自己拉了27,在袁朗心裡成才的負分能好轉一點,可記分冊上的分,照扣不誤。
袁朗說自己把27看做對手,更是藉口了,27的靶數還沒自己高,又沒有名額限制,自己還沒卑鄙到這個程度,最直接的原因是成才覺得拉27被扣分不值得,如果是許三多,吳哲,自己都會拉,因為許三多是最好的朋友,吳哲給過自己餅乾,指導過自己理論課,可27,帶給自己的只有不愉快。
那時候的自己,計算的就是這麼清楚,現在的自己,還是在計算,不過計算的糊塗些罷了。
袁朗的掌控欲太強,所以袁朗喜歡許三多,許三多天真,且聽話,無條件服從命令,天真到被袁朗找茬扣分被各種嘲諷冷臉也堅信袁朗是個好人。
袁朗曾經說過,自己和他年輕的時候有些像,哪裡像?像的是他和袁朗都喜歡許三多這樣的天真?
成才可以肯定,袁朗在嫉妒許三多和自己的友情,許三多對誰都好,唯有對成才是掏心掏肺的好,有一次他逗許三多,三呆子啊,我和隊長誰更重要?許三多糾結了半天答:都重要。
成才又問:那我和隊長遇到危險了你先救誰?
許三多答:都救。
成才繼續逗:當然都救,我是問你先救哪個,後救哪個。
許三多毫不遲疑:先救你,隊長更厲害,救了你,我們一起去救隊長,他肯定能堅持到我們來。
結果這些話被神出鬼沒的袁朗聽個正著,成才和許三多被拎出宿舍去375看星星看月亮,從五班的草原說到吳哲的妻妾。
有時候強大可能反而會吃虧,史今來下榕樹的時候,許三多是弱小的,然而正是這弱小引起了史今的同情心,成才記得,史今安慰他,你很好,不當兵也有出路,我放心不下許三多,所以雖然你比他好,我要他。
成才知道史今留了半句話沒說,那半句是我不要你。
所以他爹靠關係走了門路才讓他當上兵,和許三多坐同一列車。
再後來吳戈也成了家,抱著獨子來請吳哲給起名字,吳哲想了想:但願這孩子能長成國家的棟樑之才,就叫成梁吧。
吳成梁的父母都是軍校里的教員,忙起來也是個陀螺,照顧他的重任就到了業已退休的吳哲身上,今年這孩子上了寄宿制學校,吳哲的家裡一下空落了起來。
他也終於有時間把那一枚封存許久的二等立功獎章拿出來看一看。
成才說的話吳哲一直都記得:“這是我的第一枚立功獎章,我是要送給心上人的。”
可是成才把送出去的話寫在了遺書里。
成才不知道,吳哲也打算把自己的第一枚立功獎章送給心上人,只是,沒來得及。
第46章 第四章 《木上花》
2008年9月13日,中尉成才因掩護長官中校袁朗,壯烈犧牲,時年27歲。
成才飄在半空,看自己的追悼會,許三多哭的聲音都啞了,只不停的呢喃著自己的名字,吳哲的眼睛紅的不像話,眼淚淌過臉頰,抬手擦了又流下來。
三中隊的隊員齊聚一堂,表情是如出一轍的壓抑和肅然,把悲傷很好的掩去。
至於袁朗,成才無法判斷也無法形容他的情緒。
他板著臉,沒有表情,不是木然,不是冷漠,可也絕不是多麼動容的悲傷,成才只能看出些許微妙的愧疚。
人是一種奇怪的生物,肉體消滅了,魂靈反而開始思考人生。
成才把自己的過往放電影似的滾軲轆翻了一遍,想對自己的人生做個總結報告,居然發現還是袁朗對自己的評價貼切。
見外,太見外。
是的,第二次進入老A袁朗一改之前的刻薄,對待他一視同仁的當戰友看,他和三中隊的隊員相處的也很融洽,每一次任務他都執行的很完美,立功受獎,靠推薦讀了軍校,做了尉官,然而說得上是朋友的,還是一個許三多,不,也不是,吳哲應該是自己第二個朋友,不,就是第二個朋友,沒有第三個-----儘管C3,連虎,薛剛甚至齊桓,他們對自己也有了情分,到了戰場上,不交心,卻能捨命的情分。
他想,袁朗和自己都在裝,袁朗在提防他,卻裝把他當自己人,他還是見外,卻裝的不見外。
裝到死。
袁朗一直很會裝,這是成才歷經磨難第二次回到A大隊才明白的,實在有些晚,如果成才再早一些,比如在那次化工廠考核之前明白的話,他對袁朗的突然翻臉和近乎嚴苛的指責可以更好的承受,也不會慫的回了五班乾的熱火朝天卻想退伍了。
其實第二次選拔,成才不想去,可是在那個星星很亮的晚上,許三多先是急的罵他:不拋棄不放棄,天沒亮就全變了,再緊張兮兮的道歉:“成才哥,我錯了,我不該罵你,你別生氣”
最後可憐巴巴的用那雙比星星還亮的眼睛望著他說:“你要是也能在老A就好了,我,我可想你咧。”
成才的心一下軟了,軟的像風中的蘆葦,輕輕搖晃。
然而他還是說:“不去,八抬大轎請我我都不去。”
倒不是為了自尊心什麼的,是因為成才知道袁朗不待見自己,這種不待見從他放棄伍六一一個人跑向終點就開始了,成才甚至能回憶起袁朗當時不屑的嗤笑和隔著墨鏡的輕蔑。
他明明看見了的,可是潛意識裡故意忽略,因為他期盼著許三多也放棄伍六一跑過來,和自己在一起。
我真齷齪,成才想。
然後袁朗裝出一副親和模樣來拿許三多和自己的檔案,團長對自己服從組織安排的客套話不滿意,只對許三多讚不絕口,袁朗再一次在心裡的記分冊上給自己扣分,從負數到更負的負數,袁朗在考核中說是從27開始對自己失望,成才知道那是謊話,從一開始袁朗就沒對他有期望,又何來的失望?
想到27,其實27和許三多說的一樣,人不壞,他只是剛好和自己相反,太不見外,因為把室友當自己人,所以隨便發脾氣,發完脾氣就全忘了,還把被發了脾氣的當哥們。
還有就是太耿直,和伍六一有的一拼,眼裡容不下沙子,這樣的人,不適合A大隊。
袁朗其實很希望27留下,他給的台階是那麼的明顯,只是27視如無物,本來,成才以為自己不喜歡27的傲氣,可到最後,他發現他是對那樣的傲氣太羨慕,羨慕到嫉妒。
袁朗看起來笑嘻嘻吊兒郎當的,其實是個很霸道的人,他自己狂的很,傲的很,可別人要是狂了,傲了,他就看不順眼,他在考核上借27向自己發難,不過是遷怒,遷怒為什麼成才變不成許三多,高風亮節捨己為人好把27拽到台階上去。其實他真正想指責的是自己拋棄伍六一,但是作為一個指揮官,任務第一,要完成任務,有時候就得拋棄感情,所以當許三多從14米摔下來,他不下令救援,所以他也不能指責自己拋棄伍六一,上交地圖,到達終點,是任務,不是友情聚會。
袁朗就是這樣的矛盾體,如果當時自己拉了27,在袁朗心裡成才的負分能好轉一點,可記分冊上的分,照扣不誤。
袁朗說自己把27看做對手,更是藉口了,27的靶數還沒自己高,又沒有名額限制,自己還沒卑鄙到這個程度,最直接的原因是成才覺得拉27被扣分不值得,如果是許三多,吳哲,自己都會拉,因為許三多是最好的朋友,吳哲給過自己餅乾,指導過自己理論課,可27,帶給自己的只有不愉快。
那時候的自己,計算的就是這麼清楚,現在的自己,還是在計算,不過計算的糊塗些罷了。
袁朗的掌控欲太強,所以袁朗喜歡許三多,許三多天真,且聽話,無條件服從命令,天真到被袁朗找茬扣分被各種嘲諷冷臉也堅信袁朗是個好人。
袁朗曾經說過,自己和他年輕的時候有些像,哪裡像?像的是他和袁朗都喜歡許三多這樣的天真?
成才可以肯定,袁朗在嫉妒許三多和自己的友情,許三多對誰都好,唯有對成才是掏心掏肺的好,有一次他逗許三多,三呆子啊,我和隊長誰更重要?許三多糾結了半天答:都重要。
成才又問:那我和隊長遇到危險了你先救誰?
許三多答:都救。
成才繼續逗:當然都救,我是問你先救哪個,後救哪個。
許三多毫不遲疑:先救你,隊長更厲害,救了你,我們一起去救隊長,他肯定能堅持到我們來。
結果這些話被神出鬼沒的袁朗聽個正著,成才和許三多被拎出宿舍去375看星星看月亮,從五班的草原說到吳哲的妻妾。
有時候強大可能反而會吃虧,史今來下榕樹的時候,許三多是弱小的,然而正是這弱小引起了史今的同情心,成才記得,史今安慰他,你很好,不當兵也有出路,我放心不下許三多,所以雖然你比他好,我要他。
成才知道史今留了半句話沒說,那半句是我不要你。
所以他爹靠關係走了門路才讓他當上兵,和許三多坐同一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