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惜深吸了一口氣,以此掩蓋自己的激動,繼續說道:“你可知道元末巨富沈萬三?他"資巨方萬,田產遍於天下”,他還曾經資助朱元璋修築南京城的三分之一,他富可敵國,甚至招來皇帝的嫉妒,於是明洪武6年(也就是公元1373年)前後,朱元璋便以犒軍亂民之名將沈萬三治罪,發配雲南。隨後藉機抄了他的家,這次抄家所得甚微。朱元璋不甘心,隨後又於洪武19年(公元1386年)和洪武31年(公元1398年)借罪抄查沈家,可直到最後弄得滿門抄斬,朱元璋所得到的沈家財產也遠不及傳聞中的多。於是有很多人認為,聰明如沈萬三者當然不會把所有財產留在周莊等待皇帝的查封。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他把一部分財產藏了起來,以留給後人東山再起。只可惜他的後人也正是因為此舉而再也無福消受,而那份所謂的寶藏就在你的腳下。”

  聽到這裡,我整個人像觸電般愣了一下:“你開什麼玩笑?你是學歷史學瘋了吧?那不過是個傳說而已。”

  “不,周莊離這裡不算太遠,水路陸路都很方便。而且我也查過很多野史雜記,沈萬三的確有可能把他的部分財產聚攏,然後藏在沿海地區。但開始我並不確定就是現在的殷家村,直到我父親去世的那天,他告訴我了一個秘密。”

  吳惜突然看向我,犀利的眼神仿佛可以把我穿透:“殷家村里埋了一筆前人留下來的寶藏。他說這件事在很早以前你們殷家就知道了,只是當年兵荒馬亂不方便大規模挖掘,所以你們家就借著逃難之名躲到了這片小漁村,開始了慢慢的尋寶工程,那些表面上光冕堂皇的所謂建設不過都是在探詢寶藏的具體位置,終於你的祖先發現了寶藏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你現在站的這塊回魂港。所以他們修建了現在的殷家大宅,把當時最繁華的港口變成了現在的野草叢生,無人問津的廢墟。這樣就再也沒有人可以和你們家搶寶藏了。只可惜你們家遭受了和沈家一樣家道中落的命運,老夫人還沒來得及把這個秘密講出來,就被那個**不如的殷奇害死了。而唯一知道一切的就只有壽伯,我想那隻老狐狸千方百計幫殷奇害你,也是為了不讓他辛苦守了半輩子的寶藏被你們這些外人奪走。只是他也不知道殷奇是打算把殷家村買給外商。所以最後他們才會窩裡反,自相殘殺,弄得最後連命都丟了。”

  “難道壽伯是表哥殺的嗎?那表哥現在人在哪呢?”

  吳惜的臉上晃過一絲不安:“他也死了,是沈蘭殺的。”

  “但是是你指使的,對嗎?”此刻我異常平靜,執著地追尋他的目光,渴望他能夠堅決地否定一切,哪怕是在騙我,可他還是點了頭:“對,因為他發現了沈蘭的身份,也發現了我們的關係,我不能讓他把這一切告訴你,我不想讓你知道我有未婚妻,我更不想讓你知道我一直在騙你,所以。。。”

  “可我最終還是知道了,沈蘭她是那麼愛你,為了你連殺人都可以毫不猶豫,你怎麼忍心。。。”不知道是傷心還是生氣,我沒有辦法再說下去,但吳惜明白我的意思。

  “哼,她是愛我嗎?我看只是把我和寶藏一樣看成是她的專有物品,決不容許他人侵犯罷了。我從小就受夠了她頤指氣使的小姐脾氣,我和他的婚約不過是我父親為了得到寶藏的秘密而和她父親進行的一場交易。”

  “又是寶藏?”我現在對這兩個字已經產生里極度的敏感和厭惡,為什麼所有晦澀,醜惡的事情都會和這兩個字扯上關係?

  “還記得回魂港的傳說嗎?那個漁夫和他妻子的悽美故事,故事未必是真,但漁夫卻確有此人,他就是沈蘭的曾曾祖父,也是當年負責把沈萬三財產運送過來的管家的後人。沈蘭的父親願意做這筆交易一方面是她女兒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想和我們家聯合起來奪到這筆寶藏,這麼多年,我外出讀書,很少回家就是為了逃避這一切,直到我得知有外商想收購這裡,才明白我再也不能逃避了。所以我放棄了研究所的工作千里迢迢回來當什麼村長,等著你來,然後竭盡全力地讓你愛上這個美麗的小漁村,讓它永遠留著等待我來挖掘出它的秘密。”

  “那讓我愛上你,也是你的目的之一嗎?”

  他微簇眉端沒有給我任何回答,我也不想再追問這一類的問題,其實是我不敢再接受這一個個嚴峻的現實。

  他溫柔地扶著我的肩又一次用那如月光般柔和的聲音對我說:“殷月,如果這份寶藏開採出來,很多歷史都可能被改寫,而這些都會成為我成就,我是個歷史研究者,發掘人所不知的歷史是我的職責,這份寶藏對我而言不僅是金錢,更是我的夢想。我們現在離開這裡,當什麼也沒有發生過,然後我組織人來挖掘,挖到了寶藏再把這裡賣給外商,那時侯,我成了全國知名的考古學家,而你成了我的妻子,我們帶著這些錢去週遊世界,探尋各國文化古蹟,這樣難道不好嗎?”

  吳惜熾熱的眼神真的讓我迷醉了,我只要一點頭,我將過上童話般幸福的生活,可以和愛人長相廝守,還可以完成週遊世界的心愿,再也不用為了一點小錢而節衣縮食,拼死拼活,父母的房子和弟弟的公司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多麼完美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