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按著老規矩, 新婚的夫妻要在三天的時候回門。封西雲走的緊急,沒顧得上和沅君一起回娘家。

  倒是陸夫人,在女婿離開以後,三天兩頭的往南春坊的小公館裡跑。

  樓下的小廚房裡飄來了餛飩湯的香氣,牆角的大座鐘鐺鐺鐺的響了八聲。

  她的課是九點三十分開始,從小公館出發, 坐車需要半個小時,吃早飯也用不了多久。算了算時間後,陸沅君在下樓之前,打開了收音機, 想聽聽運城日報在電波里說什麼。

  電波里的新聞多半和早晨的報紙一樣, 不過或許會多一些新的內容。

  前線戰事吃緊, 東洋人如有神助,所到之處,幾乎遇不到敵手。也就是封西雲率軍阻攔,才勉強把瀛洲人前進的速度降了下來。

  半個月下來,沒有一個好消息。

  街頭上報童叫賣的時候,天天都是號外號外,封西雲於某城某地戰敗。

  舉國上下,前不久還在說封西雲膽小如鼠,而今話鋒一轉,改成了說封西雲無能。

  學校里倒是還好,我們隊伍的實力,的確是比不過人家的。

  這也是如今了,執掌兵力的人換在封西雲這樣的人手裡,換了別的司令,怕是都無法讓瀛洲人的速度慢下來。

  封西雲隊伍里有不少和他一樣,都是從東洋回來的學生,也是跟瀛洲人學的作戰指揮。兩軍交接的時候,起碼是知己知彼的。

  封少帥這裡是知己知彼,瀛洲那邊同樣也不輸絲毫。東洋人可不是突發奇想,一拍腦門兒說自己要來打仗的。

  為了毫州灣登陸,他們少說準備了幾十上百年。

  前朝的時候,瀛洲就派了一大批東洋人來華夏定居。

  看起來成天鬥蛐蛐逛窯子,馬路上遛鳥,戲園子聽戲的,實則偷偷的繪製了華夏的地圖,偷了不少鮮為人知的秘密回去。

  五燈收音機里發出的電波,聲音頹喪著。無精打采,念著封西雲不敵瀛洲軍隊,昨日又於某某地戰敗,死傷了幾許人。

  又說多方人士向建康政府提議,把封西雲換下去,換一個能打的來。

  建康政府倒是也想換一個,然而別說換一個了,就是下令讓別的司令去給封西雲側面支援一下,那些司令元帥也是使喚不動的。

  誠然他們名義上都是政府封下的司令,可誰不知道,司令就是土皇帝。以前陸司令在的時候,都是管他叫運城王的。

  韓司令的地盤出了事,就是韓司令的事。韓司令跑了,距離韓司令最近的封西雲頂上,天經地義,跟他們沒有多少關係。

  諸軍全都奉行各掃家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道理,比起去幫封西雲,還不如在自己的封地里多挖幾個戰壕,多屯一些糧食來的有用。

  “太太,吃飯啦!”

  在小公館幫廚的婦人一手搭著樓梯的扶手,偏過身子向樓上張望。

  “知道了!”

  陸沅君把五燈收音機關上,電波里的聲音被切斷,反正也聽不到別的東西。

  穿好衣服,陸沅君踢踢踏踏的下了樓。正打算草草吃幾口,就去學校里的,卻發現餐桌上坐著不知幾時來的陸夫人。

  勺子磕碰了碗沿,陸夫人舀了一勺湯送入口中,見到沅君後,咂摸著嘴道。

  “你別說,就是比咱的廚子手藝好。”

  陸沅君拉開椅子坐下,自己的面前也擺了一碗,不過她可沒有母親的好胃口。

  “娘,你大清早就是為了來我這裡吃早飯嗎?”

  封西雲的廚娘是從老家請來的,做的也不是山珍海味,是些家常菜罷了。但手藝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從小廚房裡端出來,就別有一番讓人慾罷不能的風味。

  陸夫人來吃早飯是一回事,可也不全是為了這碗餛飩湯來的。

  “這幾天總是三缺一,連牌局都湊不齊。”

  放下勺子,陸夫人抱怨起來。

  “李家的續弦夫人,把李勛來的東洋老婆都帶過來湊人數了。可惜那女人跟咱長著不一樣的舌頭和耳朵,說了三遍分不清什麼叫清一色。”

  以前打牌到太陽下山都散不了桌,現在好了,半個月沒湊成一把。

  “娘,我還有課呢。”

  陸沅君吃了幾口,也放下了勺子。

  “有什麼話您直說。”

  沅君是個喜歡揪著一樣小事往深里挖的人,也跟母親的說話方式有很大的關係。陸夫人總愛拐彎抹角,比如她這會兒是在抱怨牌局,實際上,卻是話裡有話。

  “運城裡好些個人家可都收拾了細軟逃難去了,現在別說火車站裡一票難求,就連運城的馬匹,毛驢,都跟著翻倍的漲價了。”

  凡是能拉著車和人行路的,力氣大的狗,人們都要試著騎一騎。

  “以前跟我打牌的,可都往南邊兒搬了。”

  陸夫人把手從桌上向前一探,按在了沅君的手背上。

  “運城誰都能走,我們和李勛來一家不能走。”

  陸沅君抽回了手,眼下東洋人一時還打不過來,運城仍是太平的。

  如果連市長和陸沅君都走了,運城的百姓,駐軍,哪還有撐下去的膽子呢。

  “這我也知道,你娘我沒打算逃。”

  陸夫人起身,換到了沅君身邊兒坐下。把閨女藏在桌子下頭的手牽了上來,雙手緊緊的將其包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