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林舒言輕輕笑了,環在他腰間的手收的更緊。
廚房內米飯蒸熟的香氣四溢,霧氣騰騰,灶台上有早就準備好的要下鍋的材料,紅綠青黃交映,朦朦朧朧間,熱氣飄散,圍繞在二人之間。
門外又飄起了雪,輕輕緩緩,零零灑落。遠遠近近都點上了各色大大小小的紅燈籠,映的天色一片暖紅。
……
正月初一那天大家一般都不會出門,都待在家裡,到了初二才會到各親戚家去拜訪。林舒言的父母都去京城了,陳初家這邊也沒什麼人,是以兩個人這個年過的十分清閒。
初一林舒言早上醒來的時候,陳初已經不在床上了。她穿好了衣服,下床去找他。在院子裡看到陳初已經將早飯熱好了,正在擺桌。他抬頭看見林舒言,把東西放下,走到她身邊,又把她往屋裡帶,給她多披了一件外衫。他臉色溫淡,將她裹得暖暖的:“多穿些,外面冷。”
林舒言無奈笑笑:“太多了,都要胖死了!”
陳初一臉正色:“不會,好看。”
然後帶著她去吃飯。
吃完飯,陳初又將飯桌收拾了,林舒言一起幫著忙。平日裡她也會做這些,但是一到冬日,陳初總不讓她碰水。
等收拾好之後,陳初從袖中拿出一個小的紅錦袋遞到她面前。
林舒言抬頭看他,眼神明亮,笑意漾在臉上:“壓歲錢嗎?”
陳初點頭,望著她,目光柔軟,又補充一句:“說好每年給你的。”
林舒言伸手接過,有些甸。紅色錦袋落在她手中,恰到好處的填滿她的手窩。
她眉眼彎彎,又撞到他懷裡:“阿初哥哥,你果真每年都記著,你真好!”
成婚兩年還和小孩子一樣,高興就撲到他懷中,不高興就癟著嘴瞪他。陳初無奈笑笑,穩住她的身體。
初二的時候,陳初的兩個學徒好似約好了來拜年。兩個人一個叫阿瑞,一個叫阿輝。阿瑞長得圓頭圓腦,十分喜慶,阿輝生的高,瘦瘦的,但也老實。
兩人到了門口,看見陳初和林舒言都乖乖巧巧的喊了聲:“師父師娘,新年好!”
林舒言笑著把他們迎了進去。兩個人大包小包帶了不少禮品過來。夫妻二人推脫不過,無奈收下。轉頭給他們包了兩個大紅封,又留他們下來吃飯。
林舒言讓陳初留在堂中與他們說說話,自己則去廚房忙活。
沒過多久,三個男人全都跑到廚房來。林舒言推推陳初,道:“不是讓你在堂中待著嗎?”
陳初墨黑的眸子掃過兩個人,緩道:“是他們要過來的。”
阿瑞和阿輝忙點頭,臉上堆著質樸的笑:“是啊是啊,師娘,不能讓你一個人辛苦,我們都來幫幫忙!”
林舒言要趕他們去坐:“你們去裡邊,哪有讓客人幫忙的道理,快進去!”
兩人不好違抗師娘,只得回了堂中。但陳初已經在一旁默默洗菜了,林舒言將二人趕進去之後,回過頭,就看見陳初已經將水池邊的東西都洗好了。
林舒言失笑:“行了,阿初哥哥,我自己可以的,你快進去吧,哪有把人干晾著的。”
陳初這才轉身擦乾了手,笑了一下,進去了。
待吃過午飯過後,四人又聊了一會,阿瑞和阿輝才拜別了他們。
送走了人,林舒言和陳初又閒下來了。林舒言喜歡看些小話本,陳初也由著她,家裡擺了許多林舒言看完的話本。她看完了之後,就窩在陳初懷裡,要和他講劇情,要他發表看法,她說的津津有味,陳初聽的笑意漸濃。
林舒言還會叫陳初教她刻些小玩意,她現在和以前不同了,手藝好了很多,每次她刻好的小木雕,陳初就擺在鋪中的架子上,不管好壞。有時候還真一兩個顧客看中這些,提出要買,每次陳初都會問問林舒言要不要賣。
林舒言當然要賣。她刻的木雕有人願意買,是對她手藝的巨大肯定,她高興極了,還對著陳初說:“阿初哥哥,你看,這都是你教的好,當然,我也是很聰明的。”
每次陳初都笑笑,從來不打斷她。
但是陳初也不許她多做,只許她做幾個。他還會給她買護手的膏,因此她的手一直都是嫩嫩的。
有時候他們也會乘著小船,帶些小吃,沿著小河,將新雁鎮都逛一遍,過年的氣氛濃烈,二人坐在船上,也不時的有熟識的人和他們打招呼,都一一笑著應了。
但更多時候,他們還是喜歡窩在家中。兩個人膩在一起,做什麼都不會無聊。
日子晃悠悠的過去,很快就到了元宵。元宵的時候,鎮上有元宵燈會,十分的熱鬧。這樣的場合,林舒言自然不能錯過。
去年的元宵她還在落霞村,今年她可一定要湊上熱鬧。
天色漸晚,鎮上點起第一盞燈的時候,林舒言就準備好了。她換上了好看的新衣裳,也攛掇著陳初換了。
林舒言穿了一件淺粉紅的衣裳,外罩一件正紅的大氅,端的是活潑可愛,俏麗無雙。他又讓陳初換上月白里裳,外罩玄青大氅,如松如竹,登時氣質斐然。
林舒言滿意笑笑,挽上他的手臂,兩人站在一起,瞧著便是男才女貌,般配無比。
元宵燈會上燈飾繁多,敞亮非常。兩人走在人群中,緩慢前進,陳初拉緊了她的手,免得她被人群衝散。
廚房內米飯蒸熟的香氣四溢,霧氣騰騰,灶台上有早就準備好的要下鍋的材料,紅綠青黃交映,朦朦朧朧間,熱氣飄散,圍繞在二人之間。
門外又飄起了雪,輕輕緩緩,零零灑落。遠遠近近都點上了各色大大小小的紅燈籠,映的天色一片暖紅。
……
正月初一那天大家一般都不會出門,都待在家裡,到了初二才會到各親戚家去拜訪。林舒言的父母都去京城了,陳初家這邊也沒什麼人,是以兩個人這個年過的十分清閒。
初一林舒言早上醒來的時候,陳初已經不在床上了。她穿好了衣服,下床去找他。在院子裡看到陳初已經將早飯熱好了,正在擺桌。他抬頭看見林舒言,把東西放下,走到她身邊,又把她往屋裡帶,給她多披了一件外衫。他臉色溫淡,將她裹得暖暖的:“多穿些,外面冷。”
林舒言無奈笑笑:“太多了,都要胖死了!”
陳初一臉正色:“不會,好看。”
然後帶著她去吃飯。
吃完飯,陳初又將飯桌收拾了,林舒言一起幫著忙。平日裡她也會做這些,但是一到冬日,陳初總不讓她碰水。
等收拾好之後,陳初從袖中拿出一個小的紅錦袋遞到她面前。
林舒言抬頭看他,眼神明亮,笑意漾在臉上:“壓歲錢嗎?”
陳初點頭,望著她,目光柔軟,又補充一句:“說好每年給你的。”
林舒言伸手接過,有些甸。紅色錦袋落在她手中,恰到好處的填滿她的手窩。
她眉眼彎彎,又撞到他懷裡:“阿初哥哥,你果真每年都記著,你真好!”
成婚兩年還和小孩子一樣,高興就撲到他懷中,不高興就癟著嘴瞪他。陳初無奈笑笑,穩住她的身體。
初二的時候,陳初的兩個學徒好似約好了來拜年。兩個人一個叫阿瑞,一個叫阿輝。阿瑞長得圓頭圓腦,十分喜慶,阿輝生的高,瘦瘦的,但也老實。
兩人到了門口,看見陳初和林舒言都乖乖巧巧的喊了聲:“師父師娘,新年好!”
林舒言笑著把他們迎了進去。兩個人大包小包帶了不少禮品過來。夫妻二人推脫不過,無奈收下。轉頭給他們包了兩個大紅封,又留他們下來吃飯。
林舒言讓陳初留在堂中與他們說說話,自己則去廚房忙活。
沒過多久,三個男人全都跑到廚房來。林舒言推推陳初,道:“不是讓你在堂中待著嗎?”
陳初墨黑的眸子掃過兩個人,緩道:“是他們要過來的。”
阿瑞和阿輝忙點頭,臉上堆著質樸的笑:“是啊是啊,師娘,不能讓你一個人辛苦,我們都來幫幫忙!”
林舒言要趕他們去坐:“你們去裡邊,哪有讓客人幫忙的道理,快進去!”
兩人不好違抗師娘,只得回了堂中。但陳初已經在一旁默默洗菜了,林舒言將二人趕進去之後,回過頭,就看見陳初已經將水池邊的東西都洗好了。
林舒言失笑:“行了,阿初哥哥,我自己可以的,你快進去吧,哪有把人干晾著的。”
陳初這才轉身擦乾了手,笑了一下,進去了。
待吃過午飯過後,四人又聊了一會,阿瑞和阿輝才拜別了他們。
送走了人,林舒言和陳初又閒下來了。林舒言喜歡看些小話本,陳初也由著她,家裡擺了許多林舒言看完的話本。她看完了之後,就窩在陳初懷裡,要和他講劇情,要他發表看法,她說的津津有味,陳初聽的笑意漸濃。
林舒言還會叫陳初教她刻些小玩意,她現在和以前不同了,手藝好了很多,每次她刻好的小木雕,陳初就擺在鋪中的架子上,不管好壞。有時候還真一兩個顧客看中這些,提出要買,每次陳初都會問問林舒言要不要賣。
林舒言當然要賣。她刻的木雕有人願意買,是對她手藝的巨大肯定,她高興極了,還對著陳初說:“阿初哥哥,你看,這都是你教的好,當然,我也是很聰明的。”
每次陳初都笑笑,從來不打斷她。
但是陳初也不許她多做,只許她做幾個。他還會給她買護手的膏,因此她的手一直都是嫩嫩的。
有時候他們也會乘著小船,帶些小吃,沿著小河,將新雁鎮都逛一遍,過年的氣氛濃烈,二人坐在船上,也不時的有熟識的人和他們打招呼,都一一笑著應了。
但更多時候,他們還是喜歡窩在家中。兩個人膩在一起,做什麼都不會無聊。
日子晃悠悠的過去,很快就到了元宵。元宵的時候,鎮上有元宵燈會,十分的熱鬧。這樣的場合,林舒言自然不能錯過。
去年的元宵她還在落霞村,今年她可一定要湊上熱鬧。
天色漸晚,鎮上點起第一盞燈的時候,林舒言就準備好了。她換上了好看的新衣裳,也攛掇著陳初換了。
林舒言穿了一件淺粉紅的衣裳,外罩一件正紅的大氅,端的是活潑可愛,俏麗無雙。他又讓陳初換上月白里裳,外罩玄青大氅,如松如竹,登時氣質斐然。
林舒言滿意笑笑,挽上他的手臂,兩人站在一起,瞧著便是男才女貌,般配無比。
元宵燈會上燈飾繁多,敞亮非常。兩人走在人群中,緩慢前進,陳初拉緊了她的手,免得她被人群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