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北朝也趁火打劫,將兩國的邊境向長江推了稍許。
福娘聽自家阿娘說過,南朝那邊恨死了王素,不知道會怎麼對付他。
“……”福娘突然想起什麼刺殺啦之類的,不過她也沒管,直接就往樂平王府上頭去了。就算王素真的遭遇刺殺,那也不是她該管的事。
第二日一早,大將軍王素離世的消息就傳到了宮廷中。
蕭妙音在千秋殿聽到消息,“急病而亡?”她看著面前已經長成人的兒子。太子今年已經二十又二,他眉目像蕭妙音。
“是的,阿娘,聽說王素是犯了急病突然發作沒了的。”阿鸞道。
這段時間王素身體一直不好,甚至還中風半邊身子不能動,不過派去的醫正回來說人意識還行,至少能夠說話,腦子也清楚。怎麼這一時半會的就沒了的,誰也說不上來。
“既然如此,那麼看你阿爺怎麼表示了。”蕭妙音對王素沒有多大好感,但這個人對北朝來說還是有用的。沒了也算是一樁損失。
說起來,還真的有點虧。蕭妙音想著都覺得有些肉痛,畢竟找出像王素這樣對南朝情況了解的十分清楚,而且還在世家裡有些許影響的人,不是那麼容易。
“阿兄,”福娘手裡拿著個小玩具逗弟弟玩,聽到母子兩個的議論,她抬起頭來,“你就和阿爺說,讓他派毛奇去大將軍府上主持喪禮唄。”
宮中派出內侍前去主持喪禮,對於大臣來說那是無上的榮耀。
可是蕭妙音哪裡聽不出女兒這話裡頭焉壞焉壞的心,“你呀!”這說是榮耀,可是宮裡的內侍對錢帛之事幾乎沒有半點概念,基本上主持一次,那就得破家。
偏偏這包了一層蜂蜜的黃連還要人自個吞下去。
福娘放下手裡的東西,抬頭對蕭妙音說,“阿娘就試試看嘛。”
“就你胡來。”
阿鸞站在那裡直笑。
拓跋演聽說之後,思索一二,他本人是不可能親自去參加喪禮,王素對北朝有功沒錯,但是這份功勞並不是協助北朝攻下建鄴,所以他要是親自前去。未免過了,但王素也的的確確的有功勞,不做表示恐會寒了那些從南朝前來投靠士人的心。
“就依照你的話,派中常侍前去大將軍府上主持吧。”拓跋演對著阿鸞說到。
阿鸞垂首,“唯唯。”
大將軍府上如今是亂成了一鍋粥,王素和謝氏的兩個兒女都留在大將軍府中,這麼多年兩個夫妻都是自己過自己的。陳留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從來沒有過問過謝氏那兩個孩子。王素將長子安排進了中書省,比起南朝重視秘書省和中書省,北朝到底還是更重武功。這麼多年來,王素有心將魏晉的那一套推廣,但皇帝每次聽說之後都環顧左右而言他。
到了眼下北朝還是以軍功為重,甚至還有了以軍功大小賞賜官職爵位田地的律法。以前只是不文的規矩,到後來是點名了。
最好的出路就是去軍中,可是王素知道自己的兒子沒有那個能力,去了那狼虎從多的地方,就能被那些人吃的連骨頭也不剩下,只能將人放到中書省,一點點的熬資歷。、可是還沒等到長子資歷熬出來,他就不行了。
王摩趕到的時候,家裡已經紮起了縞素,而已經嫁出去的妹妹也趕了回來。兄妹見面少不得抱頭一場大哭,然後一起操勞府中的事務。
後母十多年來對父親不聞不問,到了現在他們也不去幻想後母突然就有了夫妻之情,另外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們也從來沒有見過一面。
“等待世子前來。”王摩這麼對家中的管事道。
不過王家兄妹沒有將弟弟等來,倒是等來了宮裡頭的內侍。
毛奇是天子身邊的中常侍,他來,自然是代表了天子,為了天子的臉面,他可是將王素的葬禮主持的風風光光。
等到喪事一了,毛奇也就回宮復命。
之後便是王摩和弟弟一起守孝,照著漢人的規矩在王素的墳墓之旁結廬居住。陳留原先還不肯,說鮮卑沒有這個風俗,結果被拓跋演下令斥責,讓親外甥去給阿爺守孝了。
這一段陳年往事,算是各自有了最終的歸宿。
洛陽里的顯貴感嘆了一回,目光沒有在王家身上停留多久,又關注起宮裡的渤海長公主來。
皇帝的親生公主只有兩人,一個長成,一個還是個小兒。洛陽中誰不知道兩位公主都得陛下喜愛,若是有幸尚主,一門上下兩三代的富貴就可以保證了。
就算一群人伸長脖子等的時候,宮裡傳來消息,渤海長公主出家做女冠了!
這下子嚇壞了不少人,甚至不少有心尚主的人家讓有資格的長輩進宮見皇后。
蕭妙音是懶得見這群人,進來求見的基本上都退回去了。
“你說,我們福娘怎麼樣,和他們又有個甚麼關係?”蕭妙音和拓跋演抱怨,她是不打算讓福娘太早離開自己。拓跋演也正好是這個想法。
“和她們沒關係。”拓跋演靠著憑几和蕭妙音道,福娘說想要去做女冠,他也讓去了,反正這女冠隨時隨地都可以不做,只要高興就好。
“以後這些人還說這些事,就不必見了。”拓跋演道。
“……”蕭妙音點頭,“好啊,日後我們也少了一件事了。”
蕭妙音說完,和拓跋演對視一眼,夫妻兩個過了許久,笑起來。
拓跋演伸出手握住她的手心,孩子會長大,但會一直在身邊的只有她。
【
福娘聽自家阿娘說過,南朝那邊恨死了王素,不知道會怎麼對付他。
“……”福娘突然想起什麼刺殺啦之類的,不過她也沒管,直接就往樂平王府上頭去了。就算王素真的遭遇刺殺,那也不是她該管的事。
第二日一早,大將軍王素離世的消息就傳到了宮廷中。
蕭妙音在千秋殿聽到消息,“急病而亡?”她看著面前已經長成人的兒子。太子今年已經二十又二,他眉目像蕭妙音。
“是的,阿娘,聽說王素是犯了急病突然發作沒了的。”阿鸞道。
這段時間王素身體一直不好,甚至還中風半邊身子不能動,不過派去的醫正回來說人意識還行,至少能夠說話,腦子也清楚。怎麼這一時半會的就沒了的,誰也說不上來。
“既然如此,那麼看你阿爺怎麼表示了。”蕭妙音對王素沒有多大好感,但這個人對北朝來說還是有用的。沒了也算是一樁損失。
說起來,還真的有點虧。蕭妙音想著都覺得有些肉痛,畢竟找出像王素這樣對南朝情況了解的十分清楚,而且還在世家裡有些許影響的人,不是那麼容易。
“阿兄,”福娘手裡拿著個小玩具逗弟弟玩,聽到母子兩個的議論,她抬起頭來,“你就和阿爺說,讓他派毛奇去大將軍府上主持喪禮唄。”
宮中派出內侍前去主持喪禮,對於大臣來說那是無上的榮耀。
可是蕭妙音哪裡聽不出女兒這話裡頭焉壞焉壞的心,“你呀!”這說是榮耀,可是宮裡的內侍對錢帛之事幾乎沒有半點概念,基本上主持一次,那就得破家。
偏偏這包了一層蜂蜜的黃連還要人自個吞下去。
福娘放下手裡的東西,抬頭對蕭妙音說,“阿娘就試試看嘛。”
“就你胡來。”
阿鸞站在那裡直笑。
拓跋演聽說之後,思索一二,他本人是不可能親自去參加喪禮,王素對北朝有功沒錯,但是這份功勞並不是協助北朝攻下建鄴,所以他要是親自前去。未免過了,但王素也的的確確的有功勞,不做表示恐會寒了那些從南朝前來投靠士人的心。
“就依照你的話,派中常侍前去大將軍府上主持吧。”拓跋演對著阿鸞說到。
阿鸞垂首,“唯唯。”
大將軍府上如今是亂成了一鍋粥,王素和謝氏的兩個兒女都留在大將軍府中,這麼多年兩個夫妻都是自己過自己的。陳留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從來沒有過問過謝氏那兩個孩子。王素將長子安排進了中書省,比起南朝重視秘書省和中書省,北朝到底還是更重武功。這麼多年來,王素有心將魏晉的那一套推廣,但皇帝每次聽說之後都環顧左右而言他。
到了眼下北朝還是以軍功為重,甚至還有了以軍功大小賞賜官職爵位田地的律法。以前只是不文的規矩,到後來是點名了。
最好的出路就是去軍中,可是王素知道自己的兒子沒有那個能力,去了那狼虎從多的地方,就能被那些人吃的連骨頭也不剩下,只能將人放到中書省,一點點的熬資歷。、可是還沒等到長子資歷熬出來,他就不行了。
王摩趕到的時候,家裡已經紮起了縞素,而已經嫁出去的妹妹也趕了回來。兄妹見面少不得抱頭一場大哭,然後一起操勞府中的事務。
後母十多年來對父親不聞不問,到了現在他們也不去幻想後母突然就有了夫妻之情,另外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們也從來沒有見過一面。
“等待世子前來。”王摩這麼對家中的管事道。
不過王家兄妹沒有將弟弟等來,倒是等來了宮裡頭的內侍。
毛奇是天子身邊的中常侍,他來,自然是代表了天子,為了天子的臉面,他可是將王素的葬禮主持的風風光光。
等到喪事一了,毛奇也就回宮復命。
之後便是王摩和弟弟一起守孝,照著漢人的規矩在王素的墳墓之旁結廬居住。陳留原先還不肯,說鮮卑沒有這個風俗,結果被拓跋演下令斥責,讓親外甥去給阿爺守孝了。
這一段陳年往事,算是各自有了最終的歸宿。
洛陽里的顯貴感嘆了一回,目光沒有在王家身上停留多久,又關注起宮裡的渤海長公主來。
皇帝的親生公主只有兩人,一個長成,一個還是個小兒。洛陽中誰不知道兩位公主都得陛下喜愛,若是有幸尚主,一門上下兩三代的富貴就可以保證了。
就算一群人伸長脖子等的時候,宮裡傳來消息,渤海長公主出家做女冠了!
這下子嚇壞了不少人,甚至不少有心尚主的人家讓有資格的長輩進宮見皇后。
蕭妙音是懶得見這群人,進來求見的基本上都退回去了。
“你說,我們福娘怎麼樣,和他們又有個甚麼關係?”蕭妙音和拓跋演抱怨,她是不打算讓福娘太早離開自己。拓跋演也正好是這個想法。
“和她們沒關係。”拓跋演靠著憑几和蕭妙音道,福娘說想要去做女冠,他也讓去了,反正這女冠隨時隨地都可以不做,只要高興就好。
“以後這些人還說這些事,就不必見了。”拓跋演道。
“……”蕭妙音點頭,“好啊,日後我們也少了一件事了。”
蕭妙音說完,和拓跋演對視一眼,夫妻兩個過了許久,笑起來。
拓跋演伸出手握住她的手心,孩子會長大,但會一直在身邊的只有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