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梁雲笙坐在馬車裡,一直掀著帘子看風景,眼珠子轉都沒有轉動一下。

  從宮宇樓閣金徹玉到青色磚瓦高聳入雲的城牆,再到喧鬧的長安街頭。

  如今正是二月初春上頭,長安的桃花開了,她看了滿滿一路,也許是還未開得過滿,有些還只是花苞頭。

  她記得她出生的時候,王府的院子裡突然就發了一枝桃樹,父皇一高興就把後院給種得滿滿的。從那個時候起,她受盡萬般寵愛,只因為她是父皇的第一個女兒。

  她還很小很小的時候,還有一個父皇,那個父皇即使處理政務再忙,他也不會丟下不去管她。他的那捲聖旨,給她十六年的安定,她卻親手拋棄了。

  父皇啊,你是這個世界上對笙兒最好的人了,無論怎樣你都不會把笙兒陷入絕境。可是,你為什麼還是拋下笙兒,一直就沒有回來過呢。

  後來她又碰到了老師,老師悉心教導了她十多年,她也把他當成了父親。而他也一樣把她當女兒。

  雖然他們都說他是亂臣賊子,她覺得不是,怎麼都不敢去相信,即使事實擺在面前還是不肯相信。

  她這輩子似乎過得有些沒心沒肺的,不和權力沾邊,卻又和權力這種東西,保持著若近若離的距離。

  她看著藍天白雲,心裡卻不晴朗,像是壓了烏雲似的東西在心底,越來越重,最後沉下去了。

  馬車終於到了目地的。

  長安永樂桃花間。

  昭頃君在桃花間門外已經等了很久,看到馬車來的時候卻是有些躊躇不安了,神情都有些不自在了。

  尤其是看到那個巧笑嫣然的秀麗女子微笑從容向他走來的時候,更是將頭低了下去。

  他背負著手,捏著一隻草蜻蜓,剛編好的,想著等會拿給她。她小的時候最喜歡他編的蜻蜓了。只是後來出征,長年未歸,兩人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比起常人,他卻是少了那份陪伴。

  梁雲笙繞到他後背去,看到他手裡的草蜻蜓,便打了他的手,痛得他不由得鬆了手,趕緊把小玩意兒雙手奉上,生怕她生氣。

  梁雲笙對著昭頃君那副知錯就改的樣子很是滿意,連連點頭。“就要這樣嘛,有要給我的東西卻藏著,這是個很不好的行為。以後,可千萬不許這樣,不然我可不要理你的!”她裝作一臉生氣的樣子,哼了兩聲,把頭別過去。

  他卻是慌了趕緊認錯認慫,表示以後真的不會這樣了,拉了好幾下丫頭的衣袖,她才理他。

  兩人並排著走進桃花間。

  第一次來的時候,是十三年前,她給他送行的那日。因見了別人執子之手,很是羨慕,嚷著也要和他們一樣,被嚇壞的他堅決不同意,拔腿就跑。

  而今日,再一次踏進來,她卻發現滿園子的桃花不知道為何都凋零了,就像是個預言一樣,他和她,註定今生分離。

  連老天爺都這樣暗示她,或許這就是命運吧。

  第90章 不顧一切

  桃花間的花凋零地厲害,明明是二月桃花上頭的時候,這裡卻是枯得枝都快成柴火了。

  梁雲笙向昭頃君嚷嚷著太掃興了,這裡邊都已經不好看了,花都枯沒了,還不如去別的地方呢。

  然卻她嘴上嚷著雖是掃興,但還是不肯出去,昭頃君拿她沒有辦法,兩人就當著滿園枯枝當春.色,並攜走過長廊曲橋,一邊閒聊著近期遇見的趣事。

  昭頃君提到他小妹今年已經有十七了,父親將婚事給她指下來了,不日就要完婚,旁敲側擊地問梁雲笙他們兩個什麼時候向陛下提提婚事。“前些日子,陛下總算鬆口,說想辦法把和親之事延延,然後再想辦法和匈奴那邊談談能不能換人。我想著等這事一了,就等咱倆賜婚的聖旨下來,我就好好準備,風風光光地把你迎娶進門,你說好不好?”

  梁雲笙甜甜地應答著,“好。”

  昭頃君伸出一根小指頭,“來,我們拉個勾,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這輩子長長久久!”

  她笑嘻嘻地把自己的小指頭勾上去。“永不分離,白首到老。”

  她努力使自己笑得特別開心,即使心裡難過地疼到她已經承受不住。但是,只有她笑得開心,沒心沒肺地笑,他才不會懷疑,不會再去找父皇吵架,激怒父皇。

  她從小到大,為了調皮,不知騙過多少人,卻從來沒有騙過他。但如今她卻把他騙得團團轉,讓他誤以為她還是那個單純小丫頭。

  頃君哥哥,你是大梁的大將軍,從小在邊關長大,一心只為大梁,天下安定,你將一輩子都給了戰場,我雖然年紀輕,不知道什麼大義。

  你所守護的,不僅僅只是想天下安定,而是我明白,你駐守邊關只因對我“我要送你盛世長安,天下太平,絕不容許匈奴進犯長安”這個堅定的話。

  而,那個“你嫁,我娶”的誓言卻是我背叛在先。

  如果有來生,我不會再騙你,一定不會。

  與此同時,龍華殿。

  風扶玉將玉笛橫放在唇邊,整片臉的陰影籠罩在燭光的昏黃下,盤坐在太元帝的對面,輕輕吹著,一絲絲香氣從笛身溢了出來,香得打瞌睡的太元帝打了好幾個激靈,變得精神起來。

  太元帝看著奏摺,一邊聽著風扶玉吹的曲子,感覺到身上的倦意和心煩散了個乾淨。“你這孩子還真有心,每次聽你的笛聲就很舒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