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抱著希望的人們懷揣著銀彈,想要啃下陸寒這塊難啃的骨頭,卻全部都失望而歸了。

  一個不好色也不好財的人,真是太難討好了啊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正是陸寒極有野心的表現。

  “這陸子昌才三十歲不到,就坐上了這樣的高位,能沒有一點野心?他如今就已經是正四品了,要是不出事,還有幾十年的官好做呢”

  “怪不得……”

  眾人恍然大悟。

  想來也很有道理。陸大人一定是因為一心要博得更高的地位,才不會把眼前這點小利放在眼裡。

  他們這樣想,只想對了一半。

  陸寒的確是有“野心”的。他的野心,也確實是想上到更高的位子。

  只不過,他並非為了得到更多的權勢,而是想上到高位之後,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實現自己更多更多的想法。

  什麼財,什麼色,他怎會看在眼裡呢?

  可他這番心思,卻沒什麼人能了解。

  最了解自己的人兒啊……卻在遙遠的他鄉。

  “安兒會喊娘了?”

  陸寒看著妻子寄來的家書,感慨良多。

  不知不覺,已經離開京師快一年了。

  他離開的時候,小安兒還躺在襁褓之中,只能由奶娘抱著她出來和自己道別。

  現在,應該已經在蹣跚學步了吧?

  安兒都這麼大了,芳菲也在信中透露了想來東南和他團聚的心思。

  他何嘗不想呢?想得要命

  可是他也不能直接給朝廷上奏摺,說要將自己的家眷接過來。全天下多少地方官沒能帶著家眷上任?他要是真是這麼幹了,仕途也就到頭了。先小家而後大家的行為,絕對會被人所詬病的。

  得找個理由才行啊……

  “陸大人,沙神父來了。”

  屬下的稟報打斷了陸寒的沉思。

  他整了整身上的官服,剛剛站起身來,沙靜思神父就帶著幾個神父從廳外走了進來。

  沙靜思神父早就隨著西洋使節團第二次來到了大明。並且,因為他說服了自己的國王、還有臨近幾國的國王,讓這些王國都往大明派遣了使節團,朱毓昇願意兌現自己的承諾——讓沙靜思等人在東南口岸城市開設一家教堂。

  對於這些神父們來說,這是多麼讓人激動的一件事情啊

  他們遠渡重洋,受盡折磨,多少次在生死線上掙扎,差點就要客死他鄉。為的就是要將自己的信仰,傳播到全世界……

  現在,陸地上最大最繁華的國家,允許他們在這裡傳教了。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他們滿足的嗎?

  因此,陸寒一被派遣到東南,沙靜思等人就跟著過來了,追著陸寒讓他幫助自己一行人建設教堂。

  陸寒對於這些洋和尚堅定的信仰也算是有些佩服,就讓屬下儘量給予他們方便,幫著他們選址、設計、乃至出資,將一間中型的教堂建了起來。

  “陸大人”沙靜思樂呵呵地向陸寒行禮。

  他這回是來告訴陸寒,教堂不日就要落城,他邀請陸寒來當第一批進入教堂的子民。

  沙靜思也不傻,他來了大明這麼久,早就明白大明官員對於百姓們的影響力有多大。

  要是陸寒都成了上帝的信徒,那他們傳教不是容易多了麼?

  正文第三百五十九章:還願

  第三百五十九章:還願

  “哎,那位陸恭人又被召進來了?”

  “可不是嘛……”

  雖說宮裡規矩嚴,但愛說嘴的宮女還是有的。今兒宮門剛開沒多久,小宮女們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影進了紫寧宮,便隔得遠遠的議論開了。

  要說這位陸恭人,那容貌氣質真是沒得說的,比宮裡的娘娘們還要強得多——當然這話誰也不敢說,但誰心裡都是這麼想的。更讓人羨慕的是陸恭人的好福氣,怎麼就嫁得那麼好,生的孩子也那麼爭氣?

  她們如果知道被她們羨慕得不得了的陸恭人秦芳菲,曾經只是一戶普通富戶家的旁支孤女,定下的親事也不過是個藥鋪老闆的兒子,真不知作何設想。

  秦皇后和芳菲已經很熟稔了。撇開別的不說,秦皇后還是蠻喜歡和芳菲相處的。

  在這宮裡,她就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娘家的人更是說不到一處,不指望她幫著撈好處就不錯了。

  倒是這陸秦氏說話中肯,態度雖然恭敬卻並不會刻意奉承她。有時候兩人說些不那麼要緊的閒話,芳菲的一些話也能讓秦皇后聽了以後覺得很有感觸。

  至於芳菲這邊,對秦皇后的觀感也不算太差。秦皇后在宮裡整了誰害了誰,那也是她的身份決定的,沒有別的選擇。以前的秦皇后總有種不太好相處的矜持感覺,現在見面次數多了,她發現這秦皇后……也只是個心機不太深沉的尋常女子。

  有時芳菲在想,朱毓昇娶了秦皇后,看起來很有違和感,其實……也不是不相配的吧。

  這樣的夫妻,才能相敬如賓,白頭偕老,無波無浪……

  “娘娘恕罪。臣妾這回來……是想向娘娘辭行的。”

  “辭行?”

  秦皇后愣住了,隨即追問道:“怎麼突然間說起這個來,陸恭人這是要到哪裡去?”

  “娘娘,臣妾是去東南還願。”

  芳菲很誠懇地說出這句話,努力讓自己的表情顯得真摯一點。演技啊,需要演技的時候到了

  秦皇后還是摸不著頭腦,這大老遠的去東南還什麼的願?

  芳菲這才說出她的“原委”。

  據她所說,他們夫妻自成親後就一直盼著有個女兒,但一直未能如願。為此,他們到處求神拜佛,燒過不知多少香,捐過不知多少香油。後來因緣際會之下,陸寒接觸到了西洋過來的傳教士,她又信了這些“洋和尚”,對著他們信仰的天父許了願。

  沒曾想,這回總算是天從人願,讓她順利生下了一個女兒。

  “娘娘,臣妾曾對著天父菩薩許願,說若是臣妾能得一女,必定到他金身前還願。如今東南終於建起了第一座教堂,雖說和京城相隔萬里,臣妾也是必定得去的,不然對菩薩不敬啊。”

  秦皇后似笑非笑地看著芳菲侃侃而談的樣子。

  她又不是傻瓜,怎麼會相信芳菲說的這些。洋和尚?還願?

  只不過是這位陸夫人要前往東南與夫君相會的藉口吧。

  如果是別的官員家眷離京,除了邊關將領眷屬之外,是無須朝廷同意的。但是芳菲情形不同,因為現在柳兒還是東宮伴讀,而她肯定不會把柳兒一個人留在京城裡。

  因此,她表面上說來辭行,事實上卻是想讓兒子辭去這東宮伴讀的身份吧。

  芳菲也知道秦皇后不會信她真的是要去還願。但是她還是得以此為藉口,難不成她要說“我想去和夫君團聚”,或是“不想讓兒子呆在宮裡”?

  這萬惡的封建社會啊,當妻子的連想念丈夫都不能公之於口。至於不想讓尚在稚齡的兒子摻和到宮斗之中,這事就更不能說了。

  不管秦皇后信不信,芳菲還是繼續說著自己去東南的必要性。秦皇后看得出她去意堅決,但東宮伴讀的事情,秦皇后自己也不好做主的。

  她只能對芳菲說,柳兒的請辭事關太子,必須要請示了皇上,讓皇上允許方可。

  芳菲何嘗不知?她也不敢篤定朱毓昇是否會讓柳兒離開御書房……其實這在別人看來,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陪太子讀書,誰家不願意?富貴險中求,不冒點險也換不來家族的榮華。

  可芳菲卻真的想放棄這個伴讀的資格。

  自從接到陸寒說教堂落成,暗示她可以藉此過來“還願”以後,芳菲的心就已經飛離了京城,飛到那遙遠的東南去了。

  朱毓昇得知芳菲想帶著柳兒去東南“還願”以後,並不感到意外。

  她終究還是要去和他會合啊……

  也是,他們是夫妻不是麼。

  陸寒在芳菲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分量,朱毓昇早就知道了。她能為他千里孤行,從西南一路趕到京城來援救,也能為他做一切事情。

  當初讓柳兒進宮,只是怕芳菲剛剛生產未曾恢復就想跟著陸寒遠行。既然她非要走……那就讓她走吧。

  “阿娘,我不用去御書房了?”

  柳兒聽到芳菲轉達這事時,大感愕然。

  芳菲臉上的喜色掩也掩不住。“是呀,咱們從今天起就好好收拾東西,趕在過年前到達東南,和你爹爹團聚”

  “呀,咱們可以去找爹爹了?”

  柳兒歡喜地大聲嚷嚷起來。三胞胎也從門外又蹦又跳地衝進來,抱著芳菲大喊大叫:“阿娘,我們要見爹爹我們要見爹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