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現在四人每天一早就跟著孟紅梅,上山採藥,採到的藥孟紅梅也不白要他們的,會給他們錢,自己不需要的就讓教他們炮製好,然後賣到縣城的收購站,有專門收購藥材的地方。
四個人都沒有告訴家裡,一個人告訴,其餘的家裡肯定全部知道,沒有辦法,只能都瞞著。
四個人中午自己帶粗糧跟著孟紅梅吃飯,早晚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佘美華哼著歌曲在洗碗,她現在生活習慣被孟紅梅改造的差不多,和家裡很不一樣。
下午該是他們文化課和理論課時間,有病人她們就在一旁學習。
剛學習完文化課,外邊突然湧進來一群人,山東屯的難產婦人,孟紅梅真是搞不明白,他們山東屯離縣城也就三十來里路,到這兒也是十幾里路,幹嘛來這裡,抬去縣城醫院多好。
“小孟醫生,你救救我媳婦兒,求你了。”一個剛猛的漢子突然不聲不響的跪在孟紅梅前面,這下子懵圈了。
“起來,你先起來,把人抬進去,我看看。”然後側身對關勝傑說:“勝傑,這種事你不方便,去廚房燒水,看著些家裡。”
“好的,姐。”
關勝傑不要看他人小,很聰明,是個學醫的料子,孟紅梅很喜歡他的聰明勁。
孟紅梅帶著佘美華,孫全玲,鍾玉慧三個倒熱水洗手,消毒,這是必須的過程,然後才進去,就連剪刀也是用開水燙過幾次的,還反覆用酒精消毒,別人弄不來酒精,孟紅梅存儲的可不少,這是她以前儲備的。
到裡面檢查婦女的肚子,摸摸脈,這時候已經是難產的時候,孩子不能再等,孟紅梅一個動作,三個女徒弟趕緊的,點燈,給銀針消毒,孟紅梅精準的刺進幾個關鍵穴位,一手握住產婦的手,一股生機傳入產婦的體內,孩子也能短暫滋養一次,孟紅梅雙手在產婦肚子上輕柔的轉了一圈,孟紅梅讓產婦配合自己一起吸氣呼氣,反覆幾次以後,產婦頓時覺得肚子下面一松,有什麼流了出去,自己渾身都輕鬆了許多,人也不緊繃。
“哇哇哇”幾聲響亮的嬰兒啼哭,孟紅梅把孩子交給佘美華幾個清理乾淨,自己幫助產婦又扎了幾針,快速排清體內的污物。
雖然不能一次排乾淨,但是後面會少很多,人也舒爽不少。
“恭喜嫂子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孟紅梅給產婦擦乾淨身體。
產婦虛弱的看了一眼鍾玉慧抱過來的孩子,知道是個兒子,柔柔的一笑,“小孟醫生,謝謝你!”
“大嫂子,你先休息休息,這一通折騰壞了。”
“嗯。”
醫務室前面屋子裡面還坐著孩子的爹,奶奶,還有姑姑,叔叔這些。
“恭喜,添了個大胖小子。”
“娘,是個兒子,真的是兒子。”
高個子男人興奮兩句以後,才反應過來,急忙問孟紅梅,“小孟醫生,我媳婦兒不要緊吧?”
“沒事的,休養兩年,還能再生,不過這次月子要坐滿三十天,因為這次傷了身子,必須得補補,要不然以後能不能生我可不好說。”
“坐,一定坐滿三十天月子。”家裡真正做主的人說話了,孟紅梅的心也放了下來,確實產婦傷了身子,這次好好補補身體就會補回來。
前面的人你一言我一語,笑聲不斷,孟紅梅讓佘美華趕人,全部趕到院子的棚子裡面坐,這是給病人家屬坐的地方,免得他們吵到病人。
個個都看過孩子,孟紅梅把孩子放在產婦邊上的另外一個小床上睡覺,橫著放,兩邊用枕頭夾住。還有孫全玲在邊上照看著。
佘美華和鍾玉慧給他們解釋,還有交待他們一些要注意的地方,這些她們都學過。
高家人之前都嚇死了,他們山東屯的接生婆說好不了了,只有醫院可能勉強能救活一個,救小還是救大,這是個兩難的選擇。
第123章 七十年代女知青(8)
難產產婦救下來了, 孟紅梅再次在周邊出了大名, 醫務室的生意更好了,幾個學生能接觸到大量的病症, 雖然沒有什麼疑難雜症,對於他們目前的水準,還是有很大收穫。
孟紅梅更忙碌起來, 教學, 採藥,看病,每天都在循環。喧鬧的外面世界, 好似和大青溝一點關係也沒有。
轉眼又是秋天, 上面給大青溝送來五位老人, 說是從別的地方調來的, 以前的地方不夠艱苦, 這次是調他們來大青溝這個山溝溝裡面受罪的。
村里已經沒有空餘的房子,就是牛棚都只有那麼一點點, 壓根不夠住, 孫大有私下嘀咕:哪裡是來受苦的,是來享福的吧?還得蓋房子。
不管是什麼人, 上面還交待別讓他們死了,五位老人還別死在大青溝, 沒有辦法, 隊裡只能和孟紅梅商量, 簡單蓋幾間房子, 在她隔壁,多照看一下,千萬別死了人。孟紅梅當然無所謂,自己對這些人是同情,但是她不會上趕著去打好關係,說什麼以後是人脈,自己沒有野心,隊裡讓自己照看,這幾位老人要是性格不錯,自己多照看一下就是,明面上她是明正言順的。
隔壁的房子確實比較簡單,不過質量卻是蠻好的,孫大有說過,既然蓋就蓋結實點,也許以後有的用處也說不定。
四個徒弟一邊晾曬藥材一邊閒聊天,最近幾天病人沒有幾個,還是比較閒的,大家享受好不容易得來的閒暇時光。
病人等待的棚子裡面,佘美華和孫全玲,鍾玉慧,關勝傑幾個還在棚子的桌子上,放上一些零嘴還有一人一杯熱茶,四人閒聊時間開始:“傑子,你爹娘身體怎麼樣?”
這是孟紅梅給他們的任務,自己監控自己父母的身體狀況,從第一次診斷開始,就開始記錄他們的身體狀況,一月一次,統一的,每人月底最後一天診斷,一號交報告,今早來了以後各自交報告,不許偷看。
“很好的,沒毛病。”
“說了等於沒說。”
幾人相互交流,自己家裡的親人現在有點小毛病都是他們給看的,而且結果不錯,大部分都是對的,這讓他們信心百倍,孟紅梅就是想通過這些建立他們對學醫的興趣,不要在學習過程中失去興趣,畢竟病人不會輕易讓他們上手。
聊天的幾人聽到“吁吁吁”的聲音,知道隔壁的老人們已經接來,也是孫大有去接的,順便給村醫務室去取上面撥來的藥品,這可是未來一個冬天的藥品,孫全玲聽見老爹的聲音,急忙站起來,朝外走,另外三也跟在後面,還有藥品需要他們搬進來,雖然一個人就可以,但是都跟著出去了。
“爹(隊長叔)。”
“嗯,幫著扶幾位老人進去,小傑把藥搬回去,你們幾個負責告訴他們屋裡的情況。”
“好的。”
大家各負其責,關勝傑搬起藥箱就回醫務室,孟紅梅不在醫務室,一個人在房間裡面關著門鼓搗東西。關勝傑一個人把藥放在後面柜子裡面,然後坐在醫務室裡面,不能沒人看著。
孫全玲三人扶著老人進屋,是簡陋了點,可是用孟紅梅的眼光來看比牛棚可是強多了,這已經是很好的條件,沒辦法,她也不能改變啥。
四個人都沒有告訴家裡,一個人告訴,其餘的家裡肯定全部知道,沒有辦法,只能都瞞著。
四個人中午自己帶粗糧跟著孟紅梅吃飯,早晚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佘美華哼著歌曲在洗碗,她現在生活習慣被孟紅梅改造的差不多,和家裡很不一樣。
下午該是他們文化課和理論課時間,有病人她們就在一旁學習。
剛學習完文化課,外邊突然湧進來一群人,山東屯的難產婦人,孟紅梅真是搞不明白,他們山東屯離縣城也就三十來里路,到這兒也是十幾里路,幹嘛來這裡,抬去縣城醫院多好。
“小孟醫生,你救救我媳婦兒,求你了。”一個剛猛的漢子突然不聲不響的跪在孟紅梅前面,這下子懵圈了。
“起來,你先起來,把人抬進去,我看看。”然後側身對關勝傑說:“勝傑,這種事你不方便,去廚房燒水,看著些家裡。”
“好的,姐。”
關勝傑不要看他人小,很聰明,是個學醫的料子,孟紅梅很喜歡他的聰明勁。
孟紅梅帶著佘美華,孫全玲,鍾玉慧三個倒熱水洗手,消毒,這是必須的過程,然後才進去,就連剪刀也是用開水燙過幾次的,還反覆用酒精消毒,別人弄不來酒精,孟紅梅存儲的可不少,這是她以前儲備的。
到裡面檢查婦女的肚子,摸摸脈,這時候已經是難產的時候,孩子不能再等,孟紅梅一個動作,三個女徒弟趕緊的,點燈,給銀針消毒,孟紅梅精準的刺進幾個關鍵穴位,一手握住產婦的手,一股生機傳入產婦的體內,孩子也能短暫滋養一次,孟紅梅雙手在產婦肚子上輕柔的轉了一圈,孟紅梅讓產婦配合自己一起吸氣呼氣,反覆幾次以後,產婦頓時覺得肚子下面一松,有什麼流了出去,自己渾身都輕鬆了許多,人也不緊繃。
“哇哇哇”幾聲響亮的嬰兒啼哭,孟紅梅把孩子交給佘美華幾個清理乾淨,自己幫助產婦又扎了幾針,快速排清體內的污物。
雖然不能一次排乾淨,但是後面會少很多,人也舒爽不少。
“恭喜嫂子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孟紅梅給產婦擦乾淨身體。
產婦虛弱的看了一眼鍾玉慧抱過來的孩子,知道是個兒子,柔柔的一笑,“小孟醫生,謝謝你!”
“大嫂子,你先休息休息,這一通折騰壞了。”
“嗯。”
醫務室前面屋子裡面還坐著孩子的爹,奶奶,還有姑姑,叔叔這些。
“恭喜,添了個大胖小子。”
“娘,是個兒子,真的是兒子。”
高個子男人興奮兩句以後,才反應過來,急忙問孟紅梅,“小孟醫生,我媳婦兒不要緊吧?”
“沒事的,休養兩年,還能再生,不過這次月子要坐滿三十天,因為這次傷了身子,必須得補補,要不然以後能不能生我可不好說。”
“坐,一定坐滿三十天月子。”家裡真正做主的人說話了,孟紅梅的心也放了下來,確實產婦傷了身子,這次好好補補身體就會補回來。
前面的人你一言我一語,笑聲不斷,孟紅梅讓佘美華趕人,全部趕到院子的棚子裡面坐,這是給病人家屬坐的地方,免得他們吵到病人。
個個都看過孩子,孟紅梅把孩子放在產婦邊上的另外一個小床上睡覺,橫著放,兩邊用枕頭夾住。還有孫全玲在邊上照看著。
佘美華和鍾玉慧給他們解釋,還有交待他們一些要注意的地方,這些她們都學過。
高家人之前都嚇死了,他們山東屯的接生婆說好不了了,只有醫院可能勉強能救活一個,救小還是救大,這是個兩難的選擇。
第123章 七十年代女知青(8)
難產產婦救下來了, 孟紅梅再次在周邊出了大名, 醫務室的生意更好了,幾個學生能接觸到大量的病症, 雖然沒有什麼疑難雜症,對於他們目前的水準,還是有很大收穫。
孟紅梅更忙碌起來, 教學, 採藥,看病,每天都在循環。喧鬧的外面世界, 好似和大青溝一點關係也沒有。
轉眼又是秋天, 上面給大青溝送來五位老人, 說是從別的地方調來的, 以前的地方不夠艱苦, 這次是調他們來大青溝這個山溝溝裡面受罪的。
村里已經沒有空餘的房子,就是牛棚都只有那麼一點點, 壓根不夠住, 孫大有私下嘀咕:哪裡是來受苦的,是來享福的吧?還得蓋房子。
不管是什麼人, 上面還交待別讓他們死了,五位老人還別死在大青溝, 沒有辦法, 隊裡只能和孟紅梅商量, 簡單蓋幾間房子, 在她隔壁,多照看一下,千萬別死了人。孟紅梅當然無所謂,自己對這些人是同情,但是她不會上趕著去打好關係,說什麼以後是人脈,自己沒有野心,隊裡讓自己照看,這幾位老人要是性格不錯,自己多照看一下就是,明面上她是明正言順的。
隔壁的房子確實比較簡單,不過質量卻是蠻好的,孫大有說過,既然蓋就蓋結實點,也許以後有的用處也說不定。
四個徒弟一邊晾曬藥材一邊閒聊天,最近幾天病人沒有幾個,還是比較閒的,大家享受好不容易得來的閒暇時光。
病人等待的棚子裡面,佘美華和孫全玲,鍾玉慧,關勝傑幾個還在棚子的桌子上,放上一些零嘴還有一人一杯熱茶,四人閒聊時間開始:“傑子,你爹娘身體怎麼樣?”
這是孟紅梅給他們的任務,自己監控自己父母的身體狀況,從第一次診斷開始,就開始記錄他們的身體狀況,一月一次,統一的,每人月底最後一天診斷,一號交報告,今早來了以後各自交報告,不許偷看。
“很好的,沒毛病。”
“說了等於沒說。”
幾人相互交流,自己家裡的親人現在有點小毛病都是他們給看的,而且結果不錯,大部分都是對的,這讓他們信心百倍,孟紅梅就是想通過這些建立他們對學醫的興趣,不要在學習過程中失去興趣,畢竟病人不會輕易讓他們上手。
聊天的幾人聽到“吁吁吁”的聲音,知道隔壁的老人們已經接來,也是孫大有去接的,順便給村醫務室去取上面撥來的藥品,這可是未來一個冬天的藥品,孫全玲聽見老爹的聲音,急忙站起來,朝外走,另外三也跟在後面,還有藥品需要他們搬進來,雖然一個人就可以,但是都跟著出去了。
“爹(隊長叔)。”
“嗯,幫著扶幾位老人進去,小傑把藥搬回去,你們幾個負責告訴他們屋裡的情況。”
“好的。”
大家各負其責,關勝傑搬起藥箱就回醫務室,孟紅梅不在醫務室,一個人在房間裡面關著門鼓搗東西。關勝傑一個人把藥放在後面柜子裡面,然後坐在醫務室裡面,不能沒人看著。
孫全玲三人扶著老人進屋,是簡陋了點,可是用孟紅梅的眼光來看比牛棚可是強多了,這已經是很好的條件,沒辦法,她也不能改變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