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一天轉悠下來,錢和票都不少,沒有全國糧票也行,價格翻兩番,愛要不要。
回家的時候,手裡換了一個布袋子,布袋子比較大,孟紅梅放了兩斤白麵條在裡面,還有兩斤雞蛋,兩斤豬肉。
豬肉是用幾層油紙包的嚴嚴實實,是放在最底下。
孟家住在紅旗電機廠的家屬區,家裡是兩房一廳,陽台改成了孟紅梅的房間,這時候沒有什麼公攤面積,都是實打實的。
未來等孟紅梅下鄉,孟慶陽就要搬到陽台上的房間住,孟慶祥結婚就有了單獨的房間,孟家的房子還是算大的,六十個平方左右。孟家住二樓,坐北朝南,方位不錯。一棟樓並排有八家,這時候的房子都是長排的,很多都是改建的家屬樓,一棟樓最高也就四層。孟家住在二樓的右邊的第四家。一棟樓中間是樓梯,左右各四家,孟家就在二樓右邊的最後一家。
孟家封好陽台,正好給孟紅梅做房間,正好放下一張單人床,白天孟紅梅的房間從不關門,才有陽光照射進來,家裡客廳才不會暗。
上來二樓,很多人家已經準備要做晚飯,很多人家不是兩頭的房間,也會想辦法,把廚房封了改成孩子房間,做飯都在陽台上,陽台上家家戶戶都是鍋碗瓢盆鳴奏曲。
“紅梅回來了,買了什麼東西,袋子鼓鼓的。”
“田姨,一點我下鄉要用的東西。”
“那是要準備一些東西,去了鄉下不好買的呀。”
進門時,家裡人都已經回來了,孟慶陽正在接受大哥的再教育,給他補課,家裡人都知道現在學校學不到什麼東西,可是孟慶陽是個小學霸,對學習還是很喜歡的,大哥高中畢業,學習成績也不錯,要不也不會考進辦公室做幹事。
“爸,姆媽,我回來了。”
孟爸爸坐在兩個兒子身邊,看著兄弟倆學習,老懷安慰。見到女兒回來,抬起頭心情也很好,只是再過幾天,女兒就要下鄉,他心裡很捨不得。
“囡囡回來了,快坐下,今天去哪兒逛了?”
“爸,我去黑市逛了逛,看看有什麼收穫。”孟紅梅的話,客廳的幾人都聽到了,就是孟慶陽也抬起頭,期待的望著孟紅梅,“姐,買了什麼東西,你有錢嗎?要不我把零花錢給你。”
孟慶陽還不錯,不摳搜,知道姐姐過段時間就要離開家裡,他怕姐姐把錢花完,以後手裡不寬裕。
孟紅梅摸摸弟弟的頭,心底有絲暖意,這個弟弟現在看著還不錯,大哥雖然沒有說,但是也不是個枯心的人,以後怎麼樣就不知道了。
“不用了,姐姐有錢。”
孟紅梅先拿出來兩斤用舊布包好的兩斤雞蛋,小心翼翼的放在木沙發前面的桌子上,“這是兩斤雞蛋,還有兩斤白麵條,看看,運氣是不是很好。”
“姐,你的運氣老好了,這也能遇到,好久都沒有吃過白麵條了,好懷念啊!”
“哈哈哈,這就歡喜了,還有呢,兩斤五花肉。”孟紅梅最後拿出來兩斤五花肉,亮瞎了三位男子漢的眼,孟克明快速打開油紙,真的兩斤五花肉,好久沒有吃肉,肚子裡面正寡淡著,看見肉,家裡的那三人眼放狼光。
“媽,快出來看看,姐帶了什麼東西回來。”
“我看看帶了什麼東西回來,這麼大驚小叫的。”武元敏洗洗手走了出來,看見桌上的東西,驚了一下,走過來緊張的問女兒,“囡囡,你怎麼膽子這麼大,敢一個人去黑市,這些要不少錢吧?你存的一點錢,不要用完了,到鄉下到處都要用錢。”
“媽,媽,你別急,你知道的我有錢,我也可以賺錢,放心吧。”
“你呀,自小就主意大,我也管不了你,記住別亂來,現在世道不好。”
“嗯,記住了,不會有事的。”孟紅梅自小就跟外公學中醫,醫術還不錯,不過前幾年開始外公就不再幫人看病,算是半隱居起來,不過外公武敬昌早年幫助很多人看過病,現在風波還沒有波及他,因為有人保他,而且也沒有人嫌他礙眼,還算是安全的。
孟紅梅這幾年跟著外公學習的時間比以前更多,學的也更精。
不過私底下,孟紅梅也給一些找外公看病的人看過小病,都是一些嘴巴緊,外公點頭相信的人,孟紅梅攢了不少錢,還有一些票。特別是銀針學的不錯,外公還送了她一套銀針,孟紅梅來了以後,就把自己的錢票和銀針全部放進儲物空間,免得遺失。
晚上做了一頓紅燒肉,味道串到隔壁鄰居,香死個人。孟家爺奶早就不在了,孟克明還有一個妹妹,不過住的比較遠,在城市的另一邊,也不經常走動。武外公和武外婆倒是住的不是很遠,離孟家也就一站路,做好紅燒肉,第一時間孟慶祥就用飯盒給外公送了過去。
蹬著自行車,使勁的蹬,武外公住的房子是里弄裡面的一套二層小樓,獨門獨戶,裡面還有一個很小的院子。
一樓有兩間房間,一個廚房衛生間,還有一個客廳,樓上一個衛生間,三間臥室。很是寬敞,武外公就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家裡還有武舅舅一家也一起住。
“慶祥,你怎麼過來了,大晚上的。”
“外公,我奉命給您和外婆送媽媽做好的紅燒肉還有一斤麵條,是妹妹買回來的。”
武外公一聽就明白了,家裡兩個孫子也學中醫,天賦也不錯,可是膽子就沒有外孫女大。看看囡囡膽子大的,一個人到黑市買來的東西,這孩子就是孝順。武外公心中略微得意,自己帶大的孩子就是不錯。
幾天以後孟紅梅帶著一套鋪蓋行李,兩大包的東西去了東北插隊的地方。臨時在行李中放了一個舊熱水壺,還有一個軍用水壺,還有一些零碎的東西,都是以後用的上的東西。
一路上和同學們在一起高歌,路上不斷有人下車轉車,孟紅梅一路向北,直到一處不是很大的火車站下車,被接到這裡的知青辦,早上天微微亮就下車,到了知青辦,知青辦主任謝梅英主任安排她們知青先吃早飯,接他們的人已經來了 。
早飯是大碴子粥還有一碟鹹菜,孟紅梅和各地匯合的知青一起,這裡沒有她認識的人,但是有上海老鄉,下車以後才知道的。
上午十點,孟紅梅和兩個男知青張國棟,周一揚一起分到柳樹屯,來接他們的是大青溝的大隊長孫大有,大青溝離縣城不是很遠,就二十來里路,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不過這時候路都不是很好走,這裡是山城,四周都是大山比較多。
縣城周圍也是山比較多,大都不富裕,都比較窮。
不過大青溝是個民風剽悍的地方,這裡田地少,運動以來還是第一次分來知青。大青溝的人也不願意有外人進到自己村里,以前也是考慮到他們村里田地少,就一直沒有分知青,現在不管咋樣也要分幾人過來,看著老實的才敢分到大青溝去,心思活咯的壓根不敢分去大青溝,萬一和村民鬧出什麼事可就不好了。
坐在牛車上,孟紅梅沒有說話,倒是兩個男知青嘴巴沒有聽過,一直和孫大有聊天,說的都是村裡的情況,孟紅梅靜靜的聽著,聽見孫大有說道:“我們大青溝,人多田地少,不過靠近森林,大家可以用開荒種地,加上打獵采些野菜,山果,日子糊的過去,跟你們大城市不能比。以後你們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回家的時候,手裡換了一個布袋子,布袋子比較大,孟紅梅放了兩斤白麵條在裡面,還有兩斤雞蛋,兩斤豬肉。
豬肉是用幾層油紙包的嚴嚴實實,是放在最底下。
孟家住在紅旗電機廠的家屬區,家裡是兩房一廳,陽台改成了孟紅梅的房間,這時候沒有什麼公攤面積,都是實打實的。
未來等孟紅梅下鄉,孟慶陽就要搬到陽台上的房間住,孟慶祥結婚就有了單獨的房間,孟家的房子還是算大的,六十個平方左右。孟家住二樓,坐北朝南,方位不錯。一棟樓並排有八家,這時候的房子都是長排的,很多都是改建的家屬樓,一棟樓最高也就四層。孟家住在二樓的右邊的第四家。一棟樓中間是樓梯,左右各四家,孟家就在二樓右邊的最後一家。
孟家封好陽台,正好給孟紅梅做房間,正好放下一張單人床,白天孟紅梅的房間從不關門,才有陽光照射進來,家裡客廳才不會暗。
上來二樓,很多人家已經準備要做晚飯,很多人家不是兩頭的房間,也會想辦法,把廚房封了改成孩子房間,做飯都在陽台上,陽台上家家戶戶都是鍋碗瓢盆鳴奏曲。
“紅梅回來了,買了什麼東西,袋子鼓鼓的。”
“田姨,一點我下鄉要用的東西。”
“那是要準備一些東西,去了鄉下不好買的呀。”
進門時,家裡人都已經回來了,孟慶陽正在接受大哥的再教育,給他補課,家裡人都知道現在學校學不到什麼東西,可是孟慶陽是個小學霸,對學習還是很喜歡的,大哥高中畢業,學習成績也不錯,要不也不會考進辦公室做幹事。
“爸,姆媽,我回來了。”
孟爸爸坐在兩個兒子身邊,看著兄弟倆學習,老懷安慰。見到女兒回來,抬起頭心情也很好,只是再過幾天,女兒就要下鄉,他心裡很捨不得。
“囡囡回來了,快坐下,今天去哪兒逛了?”
“爸,我去黑市逛了逛,看看有什麼收穫。”孟紅梅的話,客廳的幾人都聽到了,就是孟慶陽也抬起頭,期待的望著孟紅梅,“姐,買了什麼東西,你有錢嗎?要不我把零花錢給你。”
孟慶陽還不錯,不摳搜,知道姐姐過段時間就要離開家裡,他怕姐姐把錢花完,以後手裡不寬裕。
孟紅梅摸摸弟弟的頭,心底有絲暖意,這個弟弟現在看著還不錯,大哥雖然沒有說,但是也不是個枯心的人,以後怎麼樣就不知道了。
“不用了,姐姐有錢。”
孟紅梅先拿出來兩斤用舊布包好的兩斤雞蛋,小心翼翼的放在木沙發前面的桌子上,“這是兩斤雞蛋,還有兩斤白麵條,看看,運氣是不是很好。”
“姐,你的運氣老好了,這也能遇到,好久都沒有吃過白麵條了,好懷念啊!”
“哈哈哈,這就歡喜了,還有呢,兩斤五花肉。”孟紅梅最後拿出來兩斤五花肉,亮瞎了三位男子漢的眼,孟克明快速打開油紙,真的兩斤五花肉,好久沒有吃肉,肚子裡面正寡淡著,看見肉,家裡的那三人眼放狼光。
“媽,快出來看看,姐帶了什麼東西回來。”
“我看看帶了什麼東西回來,這麼大驚小叫的。”武元敏洗洗手走了出來,看見桌上的東西,驚了一下,走過來緊張的問女兒,“囡囡,你怎麼膽子這麼大,敢一個人去黑市,這些要不少錢吧?你存的一點錢,不要用完了,到鄉下到處都要用錢。”
“媽,媽,你別急,你知道的我有錢,我也可以賺錢,放心吧。”
“你呀,自小就主意大,我也管不了你,記住別亂來,現在世道不好。”
“嗯,記住了,不會有事的。”孟紅梅自小就跟外公學中醫,醫術還不錯,不過前幾年開始外公就不再幫人看病,算是半隱居起來,不過外公武敬昌早年幫助很多人看過病,現在風波還沒有波及他,因為有人保他,而且也沒有人嫌他礙眼,還算是安全的。
孟紅梅這幾年跟著外公學習的時間比以前更多,學的也更精。
不過私底下,孟紅梅也給一些找外公看病的人看過小病,都是一些嘴巴緊,外公點頭相信的人,孟紅梅攢了不少錢,還有一些票。特別是銀針學的不錯,外公還送了她一套銀針,孟紅梅來了以後,就把自己的錢票和銀針全部放進儲物空間,免得遺失。
晚上做了一頓紅燒肉,味道串到隔壁鄰居,香死個人。孟家爺奶早就不在了,孟克明還有一個妹妹,不過住的比較遠,在城市的另一邊,也不經常走動。武外公和武外婆倒是住的不是很遠,離孟家也就一站路,做好紅燒肉,第一時間孟慶祥就用飯盒給外公送了過去。
蹬著自行車,使勁的蹬,武外公住的房子是里弄裡面的一套二層小樓,獨門獨戶,裡面還有一個很小的院子。
一樓有兩間房間,一個廚房衛生間,還有一個客廳,樓上一個衛生間,三間臥室。很是寬敞,武外公就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家裡還有武舅舅一家也一起住。
“慶祥,你怎麼過來了,大晚上的。”
“外公,我奉命給您和外婆送媽媽做好的紅燒肉還有一斤麵條,是妹妹買回來的。”
武外公一聽就明白了,家裡兩個孫子也學中醫,天賦也不錯,可是膽子就沒有外孫女大。看看囡囡膽子大的,一個人到黑市買來的東西,這孩子就是孝順。武外公心中略微得意,自己帶大的孩子就是不錯。
幾天以後孟紅梅帶著一套鋪蓋行李,兩大包的東西去了東北插隊的地方。臨時在行李中放了一個舊熱水壺,還有一個軍用水壺,還有一些零碎的東西,都是以後用的上的東西。
一路上和同學們在一起高歌,路上不斷有人下車轉車,孟紅梅一路向北,直到一處不是很大的火車站下車,被接到這裡的知青辦,早上天微微亮就下車,到了知青辦,知青辦主任謝梅英主任安排她們知青先吃早飯,接他們的人已經來了 。
早飯是大碴子粥還有一碟鹹菜,孟紅梅和各地匯合的知青一起,這裡沒有她認識的人,但是有上海老鄉,下車以後才知道的。
上午十點,孟紅梅和兩個男知青張國棟,周一揚一起分到柳樹屯,來接他們的是大青溝的大隊長孫大有,大青溝離縣城不是很遠,就二十來里路,一個多小時的路程,不過這時候路都不是很好走,這裡是山城,四周都是大山比較多。
縣城周圍也是山比較多,大都不富裕,都比較窮。
不過大青溝是個民風剽悍的地方,這裡田地少,運動以來還是第一次分來知青。大青溝的人也不願意有外人進到自己村里,以前也是考慮到他們村里田地少,就一直沒有分知青,現在不管咋樣也要分幾人過來,看著老實的才敢分到大青溝去,心思活咯的壓根不敢分去大青溝,萬一和村民鬧出什麼事可就不好了。
坐在牛車上,孟紅梅沒有說話,倒是兩個男知青嘴巴沒有聽過,一直和孫大有聊天,說的都是村裡的情況,孟紅梅靜靜的聽著,聽見孫大有說道:“我們大青溝,人多田地少,不過靠近森林,大家可以用開荒種地,加上打獵采些野菜,山果,日子糊的過去,跟你們大城市不能比。以後你們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