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宋衍卿的表情出現一絲裂縫,隨後又恢復了麻木,「知道了。」
次月,新帝登基,年號天璽。
勤政殿內,宋衍卿親自給幼帝戴上冠冕,端詳了他片刻,道:「走罷。」
六歲的宋蘊容面露可憐,抓著宋衍澈的蟠龍袍,「小叔叔,我怕。」
宋衍卿摸了摸他的頭,「我陪著你。」
吉時到,宋衍卿牽著幼帝的小手來到正德殿,一步步走向皇位。
徐西陸站在群臣之列,朝著年幼新帝和攝政王,一拜九叩,高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宋衍卿在最高處,眉目張揚,俊美逼人,猶如一顆璀璨的寶石,折射著所有的光彩,無論誰在他旁邊,都被比得黯然失色。
就是這樣一個人,屬於他。
真好。
天璽帝登基的第二日,徐府接到了要徐西陸去皇陵守陵一年的聖旨。徐泰和謝氏都極其不解,徐西陸一不是什麼皇親,二不是什麼侯爵,區區一個四品的官員,怎麼會被派去守皇陵?現在徐西陸仕途正順,突然離開一年,誰知道回來之後六部還有沒有他的位置。
如今徐泰和就這麼一個兒子能指望,接到聖旨之後急得團團轉,「我這就進宮,去探探攝政王的口風。」
徐西陸叫住他:「不必了,這不是王爺的意思。」
「不是王爺的意思?」謝氏道,「那會是誰?西陸,你快想想辦法呀。」
徐西陸輕輕一笑——果然,以那個人的性子,是半點便宜都不想給被人占。人都沒了,還要再坑他最後一把。
又或者,他是為了減少兩人心中的愧疚感,才留下這一道聖旨。
「不就是一年麼?」徐西陸無所謂道,「皇陵就在京郊,寫封信兩天就能送到,而且據說那邊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我去那就當是靜靜心了。」
謝氏哭笑不得,「你這孩子,真是心大。」
徐泰和嘆了口氣,「你能這般樂觀豁達,自然是好。只是……罷了。」他獨自一人撐起徐氏數十載,再多一年也沒什麼。
徐西陸要去守皇陵的消息很快就不脛而走,謝青莘得知後,又和上回他去北疆一樣,邀請了一眾京中好友,在清輝樓為他設宴餞行。
由於尚在先帝的孝中,席間上多是清湯寡水,眾友以茶代酒,一起敬了徐西陸一杯。
徐西陸將杯中的茶的一飲而盡,目光在好友們的面前逐一停留。
上官家的兩位公子,尤其是上官忱,在沈子閒死後一度被沈氏打壓得抬不起頭來,如今沈家覆滅,上官大人官升兩級,雖說陰影還在,但終有一天,陽光會將陰霾完全驅散。
林洛,翩翩少年,才貌雙全,馬上就要參加明年的殿試。聽他說,林如筠回到靖國公府後性子開朗了很多,氣色也紅潤了不少。幾月前去青城山上燒香,偶遇刑部尚書家的一公子。賀蘭公子對她一見鍾情,絲毫不介意她之前的婚姻,等過了國喪就要去林府提親了。
謝青莘,未出仕的富貴閒人,笑聲爽朗,處事灑脫。說他閒他也不閒,沈氏倒後,謝家在京中的產業陸陸續續重新開張,清輝樓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好,接下來更是有他忙的。
謝青蘇,連辦了幾個大案後,為人更加的內斂沉穩,明明有一張不食人間煙火般清雋的臉,卻能讓一個個犯人聞風喪膽。攝政王依舊不喜歡他,可這並不妨礙他得到重用。在謝青蘇的帶領下,謝氏已經隱隱有復起之勢。
還有其他不少人,各個都意氣奮發,有著大好的前途。余戎北雖遠在北境,但他砍下北涼太子一隻手臂的英勇事跡已經傳到了京城,等他凱旋歸來,攝政王給一個侯位作為獎賞。
沒有酒,這踐行宴到底還是少了點什麼。天才剛剛暗下來,眾人就相繼告辭,最後只剩下徐西陸和謝的兩位公子。
徐西陸道:「我走的這些時日,母親就麻煩你們看顧了。」
謝青莘故作責怪道:「瞧你說的,你母親是我們的親姑母,我們孝順了這麼多年,還需要你來提醒?」
「是我疏忽了。」徐西陸笑笑,「還有安寧,母親一直在為她的婚事擔憂,若有你們有合適的人選,可以告訴她。」
謝青莘道:「沒問題,你放心地去罷。」
……這話聽著怎麼怪怪的。「那我先回去了。」
一直沒怎麼出聲的謝青蘇道:「我送你。」
謝青莘嘿嘿一笑,「那我就不送了,樓里還有點事。」
徐西陸可有可無,「好。」
謝青蘇今天的話很少,慶相逢,恨離別,世人皆如此,他也不例外。
兩人面對面坐在馬車上,謝青蘇滴酒未沾,看過來的目光卻好似有幾分灼熱的醉意。徐西陸摸了摸自己的臉,笑道:「為什麼這樣看著我?」
謝青蘇微微勾起嘴角,「你好看。」
徐西陸用指節抵著額頭,狀似有些害羞,「你還記得以前的我嗎?圓圓滾滾,每走一步都能在地上留下一個腳印。」徐西陸回憶著往事,饒有興趣道:「那個時候,所有人的嫌棄我,你也一樣。」
謝青蘇靜了靜,道:「可是,是我最先認識你的。」
「嗯?」
「明明是我先來的,最後你卻要屬於別人。這樣,很不公平。」
徐西陸溫柔地笑了笑,「傻青蘇,感情從來就沒有先來後到的說法。」
次月,新帝登基,年號天璽。
勤政殿內,宋衍卿親自給幼帝戴上冠冕,端詳了他片刻,道:「走罷。」
六歲的宋蘊容面露可憐,抓著宋衍澈的蟠龍袍,「小叔叔,我怕。」
宋衍卿摸了摸他的頭,「我陪著你。」
吉時到,宋衍卿牽著幼帝的小手來到正德殿,一步步走向皇位。
徐西陸站在群臣之列,朝著年幼新帝和攝政王,一拜九叩,高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宋衍卿在最高處,眉目張揚,俊美逼人,猶如一顆璀璨的寶石,折射著所有的光彩,無論誰在他旁邊,都被比得黯然失色。
就是這樣一個人,屬於他。
真好。
天璽帝登基的第二日,徐府接到了要徐西陸去皇陵守陵一年的聖旨。徐泰和謝氏都極其不解,徐西陸一不是什麼皇親,二不是什麼侯爵,區區一個四品的官員,怎麼會被派去守皇陵?現在徐西陸仕途正順,突然離開一年,誰知道回來之後六部還有沒有他的位置。
如今徐泰和就這麼一個兒子能指望,接到聖旨之後急得團團轉,「我這就進宮,去探探攝政王的口風。」
徐西陸叫住他:「不必了,這不是王爺的意思。」
「不是王爺的意思?」謝氏道,「那會是誰?西陸,你快想想辦法呀。」
徐西陸輕輕一笑——果然,以那個人的性子,是半點便宜都不想給被人占。人都沒了,還要再坑他最後一把。
又或者,他是為了減少兩人心中的愧疚感,才留下這一道聖旨。
「不就是一年麼?」徐西陸無所謂道,「皇陵就在京郊,寫封信兩天就能送到,而且據說那邊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我去那就當是靜靜心了。」
謝氏哭笑不得,「你這孩子,真是心大。」
徐泰和嘆了口氣,「你能這般樂觀豁達,自然是好。只是……罷了。」他獨自一人撐起徐氏數十載,再多一年也沒什麼。
徐西陸要去守皇陵的消息很快就不脛而走,謝青莘得知後,又和上回他去北疆一樣,邀請了一眾京中好友,在清輝樓為他設宴餞行。
由於尚在先帝的孝中,席間上多是清湯寡水,眾友以茶代酒,一起敬了徐西陸一杯。
徐西陸將杯中的茶的一飲而盡,目光在好友們的面前逐一停留。
上官家的兩位公子,尤其是上官忱,在沈子閒死後一度被沈氏打壓得抬不起頭來,如今沈家覆滅,上官大人官升兩級,雖說陰影還在,但終有一天,陽光會將陰霾完全驅散。
林洛,翩翩少年,才貌雙全,馬上就要參加明年的殿試。聽他說,林如筠回到靖國公府後性子開朗了很多,氣色也紅潤了不少。幾月前去青城山上燒香,偶遇刑部尚書家的一公子。賀蘭公子對她一見鍾情,絲毫不介意她之前的婚姻,等過了國喪就要去林府提親了。
謝青莘,未出仕的富貴閒人,笑聲爽朗,處事灑脫。說他閒他也不閒,沈氏倒後,謝家在京中的產業陸陸續續重新開張,清輝樓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好,接下來更是有他忙的。
謝青蘇,連辦了幾個大案後,為人更加的內斂沉穩,明明有一張不食人間煙火般清雋的臉,卻能讓一個個犯人聞風喪膽。攝政王依舊不喜歡他,可這並不妨礙他得到重用。在謝青蘇的帶領下,謝氏已經隱隱有復起之勢。
還有其他不少人,各個都意氣奮發,有著大好的前途。余戎北雖遠在北境,但他砍下北涼太子一隻手臂的英勇事跡已經傳到了京城,等他凱旋歸來,攝政王給一個侯位作為獎賞。
沒有酒,這踐行宴到底還是少了點什麼。天才剛剛暗下來,眾人就相繼告辭,最後只剩下徐西陸和謝的兩位公子。
徐西陸道:「我走的這些時日,母親就麻煩你們看顧了。」
謝青莘故作責怪道:「瞧你說的,你母親是我們的親姑母,我們孝順了這麼多年,還需要你來提醒?」
「是我疏忽了。」徐西陸笑笑,「還有安寧,母親一直在為她的婚事擔憂,若有你們有合適的人選,可以告訴她。」
謝青莘道:「沒問題,你放心地去罷。」
……這話聽著怎麼怪怪的。「那我先回去了。」
一直沒怎麼出聲的謝青蘇道:「我送你。」
謝青莘嘿嘿一笑,「那我就不送了,樓里還有點事。」
徐西陸可有可無,「好。」
謝青蘇今天的話很少,慶相逢,恨離別,世人皆如此,他也不例外。
兩人面對面坐在馬車上,謝青蘇滴酒未沾,看過來的目光卻好似有幾分灼熱的醉意。徐西陸摸了摸自己的臉,笑道:「為什麼這樣看著我?」
謝青蘇微微勾起嘴角,「你好看。」
徐西陸用指節抵著額頭,狀似有些害羞,「你還記得以前的我嗎?圓圓滾滾,每走一步都能在地上留下一個腳印。」徐西陸回憶著往事,饒有興趣道:「那個時候,所有人的嫌棄我,你也一樣。」
謝青蘇靜了靜,道:「可是,是我最先認識你的。」
「嗯?」
「明明是我先來的,最後你卻要屬於別人。這樣,很不公平。」
徐西陸溫柔地笑了笑,「傻青蘇,感情從來就沒有先來後到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