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一直坐在錦榻上的老太后至始至終都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雖說順王府連日來發生這許多事情齊天嘯和宮中人一直瞞著她,但是不知為何,老太后對這些事卻早已知曉,不然她不會一大早忽然派石嬤嬤將齊天嘯父子倆叫到永寧宮。
“父皇,若真的是她,您打算如何處置?”齊天嘯直接的反問道。
聽到這話,坐在一旁的老太后卻下意識地粗了蹙眉,緩緩說道:“嘯兒,皇祖母有件事想要求你。”
“皇祖母請說。”見老太后開口,齊天嘯忙應道。
“若真的是她做的,你打算如何處置?倘若她真的是一時糊塗犯下的錯,認罪態度又十分的誠懇,看在皇祖母的面上,可否繞她一命?”老太后顫巍巍的問道。
就在這時,門外的太監陰陽怪氣的高聲唱道:“太子妃駕到。”話音剛落,孔幽塵和陳媽二人在石嬤嬤的引路下進了老太后的寢宮。
一進門,孔幽塵便看到了坐在桌子旁鐵青著臉的齊天嘯。
一一見過禮之後孔幽塵在齊天嘯旁落了座。
久未開口的老太后強打精神抬了下眼皮後,隨口問道:“太子妃,你父母近來可都安好?”
孔幽塵聞言一愣,隨即回道:“多謝皇祖母掛念,他們都很好。母親還說有時間要進宮來給您來人家請安呢。”
從一進門開始,孔幽塵便嗅出了今日不同尋常的壓抑氣味。屋內這三個人沒有一個是好臉色,尤其是齊天嘯。就連老天后今天也是很反常,平日裡若是像這般私底下見面,她都會親親熱熱的喊自己小名兒,而不是叫自己太子妃。
隱隱覺出有些不對勁,但她依舊含著笑,神態自若的喝起了茶水。
“你爺爺進來身子可好?”老太后有一搭沒一搭的問道。
“他老人家身子骨大不如以前,而且......那個咳嗽的老毛病也越來越重了。”孔幽塵神情有些悶悶不樂的回道。
“你的病可都大好了?”老太后輕抿了一口淡茶問道。
“回皇祖母,病都好了。”
“其他的呢?”
“其他的?孫兒有些不明白。”一聽老太后問其他的,孔幽塵身體僵硬了一下,但隨即便恢復了常態。
“不知道太子妃今日進宮所為何事?不會是只是為了來給哀家請安這般簡單吧?”老太后嘴角微翹,笑了笑,她知道孔幽塵已經察覺到了什麼。
“孫兒聽說,紫嬌妹妹和皇太孫前兒個去廟裡進香時遇見了刺客,皇太孫還受了重傷,所以特來看看又無大礙。”孔幽塵便說邊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下齊天嘯,後者依然保持著原有的黑面孔。
老太后看著孔幽塵,半響後緩緩的說道:“石嬤嬤,去永順宮將賢德側妃和皇太孫請過來,就說太子妃來了,要瞧瞧他們是否安然無恙。”說罷對齊天嘯說道:“你也一起去吧。”
整個永寧宮再次恢復了幽靜,除了坐在榻上的皇帝和老太后,就只剩下悄無聲息坐在桌邊的孔幽塵。
老皇帝沉默的坐在太后身旁,手裡端著白如羊脂的細茶盞,慢慢的喝著茶水。想著小健越先前受傷時的樣子,老皇帝的眉頭輕輕蹙了下。又看了一眼孔幽塵,老皇帝的面色漸漸冷了起來。
向來喜歡察言觀色的孔幽塵見老皇帝冷了臉,心下不由一陣惶恐,甚至是有些害怕起來。但她面上依舊保持著那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老皇帝就這么喝著茶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許久之後,他忽然開口柔聲說道:“母后,您不是還有很多話要對太子妃說,很多事情要跟太子妃商量嗎?”
他閒置的那隻手放到茶几上,輕輕的握著老太后放在茶几上的那隻略微顫抖的手。
老太后原本端坐的身子此時已然不再挺拔,反而有些瑟縮。人事實上最無情的人,看著自己最疼愛的孫女作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心中只怕都會有幾分震驚與憤怒,甚至還有幾分心痛與不舍。
淡淡的紗幔被殿外掠進的微風輕輕觸摸了一下。老太后的臉色越來越白,握著齊凱延的那隻手也越來越緊。也許是太生氣的緣故,也許是心痛的緣故,老太后竟然張了好幾下嘴都沒有發出聲音。
良久,她的眼帘輕輕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了口:“順王府這段時間接二連三出了這麼多大事,太子的妾室一個也跟著一個末了。咱們齊家人丁原本本就不十分旺,這下就跟不消提了,哀家打算過期日子為太子再納幾個妾室,你覺得如何?”
孔幽塵一震,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陣苦澀的酸意。
是啊,自己怎麼忘記了,自己的男人並不是個尋常百姓,他可是當今的太子殿下。以後不單單是幾個妾室,到那時後宮的佳麗可是要上千的。這並不是自己所能阻止的。
“孫兒沒有意見,全憑皇祖母做主。”抑制住滿心的不悅,孔幽塵幽幽的說道。
“還有,你父皇如今年事已高,身子已大不如以前。他想趕在今年嘯兒生日前禪位給嘯兒。然後直接立越兒為太子。你看如何?”老太后慢慢騰騰一字一句的說道。
孔幽塵僵在了那裡不知該如何回答。
按照當年的約定,只要齊天嘯登基,她便要倒出正房的位置給晏紫嬌。看來,在老皇帝和太后的眼裡自己已經完成了他們布置的歷史使命。
如果在五年前,她也許會毫不猶豫的答應。可是,經歷過這麼多年的陪伴,現在自己不但已經愛上了齊天嘯,而且還已經……這會子要她離開,怎麼可能,尤其是現在自己距離皇后的位置僅僅一步之遙。在這個節骨眼上要她倒出後位去過那種青燈古佛的日子,她根本就做不到,也不想去做。
她不甘心!
她決不允許以後的太子不是孔幽塵的兒子,也絕不允許自己先前做的那些努力全部付諸東流。可是,今日若不答應,老皇帝和太后會怎麼想,他們會願意麼?就算是反對,也要給他們個十分合理的說法。
她心中冷笑了一下,自己若是對當年的承諾一字不提,不知道這兩個老人會作何反應。
思及到此,孔幽塵起身盈盈地跪倒在錦榻前,溫婉的說道:“皇祖母,父皇,兒臣明白你們的意思。不知皇祖母打算何時為太子殿下納妾?”
“哀家打算嘯兒登基以後再為他選妃。”老太后看了皇帝一眼道。
“兒臣以為咱們烏龍國正處在多事之秋,禪位一事不能操之過急。上次宮變至今日還不足兩個月,還有不少於皇后的黨羽尚未清理乾淨,朝中上下人心至今尚未平復,整個烏龍國的百姓對那件事也都仍然存有餘悸,再加上前段時間的徵兵,也在百姓中鬧得人心惶惶。這些皆為內憂也,眼下與邱馳和邪奴兩國的戰事一觸即發,雖說論國力我們烏龍國遠遠強於他們,但是若真的打起來,還不知道這場仗會打到何年何月。此為外患也。如果在這個內憂外患的節骨眼上父皇禪位給太子殿下,勢必會引起朝中上下的諸多猜疑,甚至……會引起人心動盪造成國內大亂也說不定。至於選妃和立太子,兒臣以為也需從長計議。君主乃是國之根本,儲君乃是國之希望。立儲需挑選聖明賢德有能力之人,越兒現在還小,究竟將來怎樣還是個未知數。所以兒臣不讚賞太子殿下登基以後馬上就立儲。”說罷畢恭畢敬的趴倒在了地上。
老皇帝嘆了口氣,有些惱火說道“既然你這般明事理,卻又為何作出那等不理智的事情來?甚至為了你的一己之欲,不惜殺人!”
孔幽塵一聽老皇帝的話,整個人登時就像掉進了冰窟窿里,從頭到腳涼了個通透。難道自己做的那些是她們都知道了?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她們若是真的有了鐵證應該早就將自己抓起來了,哪裡還會等到現在。照這樣形式來看,皇帝和太后定然是知曉了些蜘絲馬跡,所以才會有此一問。只是現在自己還不清楚他們手裡的線索是跟哪一樁有關的。仔細回想下來,自己一直都是很小心應該並未落下什麼把柄。為今之計,自己只能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應付著走一步算一步了。
“父皇,兒臣不明白您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孔幽塵強自攝定心神平靜道。自己現在若是認了只有死路一條。若是來個死不承認,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xiaoshi13fen3925
第一百八十七章揭真相曝露驚天秘(一)
不搏,只有死路一條。搏了,尚有一線生機。孔幽塵思前想後最終決定拼死一搏,來他個死不承認。
"你起來吧,機會朕已經給過你了,把不把握就由你自己來選擇。至於已經發生過的那些事,做沒做你的心裡最清楚。朕話已至此,絕不會再問你第二次,你好自為之吧。"坐在錦榻上的老皇帝長長嘆了口氣,他臉上的表情充滿了失望,眼角那些原本寫滿了滄桑的深深地皺紋,此時卻寫滿了失望與無奈。
“父皇,若真的是她,您打算如何處置?”齊天嘯直接的反問道。
聽到這話,坐在一旁的老太后卻下意識地粗了蹙眉,緩緩說道:“嘯兒,皇祖母有件事想要求你。”
“皇祖母請說。”見老太后開口,齊天嘯忙應道。
“若真的是她做的,你打算如何處置?倘若她真的是一時糊塗犯下的錯,認罪態度又十分的誠懇,看在皇祖母的面上,可否繞她一命?”老太后顫巍巍的問道。
就在這時,門外的太監陰陽怪氣的高聲唱道:“太子妃駕到。”話音剛落,孔幽塵和陳媽二人在石嬤嬤的引路下進了老太后的寢宮。
一進門,孔幽塵便看到了坐在桌子旁鐵青著臉的齊天嘯。
一一見過禮之後孔幽塵在齊天嘯旁落了座。
久未開口的老太后強打精神抬了下眼皮後,隨口問道:“太子妃,你父母近來可都安好?”
孔幽塵聞言一愣,隨即回道:“多謝皇祖母掛念,他們都很好。母親還說有時間要進宮來給您來人家請安呢。”
從一進門開始,孔幽塵便嗅出了今日不同尋常的壓抑氣味。屋內這三個人沒有一個是好臉色,尤其是齊天嘯。就連老天后今天也是很反常,平日裡若是像這般私底下見面,她都會親親熱熱的喊自己小名兒,而不是叫自己太子妃。
隱隱覺出有些不對勁,但她依舊含著笑,神態自若的喝起了茶水。
“你爺爺進來身子可好?”老太后有一搭沒一搭的問道。
“他老人家身子骨大不如以前,而且......那個咳嗽的老毛病也越來越重了。”孔幽塵神情有些悶悶不樂的回道。
“你的病可都大好了?”老太后輕抿了一口淡茶問道。
“回皇祖母,病都好了。”
“其他的呢?”
“其他的?孫兒有些不明白。”一聽老太后問其他的,孔幽塵身體僵硬了一下,但隨即便恢復了常態。
“不知道太子妃今日進宮所為何事?不會是只是為了來給哀家請安這般簡單吧?”老太后嘴角微翹,笑了笑,她知道孔幽塵已經察覺到了什麼。
“孫兒聽說,紫嬌妹妹和皇太孫前兒個去廟裡進香時遇見了刺客,皇太孫還受了重傷,所以特來看看又無大礙。”孔幽塵便說邊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下齊天嘯,後者依然保持著原有的黑面孔。
老太后看著孔幽塵,半響後緩緩的說道:“石嬤嬤,去永順宮將賢德側妃和皇太孫請過來,就說太子妃來了,要瞧瞧他們是否安然無恙。”說罷對齊天嘯說道:“你也一起去吧。”
整個永寧宮再次恢復了幽靜,除了坐在榻上的皇帝和老太后,就只剩下悄無聲息坐在桌邊的孔幽塵。
老皇帝沉默的坐在太后身旁,手裡端著白如羊脂的細茶盞,慢慢的喝著茶水。想著小健越先前受傷時的樣子,老皇帝的眉頭輕輕蹙了下。又看了一眼孔幽塵,老皇帝的面色漸漸冷了起來。
向來喜歡察言觀色的孔幽塵見老皇帝冷了臉,心下不由一陣惶恐,甚至是有些害怕起來。但她面上依舊保持著那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老皇帝就這么喝著茶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許久之後,他忽然開口柔聲說道:“母后,您不是還有很多話要對太子妃說,很多事情要跟太子妃商量嗎?”
他閒置的那隻手放到茶几上,輕輕的握著老太后放在茶几上的那隻略微顫抖的手。
老太后原本端坐的身子此時已然不再挺拔,反而有些瑟縮。人事實上最無情的人,看著自己最疼愛的孫女作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心中只怕都會有幾分震驚與憤怒,甚至還有幾分心痛與不舍。
淡淡的紗幔被殿外掠進的微風輕輕觸摸了一下。老太后的臉色越來越白,握著齊凱延的那隻手也越來越緊。也許是太生氣的緣故,也許是心痛的緣故,老太后竟然張了好幾下嘴都沒有發出聲音。
良久,她的眼帘輕輕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了口:“順王府這段時間接二連三出了這麼多大事,太子的妾室一個也跟著一個末了。咱們齊家人丁原本本就不十分旺,這下就跟不消提了,哀家打算過期日子為太子再納幾個妾室,你覺得如何?”
孔幽塵一震,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陣苦澀的酸意。
是啊,自己怎麼忘記了,自己的男人並不是個尋常百姓,他可是當今的太子殿下。以後不單單是幾個妾室,到那時後宮的佳麗可是要上千的。這並不是自己所能阻止的。
“孫兒沒有意見,全憑皇祖母做主。”抑制住滿心的不悅,孔幽塵幽幽的說道。
“還有,你父皇如今年事已高,身子已大不如以前。他想趕在今年嘯兒生日前禪位給嘯兒。然後直接立越兒為太子。你看如何?”老太后慢慢騰騰一字一句的說道。
孔幽塵僵在了那裡不知該如何回答。
按照當年的約定,只要齊天嘯登基,她便要倒出正房的位置給晏紫嬌。看來,在老皇帝和太后的眼裡自己已經完成了他們布置的歷史使命。
如果在五年前,她也許會毫不猶豫的答應。可是,經歷過這麼多年的陪伴,現在自己不但已經愛上了齊天嘯,而且還已經……這會子要她離開,怎麼可能,尤其是現在自己距離皇后的位置僅僅一步之遙。在這個節骨眼上要她倒出後位去過那種青燈古佛的日子,她根本就做不到,也不想去做。
她不甘心!
她決不允許以後的太子不是孔幽塵的兒子,也絕不允許自己先前做的那些努力全部付諸東流。可是,今日若不答應,老皇帝和太后會怎麼想,他們會願意麼?就算是反對,也要給他們個十分合理的說法。
她心中冷笑了一下,自己若是對當年的承諾一字不提,不知道這兩個老人會作何反應。
思及到此,孔幽塵起身盈盈地跪倒在錦榻前,溫婉的說道:“皇祖母,父皇,兒臣明白你們的意思。不知皇祖母打算何時為太子殿下納妾?”
“哀家打算嘯兒登基以後再為他選妃。”老太后看了皇帝一眼道。
“兒臣以為咱們烏龍國正處在多事之秋,禪位一事不能操之過急。上次宮變至今日還不足兩個月,還有不少於皇后的黨羽尚未清理乾淨,朝中上下人心至今尚未平復,整個烏龍國的百姓對那件事也都仍然存有餘悸,再加上前段時間的徵兵,也在百姓中鬧得人心惶惶。這些皆為內憂也,眼下與邱馳和邪奴兩國的戰事一觸即發,雖說論國力我們烏龍國遠遠強於他們,但是若真的打起來,還不知道這場仗會打到何年何月。此為外患也。如果在這個內憂外患的節骨眼上父皇禪位給太子殿下,勢必會引起朝中上下的諸多猜疑,甚至……會引起人心動盪造成國內大亂也說不定。至於選妃和立太子,兒臣以為也需從長計議。君主乃是國之根本,儲君乃是國之希望。立儲需挑選聖明賢德有能力之人,越兒現在還小,究竟將來怎樣還是個未知數。所以兒臣不讚賞太子殿下登基以後馬上就立儲。”說罷畢恭畢敬的趴倒在了地上。
老皇帝嘆了口氣,有些惱火說道“既然你這般明事理,卻又為何作出那等不理智的事情來?甚至為了你的一己之欲,不惜殺人!”
孔幽塵一聽老皇帝的話,整個人登時就像掉進了冰窟窿里,從頭到腳涼了個通透。難道自己做的那些是她們都知道了?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她們若是真的有了鐵證應該早就將自己抓起來了,哪裡還會等到現在。照這樣形式來看,皇帝和太后定然是知曉了些蜘絲馬跡,所以才會有此一問。只是現在自己還不清楚他們手裡的線索是跟哪一樁有關的。仔細回想下來,自己一直都是很小心應該並未落下什麼把柄。為今之計,自己只能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應付著走一步算一步了。
“父皇,兒臣不明白您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孔幽塵強自攝定心神平靜道。自己現在若是認了只有死路一條。若是來個死不承認,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xiaoshi13fen3925
第一百八十七章揭真相曝露驚天秘(一)
不搏,只有死路一條。搏了,尚有一線生機。孔幽塵思前想後最終決定拼死一搏,來他個死不承認。
"你起來吧,機會朕已經給過你了,把不把握就由你自己來選擇。至於已經發生過的那些事,做沒做你的心裡最清楚。朕話已至此,絕不會再問你第二次,你好自為之吧。"坐在錦榻上的老皇帝長長嘆了口氣,他臉上的表情充滿了失望,眼角那些原本寫滿了滄桑的深深地皺紋,此時卻寫滿了失望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