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我搖搖頭,攤開掌心,上面是我的車鑰匙。
高亦楫把我送到車旁,我進了駕駛座,關上門,發動車子,迅速駛離。
我陷在自己的回憶里,這麼多年,每當我想要踏出第一步,腦海中總會有一個聲音出現,“沒人會比他更愛你,你已經失去了,就不會再得到。”
我知道這個聲音為什麼會不斷出現,其實是我害怕,我怕自己有了新的生活,有了新的愛人,在日復一日的幸福中就會忘記他。我擁有那麼多,可是他擁有的只有我。
我不能忘記他,不能離開他。
所以我不敢,也不願意踏出我們的回憶,我覺得那六年裡我們一點一滴的快樂足夠溫暖我剩下的日子。
更可悲的是,我的專業告訴我,我得走出來。如果有和我有著相同遭遇的人來向我諮詢,我能準備出至少三種專業方法來幫她或者他離開情感困境。我知道方法,但是我一個都不想試。
前面的車忽然停下,我一個急剎車堪堪停住,後備箱傳來那份禮物和雜物箱碰撞發出的聲音。我可以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感情里,可是我不能這樣對別人。並不是只有我的感情才是感情,高亦楫喜歡我,他願意幾次三番對我敞開內心,他也有權知道我的事情,我不會讓他像猜啞謎一樣費心揣摩我的心思,這對他來說不公平。我拿出手機,撥通高亦楫的電話,那邊很快接通,是他的聲音,“好好?”
“你有空來我家一趟嗎?我有些話想跟你說。”
“好。”
我回到家,拿出兩隻酒杯,開了一瓶紅酒,叫了一份外賣。我把一直放在枕頭下方的相框拿出來放在餐桌上,我看著照片上的自己,其實看見的全是為我拍照片的人。
我默默喝了一杯紅酒,在為自己添上第二杯的時候,門鈴響了。我轉身去開門。高亦楫手裡拎著兩個紙袋,上面印著我喜歡的泰國餐廳的標誌。
我剛剛叫了這家的外賣,我喜歡吃炒粉,喜歡吃炸蝦,喜歡喝冬陰功湯,他也是,回國之後我嘗遍了全市的泰式餐廳,這家和我記憶中的味道最相近。我們第一次約會的時候,我點了一份中辣的炒粉,我分明看見他在我的鼓動下嘗了一口,然後被辣到滿臉通紅,甚至連耳廓都紅了,他喝著冰水來中和辣意,跟我說很好吃。
我把自己從回憶中抽離,看向高亦楫,“你和外賣小哥在樓下碰上了?”
高亦楫一愣,笑了,“這麼巧,我猜你可能喜歡這家餐廳,正好順路,我就買了些,有炒粉、炸蝦,還有冬陰功湯,不知道你能不能喝的慣它的味道。”
“你怎麼會知道我喜歡這家?”明明有那麼多泰式餐廳,為什麼他偏偏去了這一家。
“上次一起吃飯,收拾廚房的時候我看見你用這家的包裝袋當垃圾袋,我猜你可能經常光顧?”
我沒說話,接過這兩袋食物,轉身放到餐桌上,他已經換上了鞋櫃裡唯一一雙男士拖鞋,朝餐桌走來。他先是看見了我放在餐桌上的照片,然後一言不發地看著我。
我知道,這確實有些奇怪,一個女人對著自己的照片自斟自飲,我打算解釋,從這張照片是誰拍的開始……
我把餐盒從包裝袋裡拿出來,打開蓋子,放到餐桌上,高亦楫拆開一次性餐具,忽然門鈴響了,快遞小哥在門外大喊“送餐”,高亦楫有些驚訝地看著我,我搖搖頭,儘量露出一個平常的笑容,“咱倆想到一起去了,我訂的和你買的一樣。”
他幫我把外賣取回來,看著我,“那麼……我還是他?”
高亦楫不可能無緣無故用這麼模糊的指代詞,我知道他是意有所指,我低著頭幫他把紅酒倒好,然後抬頭,“都要。”
他一愣,我指了指紙袋,“我還點了一份青木瓜沙拉。”
向別人剖析自己的內心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耗費心神。不斷反覆重溫當時的情緒,無論那些情緒是好是壞,都容易讓人崩潰。我想起跟謝太太說過的話,“把自己從情境中抽離,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來描述”。我是這麼提醒別人,我也是這麼提醒自己。
我們聊了很久很久,久到炸蝦的酥脆的外殼已經被濕潤的空氣軟化,久到對面的居民樓里一盞盞亮起了燈光。我的工作註定我經常參加長時間的聊天,我一直以為自己習慣了當一個傾聽者,我也無數次地想過,如果我和我的客戶換了位置,也許我傾訴起來會邏輯分明、條理清晰,但事實證明我沒有。
我說的話散亂且沒有重點,想到什麼就說了什麼,有時候說完才意識到,我忘了提之前的事情,有些人和事還沒介紹清楚。
我不是一個好的傾訴者,可他確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他會在我陷入細枝末節的糾纏中把我帶回重點,也會在我沉默的時候耐心溫柔地等待……
如果我在傾聽別人時的狀態和他一樣,那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我的客戶們願意花錢來找我傾訴了,可能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真正關注的不是我給出的解決方案,而是能找一個會傾聽的人發泄自己的苦惱。
我還在和高亦楫說著我的故事,可我忽然發現自己腦海中已經不再是六年間刻苦銘心的記憶,而是真正開始用旁觀者的視角審視自己,甚至越過了那些片段,我竟然在評估判斷自己的工作能力?
高亦楫把我送到車旁,我進了駕駛座,關上門,發動車子,迅速駛離。
我陷在自己的回憶里,這麼多年,每當我想要踏出第一步,腦海中總會有一個聲音出現,“沒人會比他更愛你,你已經失去了,就不會再得到。”
我知道這個聲音為什麼會不斷出現,其實是我害怕,我怕自己有了新的生活,有了新的愛人,在日復一日的幸福中就會忘記他。我擁有那麼多,可是他擁有的只有我。
我不能忘記他,不能離開他。
所以我不敢,也不願意踏出我們的回憶,我覺得那六年裡我們一點一滴的快樂足夠溫暖我剩下的日子。
更可悲的是,我的專業告訴我,我得走出來。如果有和我有著相同遭遇的人來向我諮詢,我能準備出至少三種專業方法來幫她或者他離開情感困境。我知道方法,但是我一個都不想試。
前面的車忽然停下,我一個急剎車堪堪停住,後備箱傳來那份禮物和雜物箱碰撞發出的聲音。我可以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感情里,可是我不能這樣對別人。並不是只有我的感情才是感情,高亦楫喜歡我,他願意幾次三番對我敞開內心,他也有權知道我的事情,我不會讓他像猜啞謎一樣費心揣摩我的心思,這對他來說不公平。我拿出手機,撥通高亦楫的電話,那邊很快接通,是他的聲音,“好好?”
“你有空來我家一趟嗎?我有些話想跟你說。”
“好。”
我回到家,拿出兩隻酒杯,開了一瓶紅酒,叫了一份外賣。我把一直放在枕頭下方的相框拿出來放在餐桌上,我看著照片上的自己,其實看見的全是為我拍照片的人。
我默默喝了一杯紅酒,在為自己添上第二杯的時候,門鈴響了。我轉身去開門。高亦楫手裡拎著兩個紙袋,上面印著我喜歡的泰國餐廳的標誌。
我剛剛叫了這家的外賣,我喜歡吃炒粉,喜歡吃炸蝦,喜歡喝冬陰功湯,他也是,回國之後我嘗遍了全市的泰式餐廳,這家和我記憶中的味道最相近。我們第一次約會的時候,我點了一份中辣的炒粉,我分明看見他在我的鼓動下嘗了一口,然後被辣到滿臉通紅,甚至連耳廓都紅了,他喝著冰水來中和辣意,跟我說很好吃。
我把自己從回憶中抽離,看向高亦楫,“你和外賣小哥在樓下碰上了?”
高亦楫一愣,笑了,“這麼巧,我猜你可能喜歡這家餐廳,正好順路,我就買了些,有炒粉、炸蝦,還有冬陰功湯,不知道你能不能喝的慣它的味道。”
“你怎麼會知道我喜歡這家?”明明有那麼多泰式餐廳,為什麼他偏偏去了這一家。
“上次一起吃飯,收拾廚房的時候我看見你用這家的包裝袋當垃圾袋,我猜你可能經常光顧?”
我沒說話,接過這兩袋食物,轉身放到餐桌上,他已經換上了鞋櫃裡唯一一雙男士拖鞋,朝餐桌走來。他先是看見了我放在餐桌上的照片,然後一言不發地看著我。
我知道,這確實有些奇怪,一個女人對著自己的照片自斟自飲,我打算解釋,從這張照片是誰拍的開始……
我把餐盒從包裝袋裡拿出來,打開蓋子,放到餐桌上,高亦楫拆開一次性餐具,忽然門鈴響了,快遞小哥在門外大喊“送餐”,高亦楫有些驚訝地看著我,我搖搖頭,儘量露出一個平常的笑容,“咱倆想到一起去了,我訂的和你買的一樣。”
他幫我把外賣取回來,看著我,“那麼……我還是他?”
高亦楫不可能無緣無故用這麼模糊的指代詞,我知道他是意有所指,我低著頭幫他把紅酒倒好,然後抬頭,“都要。”
他一愣,我指了指紙袋,“我還點了一份青木瓜沙拉。”
向別人剖析自己的內心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耗費心神。不斷反覆重溫當時的情緒,無論那些情緒是好是壞,都容易讓人崩潰。我想起跟謝太太說過的話,“把自己從情境中抽離,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來描述”。我是這麼提醒別人,我也是這麼提醒自己。
我們聊了很久很久,久到炸蝦的酥脆的外殼已經被濕潤的空氣軟化,久到對面的居民樓里一盞盞亮起了燈光。我的工作註定我經常參加長時間的聊天,我一直以為自己習慣了當一個傾聽者,我也無數次地想過,如果我和我的客戶換了位置,也許我傾訴起來會邏輯分明、條理清晰,但事實證明我沒有。
我說的話散亂且沒有重點,想到什麼就說了什麼,有時候說完才意識到,我忘了提之前的事情,有些人和事還沒介紹清楚。
我不是一個好的傾訴者,可他確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他會在我陷入細枝末節的糾纏中把我帶回重點,也會在我沉默的時候耐心溫柔地等待……
如果我在傾聽別人時的狀態和他一樣,那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我的客戶們願意花錢來找我傾訴了,可能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真正關注的不是我給出的解決方案,而是能找一個會傾聽的人發泄自己的苦惱。
我還在和高亦楫說著我的故事,可我忽然發現自己腦海中已經不再是六年間刻苦銘心的記憶,而是真正開始用旁觀者的視角審視自己,甚至越過了那些片段,我竟然在評估判斷自己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