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最後這對夫妻說痛快了,以“我們都是為你好”為結束語,終於離開了我家。
他們離開很久,我還站在原地動彈不得,我多麼希望我媽能說一句話來安慰我,哪怕不說話,走過來給我一個擁抱也足夠溫暖我。
可是她沒有,她說,“電視看也看夠了,冰棍吃也吃夠了,還愣著幹什麼?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人家也是為你好,他們怎麼不去說別人呢?”
從那以後這對夫妻成了我的夢魘,每當我精神壓力過大的時候,晚上做夢,總會出現他們那張對我肆意點評冷嘲熱諷的臉。
回國之後我特意到了這座城市,正好可以避開他們。但他們深以為傲的女兒由於工作原因,今年正好調了過來,他們熱切地邀請我和我媽一起聚聚,美其名曰鞏固親情,其實主要是為了打探我的生活。
我不是在用最壞的惡意揣度他們,而是他們確確實實就是這樣的人。我當年在大姨家短暫寄宿的日子裡曾經聽見過他們給大姨打電話,電話持續了不到一個小時,其中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旁敲側擊我的生活,問我談戀愛了嗎,還學習嗎,思想是不是已經鬆了,別人說英語我能聽得懂嗎……
這些問題都被大姨不著痕跡地搪塞過去,他們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正和大姨一家人烤餅乾,所有人手上都或多或少沾著黃油和麵粉,所以電話用的是免提。
結束通話後,我尷尬的要命,我的那位混血姐姐說了句話,“這兩人簡直就是住在海邊的美國人。”
“住在海邊管的寬”是我教她的中文,而那會兒都在說美國是世界警察,哪都要管。她也知道這個梗,於是把兩個段子連在了一起。
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我得善良成什麼樣,才能用一顆柔軟的滿溢著親情的心對待這對夫婦?
所以我討厭他們。
第22章 第 22 章
我這個人向來記仇,也無意以德報怨,如果這對夫婦只邀請我一個人去吃飯,我是怎麼也不會去參加的,但這個時機非常之巧,我媽正好在我家住著,他們這一邀請,我媽也不會讓我拒絕。
他們請客,把飯局定在一家非常高級的餐廳,我媽聽完之後客氣了幾句,舅媽神采飛揚地說,“小虹,你是不知道,我們女婿掙得多著呢,這點錢他還負擔得起。”
我和我媽對視一眼,等我媽掛了電話,我問她,“您說您淨幹這種事,她正愁沒處炫耀,您這麼一客套這不是把舞檯燈光全給她準備好了麼,得了吧,我看這話就已經是晚上吃飯的預告了,您就等著好好聽他們吹捧自己然後再貶低您女兒吧。”
其實說完這句話我也後悔了,就像我媽給舅媽搭了個舞台讓她發揮一樣,我這句話也有漏洞。
果然,我媽把剛剛受得氣全撒到我身上,“你一天到晚總覺得別人貶低你,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是你自己沒問題,自己不心虛,別人想貶低你也找不到地方貶低。”她最後得出結論,只是說的隱晦,“還是你自己有問題。”
你看看,這就是當代單身女子的悲哀,無論你自己多優秀多努力多無可挑剔,好像只要婚姻狀況這一項沒變成已婚,別人就永遠保留點評你的權利。
可是結了婚,就真的幸福嗎?
沒人關心。
我和高亦楫的“下一次”,就是發生在這樣混亂的背景下。
我的心情和我的電腦桌面一樣混亂,但我打算快刀斬亂麻,刪掉雞肋的文件夾,和新員工明確公司紀律,提前下班回家武裝自己。
還好有很多東西不會離開我,比如我努力工作換來的存款,存款為我帶來的奢侈品,以及儘管內心破口大罵但表面依然溫柔的程式化表情。
我開著我那輛中等價格的車,帶著我媽踩點到了餐廳門口。我故意找了一個離餐廳入口很遠的車位,因為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
但該面對的總會面對,等我回過神來的時候,我已經坐在舅媽對面,在一場家人久別重逢的聚會裡扮演著“被關懷者”的角色。
“好好,身材保持的真不錯,”舅媽用她越發尖刻的目光掃視著我,“聽小虹說,你在一家民企工作?是什麼樣的民企?”
看來無論是對小李,還是對舅媽,我媽都用“民企”概括我的職業,為什麼不能坦白一些告訴他們我在婚介所工作?
我點頭微笑,“是一家規模還在不斷擴大的民企。”
不就是打太極麼,我可以說一晚上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話。
“收入呢?”
“養活我自己夠了。”
“一個人生活就是好啊,不像你姐姐,現在正在給孩子看學區房,我和你舅舅這幾天也沒閒著,一直幫她看房,太舊了的房子他們又看不上,哎呀,你可能不關注這些,你姐姐說了,面積怎麼著也得一百五以上,不然根本不是人住的。”她謙虛地用手在空中一揮,“哎,怎麼還不上菜?”
因為這對夫妻的關係,我和這個姐姐的關係也不是很近,我們尷尬地點點頭,她有些不自在地看向她媽,“您怎麼跟查戶口一樣,聊點別的吧。”
但話題繞來繞去,總歸繞不過我,隨著時間的推移,剛開始的表面客氣漸漸消失,可能在他們看來是氛圍這才熱絡起來,可是一瞬間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孤零零地站在那盞燈下,聽他們以為我好的名義橫加指摘。
他們離開很久,我還站在原地動彈不得,我多麼希望我媽能說一句話來安慰我,哪怕不說話,走過來給我一個擁抱也足夠溫暖我。
可是她沒有,她說,“電視看也看夠了,冰棍吃也吃夠了,還愣著幹什麼?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人家也是為你好,他們怎麼不去說別人呢?”
從那以後這對夫妻成了我的夢魘,每當我精神壓力過大的時候,晚上做夢,總會出現他們那張對我肆意點評冷嘲熱諷的臉。
回國之後我特意到了這座城市,正好可以避開他們。但他們深以為傲的女兒由於工作原因,今年正好調了過來,他們熱切地邀請我和我媽一起聚聚,美其名曰鞏固親情,其實主要是為了打探我的生活。
我不是在用最壞的惡意揣度他們,而是他們確確實實就是這樣的人。我當年在大姨家短暫寄宿的日子裡曾經聽見過他們給大姨打電話,電話持續了不到一個小時,其中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旁敲側擊我的生活,問我談戀愛了嗎,還學習嗎,思想是不是已經鬆了,別人說英語我能聽得懂嗎……
這些問題都被大姨不著痕跡地搪塞過去,他們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正和大姨一家人烤餅乾,所有人手上都或多或少沾著黃油和麵粉,所以電話用的是免提。
結束通話後,我尷尬的要命,我的那位混血姐姐說了句話,“這兩人簡直就是住在海邊的美國人。”
“住在海邊管的寬”是我教她的中文,而那會兒都在說美國是世界警察,哪都要管。她也知道這個梗,於是把兩個段子連在了一起。
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我得善良成什麼樣,才能用一顆柔軟的滿溢著親情的心對待這對夫婦?
所以我討厭他們。
第22章 第 22 章
我這個人向來記仇,也無意以德報怨,如果這對夫婦只邀請我一個人去吃飯,我是怎麼也不會去參加的,但這個時機非常之巧,我媽正好在我家住著,他們這一邀請,我媽也不會讓我拒絕。
他們請客,把飯局定在一家非常高級的餐廳,我媽聽完之後客氣了幾句,舅媽神采飛揚地說,“小虹,你是不知道,我們女婿掙得多著呢,這點錢他還負擔得起。”
我和我媽對視一眼,等我媽掛了電話,我問她,“您說您淨幹這種事,她正愁沒處炫耀,您這麼一客套這不是把舞檯燈光全給她準備好了麼,得了吧,我看這話就已經是晚上吃飯的預告了,您就等著好好聽他們吹捧自己然後再貶低您女兒吧。”
其實說完這句話我也後悔了,就像我媽給舅媽搭了個舞台讓她發揮一樣,我這句話也有漏洞。
果然,我媽把剛剛受得氣全撒到我身上,“你一天到晚總覺得別人貶低你,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是你自己沒問題,自己不心虛,別人想貶低你也找不到地方貶低。”她最後得出結論,只是說的隱晦,“還是你自己有問題。”
你看看,這就是當代單身女子的悲哀,無論你自己多優秀多努力多無可挑剔,好像只要婚姻狀況這一項沒變成已婚,別人就永遠保留點評你的權利。
可是結了婚,就真的幸福嗎?
沒人關心。
我和高亦楫的“下一次”,就是發生在這樣混亂的背景下。
我的心情和我的電腦桌面一樣混亂,但我打算快刀斬亂麻,刪掉雞肋的文件夾,和新員工明確公司紀律,提前下班回家武裝自己。
還好有很多東西不會離開我,比如我努力工作換來的存款,存款為我帶來的奢侈品,以及儘管內心破口大罵但表面依然溫柔的程式化表情。
我開著我那輛中等價格的車,帶著我媽踩點到了餐廳門口。我故意找了一個離餐廳入口很遠的車位,因為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
但該面對的總會面對,等我回過神來的時候,我已經坐在舅媽對面,在一場家人久別重逢的聚會裡扮演著“被關懷者”的角色。
“好好,身材保持的真不錯,”舅媽用她越發尖刻的目光掃視著我,“聽小虹說,你在一家民企工作?是什麼樣的民企?”
看來無論是對小李,還是對舅媽,我媽都用“民企”概括我的職業,為什麼不能坦白一些告訴他們我在婚介所工作?
我點頭微笑,“是一家規模還在不斷擴大的民企。”
不就是打太極麼,我可以說一晚上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話。
“收入呢?”
“養活我自己夠了。”
“一個人生活就是好啊,不像你姐姐,現在正在給孩子看學區房,我和你舅舅這幾天也沒閒著,一直幫她看房,太舊了的房子他們又看不上,哎呀,你可能不關注這些,你姐姐說了,面積怎麼著也得一百五以上,不然根本不是人住的。”她謙虛地用手在空中一揮,“哎,怎麼還不上菜?”
因為這對夫妻的關係,我和這個姐姐的關係也不是很近,我們尷尬地點點頭,她有些不自在地看向她媽,“您怎麼跟查戶口一樣,聊點別的吧。”
但話題繞來繞去,總歸繞不過我,隨著時間的推移,剛開始的表面客氣漸漸消失,可能在他們看來是氛圍這才熱絡起來,可是一瞬間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孤零零地站在那盞燈下,聽他們以為我好的名義橫加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