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說了幾句無關痛癢的閒話,太后忽然想起一事,便同她交代,“前幾日鄒淑容染了風寒,便到哀家跟前來請辭,說是身體虛乏,顧不上料理宮務,哀家看著,她也不是什麼精幹的,就不指望她了,往後宮中的事,還得要你多操些心。”

  鄒淑容的病靜瑤倒是也聽說了,便垂首應是,又順勢道,“臣妾聽說鄒淑容已經病了好幾日,吃藥也不見緩解,不知要不要叫王院判親自去看看?”

  太后聞言皺起眉來,“這風寒能是什麼大病?還幾個御醫都瞧不好了?”

  琢磨了一會兒,索性道,“王正乙若是有空,就叫他過去看看,再叫欽天監也看看,宮裡可是有什麼不合適?哀家這幾日偏頭疼也又犯了,吃了幾帖藥,總也不見好。”

  年紀大的人通常喜歡拜個神佛,有什麼事也愛往這上頭想,其實人生了病,看病吃藥就成了,欽天監又不是太醫院,能有什麼辦法呢?

  不過太后既然發了話,她便也只好應是,等從福寧宮告了辭,便叫倚波往欽天監傳話去了。

  如靜瑤所料,欽天監並沒能就鄒淑容的病及太后的偏頭疼看出什麼問題來,走了個過場後,便派人去向太后回了話。

  ~~

  景福宮。

  在宮中,一般若沒有主子恩旨,後宮妃嬪通常是請不動王正乙來瞧病的。

  而此時此刻,隔著一層帳幔,王院判正在凝眉給鄒淑容把脈。

  王院判看病很認真,比尋常御醫用的時間要長,一旁侍立的香蘭見他半天不說話,等的有些心急,終於忍不住問道,“王大人,依您之見,我們主子現在如何?”

  聞言王正乙終於抬了手,答說,“淑容娘娘前些天傷寒不愈,如今演變成肺風之症,從現在起,該要按時服藥,否則繼續耗下去,想要除根會更加難。”

  此話一出,帳幔里又傳來幾聲咳,香蘭忙回話道,“娘娘都曾按時服藥,莫不是前頭幾位御醫開的藥不太對症?”

  王正乙抽了空匆忙過來,並沒有來得及看鄒淑容的醫檔,所以這個問題難答,只是道,“娘娘最大的問題,在心,您肝氣抑鬱,氣機郁滯,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病癒,所以現下除過好好服藥,還該樂觀,這並不是什麼大病,想開些,會很容易病癒的。”

  香蘭心裡暗嘆,誰叫主子就是這樣的性子,這所謂肝氣抑鬱,還不都是自己把自己給嚇出來的……

  但這話總不能說給王正乙聽,她只等垂首應是,等著老太醫將方子寫好,親自跟著往御藥房取藥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皇桑:如果朕當時變成了大灰狼,那我媳婦兒……

  作者君:沒什麼如果,你要真那樣,立馬換男主。

  皇桑:……好吧,那朕還是繼續賣萌吧。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太后的壽誕辦完了,遠道而來的貴客還未啟程。

  由大理進一趟京不容易,既然人家王后都親自出動,身為主人,宇文泓更要好好招待,因記得段菁菁喜歡去年金明池的水戲,便特別交代靜瑤,叫招待段家母女赴金明池遊玩。

  之所以要交代靜瑤,乃是因為他一來忙於政事抽不開身,二來皇帝出宮陣仗實在浩大,頗為勞民傷財,所以他能不麻煩便儘量不麻煩。

  左右此次金明池遊園的都是女眷,他還是不露面,她們或許更自在。

  三月中的時候,天氣已經很暖,靜瑤領了聖旨,邀貴客共赴金明池。

  此次雖不及去年的水戲那般聲勢浩大,但宮中亦精心為賓客們準備了精彩的節目,水上歌舞,小規模的競渡等等活動還是有的,甚至為了博得段三公主的歡心,還特意請了去年在金明池表演水傀儡的戲班子。

  三人坐在凝輝殿中,面前視野開闊,等那些精巧的木傀儡們上了場,段菁菁立刻高興的對母后介紹,“母后您看,這就是我跟你提過的水傀儡,這比一般的傀儡戲更有意思呢。”

  水傀儡確實有趣,倘若此前沒見過,必定會被吸引,只見段後也是眼睛一亮,看過一會兒後點頭嘆道,“確實有趣,大梁昌盛富足,百姓們安居樂業,是以這消遣也高人一等。”

  聞言靜瑤還沒說什麼,段菁菁立刻接話道,“京城有名的可不止這些,傀儡戲只是百戲之一,其他精彩的不計其數呢。”

  王后笑著嗔女兒,“你啊,就知道玩,眼看都第二次來了,正經本事可學到了?”

  段菁菁噘嘴道,“母后可別小瞧我,我上回才來,就同貴妃娘娘學了打絡子,還學會了制香膏呢,大梁的好東西太多,我簡直想全部學下來,好教給咱們大理百姓。”

  王后點頭,對女兒的說法表示贊同,又嘆道,“大梁人文昌盛,這才是最值得我們羨慕的,上千年的沉澱,多少文人墨客的精髓都在此。”

  難得王后雖為女子,卻目光遠道,尤其身為一國之後,可以誠懇的來誇讚別他國的長處,靜瑤由衷贊道,“王后的見識令人敬佩。”

  王后笑了笑,“娘娘客氣。”

  見到段後這般從容姿態,靜瑤不由得在心間暗嘆,同為差不多年紀的長輩,為何太后想的都是那點家長里短的計較呢?

  或許還是平時經歷不同吧,段後年輕時與大理國君結為夫妻,沒有如大梁後宮的這些爭鬥,她的心思自然都放在如何輔佐夫君料理國家上。

  而太后呢,先帝後宮曾佳麗雲集,太后並非先帝原配皇后,在深宮的暗流中摸爬滾打了半輩子,才有今日之安穩。

  這樣截然不同的幾十年過後,眼界與胸懷當然會有所不同。

  靜瑤想通這些,再一次羨慕起大理國來。

  兩人說完這些,只聽段菁菁在旁道,“咦,母后,那我們也可以請幾位大梁的才子去大理做客,將漢人們的文化精髓傳播到大理啊!”

  聽了這話,靜瑤心間微微一動,才子……

  段菁菁這莫不是在說李尚林?

  這意圖……也太明顯了,靜瑤不由得暗自好笑。

  連她都聽出來了,就不必說段菁菁的娘親了,段後睨了女兒一眼,卻是端起茶盞飲茶,沒說什麼。

  不過王后心裡有一瞬間也在想,既然這李尚林是人才,若能跟隨她們回大理就好了……

  不過他是李家唯一的兒子,想來這李母也不會同意的。

  不過聞言,靜瑤倒是在旁起了個想法,她試著道,“其實我大梁歷史上許多有名的文人,都有四處遊歷的經歷,他們飽覽九州山河,開拓見識,留下佳作無數,我大梁的文化若能被友邦接受,相信這些先輩們也會深感欣慰。如果大理國有意,我可奏請陛下,在貴國設立專門的書院,鼓勵我國有志才子鴻儒前去,傳播我大梁文化,以此促進兩國民眾交流。王后覺得如何?”

  這個主意倒是不錯,就見段家母女都是眼睛一亮,段後點頭道,“這倒是個好辦法,只是大理山高水遠,不知可有人願意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