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你也放不下她。”

  “那是因為她有病,我不能丟下她不管。”

  “我覺得跟你在一起很累,你的心思又不是全在我身上,我卻還要幫你擔心你的前女友。我真的不想繼續,我們還是分手吧,我真的覺得你們才是難得的一對。雪見真的很愛你,你好好珍惜她。”

  悅美在跟范杰倫分手後,她傷心了許久,那就是她遇到的一場愛情。後來,悅美答應父母去相親,很快跟一個人閃婚,婚後她的丈夫很愛她。

  兩年過去了,雪見的乳腺癌治好了。

  再過了一年,范杰倫和雪見複合了,他們結婚了。悅美參加了范杰倫和雪見的婚禮,悅美已經有一個女兒,她的家庭很幸福,她對范杰倫的那段感情也放下了,還把雪見當做好姐妹,真心祝福他們。范杰倫算是與雪見患難與共了幾年,曾經她為他付出了全部真心,如今他為她付出了所有積蓄,他們的感情超越了愛情,已經是親情的那一種。自從悅美離開了范杰倫,他不再覺得真愛是那麼重要,兩個人若能相濡以沫,相守一生,即使平平淡淡的感情,那也算相愛。世間的愛有千萬種,每個人不一定只擁有一兩種,世間的情有千萬種,每個人不一定只擁有愛情。愛情雖然美好,愛情值得追求,那也是一個過程,沒有過不去的愛情,沒有不可能成一對的男女。

  雪見後來打電話跟韓顏英聊起來,才知道她也已經嫁人了,新郎卻不是維佳豪。還記得當初他們信誓旦旦要在一起,還說無論父母如何反對,都要在一起,結果他們還是分了。現實是這樣,沒有分不了的情侶,只有已結婚的戀人。畢業以後才一年,韓顏英被迫跟維佳豪分手,維佳豪也因為父母的要求被相親,然後跟一個美女結婚了。戀愛是戀愛,結婚是結婚,對於女人來說,戀愛多是為了找到可以結婚的人,結婚是幸福的賭注。結婚不一定要戀愛,遇到好的人可以先結婚後戀愛,感情會慢慢培養;遇到不合的人,戀愛了也未能結婚,結婚就是愛情的墳墓。有多少愛,多少無奈,現實不是相愛就在一塊,還有很多困難挫折,合適才更可能在一起,誰也不想總是在風雨中搖擺。

  ☆、聽聽自己的聲音

  過了一年又一年,編了這些故事都是帶著自己的感悟。我是一個平凡不過的人,只是喜歡讀書和寫作,以前總是相信書上寫的,電視上演的,別人說的,以為這個世界就像人想的那樣。然而,寫出來的東西不可能跟現實一模一樣,觀點都是片面的或者縮放的,就像歷史書都有好多的版本,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身邊總有很多事情發生,雖然不一定是發生在我身上,有些卻能讓我感同身受,但是寫出來又不是那樣的。無論怎麼,人寫的東西有一部分是真實的,所有主觀意識都來自現實反應,讀書能讓我們懂得更多。很多道理,書里有寫,別人會說,你也懂得,但是只有真的經歷過,人才會真的深刻明白。我們都希望世界更加美好,如果積極樂觀一點,凡事往好處想,世界就是那麼美好。現實中殘酷醜陋的一面,或者現實中的那些影響消極的一面,書上或許是不會寫或禁止寫的,就像有些書被禁一樣。一般書上的那些善善惡惡分得很清楚,現實中的大都是善惡不清,就像有的人既做壞事,也做好事,在這個人眼裡壞透了,在那個人眼裡實在好,或者想的很壞但做的很好,說的夠狠但做的夠仁義的,一個人說簡單其實可能很複雜,有的人表面上很壞其實內心是心軟的。現實,就是要你自己經歷了,才真正懂得。

  愛情也好,親情也好,友情也好,都是複雜多變的感情,或許電視上的,書本上的,都是讚揚了那些美好的感人的一面,現實中還有我們自己理解的一面,這就形成了差距。

  我們這一生,有那麼多個結束,也意味著許多嶄新的開始,直到死去,才是真的大結局。這一生,其實就是一段歷史,由那麼多故事組成,有多少個結局要麼悲要麼喜,無論生活貧窮富貴,皆有歡樂煩憂,及酸甜苦辣各種味道。我覺得,活著,怎樣都是一種體驗。這人世間,說不公平也是,說公平也是,都是相對而言,所有的道理也是相對而言,善惡美醜也是相對而言,無論怎樣,每個人都活過一次。不要問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既來之則安之,應該早點想想怎樣過這一生,聽天由命也是會過去的,自己安排也是會過去的,一切都會過去的。每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同,選擇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就中國的古老思想來說,有道家的無為而治,有儒家的仁愛天下,有法家的嚴格律己。有的人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的人主張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先苦後甜;有的人主張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有的人主張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有的人主張寧願我負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負我;有的人主張盡享此生,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等等。無論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這一生都是自己的選擇,可以隨其自然,也可以努力改變,其實誰沒必要去管別人怎樣活一輩子,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

  在家裡,大人的總是管小孩的,有本事的總是說沒本事的,強壯的照顧弱小的,有錢的總是為沒錢的買單,大的喜歡指揮小的,一家之長就是肩負最大責任的。每個人都是從嬰兒開始,被照顧的同時要被管著,每個人都要長大的,變成大人了就該照顧老小,也有資格管別人。小時候,我們總想像大人一樣能做主能說了算,不挨罵很少被批評;長大後,我們又想像小孩一樣,不用操心和勞累,可以無憂無慮地玩耍;但是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是經歷過的。出了社會,也是這樣吧,從弱小變得強大,該聽話的時候要聽話,該長大的時候要長大,等多活幾年,多經歷一些,多學一點本事,也就成了老大,都是這樣過來的。是的,每一個新的開始,我都應該有嬰兒的心態,對這個成長的過程充滿好奇,遇到不開心的事哭過就忘了,開心的時候笑一笑,從零開始學習。長不大的孩子是少數,有些是夭折的,有些是弱智的,大部分人勇敢地活下去,就會有希望,只要有信心,只要肯努力,就會變得更好。

  明天永遠是未知的,我不知道結果,我不敢預言如我所願。做最壞的打算,就是不如我所願,但我覺得追求夢想的那個過程比結果更有意義,因為我們的大結局都是進墳墓,而人生的過程是豐富多彩的,也可能留下點痕跡和遺產給後人。千萬不要急著去進墳墓,無論生活艱苦還是甜蜜,都應該珍愛生命,好好體驗一回人生。

  活著,就要面對現實,每個人可以有一個自己的內心世界,但每個人面對的是同一個現實大世界。當我們幼稚無知的時候,我們不懂現實,無知幼稚的人是被保護被限制的,這就是為什麼大人總是善意地騙小孩子,不允許他們這樣那樣,很多是未成年人禁止的。一個人要長大,必須面對現實,接受原本你不願意接受的,相信你本來不敢相信的,適應你所厭惡的,喜歡上你不喜歡的,甚至大智若愚,表里不一。比如,我不願意接受爺爺死了,我本來不相信身邊有人會殺人,我本來厭惡世俗勢力,我本來不喜歡吃苦瓜,但是沒有什麼不能改變的,人要勇敢地靠自己活下去,就需要改變,需要競爭,需要適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