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厲氏和魚恆接了旨意,這是要宣厲氏母子、魚令嫣母子,還有魚令嫵母子六人進宮覲見太后娘娘。
厲氏馬上懷疑了起來,她起身後,對著那首領太監,討好地問道:“公公,能否讓妾身看下太后娘娘的懿旨?”
那太監稍稍給她看了幾眼,就收了起來,忙回道:“這可是太后娘娘親自擬的,魚夫人快把其餘人都請來,跟著雜家進宮去罷,這可耽誤不起啊。”
根本就不是太后的字,這群人竟敢假傳太后旨意,姚家好大的膽子,為逼太后娘娘就範,竟然要把她們接入宮中威脅,令嫵母子也接過去,是防著安凌王耍詐嗎?
魚恆也發現了事態的異常,他不動聲色地拉回了厲氏,把她和阿眠掩在身後,給那太監塞了個荷包,說道:“公公不知姓什麼,在哪個宮中伺候?”
可惜對方收了荷包,卻不通達,回道:“別多問,知道太多,對你們沒什麼好處,快把人都叫來,別讓雜家和弟兄們都等急了,他們手裡可都握著刀呢。”
此行,必定凶多吉少。
魚恆護著妻兒慢慢後退,羽林軍也沒逼近,畢竟他們一家三口還能去哪兒,門都被他們把著呢。
緊要關頭,外面卻殺進來一撥黑衣人,這些人個個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連羽林軍都不是他們對手,一小隊人和那個太監很快就被解決乾淨,一個活口都沒留。
可一家三口,卻並未覺得情況有好轉多少,若是幫手,何必要隱藏住面孔?
果然,黑衣人首領,對他們說道:“你們三人,也跟我走吧。”
厲氏總覺得他的身形有些眼熟,可突然之間,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到底是誰,而他還用了音哨,改變了聲音,根本辨識不清是誰。
阿眠抓緊爹娘的衣襟,鼓起勇氣問那黑衣人首領,“也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兩個姐姐,還有兩小外甥,也被你們抓了起來?”
黑衣人首領徐徐回道:“沒錯,就在外頭,別想著申家人,他們加起來,都不是我一個人的對手,我不會傷害你們,安心跟我走吧。”
而此時此刻,寶華樓,昭定太后的佛堂里,也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憐貴妃娘娘姚氏,她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昭定太后扶持太子上位。
昭定太后正端坐在佛龕前念經,她的臉上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整個人都萎靡了起來,同時也對步步緊逼的姚氏視而不見,繼續恭敬地誦佛。
憐貴妃娘娘喜盈盈笑道:“太后娘娘待皇上真是情深厚誼,恐怕整個盛京,也就只有您會為了他的死而真心難過了,這做了幾十年的夫妻,就是不同啊。”
昭定太后嚴厲地喝止了她,“說人話!”
憐貴妃絲毫沒有影響好心情,其實昭定越是這樣,她就越是高興,就越發篤定。
“瞧我這張嘴,該打,是做了幾十年的母子,到底是不同的。只是太后娘娘,您方才親自驗了身的,皇上已經駕崩,不論您心中多悲傷,也得堅持住,畢竟現在還有大事等著您來做呢。”
昭定太后又繼續念起佛來,對她完全置之不理。
“太后娘娘,國不可一日無君,是時候該讓太子繼位了。”
木魚聲仍在繼續。
“哀家早已不過問諸事,太子要繼位,就去繼位,關哀家什麼事。”
憐貴妃終於收斂了起來,走到昭定跟前,說道:“怎麼能少得了您呢,此事關係咱們雍朝的江山社稷,您貴為太后,還曾經垂簾聽政,滿朝文武官員除了皇上,就最是服您了,沒有您的認可和支持,太子總歸還缺了那麼些火候。”
“哀家還是那句話,關哀家什麼事兒。”
姚氏終於忍不住露出那張貪婪又醜惡的嘴臉,“那您的女兒和您女兒的血脈呢,總是最關您的事了吧,本宮已派禁軍去請了。”
啪嗒一聲,木魚落地,滾到了佛龕底下的縫隙里,再不見蹤影。
久久,昭定太后才答道:“行,哀家答應你,但她們得毫髮無傷。”
“您就放心吧。”姚氏這才滿意離開。
在她走後,伺候貢品的老嬤嬤走了進來,悄聲塞給了昭定太后一張紙條。
昭定太后掃視後,嘴角終於勾起了一絲笑容,她走到燭火旁,把紙條燃燒殆盡。
只有燭火知道那紙條的意思:放心,她們安然無恙,事情按計劃進行。
第101章
仁宗皇帝的病太過險急, 只堅持了十日便去了,姚家以免夜長夢多,在第十一天, 也就是十月一日那天, 就迫使昭定太后扶持太子上位。
登基大典素來是在先帝駕崩一月內挑個吉日舉行,現在情況緊急, 姚家只是舉行個儀式, 把朝中肱骨重臣們請來, 參拜新帝, 其實就已經算是繼位了。
老臣們多是跟著仁宗皇帝一路走來, 對皇帝的突然駕崩,痛心疾首,一到放置龍體的景陽殿裡,就開始失聲痛哭,尤其是幾位閣老,全是仁宗皇帝一路提拔上來,差點沒哭岔氣了,不管他們私底下是怎樣的人, 可心中對仁宗還真是一片赤誠。
昭定太后站在棺前, 輕輕地撫摸著棺首, 不知在想些什麼, 她眼角也帶著紅意,可見也是哭過一場的。
一旁抱著太子跪在棺前的憐貴妃娘娘不停地對她使眼色,提醒她該行動了。
昭定太后回了神, 整了整身上的石青色朝袍,對堂下齊齊跪著的大臣們說道:“先帝已去,眾卿還請節哀順變。”
眾臣忙拜回:“還請太后娘娘節哀。”
“吾心雖哀慟不已,然國不可一日無君,而今當立太子為新帝,還請眾卿相助。”
“臣等定當竭盡所能,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昭定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氣,而後對姚家人示意,“行禮吧。”
眾人都來到了隔壁的宣明殿,進行簡單的繼位儀式,好確立新帝的身份。
只是沒想到,此時,宣明殿裡,等著他們的,卻是血染戰袍的龍虎禁軍,此時統領軍隊的,正是安凌王石景淵,而他手中正提著羽林軍大統領的趙方韌,副統領曹蒹的人頭。
他彎著一雙好看的桃花眼,笑眯眯說道:“本王來的晚了些,還請諸位見諒,為表歉意,本王特意把逆賊的人頭送來,還請笑納。”
憐貴妃指著安凌王,顫聲問道:“安凌王,你怎會在此?”她的聲音有些尖銳,吵醒了本來還在熟睡的太子,他被嚇地哇哇大哭起來。
安凌王冷冷掃視了一眼姚家人,最後還是鎖定到抱著太子的憐貴妃身上,他身邊的兩名守衛受意,立即把刀架到了憐貴妃和太子頭上。
眾臣瞬時慌亂起來,紛紛驚呼道:“安凌王,你這是要造反嗎?還不快放下太子殿下!”
廢話,他策劃了這麼久,都到了這一步,不是要造反,是要做什麼,今日誰要是不從,誰就得死。
他走近姚氏,逼問道:“魚氏母子呢?”
憐貴妃面露驚恐,抱緊懷中的太子,慌慌張張地答道:“安王爺在說什麼,本宮全然不懂。”
厲氏馬上懷疑了起來,她起身後,對著那首領太監,討好地問道:“公公,能否讓妾身看下太后娘娘的懿旨?”
那太監稍稍給她看了幾眼,就收了起來,忙回道:“這可是太后娘娘親自擬的,魚夫人快把其餘人都請來,跟著雜家進宮去罷,這可耽誤不起啊。”
根本就不是太后的字,這群人竟敢假傳太后旨意,姚家好大的膽子,為逼太后娘娘就範,竟然要把她們接入宮中威脅,令嫵母子也接過去,是防著安凌王耍詐嗎?
魚恆也發現了事態的異常,他不動聲色地拉回了厲氏,把她和阿眠掩在身後,給那太監塞了個荷包,說道:“公公不知姓什麼,在哪個宮中伺候?”
可惜對方收了荷包,卻不通達,回道:“別多問,知道太多,對你們沒什麼好處,快把人都叫來,別讓雜家和弟兄們都等急了,他們手裡可都握著刀呢。”
此行,必定凶多吉少。
魚恆護著妻兒慢慢後退,羽林軍也沒逼近,畢竟他們一家三口還能去哪兒,門都被他們把著呢。
緊要關頭,外面卻殺進來一撥黑衣人,這些人個個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連羽林軍都不是他們對手,一小隊人和那個太監很快就被解決乾淨,一個活口都沒留。
可一家三口,卻並未覺得情況有好轉多少,若是幫手,何必要隱藏住面孔?
果然,黑衣人首領,對他們說道:“你們三人,也跟我走吧。”
厲氏總覺得他的身形有些眼熟,可突然之間,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到底是誰,而他還用了音哨,改變了聲音,根本辨識不清是誰。
阿眠抓緊爹娘的衣襟,鼓起勇氣問那黑衣人首領,“也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兩個姐姐,還有兩小外甥,也被你們抓了起來?”
黑衣人首領徐徐回道:“沒錯,就在外頭,別想著申家人,他們加起來,都不是我一個人的對手,我不會傷害你們,安心跟我走吧。”
而此時此刻,寶華樓,昭定太后的佛堂里,也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正是憐貴妃娘娘姚氏,她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昭定太后扶持太子上位。
昭定太后正端坐在佛龕前念經,她的臉上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整個人都萎靡了起來,同時也對步步緊逼的姚氏視而不見,繼續恭敬地誦佛。
憐貴妃娘娘喜盈盈笑道:“太后娘娘待皇上真是情深厚誼,恐怕整個盛京,也就只有您會為了他的死而真心難過了,這做了幾十年的夫妻,就是不同啊。”
昭定太后嚴厲地喝止了她,“說人話!”
憐貴妃絲毫沒有影響好心情,其實昭定越是這樣,她就越是高興,就越發篤定。
“瞧我這張嘴,該打,是做了幾十年的母子,到底是不同的。只是太后娘娘,您方才親自驗了身的,皇上已經駕崩,不論您心中多悲傷,也得堅持住,畢竟現在還有大事等著您來做呢。”
昭定太后又繼續念起佛來,對她完全置之不理。
“太后娘娘,國不可一日無君,是時候該讓太子繼位了。”
木魚聲仍在繼續。
“哀家早已不過問諸事,太子要繼位,就去繼位,關哀家什麼事。”
憐貴妃終於收斂了起來,走到昭定跟前,說道:“怎麼能少得了您呢,此事關係咱們雍朝的江山社稷,您貴為太后,還曾經垂簾聽政,滿朝文武官員除了皇上,就最是服您了,沒有您的認可和支持,太子總歸還缺了那麼些火候。”
“哀家還是那句話,關哀家什麼事兒。”
姚氏終於忍不住露出那張貪婪又醜惡的嘴臉,“那您的女兒和您女兒的血脈呢,總是最關您的事了吧,本宮已派禁軍去請了。”
啪嗒一聲,木魚落地,滾到了佛龕底下的縫隙里,再不見蹤影。
久久,昭定太后才答道:“行,哀家答應你,但她們得毫髮無傷。”
“您就放心吧。”姚氏這才滿意離開。
在她走後,伺候貢品的老嬤嬤走了進來,悄聲塞給了昭定太后一張紙條。
昭定太后掃視後,嘴角終於勾起了一絲笑容,她走到燭火旁,把紙條燃燒殆盡。
只有燭火知道那紙條的意思:放心,她們安然無恙,事情按計劃進行。
第101章
仁宗皇帝的病太過險急, 只堅持了十日便去了,姚家以免夜長夢多,在第十一天, 也就是十月一日那天, 就迫使昭定太后扶持太子上位。
登基大典素來是在先帝駕崩一月內挑個吉日舉行,現在情況緊急, 姚家只是舉行個儀式, 把朝中肱骨重臣們請來, 參拜新帝, 其實就已經算是繼位了。
老臣們多是跟著仁宗皇帝一路走來, 對皇帝的突然駕崩,痛心疾首,一到放置龍體的景陽殿裡,就開始失聲痛哭,尤其是幾位閣老,全是仁宗皇帝一路提拔上來,差點沒哭岔氣了,不管他們私底下是怎樣的人, 可心中對仁宗還真是一片赤誠。
昭定太后站在棺前, 輕輕地撫摸著棺首, 不知在想些什麼, 她眼角也帶著紅意,可見也是哭過一場的。
一旁抱著太子跪在棺前的憐貴妃娘娘不停地對她使眼色,提醒她該行動了。
昭定太后回了神, 整了整身上的石青色朝袍,對堂下齊齊跪著的大臣們說道:“先帝已去,眾卿還請節哀順變。”
眾臣忙拜回:“還請太后娘娘節哀。”
“吾心雖哀慟不已,然國不可一日無君,而今當立太子為新帝,還請眾卿相助。”
“臣等定當竭盡所能,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昭定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氣,而後對姚家人示意,“行禮吧。”
眾人都來到了隔壁的宣明殿,進行簡單的繼位儀式,好確立新帝的身份。
只是沒想到,此時,宣明殿裡,等著他們的,卻是血染戰袍的龍虎禁軍,此時統領軍隊的,正是安凌王石景淵,而他手中正提著羽林軍大統領的趙方韌,副統領曹蒹的人頭。
他彎著一雙好看的桃花眼,笑眯眯說道:“本王來的晚了些,還請諸位見諒,為表歉意,本王特意把逆賊的人頭送來,還請笑納。”
憐貴妃指著安凌王,顫聲問道:“安凌王,你怎會在此?”她的聲音有些尖銳,吵醒了本來還在熟睡的太子,他被嚇地哇哇大哭起來。
安凌王冷冷掃視了一眼姚家人,最後還是鎖定到抱著太子的憐貴妃身上,他身邊的兩名守衛受意,立即把刀架到了憐貴妃和太子頭上。
眾臣瞬時慌亂起來,紛紛驚呼道:“安凌王,你這是要造反嗎?還不快放下太子殿下!”
廢話,他策劃了這麼久,都到了這一步,不是要造反,是要做什麼,今日誰要是不從,誰就得死。
他走近姚氏,逼問道:“魚氏母子呢?”
憐貴妃面露驚恐,抱緊懷中的太子,慌慌張張地答道:“安王爺在說什麼,本宮全然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