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為一個趙擎,這些日子沒有人敢主動往秦相爺身邊靠,而今已經擺明沒事,再加上皇帝賜婚,這時候不上門討一杯喜酒就真是矯枉過正,反倒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因此當初牽涉貪瀆的官員們都上門了,可是幾杯喜酒下肚後返家,子時未過,許多人家紛紛派管事家丁到處尋大夫。
京城的大夫忙得腳不沾地,一整夜,人心惶惶。
消息傳進宮裡時,天色未亮,正在溫柔鄉里的皇帝震怒,匆促下床。
一個晚上,京城竟然死了十七名官員……
當名單送到皇帝跟前,他的拳頭狠很捶上桌面。
皇帝咬牙暗恨,好個秦進學!竟敢殺人滅口,他以為殺光那些黨羽就能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朕不是不動他們哪,只是想暫時維持朝廷平靜,待老四放出來再將他們一個個清理掉,沒想到這個老匹夫竟搶先一步把他們給殺死。
看著震怒的皇帝,傳話太監雙手抖得厲害。
拿人手短,這些年他收秦相爺賞銀頗多,不能不開口圓兩句話,奉上熱茶,他戰戰兢兢說:「皇上息怒,或許不是秦相爺所為。」
「不是他?這十七個昨天都去秦府喝了喜酒。」
「喝喜酒的人那麼多,也沒有各個出事啊。」
問題就出在這裡,怎么喝喜酒的人那麼多,出事的偏偏是這幾個?要說沒有針對性,誰相信!
秦進學想做什麼?向太子投誠?
不對,既然那些人可以用錢買動,秦進學有本事讓他們為老四做事,就能讓他們為太子做事,那麼是……保住老四,以利日後東山再起?
他緩緩舒口氣,道:「來人把四皇子帶進宮。」
「是。」宮衛領命。
在宮衛尚未把人帶來之前,外頭一陣騷動,沒睡好的皇帝脾氣暴躁,怒道:「是誰在外頭鬧?」
總管太監到外頭一看,再進御書房稟報。「稟皇上,是徐少將軍。」
大清早的,徐皓日來做啥?「宣!」
徐皓日一看到皇上,立即哭倒在地。「皇上,救救三皇子啊,三皇子快死了。」
皇帝怒目圓瞠,倏地起身,位移太快,一陣暈眩,他閉上眼睛,待暈眩過去後,問:「人怎麼樣?」
「昏迷不醒,御醫們正在搶救。」
「是誰在那裡伺候?」
「院判鐘太醫。」
是鐘太醫……很好,他的醫術高明。皇帝緩過氣道:「說,怎麼一回事?」
「昨兒王爺大婚,府里只請了咱們軍中同袍,王爺心悶,不想喝酒,早早就回喜房,我們匆匆吃飽,本想著要鬧洞房,沒想到剛進洞房就看見王爺噴了新娘子滿頭滿臉的血,王爺說……秦氏要殺他。」
「可有證據證明是秦氏所為?」
「府里的下人逐一審過了,合卺酒是管事姑姑備下的,在新娘進喜房前,有六名府衛一起看守,沒人靠近過屋子,而林姑姑是皇太后派過去的人。」
意思是,除在喜房的秦氏之外,沒人有機會下毒。
秦進學這是在演哪一出?犧牲孫女來斷太子一臂?「來人,宣秦相進宮!」
徐皓日聞言,忙道:「稟皇上,此事應與秦相爺無關,秦姑娘與四皇子青梅竹馬,兩人感情甚篤,王爺不願兄弟鬩牆,因此對這門親事一直抱持著反對態度,他盼著秦相爺能知難而退,進而成全四皇子與秦氐,沒想到……事情還是發展到這個情況。」
「竟有此事?」皇帝咬牙暗恨。
明知道孫女嫁得心不甘情不願,還非要成就此事,他這是想讓太子放鬆戒心,引他為知己好生重用?看明白了,他這是想演「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劇碼,果然是全心全意為老二謀劃。
「若非如此,王爺與舍妹不過是一面之緣,怎會急著求到皇太后跟前?還與二皇子斗上那麼一場,不就是想作戲讓秦相爺看明白的嗎?
「王爺曾說過,待四皇子解除禁足,卻發現心上人被搶走,肯定要恨上王爺、恨上太子,兄弟鬩牆於國家朝堂並無好處,王爺時常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說著說著,徐皓日哭將起來,一臉的忠厚、一臉的老實、一臉的痛心疾首,他為他們家王爺揪心呀。
皇帝臉帶悲戚,這才是身為皇子該有的態度,這才是皇室之福……
徐皓日尚未退出御書房,宮衛進來了。
雙手一拱,沉沉的聲音道:「啟稟皇上,四皇子失蹤了!」
十里紅妝,慶王府嫁女,旁人是嫁妝一抬接著一抬,他們是三抬為一列,三抬接著三抬,一路往前。
誰讓慶王府財大氣粗,再加上北陽王府的聘禮及宮裡賞下的一百六十八抬嫁妝,要是不三抬三抬出門,恐怕夜深了,嫁妝還進不了王府。
「宮裡為啥賞這麼多,那可是嫁公主的規格。」有百姓問。
「你不知道嗎?北陽王快要死啦!」
「怎麼可能?」
「三天前北陽王不是娶秦家女嗎?沒想到秦氏竟在合卺酒里下毒,王爺直到現在還昏迷不醒,宮裡接連派出許多御醫,聽說看過的都直搖頭呢!」
「難怪,才辦完婚事,隔天秦相府就被抄家。」
「對啊,秦相爺不只給北陽王下毒,還在喜宴上毒死不少朝臣。」
「這秦家可真狠哪,秦相爺好端端的,為什麼要這麼做?」
「還不是為了奪嫡之爭,聽說那晩被足的四皇子逃跑,是在秦相府里被抓到的。現在可好了,砍頭的砍頭、圈禁的圈禁,京城又是一番大動盪。」
因此當初牽涉貪瀆的官員們都上門了,可是幾杯喜酒下肚後返家,子時未過,許多人家紛紛派管事家丁到處尋大夫。
京城的大夫忙得腳不沾地,一整夜,人心惶惶。
消息傳進宮裡時,天色未亮,正在溫柔鄉里的皇帝震怒,匆促下床。
一個晚上,京城竟然死了十七名官員……
當名單送到皇帝跟前,他的拳頭狠很捶上桌面。
皇帝咬牙暗恨,好個秦進學!竟敢殺人滅口,他以為殺光那些黨羽就能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朕不是不動他們哪,只是想暫時維持朝廷平靜,待老四放出來再將他們一個個清理掉,沒想到這個老匹夫竟搶先一步把他們給殺死。
看著震怒的皇帝,傳話太監雙手抖得厲害。
拿人手短,這些年他收秦相爺賞銀頗多,不能不開口圓兩句話,奉上熱茶,他戰戰兢兢說:「皇上息怒,或許不是秦相爺所為。」
「不是他?這十七個昨天都去秦府喝了喜酒。」
「喝喜酒的人那麼多,也沒有各個出事啊。」
問題就出在這裡,怎么喝喜酒的人那麼多,出事的偏偏是這幾個?要說沒有針對性,誰相信!
秦進學想做什麼?向太子投誠?
不對,既然那些人可以用錢買動,秦進學有本事讓他們為老四做事,就能讓他們為太子做事,那麼是……保住老四,以利日後東山再起?
他緩緩舒口氣,道:「來人把四皇子帶進宮。」
「是。」宮衛領命。
在宮衛尚未把人帶來之前,外頭一陣騷動,沒睡好的皇帝脾氣暴躁,怒道:「是誰在外頭鬧?」
總管太監到外頭一看,再進御書房稟報。「稟皇上,是徐少將軍。」
大清早的,徐皓日來做啥?「宣!」
徐皓日一看到皇上,立即哭倒在地。「皇上,救救三皇子啊,三皇子快死了。」
皇帝怒目圓瞠,倏地起身,位移太快,一陣暈眩,他閉上眼睛,待暈眩過去後,問:「人怎麼樣?」
「昏迷不醒,御醫們正在搶救。」
「是誰在那裡伺候?」
「院判鐘太醫。」
是鐘太醫……很好,他的醫術高明。皇帝緩過氣道:「說,怎麼一回事?」
「昨兒王爺大婚,府里只請了咱們軍中同袍,王爺心悶,不想喝酒,早早就回喜房,我們匆匆吃飽,本想著要鬧洞房,沒想到剛進洞房就看見王爺噴了新娘子滿頭滿臉的血,王爺說……秦氏要殺他。」
「可有證據證明是秦氏所為?」
「府里的下人逐一審過了,合卺酒是管事姑姑備下的,在新娘進喜房前,有六名府衛一起看守,沒人靠近過屋子,而林姑姑是皇太后派過去的人。」
意思是,除在喜房的秦氏之外,沒人有機會下毒。
秦進學這是在演哪一出?犧牲孫女來斷太子一臂?「來人,宣秦相進宮!」
徐皓日聞言,忙道:「稟皇上,此事應與秦相爺無關,秦姑娘與四皇子青梅竹馬,兩人感情甚篤,王爺不願兄弟鬩牆,因此對這門親事一直抱持著反對態度,他盼著秦相爺能知難而退,進而成全四皇子與秦氐,沒想到……事情還是發展到這個情況。」
「竟有此事?」皇帝咬牙暗恨。
明知道孫女嫁得心不甘情不願,還非要成就此事,他這是想讓太子放鬆戒心,引他為知己好生重用?看明白了,他這是想演「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劇碼,果然是全心全意為老二謀劃。
「若非如此,王爺與舍妹不過是一面之緣,怎會急著求到皇太后跟前?還與二皇子斗上那麼一場,不就是想作戲讓秦相爺看明白的嗎?
「王爺曾說過,待四皇子解除禁足,卻發現心上人被搶走,肯定要恨上王爺、恨上太子,兄弟鬩牆於國家朝堂並無好處,王爺時常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說著說著,徐皓日哭將起來,一臉的忠厚、一臉的老實、一臉的痛心疾首,他為他們家王爺揪心呀。
皇帝臉帶悲戚,這才是身為皇子該有的態度,這才是皇室之福……
徐皓日尚未退出御書房,宮衛進來了。
雙手一拱,沉沉的聲音道:「啟稟皇上,四皇子失蹤了!」
十里紅妝,慶王府嫁女,旁人是嫁妝一抬接著一抬,他們是三抬為一列,三抬接著三抬,一路往前。
誰讓慶王府財大氣粗,再加上北陽王府的聘禮及宮裡賞下的一百六十八抬嫁妝,要是不三抬三抬出門,恐怕夜深了,嫁妝還進不了王府。
「宮裡為啥賞這麼多,那可是嫁公主的規格。」有百姓問。
「你不知道嗎?北陽王快要死啦!」
「怎麼可能?」
「三天前北陽王不是娶秦家女嗎?沒想到秦氏竟在合卺酒里下毒,王爺直到現在還昏迷不醒,宮裡接連派出許多御醫,聽說看過的都直搖頭呢!」
「難怪,才辦完婚事,隔天秦相府就被抄家。」
「對啊,秦相爺不只給北陽王下毒,還在喜宴上毒死不少朝臣。」
「這秦家可真狠哪,秦相爺好端端的,為什麼要這麼做?」
「還不是為了奪嫡之爭,聽說那晩被足的四皇子逃跑,是在秦相府里被抓到的。現在可好了,砍頭的砍頭、圈禁的圈禁,京城又是一番大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