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芳和張大華帶著嘟嘟回來,張大天這邊早就做好迎接的準備了。

  “我們張家有了新成員,今年弄一個大燒豬上山祭祖去!”張大天說。

  張大天已經提前預訂了一個大燒豬,黃文麗也跟張家這邊的親戚說好了,每家每戶該準備些什麼,清明節那天要在村裡面大家一起做一頓大餐吃。

  徐芳和張大華結婚的時候,來的都是張家比較親近的親戚,那些沒有去的、比較遠一點的親戚,或者是村裡的那些人,他們只知道張大華結婚了,卻不知道他老婆是什麼人。

  所以徐芳和嘟嘟成了這一次人們重點關注的對象。

  徐芳生了孩子,身材比較豐滿,這半年她主要是帶孩子,皮膚白了很多,看起來最多35歲。

  那些不知道她是二婚的人,都覺得張大華有福氣,娶到一個好看的老婆,還生了一個這麼可愛的女兒。

  黃文麗這邊沒有透露徐芳的過去,所以大家基本上都不知道她原來是個寡婦,看了看她,又誇了夸嘟嘟可愛以後,大家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畢竟清明節要祭拜的祖先很多,男人們分頭行動,幾戶人家組成一隊負責祭拜哪些祖先,這樣一天就可以全部搞定。

  女人帶著年紀還小的孩子負責在村裡的祠堂準備晚餐,徐芳給嘟嘟餵了奶粉,把她背在身後就幫忙準備晚飯了。

  “你剛給她餵的啥?孩子不吃奶了?”看見徐芳給嘟嘟用奶瓶餵奶,有人好奇地問。

  “回來前剛給她斷了奶,現在她主要吃奶粉,過兩個月再煮一些小糊糊給她吃。”

  “哇吃奶粉,果然是城裡的娃!”

  這個時候吃奶粉的還是很少,大部分人覺得還是吃母乳好,除非是不夠母乳的才會買奶粉。

  不過像農村里那些家裡條件不怎麼好的,不夠奶吃就給他餵米湯被魚湯,奶粉是個奢侈的東西,他們可沒有那個條件。

  徐芳笑了笑沒說話,嘟嘟確實是在京都市出生的,但是她到現在還沒上戶口。

  過年那一次她跟張大華提了提回來南市這邊的事情後,兩個人都還沒有跟張大天他們商量呢。

  這一次清明節除了要跟劉新國談藥材的事情,還要解決嘟嘟上戶口的問題。

  唐思雅說,現在在京都市那邊上戶口還不是很困難,有了京都市戶口,嘟嘟以後讀書就方便很多。

  但是考慮到張大華的情況,徐芳又覺得回來南市,給嘟嘟弄一個城鎮戶口,她在城鎮這邊讀書的話也可以啊。

  小學、初中、高中只要不要到太差的學校就行,大學的時候嘟嘟已經可以獨立了,不需要他們夫妻天天陪在身邊。

  所以徐芳覺得也許他們應該回來南市這邊,畢竟等嘟嘟考上大學,他們都已經50多將近60歲了。

  這個年紀自然是希望在老家裡面呆著,能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給子女添麻煩就行。

  男人們下午三四點陸陸續續地下山回來了,張大華扛著一個大燒豬來到祠堂。

  “大華今天不得了啊,全程都扛著這個大燒豬,果然當爸了就是不一樣了!”一個親戚笑著說。

  徐芳看到他滿頭大汗,穿在身上的長袖都快濕透了。

  “我給你帶了換洗的衣服,你洗把臉,用毛巾擦乾淨身上的汗,把衣服換上。等會兒天黑了,溫度又降下來,你會著涼的。”

  徐芳對那個親戚笑了笑,轉頭低聲囑咐張大華去換衣服。

  張大天看到這一幕,心裡總算放心了很多。

  這一路上都是他和張大華兩個人輪流扛這一個燒豬,尤其是祭拜父母的時候,張大華跪在墳頭說了很久話。

  說徐芳對他怎麼怎麼好,說嘟嘟怎麼乖巧聽話,讓他們放心不要擔心自己。

  張大天終於可以放手,不再操心自己這個弟弟了。

  張家起碼擺了十桌,大家熱熱鬧鬧地吃過晚飯,把碗筷洗乾淨,收拾好廚房和祠堂以後,這才各自回家。

  第二天徐芳和張大華在房間裡商量了這件事,“大華,我覺得還是把嘟嘟的戶口上到南市這邊,反正我們兩個的戶口都在這一邊,嘟嘟上城鎮戶口的話,讀書還是很方便的。”

  “阿芳,為什麼要這樣?”張大華不明白。

  “嘟嘟小的時候才要我們照顧和陪伴,等她上了大學她就會離開我們獨立出去的。南市這邊小學、初中、高中都挺好的,等她上大學我們都老了,正好可以在老家這邊安享晚年,你跟大哥也可以更多時間相處。”

  “阿芳,你不要因為我……”

  “我不僅僅是因為你,我也是為了建華。我們現在住的四合院是思雅和建華買的,最晚明年他們就該結婚了,結了婚就會有孩子,到時候可能不夠地方住。”

  “阿芳,我會給你和嘟嘟買房子的!”

  “房子是一個問題,還有一個就是我們還是不要離老家太遠了。我們跟阿月不一樣,阿月她本來就是京都市人,她大哥也在那邊,她可以一直留在京都市裡。但是我跟你不一樣,我們老家的根就在這裡,我們回來的話也是為了以後著想。”

  徐芳很有耐心,把她的想法掰開揉碎了講給張大華聽。兩個人一上午都在房間裡說這件事,說了很久張大華才同意徐芳的這個決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