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也只有宋瑤那麼單純那麼相信他,以為他真的是此時才天神下凡一般趕到。事後她哭著鼻子,拍著自己的胸口給自己順氣,和他撒嬌埋怨:“嚇死我了,你要再晚回來一會兒,我就沒命了!”
其實他和趙頤寧一行數百人早在半個月前就回到了京城,而後在事發之時,他們利用皇宮裡的暗道混進了叛軍之中。那叛軍是幾個皇子手下的私兵,魚龍混雜,互相也不相熟。等到他們和二皇子的人、宮中的侍衛廝殺了一陣,攻破坤寧宮掉以輕心的時候,楚承昭再帶人趁機反撲,自然是事半功倍,輕而易舉。
只不過連楚承昭也沒料到,宋瑤居然會和永平帝待在一處。
畢竟在他離宮之前,帝後都答應了他,萬一情況不對會派人將宋瑤和兩個孩子從暗道送出宮外。而且他還做了另一手準備,告訴了周嬤嬤東宮之內的密室,讓她在情況不對的時候帶著宋瑤和孩子們躲進去。
那密室也是宮中秘辛,只有他和帝後知道,躲上幾個時辰並不是問題。
可誰能想到,宋瑤會在帝後讓人送她出宮的時候自己又折返回來,而在東宮的周嬤嬤也以為她已經被護送走了,自己帶著輕音飛歌躲了起來……差點就讓宋瑤出了事。
趙頤寧沉吟半晌,最終還是道:“我不會說。”
並不是聽出楚承昭話里隱隱的威脅,她妥協了才這麼說。
而是她知道當日楚承昭的計劃是等二皇子他們成事之後再進行反撲,屆時他便能名正言順地把他們都了結了。可是當時他在宮外聽到了宋瑤的喊聲,知道宋瑤也在裡頭,這才讓人提前行動。
也因為這樣的提前,他那麼費力地周全布局,到底還是留下了話柄,現在外頭還有人在說當時楚承昭的舉動十分不妥,明明他已經穩操勝券,兩個皇子也沒有傷害到永平帝,其實萬萬沒必要就要了他們的命,應該吧他們捉拿起來,聽候永平帝的發落才是。稍加發酵,經年累月的,估計也要成為史書上濃重的一筆。
永平帝也因為這件事,雖然還是馬上就要傳位給楚承昭,但在病中卻不願意再見他了。
二皇子也是,因為他們並未成事,這才僥倖留下了一條命。楚承昭的父仇,到底還是沒有完全得報。
所以趙頤寧決定不告訴宋瑤。
楚承昭還是她印象里那個暴戾的帝王又如何呢?他不把其他人的生死當回事又如何呢?
但他對宋瑤是好的,他對宋瑤的真心是不能否認的。
那便夠了。他對宋瑤一個人好就夠了。
而她只希望宋瑤幸福,一直一直地幸福下去。
(正文完)
第146章 番外一
這一年的秋天, 永平帝駕崩。
在他彌留之際, 永平帝還是和楚承昭見了最後一面。
有許多話在他心頭輾轉了許久, 都是他想要和楚承昭說的。
但千言萬語到了唇邊, 永平帝踟躇良久, 最終還是只問出了一句:“承昭, 你可怪我?”
到了這一刻,楚承昭終究還是不願再騙他,可永平帝面色青白, 眼神渙散,行將就木就在眼前,他也不忍心把答案告訴他。
他的沉默也是另一種回答。
永平帝終於放下了一樁心事, 他氣若遊絲地道:“好孩子,皇祖父都明白, 都明白……等皇祖父到了下面,再和你父親賠罪。”接著他的眼前出現了幻覺,他突然精神一振,從龍榻上坐起, 對著門口喜極而泣道:“隆讓, 是你嗎?真的是你嗎?你來接父皇了嗎?”
楚承昭循聲望去, 門口空無一人。
再轉眼之際, 永平帝已經含笑而去。
翌日, 楚承昭登基為帝,封宋瑤為後,帝後攜手祭天, 相依而立。
半年之後,宋瑤再次生產下一名男嬰。
安安和懷遠爭了好久,最後兩人都不肯想讓,弟弟都滿月了,他們姐弟倆還沒爭出個長短來。
宋瑤乾脆就自己給小兒子起了小名叫圓圓。
圓圓是真的很圓潤,生下來就有一般孩子兩個那麼重,眼睛圓圓,身子也圓圓。
宋瑤生產之後足足修養了數月才恢復了過來,私下裡她還不止一次和趙頤寧打趣說:“這孩子越長越大,後頭我都以為又是一對雙生子了。”
趙頤寧忍不住笑了,說:“當時我就和你說懷相和雙生子不同,應該只是一個,但是個頭比一般孩子大些,這不就是讓我說中了嘛。”
宋瑤也跟著笑,“我是真沒想到怎麼會有孩子長得這麼大。你看看,這才幾個月大,個頭比得上他哥哥周歲的時候了,勁兒也比一般孩子大,奶娘都得換力氣大的才能犟得過他。”
說起小兒子,宋瑤打開了話匣子絮絮叨叨說了一堆。
趙頤寧安靜地聽了好久,一直到宋瑤說累了,才發現今日的趙頤寧格外話少。
宋瑤止住了笑,問趙頤寧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趙頤寧也不瞞她,索性道:“我從前和你說想行醫天下,並不是空口說說。之前是你懷孕生產我不好走開。如今你和圓圓都很好,還有太醫從旁照顧,我再沒有不放心的,就想出去走走看看。”
宋瑤聽說她要走,心裡當然是千萬般的不舍。但是她知道趙頤寧的苦楚,她上輩子被困在侯府里半輩子,現在想到處走走看看,也很在情理之中。所以她忍住淚意,笑著應好,又叮囑她道:“宮裡就是你的家,你隨時去,也隨時回來。我們一直在這裡等你。”
其實他和趙頤寧一行數百人早在半個月前就回到了京城,而後在事發之時,他們利用皇宮裡的暗道混進了叛軍之中。那叛軍是幾個皇子手下的私兵,魚龍混雜,互相也不相熟。等到他們和二皇子的人、宮中的侍衛廝殺了一陣,攻破坤寧宮掉以輕心的時候,楚承昭再帶人趁機反撲,自然是事半功倍,輕而易舉。
只不過連楚承昭也沒料到,宋瑤居然會和永平帝待在一處。
畢竟在他離宮之前,帝後都答應了他,萬一情況不對會派人將宋瑤和兩個孩子從暗道送出宮外。而且他還做了另一手準備,告訴了周嬤嬤東宮之內的密室,讓她在情況不對的時候帶著宋瑤和孩子們躲進去。
那密室也是宮中秘辛,只有他和帝後知道,躲上幾個時辰並不是問題。
可誰能想到,宋瑤會在帝後讓人送她出宮的時候自己又折返回來,而在東宮的周嬤嬤也以為她已經被護送走了,自己帶著輕音飛歌躲了起來……差點就讓宋瑤出了事。
趙頤寧沉吟半晌,最終還是道:“我不會說。”
並不是聽出楚承昭話里隱隱的威脅,她妥協了才這麼說。
而是她知道當日楚承昭的計劃是等二皇子他們成事之後再進行反撲,屆時他便能名正言順地把他們都了結了。可是當時他在宮外聽到了宋瑤的喊聲,知道宋瑤也在裡頭,這才讓人提前行動。
也因為這樣的提前,他那麼費力地周全布局,到底還是留下了話柄,現在外頭還有人在說當時楚承昭的舉動十分不妥,明明他已經穩操勝券,兩個皇子也沒有傷害到永平帝,其實萬萬沒必要就要了他們的命,應該吧他們捉拿起來,聽候永平帝的發落才是。稍加發酵,經年累月的,估計也要成為史書上濃重的一筆。
永平帝也因為這件事,雖然還是馬上就要傳位給楚承昭,但在病中卻不願意再見他了。
二皇子也是,因為他們並未成事,這才僥倖留下了一條命。楚承昭的父仇,到底還是沒有完全得報。
所以趙頤寧決定不告訴宋瑤。
楚承昭還是她印象里那個暴戾的帝王又如何呢?他不把其他人的生死當回事又如何呢?
但他對宋瑤是好的,他對宋瑤的真心是不能否認的。
那便夠了。他對宋瑤一個人好就夠了。
而她只希望宋瑤幸福,一直一直地幸福下去。
(正文完)
第146章 番外一
這一年的秋天, 永平帝駕崩。
在他彌留之際, 永平帝還是和楚承昭見了最後一面。
有許多話在他心頭輾轉了許久, 都是他想要和楚承昭說的。
但千言萬語到了唇邊, 永平帝踟躇良久, 最終還是只問出了一句:“承昭, 你可怪我?”
到了這一刻,楚承昭終究還是不願再騙他,可永平帝面色青白, 眼神渙散,行將就木就在眼前,他也不忍心把答案告訴他。
他的沉默也是另一種回答。
永平帝終於放下了一樁心事, 他氣若遊絲地道:“好孩子,皇祖父都明白, 都明白……等皇祖父到了下面,再和你父親賠罪。”接著他的眼前出現了幻覺,他突然精神一振,從龍榻上坐起, 對著門口喜極而泣道:“隆讓, 是你嗎?真的是你嗎?你來接父皇了嗎?”
楚承昭循聲望去, 門口空無一人。
再轉眼之際, 永平帝已經含笑而去。
翌日, 楚承昭登基為帝,封宋瑤為後,帝後攜手祭天, 相依而立。
半年之後,宋瑤再次生產下一名男嬰。
安安和懷遠爭了好久,最後兩人都不肯想讓,弟弟都滿月了,他們姐弟倆還沒爭出個長短來。
宋瑤乾脆就自己給小兒子起了小名叫圓圓。
圓圓是真的很圓潤,生下來就有一般孩子兩個那麼重,眼睛圓圓,身子也圓圓。
宋瑤生產之後足足修養了數月才恢復了過來,私下裡她還不止一次和趙頤寧打趣說:“這孩子越長越大,後頭我都以為又是一對雙生子了。”
趙頤寧忍不住笑了,說:“當時我就和你說懷相和雙生子不同,應該只是一個,但是個頭比一般孩子大些,這不就是讓我說中了嘛。”
宋瑤也跟著笑,“我是真沒想到怎麼會有孩子長得這麼大。你看看,這才幾個月大,個頭比得上他哥哥周歲的時候了,勁兒也比一般孩子大,奶娘都得換力氣大的才能犟得過他。”
說起小兒子,宋瑤打開了話匣子絮絮叨叨說了一堆。
趙頤寧安靜地聽了好久,一直到宋瑤說累了,才發現今日的趙頤寧格外話少。
宋瑤止住了笑,問趙頤寧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趙頤寧也不瞞她,索性道:“我從前和你說想行醫天下,並不是空口說說。之前是你懷孕生產我不好走開。如今你和圓圓都很好,還有太醫從旁照顧,我再沒有不放心的,就想出去走走看看。”
宋瑤聽說她要走,心裡當然是千萬般的不舍。但是她知道趙頤寧的苦楚,她上輩子被困在侯府里半輩子,現在想到處走走看看,也很在情理之中。所以她忍住淚意,笑著應好,又叮囑她道:“宮裡就是你的家,你隨時去,也隨時回來。我們一直在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