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原本的檄文主要是針對王爺的,以“除jian佞,清君側”為主要旗號,檄語更是毫不留情的點出了王爺與陛下的背德之處,共十八字。看的他那叫一個心驚膽戰,覺得這檄語喊出來陛下不把這群人殺的一個都不剩是不會停手的,王爺本人都攔不住。後來還是他做客卿的這家主人提出不妥,當場問莊王,“王爺以後是想做皇帝還是想繼續做個王爺!”
這特麼不是廢話麼,自然是皇帝。然後這人又問“殺了翊親王后,王爺該拿皇帝是生是死?”
一群人沉默考慮了許久之後,爭辯了半日,還是決定將檄文主要討伐的人定為承慶帝。那位客卿看了看自家主子,真是要懷疑他是不是也是朝廷潛伏在這裡的人了。
莊王潛伏十年,卻選在今日造反……咳,同王爺還真有那麼幾分關係。
當初翊親王代天子巡視雪災,卻在刑場上遭遇刺殺——這件事讓陛下發了很大的一場火。追查著追查著,莊王這邊動靜也大,就不免的露出了點馬腳。
可能真的是時運不濟,濟北雪災之後,雲貴又迎來了春旱。
兩處天災前後連著,民間又對翊親王回京之後的事情頗有一些傳聞,加上有心人的運作,一時間難免流言四起。
莊王座下的謀士覺得這是一個天賜良機,正好被發現了一點馬腳,就高聲一呼,扯起了反旗。
雲貴之地民風剽悍,有人起了一個頭,一個個都被激出了血性,大傢伙都不服了。朝廷派下賑災隊伍,來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於是更加不服,濟北雪災好歹還有個王爺去鎮場子呢!就這麼看不起我們雲貴?!
受過旱災的地,幾年之內的產出都不會有多好,再加上有心人用天降災禍的言論煽動,民眾對朝廷的怨憤達到頂點,一個個的就這麼扯起大旗跟著反了……
消息一路傳回京都的時候,中原民眾一片譁然,都不清楚他們為何要反……這日子不是過得好好的麼!
後世史學家研究了半個世紀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夏朝雖然說氣象突變,經歷了許多天災,然而政治清平,民生富足,特別是承慶朝,承開國三朝氣運,那是盛世之象——按理來說,沒有造反的原因啊!
後來某教授的一位研究生啃著麵包研究典籍的時候嘟囔道,“吃飽了撐的閒的唄!閒的蛋疼了想要作一作死……反正有翊王在,總會攔著承慶帝誅九族。”
教授愣了愣,心裡竟然還覺得這位研究生說的還挺有道理。
飛鴿傳書送進京城的時候,玄瀾和祈舜正在吵架。祈舜執意要出征雲南,玄瀾執意不讓他去,兩人已經冷戰好幾天了,誰也不肯讓步。
祈舜是真被老五給氣的——這口氣憋在心裡,不親自前去找回場子,順不了。
玄瀾這是執意不肯讓他走,總是朝臣們的摺子一個個都是主薦王爺出征,他也全部都壓下了——雲貴之地多瘴氣毒物,這一去,若是出了點什麼事情,他簡直不敢想像。
“把太子抱走!”玄瀾不耐煩的揮揮手,宮女微微躬身,抱著還在襁褓中的重銘太子退下了,腳邊某隻黑貓踮著腳尖趾高氣揚的跟著滾了出去,太子糰子殿下:“哇——”的一聲就哭出來了,黑貓“喵——”的伴著叫。
祈舜頭疼的喊了一聲,“星子!”然後回頭繼續和玄瀾吵,“我要說多少遍不會出事你才肯信!”
皇帝咬緊牙關,“朕信,朕信你不會出事……朕如何敢咒你出事?”後半句顫抖著聲音道。
“那你到底還擔心什麼?!”祈舜怒。
——擔心什麼?無非是那萬中無一的意外,就想十年前那樣,他意外的被擄到敵營,意外的等他從昏迷中醒來,父王卻已在彌留之際。
皇帝緘口不言。
祈舜嘆了口氣,“你知道的,除了我,這場戰誰去都做不到完滿,只有我和老五是同輩的,也只有我能打贏這場戰。”
玄瀾心想是對的,朕知道除了你沒有更合適的人了,但是就是不想放你走,那麼惡劣的地方,朕不在你身邊,如何能放心。
兩人僵持的時候,一個翅膀撲棱的聲音打破了平靜。一隻灰鴿子停在了窗台上,腳上綁著一個小紙卷。
玄瀾臉色一變,抓過鴿子取下紙條就開始閱讀,垂下眼睫,遮掩住深邃如黑洞的眼睛,冷笑道,“……真是響噹噹的八條罪名啊。”
他並沒有將這些罪名放在心上。
他這十年來做過一些什麼東西,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祈舜搶過紙條一看,瞬間就怒了——老五你特麼的欺負我就算了!你還欺負我的人!
第104章 偷跑
“王爺呢!!”
一個殿的宮女太監全都齊齊下跪,低著頭不敢說話,嚇得臉色發白。
“——朕問你們王!爺!呢!”帝王盛怒,眼裡布滿血絲,全是猩紅。
“一個個都是死人嗎!”玄瀾怒道,眉目間滿是戾氣,整個人處在一種暴躁的邊緣。宮女太監全部低著頭瑟瑟發抖,跪伏在地上,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承慶帝登位十年,素來都是冷靜理智的,表現出來更多的是盡在掌握的從容和冰冷漠然的殘酷,如此盛怒,可謂是第一次。
此時伍什小步從寢殿內跑出來,雙手奉上一封信箋,“陛下。”
信封的封面寫著幾個端正的台閣體“君上親啟”,落款是一個“翊”字。玄瀾顫抖著把信封打開——那一瞬間他其實是有些害怕的,害怕看到一些他不想看到的東西,害怕那個人真的就這麼一聲不吭的……走了。
沒有人能真的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即使他是一國帝王。他最害怕的,始終是一個人的離開。
信箋只有短短的兩行字,“雲貴戰亂,百姓流離。莊王為先帝五子,唯吾可鎮。民生為重,天下為大,平叛,勿念。”
心裡好像鬆了一口氣,立刻又緊繃起來,臉上依舊陰沉的能滴出水。
走到案前揮筆即書,隨手就將寫好的聖旨拋到伍什懷裡,伍什鞠了一躬,退出殿外,趕往太極殿。
之前玄瀾接到通報後一句都來不及交代就從太極殿內匆匆離開,一眾大臣還被他扔在朝堂之上。一個一個面面相覷,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惹得陛下如此面色大變。
私底下交頭接耳的有,眼觀鼻鼻觀心的巋然不動的有,眼神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的有……直到伍什端著聖旨從屏風後面走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逆賊謀反,禍亂民生,著翊親王為主帥,鎮國候為副帥,安遠將軍為先鋒,率兵出征雲貴,討伐逆賊!即日出發!”
聖旨念完,伍大公公一揮拂塵,“有事留折,無事退朝——”
人散了之後伍什還特意去尋了鎮國候燕鉞同安遠將軍兩人,道,“二位大人請留步,陛下有請。”
這特麼不是廢話麼,自然是皇帝。然後這人又問“殺了翊親王后,王爺該拿皇帝是生是死?”
一群人沉默考慮了許久之後,爭辯了半日,還是決定將檄文主要討伐的人定為承慶帝。那位客卿看了看自家主子,真是要懷疑他是不是也是朝廷潛伏在這裡的人了。
莊王潛伏十年,卻選在今日造反……咳,同王爺還真有那麼幾分關係。
當初翊親王代天子巡視雪災,卻在刑場上遭遇刺殺——這件事讓陛下發了很大的一場火。追查著追查著,莊王這邊動靜也大,就不免的露出了點馬腳。
可能真的是時運不濟,濟北雪災之後,雲貴又迎來了春旱。
兩處天災前後連著,民間又對翊親王回京之後的事情頗有一些傳聞,加上有心人的運作,一時間難免流言四起。
莊王座下的謀士覺得這是一個天賜良機,正好被發現了一點馬腳,就高聲一呼,扯起了反旗。
雲貴之地民風剽悍,有人起了一個頭,一個個都被激出了血性,大傢伙都不服了。朝廷派下賑災隊伍,來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於是更加不服,濟北雪災好歹還有個王爺去鎮場子呢!就這麼看不起我們雲貴?!
受過旱災的地,幾年之內的產出都不會有多好,再加上有心人用天降災禍的言論煽動,民眾對朝廷的怨憤達到頂點,一個個的就這麼扯起大旗跟著反了……
消息一路傳回京都的時候,中原民眾一片譁然,都不清楚他們為何要反……這日子不是過得好好的麼!
後世史學家研究了半個世紀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夏朝雖然說氣象突變,經歷了許多天災,然而政治清平,民生富足,特別是承慶朝,承開國三朝氣運,那是盛世之象——按理來說,沒有造反的原因啊!
後來某教授的一位研究生啃著麵包研究典籍的時候嘟囔道,“吃飽了撐的閒的唄!閒的蛋疼了想要作一作死……反正有翊王在,總會攔著承慶帝誅九族。”
教授愣了愣,心裡竟然還覺得這位研究生說的還挺有道理。
飛鴿傳書送進京城的時候,玄瀾和祈舜正在吵架。祈舜執意要出征雲南,玄瀾執意不讓他去,兩人已經冷戰好幾天了,誰也不肯讓步。
祈舜是真被老五給氣的——這口氣憋在心裡,不親自前去找回場子,順不了。
玄瀾這是執意不肯讓他走,總是朝臣們的摺子一個個都是主薦王爺出征,他也全部都壓下了——雲貴之地多瘴氣毒物,這一去,若是出了點什麼事情,他簡直不敢想像。
“把太子抱走!”玄瀾不耐煩的揮揮手,宮女微微躬身,抱著還在襁褓中的重銘太子退下了,腳邊某隻黑貓踮著腳尖趾高氣揚的跟著滾了出去,太子糰子殿下:“哇——”的一聲就哭出來了,黑貓“喵——”的伴著叫。
祈舜頭疼的喊了一聲,“星子!”然後回頭繼續和玄瀾吵,“我要說多少遍不會出事你才肯信!”
皇帝咬緊牙關,“朕信,朕信你不會出事……朕如何敢咒你出事?”後半句顫抖著聲音道。
“那你到底還擔心什麼?!”祈舜怒。
——擔心什麼?無非是那萬中無一的意外,就想十年前那樣,他意外的被擄到敵營,意外的等他從昏迷中醒來,父王卻已在彌留之際。
皇帝緘口不言。
祈舜嘆了口氣,“你知道的,除了我,這場戰誰去都做不到完滿,只有我和老五是同輩的,也只有我能打贏這場戰。”
玄瀾心想是對的,朕知道除了你沒有更合適的人了,但是就是不想放你走,那麼惡劣的地方,朕不在你身邊,如何能放心。
兩人僵持的時候,一個翅膀撲棱的聲音打破了平靜。一隻灰鴿子停在了窗台上,腳上綁著一個小紙卷。
玄瀾臉色一變,抓過鴿子取下紙條就開始閱讀,垂下眼睫,遮掩住深邃如黑洞的眼睛,冷笑道,“……真是響噹噹的八條罪名啊。”
他並沒有將這些罪名放在心上。
他這十年來做過一些什麼東西,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祈舜搶過紙條一看,瞬間就怒了——老五你特麼的欺負我就算了!你還欺負我的人!
第104章 偷跑
“王爺呢!!”
一個殿的宮女太監全都齊齊下跪,低著頭不敢說話,嚇得臉色發白。
“——朕問你們王!爺!呢!”帝王盛怒,眼裡布滿血絲,全是猩紅。
“一個個都是死人嗎!”玄瀾怒道,眉目間滿是戾氣,整個人處在一種暴躁的邊緣。宮女太監全部低著頭瑟瑟發抖,跪伏在地上,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承慶帝登位十年,素來都是冷靜理智的,表現出來更多的是盡在掌握的從容和冰冷漠然的殘酷,如此盛怒,可謂是第一次。
此時伍什小步從寢殿內跑出來,雙手奉上一封信箋,“陛下。”
信封的封面寫著幾個端正的台閣體“君上親啟”,落款是一個“翊”字。玄瀾顫抖著把信封打開——那一瞬間他其實是有些害怕的,害怕看到一些他不想看到的東西,害怕那個人真的就這麼一聲不吭的……走了。
沒有人能真的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即使他是一國帝王。他最害怕的,始終是一個人的離開。
信箋只有短短的兩行字,“雲貴戰亂,百姓流離。莊王為先帝五子,唯吾可鎮。民生為重,天下為大,平叛,勿念。”
心裡好像鬆了一口氣,立刻又緊繃起來,臉上依舊陰沉的能滴出水。
走到案前揮筆即書,隨手就將寫好的聖旨拋到伍什懷裡,伍什鞠了一躬,退出殿外,趕往太極殿。
之前玄瀾接到通報後一句都來不及交代就從太極殿內匆匆離開,一眾大臣還被他扔在朝堂之上。一個一個面面相覷,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惹得陛下如此面色大變。
私底下交頭接耳的有,眼觀鼻鼻觀心的巋然不動的有,眼神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的有……直到伍什端著聖旨從屏風後面走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逆賊謀反,禍亂民生,著翊親王為主帥,鎮國候為副帥,安遠將軍為先鋒,率兵出征雲貴,討伐逆賊!即日出發!”
聖旨念完,伍大公公一揮拂塵,“有事留折,無事退朝——”
人散了之後伍什還特意去尋了鎮國候燕鉞同安遠將軍兩人,道,“二位大人請留步,陛下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