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出息!”祈舜暗啐了他一聲,用奏本拍掉某隻不安分的爪子,嫌棄道,“批摺子去!”
收回來的眼神卻是溫和帶笑的,眼角眉梢微微向上翹起,俱皆是不經意的風情,他壓了壓向上翹的嘴角,又扔了幾本摺子過去,“趕緊批完趕緊去看球球!”
球球……那不過是一團球!有什麼好看的!玄瀾怒了。
是的,球球……未來的成宣帝幼時慘不忍睹的小名,叫做球球。
長大後的成宣帝抗拒過,抗拒的理由是這樣的:今有重銘,當永誌不忘——父皇你要天天喊我的大名才能夠彰顯你對父王的愛意啊!
承慶帝的原話是這樣的:男兒立於世當志存高遠,勿要拘泥於此等小事。
成宣帝:說人話!
承慶帝:太肉麻了你父王會不讓我上他的床的,喊你球球你父王多開心吶。
少年成宣帝受到了一萬點傷害,於是跑去找父王告狀,祈舜很坦誠的告訴他:“可你小時候確實是一團球麼!”
大道至簡,重劍無鋒,少年成宣帝因為這樸實無華的話再次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以後的事暫且壓下不表,當日,還是一團球的重銘太子還在隔壁偏殿裡嗷嗷叫著求喝奶,拙政殿內祈舜卻停下了瀏覽奏摺的腳步,拿著手上的奏摺就細細研讀起來,眉頭緊皺,面色凝重。
玄瀾也意識到了不對勁,問道,“怎麼?”
祈舜搖了搖頭,將奏摺遞過去。
玄瀾速度瀏覽了一遍後又再次回頭細讀,這才放下奏摺怒斥道,“荒唐!”
——那是一篇奏報雪災的摺子,災情發生在年前,但地方官怕沖了過年的喜氣,特意年後再報上來。災情發生在濟北之地,摺子里對災情情況如何、傷亡如何,言辭模糊,翔實的數據幾乎沒有。
“來人!召六部尚書進宮!”玄瀾立即道。
傳口諭的公公打聽了一下,直接殺去了清風茶樓,然後把六個尚書一窩端了。可憐幾位尚書剛出宮沒多久,熱茶還沒喝幾口呢,就又要被召進宮了!
玄瀾直接把摺子扔到他們六個人面前,六人輪流把摺子內容都過了一遍,特色也都青了——這地方官也真大膽,如此大事也敢壓到年後再報!
抬起頭才發現王爺就坐在陛下主位旁邊,殿裡燒了金絲炭,比外頭要暖和許多,王爺的臉蛋都是紅撲撲的,整個人裹在貂領裘衣里,清峻不減當年。
祈舜現在在他們六個面前也坦然了,隨意的很。
從盤腿坐著的軟墊上站起,鑲毛領的斗篷邊垂下,祈舜居高臨下的看著六位尚書,“六位大人可曾聽聞濟北雪災之事?”
“不曾。”“未曾聽聞。”六人紛紛搖頭。
六人跪在地上只能看見一雙色澤亮麗的鹿皮靴,以及鑲毛領的千重雪披風。眼前又出現了一雙金線騰龍的流雲靴,六人便知這便是陛下了。
“安卿,你去把濟北上下主要官員的名冊調出來,再查處相關名目,送與朕一閱;梁卿,你速速派人去濟北之地實地查看,估算一下賑災約莫需要多少銀兩;連卿,你工部配合戶部行事。”只聽得玄瀾一連串的命令吩咐下來。
祈舜來回踱了一圈,最後道,“戶部的人太慢,我讓溫玦也派人去暗中查訪一下。”
“勞煩皇叔。”
“說什麼客氣話。”
今年北方的天氣著實要比往年冷了些,也不知道何時才能暖和起來。玄瀾旨意發出去的第二天,京中就又飄起了雪,宮裡的兩位主子卻都沒有賞雪的興致,憂慮的都是濟北雪災的事情。
這邊估摸著派出去的人應當要趕到濟北了,那邊濟北八百里加急的人快馬加鞭趕到了京城。
原來是濟北知府在上完摺子後發現雪災還在持續加重,頓時就有點扛不住了,上一封摺子自作主張壓到年後再報上去已經讓他心驚膽戰,抱的那是賭那雪能停的意思。但顯然老天爺並沒有眷顧與於他,庭院積雪,河面結冰,災情加重。
玄瀾在朝堂上提到這件事的時候怒氣很大,怒斥道:“混帳東西!”並且當場就摘了濟北知府的官帽子,令戶部尚書梁舒先帶五萬兩銀子前往濟北賑災,鎮國候燕鉞隨行,將濟北知府解官押解回京。
第102章 濟北
“起來,你該去上早朝了。”祈舜閉著眼睛一腳踹了過去。
玄瀾腿被踹開,啪嘰瞬間又粘了回來,抬了抬眼皮,啞著嗓音問簾外,“幾時了?”
簾外傳來宮女清越的聲音,“回陛下,丑時三刻。”
“不急,寅時才上朝。”某人連眼睛都沒有睜開,被子一蓋,手又開始不安分起來。
祈舜不耐煩拍開他的手,一卷被子翻身道,“沒本事在兩刻鐘內做完……就別給我點火!”
玄瀾的手僵在了半途,嘴角抽了抽,一時間不知道是該一時盡興認了這兩刻鐘,還是該維護自己維護自己總攻的尊嚴忍一忍。
就這麼猶豫了一小會,祈舜已經迷迷糊糊又快睡著了。
罷了罷了。
見他睡的迷糊的樣子,玄瀾搖了搖頭從被窩裡起來。替祈舜掖好被子,輕聲說,“等朕下朝,朕去送你。”
祈舜意識迷糊著輕輕應了一聲。
濟北的雪災因拖的時間久了,有些民變的跡象。戶部尚書梁舒一到達濟北,初步預估了一下情況,就立即上了摺子回來,言道這邊京里至少還要再壓十萬兩白銀過去,並且特意提了提這十萬兩是要最後到達百姓手裡的十萬兩,否則“恐則生變”。
梁舒對於賑災這回事也算是熟悉了,當初被玄瀾扔到皖南去,就是去做安撫災民的活計。然而初到濟北,所見所聞依然觸目驚心。
雪災不同於水災,水災是轉瞬即逝的洪流,雪災這是凝固的殘酷——風雪沒過腳踝,幾乎是寸步難行,走幾步便能看見路邊被壓塌的房屋,甚至偶爾還會踩中被大雪覆蓋住的屍體。
難得見到幾個活人,身上的棉衣打了補丁破了洞,倚靠在門邊,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就好像臉已經被凍住了,眼神也被凍住了一樣,沒有一絲熱乎的溫度。就像、就像……就像之前翻出來的,被埋在雪地中的殭屍!
梁大人被嚇得倒退兩步,找到驛站安定下來後,立即提筆寫摺子,哆哆嗦嗦的也不知是冷的還是嚇的,筆都拿不穩。
八百里加急送往華京城,驚了一地朝臣,很明顯,民情生變,若是處理不好,少不得一個民怨沸騰。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忖度著,要不要跑這一趟。幾位尚書對對眼神,憑良心說,無論是從爵位實權還是從民間聲望來看,翊親王無疑是最合適的那個人……就是不知道陛下肯不肯放人了。
祈舜嘆了口氣搖搖頭,出列,“臣請往濟北。”
滿朝大臣都不約而同的鬆了一口氣,只有六部尚書又開始擔心……這王爺,會不會招來陛下的忌憚啊?
收回來的眼神卻是溫和帶笑的,眼角眉梢微微向上翹起,俱皆是不經意的風情,他壓了壓向上翹的嘴角,又扔了幾本摺子過去,“趕緊批完趕緊去看球球!”
球球……那不過是一團球!有什麼好看的!玄瀾怒了。
是的,球球……未來的成宣帝幼時慘不忍睹的小名,叫做球球。
長大後的成宣帝抗拒過,抗拒的理由是這樣的:今有重銘,當永誌不忘——父皇你要天天喊我的大名才能夠彰顯你對父王的愛意啊!
承慶帝的原話是這樣的:男兒立於世當志存高遠,勿要拘泥於此等小事。
成宣帝:說人話!
承慶帝:太肉麻了你父王會不讓我上他的床的,喊你球球你父王多開心吶。
少年成宣帝受到了一萬點傷害,於是跑去找父王告狀,祈舜很坦誠的告訴他:“可你小時候確實是一團球麼!”
大道至簡,重劍無鋒,少年成宣帝因為這樸實無華的話再次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以後的事暫且壓下不表,當日,還是一團球的重銘太子還在隔壁偏殿裡嗷嗷叫著求喝奶,拙政殿內祈舜卻停下了瀏覽奏摺的腳步,拿著手上的奏摺就細細研讀起來,眉頭緊皺,面色凝重。
玄瀾也意識到了不對勁,問道,“怎麼?”
祈舜搖了搖頭,將奏摺遞過去。
玄瀾速度瀏覽了一遍後又再次回頭細讀,這才放下奏摺怒斥道,“荒唐!”
——那是一篇奏報雪災的摺子,災情發生在年前,但地方官怕沖了過年的喜氣,特意年後再報上來。災情發生在濟北之地,摺子里對災情情況如何、傷亡如何,言辭模糊,翔實的數據幾乎沒有。
“來人!召六部尚書進宮!”玄瀾立即道。
傳口諭的公公打聽了一下,直接殺去了清風茶樓,然後把六個尚書一窩端了。可憐幾位尚書剛出宮沒多久,熱茶還沒喝幾口呢,就又要被召進宮了!
玄瀾直接把摺子扔到他們六個人面前,六人輪流把摺子內容都過了一遍,特色也都青了——這地方官也真大膽,如此大事也敢壓到年後再報!
抬起頭才發現王爺就坐在陛下主位旁邊,殿裡燒了金絲炭,比外頭要暖和許多,王爺的臉蛋都是紅撲撲的,整個人裹在貂領裘衣里,清峻不減當年。
祈舜現在在他們六個面前也坦然了,隨意的很。
從盤腿坐著的軟墊上站起,鑲毛領的斗篷邊垂下,祈舜居高臨下的看著六位尚書,“六位大人可曾聽聞濟北雪災之事?”
“不曾。”“未曾聽聞。”六人紛紛搖頭。
六人跪在地上只能看見一雙色澤亮麗的鹿皮靴,以及鑲毛領的千重雪披風。眼前又出現了一雙金線騰龍的流雲靴,六人便知這便是陛下了。
“安卿,你去把濟北上下主要官員的名冊調出來,再查處相關名目,送與朕一閱;梁卿,你速速派人去濟北之地實地查看,估算一下賑災約莫需要多少銀兩;連卿,你工部配合戶部行事。”只聽得玄瀾一連串的命令吩咐下來。
祈舜來回踱了一圈,最後道,“戶部的人太慢,我讓溫玦也派人去暗中查訪一下。”
“勞煩皇叔。”
“說什麼客氣話。”
今年北方的天氣著實要比往年冷了些,也不知道何時才能暖和起來。玄瀾旨意發出去的第二天,京中就又飄起了雪,宮裡的兩位主子卻都沒有賞雪的興致,憂慮的都是濟北雪災的事情。
這邊估摸著派出去的人應當要趕到濟北了,那邊濟北八百里加急的人快馬加鞭趕到了京城。
原來是濟北知府在上完摺子後發現雪災還在持續加重,頓時就有點扛不住了,上一封摺子自作主張壓到年後再報上去已經讓他心驚膽戰,抱的那是賭那雪能停的意思。但顯然老天爺並沒有眷顧與於他,庭院積雪,河面結冰,災情加重。
玄瀾在朝堂上提到這件事的時候怒氣很大,怒斥道:“混帳東西!”並且當場就摘了濟北知府的官帽子,令戶部尚書梁舒先帶五萬兩銀子前往濟北賑災,鎮國候燕鉞隨行,將濟北知府解官押解回京。
第102章 濟北
“起來,你該去上早朝了。”祈舜閉著眼睛一腳踹了過去。
玄瀾腿被踹開,啪嘰瞬間又粘了回來,抬了抬眼皮,啞著嗓音問簾外,“幾時了?”
簾外傳來宮女清越的聲音,“回陛下,丑時三刻。”
“不急,寅時才上朝。”某人連眼睛都沒有睜開,被子一蓋,手又開始不安分起來。
祈舜不耐煩拍開他的手,一卷被子翻身道,“沒本事在兩刻鐘內做完……就別給我點火!”
玄瀾的手僵在了半途,嘴角抽了抽,一時間不知道是該一時盡興認了這兩刻鐘,還是該維護自己維護自己總攻的尊嚴忍一忍。
就這麼猶豫了一小會,祈舜已經迷迷糊糊又快睡著了。
罷了罷了。
見他睡的迷糊的樣子,玄瀾搖了搖頭從被窩裡起來。替祈舜掖好被子,輕聲說,“等朕下朝,朕去送你。”
祈舜意識迷糊著輕輕應了一聲。
濟北的雪災因拖的時間久了,有些民變的跡象。戶部尚書梁舒一到達濟北,初步預估了一下情況,就立即上了摺子回來,言道這邊京里至少還要再壓十萬兩白銀過去,並且特意提了提這十萬兩是要最後到達百姓手裡的十萬兩,否則“恐則生變”。
梁舒對於賑災這回事也算是熟悉了,當初被玄瀾扔到皖南去,就是去做安撫災民的活計。然而初到濟北,所見所聞依然觸目驚心。
雪災不同於水災,水災是轉瞬即逝的洪流,雪災這是凝固的殘酷——風雪沒過腳踝,幾乎是寸步難行,走幾步便能看見路邊被壓塌的房屋,甚至偶爾還會踩中被大雪覆蓋住的屍體。
難得見到幾個活人,身上的棉衣打了補丁破了洞,倚靠在門邊,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就好像臉已經被凍住了,眼神也被凍住了一樣,沒有一絲熱乎的溫度。就像、就像……就像之前翻出來的,被埋在雪地中的殭屍!
梁大人被嚇得倒退兩步,找到驛站安定下來後,立即提筆寫摺子,哆哆嗦嗦的也不知是冷的還是嚇的,筆都拿不穩。
八百里加急送往華京城,驚了一地朝臣,很明顯,民情生變,若是處理不好,少不得一個民怨沸騰。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忖度著,要不要跑這一趟。幾位尚書對對眼神,憑良心說,無論是從爵位實權還是從民間聲望來看,翊親王無疑是最合適的那個人……就是不知道陛下肯不肯放人了。
祈舜嘆了口氣搖搖頭,出列,“臣請往濟北。”
滿朝大臣都不約而同的鬆了一口氣,只有六部尚書又開始擔心……這王爺,會不會招來陛下的忌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