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承慶十一年這一年,百官發現,他們越來越看不懂他們的皇帝了。
都說帝王心思難測,伴君如伴虎,這話果然不假。
重銘太子在年初出生,又被立為儲君,按理來說,這時候,應該是太液池上那位恩寵最盛的時候,說不得後位有望。
嫡長嫡長,嫡在長之前,總要有個嫡字才能夠站得住腳。
但是……
重銘太子被陛下抱回麒麟殿親自教養,並不居於後宮。六宮諸事依舊由唯一的妃位端妃謝氏總理,後宮裡人心難測,一時間風向又變了……莫不是,端妃要起來了?
呸呸呸,人端妃早就起來了,這後宮裡頭位分她是頭一份,她們又算是什麼貨色,還妄圖和太液池上那位爭寵?
……這後宮真是荒涼啊。
后妃們聚在一起的時候排排坐,看來看去數來數去都是幾個熟人,感嘆道。
是啊,真荒涼啊。
老大臣們憂國憂民,難得坐在一起喝杯茶,想到當今陛下單薄的子嗣,感嘆道。
——不如廣納秀女吧。
青壯的大臣們聽聞家父家師們如此之說,非常誠懇的建議道。
說起來陛下只是在大婚的時候選秀過一回,便再也沒有選秀過了,這些年後宮散的散死的死,能叫得出位分的妃嬪兩隻手都數的過來,也著實是太荒涼了一些。
而且,各家在前些年沒能趕上選秀的女兒,這些年,也都長的差不多了吧。
所以,選秀吧。
選秀好哇,選秀多好。
一旦選秀,後宮也不荒涼了,前朝也不平靜了,大家都有好戲看了。
朝會上都察院的一位大臣先提出了這茬,玄瀾冷笑一聲,不置可否。
那位大臣覺得有戲,眼珠子轉了轉,心思活絡起來。
散朝之後,都察院左右都御使以及六部尚書被叫去了拙政殿。
商談完國事之後,陛下狀若感嘆的提了一句,“皇叔近日來又有些受了風寒,朕還是打算把他接進宮來住。”
那位大臣一愣,不是在說選秀的事嗎?提到王爺幹什麼?
六部尚書——是的,六部尚書。六部尚書汗毛一凜,全部振奮了精神——原本還疑慮都察院的事兒和六部沒啥關係,也不知道陛下把他們叫來幹什麼……看來這關係,是要出在王爺的身上了。
六部早已經全是玄瀾的人了,禮部尚書馮敬之自不用說;吏部尚書安修言——容國公府世子,自家人;戶部尚書梁舒——兜兜轉轉還是抱牢了如今聖上的大腿,才重新坐回了夏朝的財政大總管;刑部尚書謝文彥——朝堂新貴,端妃謝氏胞兄,自登基之初便是聖上的心腹;兵部尚書賀青山——六部之中最穩的一個尚書了,最是明白不過;最後還剩下一個工部尚書,之前腆著個肚子的油滑老尚書輕輕鬆鬆就被玄瀾攆了下來,換了一個非常符合工部特色的手藝硬腦子也硬的硬骨頭上去。
都察院左右都御使都在心裡嘟囔……王爺不是自年後就在宮裡住著了嗎?陛下您還用再把他接進來一回?
皇帝抬抬眼皮子——朕就是通知你們一聲。
被自家一把手二把手擋在後頭的都察院某御史聽見陛下提起王爺,想陛下同王爺還真是叔侄情深,感情還挺好,腦子一轉就道,“王爺獨身多年,頗為不易,陛下也正好趁著此次選秀,替王爺選個王妃出來。”
皇帝:“……”
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微微轉身看向自家小弟:“……你小子不會是不知道王爺是斷袖吧?”
某御史呆呆點頭,知道啊,但王爺總得成家立業吧,我這是為他好。
御座上皇帝的臉色已經完全放了下來,看不出喜怒,伍大公公縮了縮脖子,心裡默念了一聲阿彌陀佛,看向某御史的眼神充滿了同情。
六部尚書里吏部尚書和禮部尚書額頭上冷汗都冒出來了,朝左手邊的左右都御使狂使眼色……快讓你小弟閉嘴!
只聽得皇帝慢吞吞的道,也沒有惱怒,聲音依舊是平穩的,“——皇叔的下半輩子,朕自然是放在心上的。只是御醫說他身上留有諸多暗傷,還需得好好調養一番……朕與皇叔感情自然深厚,還想著皇叔一人住在碧合殿無法照顧自己周全,須得朕隨時照看著才是。”
初聽第一遍,只是覺得——啊,陛下同王爺感情真好。
然後細細回想個第二遍第三遍——咦?好像有哪裡不對?
皇帝遞了個眼神過去問,跪在地上的那位都察院御史想了想沒問題啊,點點頭很慡快的應了,完了還不忘拍一發陛下的馬屁“陛下純孝,這是王爺的福分。”
那邊六部尚書里禮部馮敬之和吏部安修言兩人被陛下這一番話嚇出了一聲冷汗,噗通一聲就跪了下來,小心肝都是顫抖的——陛下、陛下這是想和大臣們攤牌了嗎?!
三思啊陛下!
皇帝陛下垂著眼皮子看他們無動於衷,一副朕就是通知你們一下的表情,並且一點都不打算要改變這個決定。
和滿朝大臣攤牌倒是沒必要……不過,你們六個,可得和朕站在同一條船上啊!
六部尚書一摻進來,都察院兩位都御使的逼格就不夠看了,那個小御史更是被陛下同兩位尚書的眼神交鋒給弄得雲裡霧裡,然後看看剩下的四位尚書……奧,還好,還好不僅僅是他們都察院不懂。
沒等兩下,六部那便和下餃子一樣噗通噗通又跪了三個:戶部尚書梁舒、刑部尚書謝文彥、兵部尚書賀青山。這三位想著想著,頭上的冷汗冒著冒著,心裡那叫一個惶恐加害怕,前頭兩位轉過頭來同他們對視了一眼——剎那間眼前白光乍起,被刻意掩藏起來的細節如風暴般呼嘯而至,嗓子眼兒都是冒著煙兒的……不不不不、不、不會,是真的吧!
皇帝陛下的大舅子告訴他們,沒錯,就是真的。
前頭兩位:既然貧道已經下鍋了……道友你也一起下來陪著吧。
……死了貧道道友你不能自己獨活呀。
地上一溜兒排去六部尚書跪了五個,僅剩工部尚書一個獨苗苗了,工部尚書連項是個勁瘦的老頭,呆愣愣的看著自己的同僚,不知道他們為啥都跪下來,遲疑的想著,自己要不也跪吧?就站自己一個似乎有點不太好。
他左手邊的馮敬之和右手邊的梁舒,兩人一人拽一隻袖子,把他拉著跪下了,然後梁舒附在他耳邊,快速的說了一句話,連尚書聽完後膝蓋一軟,簡直都要跪趴了……乖乖!
六部六個尚書頻率終於達到了一致,一齊跪在地上打著顫冒冷汗,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有多冷呢。
都察院的那位小御史還在不死心的上諫陛下廣選秀女,替自己選妃的同時還能替王爺選個王妃。六位尚書只恨不得把他的嘴給封起來,只聽得陛下道,“選秀啊……皇叔……”
都說帝王心思難測,伴君如伴虎,這話果然不假。
重銘太子在年初出生,又被立為儲君,按理來說,這時候,應該是太液池上那位恩寵最盛的時候,說不得後位有望。
嫡長嫡長,嫡在長之前,總要有個嫡字才能夠站得住腳。
但是……
重銘太子被陛下抱回麒麟殿親自教養,並不居於後宮。六宮諸事依舊由唯一的妃位端妃謝氏總理,後宮裡人心難測,一時間風向又變了……莫不是,端妃要起來了?
呸呸呸,人端妃早就起來了,這後宮裡頭位分她是頭一份,她們又算是什麼貨色,還妄圖和太液池上那位爭寵?
……這後宮真是荒涼啊。
后妃們聚在一起的時候排排坐,看來看去數來數去都是幾個熟人,感嘆道。
是啊,真荒涼啊。
老大臣們憂國憂民,難得坐在一起喝杯茶,想到當今陛下單薄的子嗣,感嘆道。
——不如廣納秀女吧。
青壯的大臣們聽聞家父家師們如此之說,非常誠懇的建議道。
說起來陛下只是在大婚的時候選秀過一回,便再也沒有選秀過了,這些年後宮散的散死的死,能叫得出位分的妃嬪兩隻手都數的過來,也著實是太荒涼了一些。
而且,各家在前些年沒能趕上選秀的女兒,這些年,也都長的差不多了吧。
所以,選秀吧。
選秀好哇,選秀多好。
一旦選秀,後宮也不荒涼了,前朝也不平靜了,大家都有好戲看了。
朝會上都察院的一位大臣先提出了這茬,玄瀾冷笑一聲,不置可否。
那位大臣覺得有戲,眼珠子轉了轉,心思活絡起來。
散朝之後,都察院左右都御使以及六部尚書被叫去了拙政殿。
商談完國事之後,陛下狀若感嘆的提了一句,“皇叔近日來又有些受了風寒,朕還是打算把他接進宮來住。”
那位大臣一愣,不是在說選秀的事嗎?提到王爺幹什麼?
六部尚書——是的,六部尚書。六部尚書汗毛一凜,全部振奮了精神——原本還疑慮都察院的事兒和六部沒啥關係,也不知道陛下把他們叫來幹什麼……看來這關係,是要出在王爺的身上了。
六部早已經全是玄瀾的人了,禮部尚書馮敬之自不用說;吏部尚書安修言——容國公府世子,自家人;戶部尚書梁舒——兜兜轉轉還是抱牢了如今聖上的大腿,才重新坐回了夏朝的財政大總管;刑部尚書謝文彥——朝堂新貴,端妃謝氏胞兄,自登基之初便是聖上的心腹;兵部尚書賀青山——六部之中最穩的一個尚書了,最是明白不過;最後還剩下一個工部尚書,之前腆著個肚子的油滑老尚書輕輕鬆鬆就被玄瀾攆了下來,換了一個非常符合工部特色的手藝硬腦子也硬的硬骨頭上去。
都察院左右都御使都在心裡嘟囔……王爺不是自年後就在宮裡住著了嗎?陛下您還用再把他接進來一回?
皇帝抬抬眼皮子——朕就是通知你們一聲。
被自家一把手二把手擋在後頭的都察院某御史聽見陛下提起王爺,想陛下同王爺還真是叔侄情深,感情還挺好,腦子一轉就道,“王爺獨身多年,頗為不易,陛下也正好趁著此次選秀,替王爺選個王妃出來。”
皇帝:“……”
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微微轉身看向自家小弟:“……你小子不會是不知道王爺是斷袖吧?”
某御史呆呆點頭,知道啊,但王爺總得成家立業吧,我這是為他好。
御座上皇帝的臉色已經完全放了下來,看不出喜怒,伍大公公縮了縮脖子,心裡默念了一聲阿彌陀佛,看向某御史的眼神充滿了同情。
六部尚書里吏部尚書和禮部尚書額頭上冷汗都冒出來了,朝左手邊的左右都御使狂使眼色……快讓你小弟閉嘴!
只聽得皇帝慢吞吞的道,也沒有惱怒,聲音依舊是平穩的,“——皇叔的下半輩子,朕自然是放在心上的。只是御醫說他身上留有諸多暗傷,還需得好好調養一番……朕與皇叔感情自然深厚,還想著皇叔一人住在碧合殿無法照顧自己周全,須得朕隨時照看著才是。”
初聽第一遍,只是覺得——啊,陛下同王爺感情真好。
然後細細回想個第二遍第三遍——咦?好像有哪裡不對?
皇帝遞了個眼神過去問,跪在地上的那位都察院御史想了想沒問題啊,點點頭很慡快的應了,完了還不忘拍一發陛下的馬屁“陛下純孝,這是王爺的福分。”
那邊六部尚書里禮部馮敬之和吏部安修言兩人被陛下這一番話嚇出了一聲冷汗,噗通一聲就跪了下來,小心肝都是顫抖的——陛下、陛下這是想和大臣們攤牌了嗎?!
三思啊陛下!
皇帝陛下垂著眼皮子看他們無動於衷,一副朕就是通知你們一下的表情,並且一點都不打算要改變這個決定。
和滿朝大臣攤牌倒是沒必要……不過,你們六個,可得和朕站在同一條船上啊!
六部尚書一摻進來,都察院兩位都御使的逼格就不夠看了,那個小御史更是被陛下同兩位尚書的眼神交鋒給弄得雲裡霧裡,然後看看剩下的四位尚書……奧,還好,還好不僅僅是他們都察院不懂。
沒等兩下,六部那便和下餃子一樣噗通噗通又跪了三個:戶部尚書梁舒、刑部尚書謝文彥、兵部尚書賀青山。這三位想著想著,頭上的冷汗冒著冒著,心裡那叫一個惶恐加害怕,前頭兩位轉過頭來同他們對視了一眼——剎那間眼前白光乍起,被刻意掩藏起來的細節如風暴般呼嘯而至,嗓子眼兒都是冒著煙兒的……不不不不、不、不會,是真的吧!
皇帝陛下的大舅子告訴他們,沒錯,就是真的。
前頭兩位:既然貧道已經下鍋了……道友你也一起下來陪著吧。
……死了貧道道友你不能自己獨活呀。
地上一溜兒排去六部尚書跪了五個,僅剩工部尚書一個獨苗苗了,工部尚書連項是個勁瘦的老頭,呆愣愣的看著自己的同僚,不知道他們為啥都跪下來,遲疑的想著,自己要不也跪吧?就站自己一個似乎有點不太好。
他左手邊的馮敬之和右手邊的梁舒,兩人一人拽一隻袖子,把他拉著跪下了,然後梁舒附在他耳邊,快速的說了一句話,連尚書聽完後膝蓋一軟,簡直都要跪趴了……乖乖!
六部六個尚書頻率終於達到了一致,一齊跪在地上打著顫冒冷汗,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有多冷呢。
都察院的那位小御史還在不死心的上諫陛下廣選秀女,替自己選妃的同時還能替王爺選個王妃。六位尚書只恨不得把他的嘴給封起來,只聽得陛下道,“選秀啊……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