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燕鉞:“……”都關起來了還談什麼喜不喜歡廢話少說拳頭底下見真章啊!
玄瀾:“那個人被關起來前曾經位高權重……把他關起來的人很喜歡他。”只是因為想給他最好的……只是,想要他只屬於他一個人。
燕鉞:“……”陛下你不用說了微臣已經知道那個人之誰了,簡直欲哭無淚。
見他許久不說話,玄瀾皺眉,“你個木頭怎麼會知道……回去替朕問問紀菡,朕明日要聽答案。”
燕鉞:“……”
進宮匯報後莫名其妙多出來一個任務的鎮國候翻牆去見了自己的未婚妻……是的,他從邊關回來後,兩人的婚期已經定下來了。按照習俗,婚前兩個新人是不能見面的,但是接到陛下新命令的他又不得不去見未婚妻一面……於是,只有翻牆。
容國公府的圍牆在他家未來姑爺的敏捷身手下,輕鬆的被翻了過去。
謝天謝地,在邊關這兩年城牆都翻過,家牆實在算不了什麼。
安大小姐聽完之後只問了他一句,“那個被關起來的人是個男子?”
想到這兩日京中詭異的動向,被軟禁的翊王府,突得聖寵的未央殿后妃……他覺得一陣頭大,沉重的點點頭。
安大小姐嗤笑一聲,“回去告訴你那個朋友,如果他和被他關起來那人掉個個兒,他會怎麼想。”
“不成仇人就不錯了,還談感情?做夢吧!”安大小姐冷笑。
次日,不敢往未央殿跑只好出宮去找自己伴讀的皇帝聽到了這個答案,一陣沉默。
皇帝沉默的決定啟程回宮。
誰料這一時興起的一陣微服出遊,竟然也遭來了一回刺客。
——或許這一回的刺客也是一時興起,因為他們人很少,並且彼此之間配合不夠,比起三年前那哪一回刺殺完全不夠看,就像是突然召集起來的人。
某幾個刺客服毒自盡時還掙扎著吐出幾個字,就利索的斷氣了。
刺客一:“王爺,有負所託……”
刺客二:“王爺……可惜了你在邊關征戰……把這狗皇帝帶大……”
刺客三:“王爺……天府……”
翊親王被軟禁在府中心懷不軌的流言就此興起。
被軟禁府中心懷不軌的翊親王:“……”
第80章 剖白
祈舜身在皇宮,哪裡來的被軟禁在府中心懷不軌的翊親王,就算有,那也是被鎖在深宮中心有怨氣的翊親王才對。
如此行事便很清楚了,這擺明了是一場栽贓陷害。
如果讓幕後之人得逞的話,不論這一場刺殺究竟會不會是翊親王府主導,他的心理都會插進一根刺。帝王最是多疑,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後果便可想而知,初初在朝中站穩腳跟的青年皇帝,與聲望卓著領兵歸來的成年親王,兩人互相猜忌,毫無疑問皇室之間就會爆發一場內戰。
一旦他們兩人相爭,幕後之人便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這場倉促之間安排的刺殺本意或許就不是刺殺他,而是離間。
可惜的是,只怕幕後之人無論如何怎麼也不會想到,他這個做侄子的,竟然暗中把人擄進了皇宮吧。
刺客被鎮國候身後那一隊的天狼衛迅速收拾了,玄瀾被眾人簇擁回皇宮。太醫院一眾太醫在麒麟殿前待命,輪番進去給皇帝把脈檢查身體,看看皇帝是否受傷。
麒麟殿內。
玄瀾看著自己手臂上那拇指長短的一條小口子,這大概是在混戰中之中被誤傷的,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眼神閃爍,然後迅速拔出腰側的匕首,在那道口子上輕輕一划,於是原本拇指長短仔細包紮都不用的一道小口子就變成了巴掌大小鮮血淋漓的傷口。
候在一旁的太醫嚇得半死,噗通一聲就跪下了。玄瀾很乾脆的把手臂伸出去,光棍的說,“可以了,治吧。”
完了還不忘補充一句,“包的嚴重點。”
太醫一臉冷汗唯唯諾諾的給皇帝止血上藥包紮,被皇帝這一刀嚇了個魂飛天外,只道是帝心難測。
三日後,這一回的刺殺風波在皇帝的強力鎮壓下被壓了下去,並沒有在朝野間帶來多大的震動。除了百官上朝的時候看見皇帝袖袍下隱隱顯出的紗布,與尋常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這位年輕的帝王並沒有打算對他的叔叔下手,也沒有要對刺客追究到底借勢清洗朝堂的意思,一切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對於玄瀾來說,面上不追究不代表真的不追究,他只是在放長線釣大魚而已。當他在宗廟與齊地那邊的探子傳來消息,莊王動作頻頻,似乎與山匪多有勾結的時候,他就明白了。
莊王段祈嘉在暗地裡與綠林山匪密謀,他以為自己還在神不知鬼不覺的進行著自己的計劃,京中的人怕是早就把他這個在先帝時期就流放回老家的皇子給忘了。
殊不知,他的一舉一動皆在京都的掌握之中,都被帝座之上的那個人看在眼裡。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不足為慮。
左臂被紗布重重的包紮了起來,看著略臃腫。玄瀾只好單手處理政務,積存的奏摺已經處理了大半,手上拿著的是應龍衛交上來的關於張永泰的最後消息。在張氏給他下藥的是爆出來以後,而太后也因為服食五石散要開始戒藥癮,無心也更加無力去護持張家,整個張家一時間樹倒猢猻散。大概是以前張永泰在做浙江總督的時候說一不二慣了,回京以後也仗著女兒是太后,說話做事不是一點的剛愎自用。這旗幟一倒,以前因為他皇親國戚的身份而不敢得罪他的人,紛紛都冒出來踩上他一腳,其中工部尚書主動交代,當初由張永泰同窗陸侍郎主持行宮重建時,戶部撥過來的銀子明顯的少掉了半箱。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糙則是皖南傳來的,皖南布政使梁舒尚書奏明工部左侍郎張和通在重建淮水堤壩的過程中,偷工減料,致使今年夏洪淮水又險些決堤,言辭懇切,證據確鑿。張和通何許人也,乃是張永泰的侄子,帝拍案而起,大怒。直言張家乃吾夏朝之蛀蟲,上不敬君國,下不顧黎民,尸位素餐,不教子弟,當即下旨廢后!
張家大房在張若碧的消息下早就與二房鬧了起來,然後迅速分家,最後張家倒台的時候,大房已經與二房沒有關係了。
在處置張家眾人的時候,玄瀾也暗地裡留了一手,大房貶為庶人,二房留在本家同張永泰一起流放寧古塔,廢后族譜除名,幽禁冷宮終身,麗嬪則降位分為昭媛。
太后張氏始終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對張家趕盡殺絕總是不好看的,看在張氏的面子上,只要張家犯得不是謀反的大罪,他就少不得要寬宏大量一回。但他又實在不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一貫受到的教育都是對敵人要斬糙除根,尤其是張永泰……三年前他既然讓人對祈舜下了手,玄瀾就沒打算再讓他活下去。
在張家本家與二房一脈流放寧古塔的路途中,玄瀾讓應龍衛偽裝成了張永泰手底下的人,去與當初牟老六一起的那一幫江湖人士接頭,說是讓他們去劫囚,不然就將他們當初刺殺王爺的事告知官府。那幫江湖人士也是窮凶極惡之徒,如何肯受這等威脅,他們的確去了流放寧古塔的必經之地,但卻不是去劫囚的,而是去滅口的。滅口的事傳到京都,玄瀾順水推舟,自然而然的讓人帶兵去抄了這一幫糙莽的老巢。
玄瀾:“那個人被關起來前曾經位高權重……把他關起來的人很喜歡他。”只是因為想給他最好的……只是,想要他只屬於他一個人。
燕鉞:“……”陛下你不用說了微臣已經知道那個人之誰了,簡直欲哭無淚。
見他許久不說話,玄瀾皺眉,“你個木頭怎麼會知道……回去替朕問問紀菡,朕明日要聽答案。”
燕鉞:“……”
進宮匯報後莫名其妙多出來一個任務的鎮國候翻牆去見了自己的未婚妻……是的,他從邊關回來後,兩人的婚期已經定下來了。按照習俗,婚前兩個新人是不能見面的,但是接到陛下新命令的他又不得不去見未婚妻一面……於是,只有翻牆。
容國公府的圍牆在他家未來姑爺的敏捷身手下,輕鬆的被翻了過去。
謝天謝地,在邊關這兩年城牆都翻過,家牆實在算不了什麼。
安大小姐聽完之後只問了他一句,“那個被關起來的人是個男子?”
想到這兩日京中詭異的動向,被軟禁的翊王府,突得聖寵的未央殿后妃……他覺得一陣頭大,沉重的點點頭。
安大小姐嗤笑一聲,“回去告訴你那個朋友,如果他和被他關起來那人掉個個兒,他會怎麼想。”
“不成仇人就不錯了,還談感情?做夢吧!”安大小姐冷笑。
次日,不敢往未央殿跑只好出宮去找自己伴讀的皇帝聽到了這個答案,一陣沉默。
皇帝沉默的決定啟程回宮。
誰料這一時興起的一陣微服出遊,竟然也遭來了一回刺客。
——或許這一回的刺客也是一時興起,因為他們人很少,並且彼此之間配合不夠,比起三年前那哪一回刺殺完全不夠看,就像是突然召集起來的人。
某幾個刺客服毒自盡時還掙扎著吐出幾個字,就利索的斷氣了。
刺客一:“王爺,有負所託……”
刺客二:“王爺……可惜了你在邊關征戰……把這狗皇帝帶大……”
刺客三:“王爺……天府……”
翊親王被軟禁在府中心懷不軌的流言就此興起。
被軟禁府中心懷不軌的翊親王:“……”
第80章 剖白
祈舜身在皇宮,哪裡來的被軟禁在府中心懷不軌的翊親王,就算有,那也是被鎖在深宮中心有怨氣的翊親王才對。
如此行事便很清楚了,這擺明了是一場栽贓陷害。
如果讓幕後之人得逞的話,不論這一場刺殺究竟會不會是翊親王府主導,他的心理都會插進一根刺。帝王最是多疑,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後果便可想而知,初初在朝中站穩腳跟的青年皇帝,與聲望卓著領兵歸來的成年親王,兩人互相猜忌,毫無疑問皇室之間就會爆發一場內戰。
一旦他們兩人相爭,幕後之人便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這場倉促之間安排的刺殺本意或許就不是刺殺他,而是離間。
可惜的是,只怕幕後之人無論如何怎麼也不會想到,他這個做侄子的,竟然暗中把人擄進了皇宮吧。
刺客被鎮國候身後那一隊的天狼衛迅速收拾了,玄瀾被眾人簇擁回皇宮。太醫院一眾太醫在麒麟殿前待命,輪番進去給皇帝把脈檢查身體,看看皇帝是否受傷。
麒麟殿內。
玄瀾看著自己手臂上那拇指長短的一條小口子,這大概是在混戰中之中被誤傷的,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眼神閃爍,然後迅速拔出腰側的匕首,在那道口子上輕輕一划,於是原本拇指長短仔細包紮都不用的一道小口子就變成了巴掌大小鮮血淋漓的傷口。
候在一旁的太醫嚇得半死,噗通一聲就跪下了。玄瀾很乾脆的把手臂伸出去,光棍的說,“可以了,治吧。”
完了還不忘補充一句,“包的嚴重點。”
太醫一臉冷汗唯唯諾諾的給皇帝止血上藥包紮,被皇帝這一刀嚇了個魂飛天外,只道是帝心難測。
三日後,這一回的刺殺風波在皇帝的強力鎮壓下被壓了下去,並沒有在朝野間帶來多大的震動。除了百官上朝的時候看見皇帝袖袍下隱隱顯出的紗布,與尋常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這位年輕的帝王並沒有打算對他的叔叔下手,也沒有要對刺客追究到底借勢清洗朝堂的意思,一切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對於玄瀾來說,面上不追究不代表真的不追究,他只是在放長線釣大魚而已。當他在宗廟與齊地那邊的探子傳來消息,莊王動作頻頻,似乎與山匪多有勾結的時候,他就明白了。
莊王段祈嘉在暗地裡與綠林山匪密謀,他以為自己還在神不知鬼不覺的進行著自己的計劃,京中的人怕是早就把他這個在先帝時期就流放回老家的皇子給忘了。
殊不知,他的一舉一動皆在京都的掌握之中,都被帝座之上的那個人看在眼裡。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不足為慮。
左臂被紗布重重的包紮了起來,看著略臃腫。玄瀾只好單手處理政務,積存的奏摺已經處理了大半,手上拿著的是應龍衛交上來的關於張永泰的最後消息。在張氏給他下藥的是爆出來以後,而太后也因為服食五石散要開始戒藥癮,無心也更加無力去護持張家,整個張家一時間樹倒猢猻散。大概是以前張永泰在做浙江總督的時候說一不二慣了,回京以後也仗著女兒是太后,說話做事不是一點的剛愎自用。這旗幟一倒,以前因為他皇親國戚的身份而不敢得罪他的人,紛紛都冒出來踩上他一腳,其中工部尚書主動交代,當初由張永泰同窗陸侍郎主持行宮重建時,戶部撥過來的銀子明顯的少掉了半箱。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糙則是皖南傳來的,皖南布政使梁舒尚書奏明工部左侍郎張和通在重建淮水堤壩的過程中,偷工減料,致使今年夏洪淮水又險些決堤,言辭懇切,證據確鑿。張和通何許人也,乃是張永泰的侄子,帝拍案而起,大怒。直言張家乃吾夏朝之蛀蟲,上不敬君國,下不顧黎民,尸位素餐,不教子弟,當即下旨廢后!
張家大房在張若碧的消息下早就與二房鬧了起來,然後迅速分家,最後張家倒台的時候,大房已經與二房沒有關係了。
在處置張家眾人的時候,玄瀾也暗地裡留了一手,大房貶為庶人,二房留在本家同張永泰一起流放寧古塔,廢后族譜除名,幽禁冷宮終身,麗嬪則降位分為昭媛。
太后張氏始終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對張家趕盡殺絕總是不好看的,看在張氏的面子上,只要張家犯得不是謀反的大罪,他就少不得要寬宏大量一回。但他又實在不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一貫受到的教育都是對敵人要斬糙除根,尤其是張永泰……三年前他既然讓人對祈舜下了手,玄瀾就沒打算再讓他活下去。
在張家本家與二房一脈流放寧古塔的路途中,玄瀾讓應龍衛偽裝成了張永泰手底下的人,去與當初牟老六一起的那一幫江湖人士接頭,說是讓他們去劫囚,不然就將他們當初刺殺王爺的事告知官府。那幫江湖人士也是窮凶極惡之徒,如何肯受這等威脅,他們的確去了流放寧古塔的必經之地,但卻不是去劫囚的,而是去滅口的。滅口的事傳到京都,玄瀾順水推舟,自然而然的讓人帶兵去抄了這一幫糙莽的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