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兩人衣衫整齊,也沒挨靠在一起,他們低聲交談,眉眼含笑,相互凝視,無疾直覺看到了什麼令人臉紅的事,倉促逃開。
莊蘭抬頭看夜幕,天空昏晦得月亮也不見,哪來的月色很好,腹誹:呆子。
她在杆欄上吹夜風,等兄長,不知這人為何也上來,唉,也許也是和自己一樣擔心吧,看他們兄弟倆感情很好。
“阿弘兄和我兄長,當年在竹里,感情就很好。”
莊蘭想那時自己還小,整天就想著玩耍,根本沒去注意身邊這兩人。現在想來,阿弘兄對其他人愛搭不理,但是總喜歡跟在兄長身邊。那時候,阿弘兄,就喜歡著兄長吧。
“我聽兄長說,他的衣服和弓箭,都是莊郎贈予。”
劉弘有時會跟無疾講他以前的生活,無疾記得很清楚。
“嗯,兄長一直照顧我們,小時候,兄長也贈送我弓箭咧。”
莊蘭覺得兄長是最溫柔、可親的男子,天下少有。
“你弓射學自何人?”
無疾見過莊蘭射箭,她的弓射手法頗有兄長的特色,發箭也很快。
“噓”,莊蘭把無名指放在唇邊。
樓下,劉弘和莊揚悠然走過,進入院中。
待兩人慢悠悠離開,莊蘭下了欄杆,回屋去睡。杆欄上,唯留無疾一人,在夜風中,思索了許久,無疾意識到,他發現的事,千萬不可讓父親知曉。
無疾年紀雖不大,但是跟在父親身邊耳聞目濡,他清楚這樣一件事會讓父親暴怒甚至動了殺心。
兩日後的凌晨,劉弘親自送行老段和大春的兩支隊伍出發。大春領一支騎兵,老段帶上數位神弓手,做伐薪、採藥人裝束,用農具裝著弓箭。
經過這幾日的密謀,萬事皆備,只待蜀王出現。
老段和他的手下,需要潛入邛山,在蜀王登山道之際,射殺蜀王;大春則負責在入山的通道截殺,務必保證蜀王死透。
根據細作的消息,隨同蜀王前去祭天的文武官員不少,這一殺,可謂一窩端。當然,最主要的是,刺殺蜀王,只要蜀王一死,官員大亂,束手就擒。
蜀王被殺,必然導致臨邛城內譁然,蜀兵軍心潰然,劉弘會趁機帶兵,襲擊城門,一攻而入。
若無差池,臨邛應聲而下,這伐蜀的戰鬥,可算到此結束。
天亮後,蜀王派兵上山巡視,老段熟悉地形,領眾人躲避搜索。蜀兵稟報安全後,蜀王才緩緩登上山道。
秋高氣慡,蜀王領著數位文武官登山,身邊有一眾護衛。在遭遇幾次兵敗後,蜀王大感挫敗,竟寵信起一位道士,每做一事,都會請示道士。這次祭天之舉,也是道士的主意。蜀王昏聵多年,已失去了早年的判斷力,對身邊的文武臣亦不信任,反倒信起歪門邪說來,已是日暮窮途。
蜀王和道士走在前頭,官員在後,侍衛兩側巡護。
當蜀王走至一處狹窄傾斜的山道,埋伏在對面山崖多時的老段和他的神弓手們,百箭齊發。瞬間道士應聲倒下,成了刺蝟,蜀王被身後一位老將撲倒,逃過一命,卻也身負重傷。
箭雨下,官員們拼命逃竄,退到開闊的地方,躲避起來,受傷的蜀王亦被抬往後方,蜀兵弓手上前反擊。
老段見蜀王未死,扼腕不已。他領著手下蹲身於岩石後,迅速移動,追尋。行進中,他們還需反擊並躲避蜀弓手的射殺。
老段擅射,劉弘分配給他的這些弓兵,也都是漢軍中的神弓手,他們各據掩護點射,蜀國士兵上來一位,倒斃一位,蜀兵惶恐無比,連連倒退。
多年的捕盜生涯,老段熟悉臨邛的山林,他見蜀官員護著蜀王匆促往山下撤,老段喚上兩位弓兵,抄近道追擊。
這就跟緝捕一樣,他必然不會讓帶傷的寇首逃脫。
此時的山腳下,大春攔截第一批逃奔下來的人,許多都是官員,直接俘虜。
蜀國官兵不知曉山上埋伏多少弓手,糙木皆兵,往山下逃又被追殺,抓捕,恐慌無措,大多束手就擒。
老段在山林中追蹤,如履平地,他迅速解決掉幾位攔阻的士兵,終於追上被丟棄在半道的蜀王。蜀王傷重無法逃脫,跟老段苦苦哀求著,老段想起淶里餓殍遍地、貧民束手就戮的情景,他搭上兩枚木箭,拉圓弓射殺了蜀王。這位占據蜀地十數載的君王,死時孤零零一人,倒也悽慘。
其他弓兵追趕在身後,逐漸朝老段聚集,老段命令一位手下:“將他頭割了,我們下山去。”便就有人像切蘿蔔似的,將蜀王的頭顱割下,提在手上。
提著這麼一個血淋淋的頭顱,老段領著眾人往山下集合,大春的騎兵等候在山腳。
老段將頭顱遞給大春,說道:“速通報公子,已斬賊首。”
大春沒有片刻停留,命令手下快馬加鞭,把捷報連並頭顱送往劉弘軍中。
劉弘領兵在丘武崗等候,他召集了軍隊,只待一個消息,即刻出兵。
彎曲的山道上,一位騎兵拼命奔馳,一手執韁繩,一手提著一個異樣的物品,飛速而來。
劉弘視力好,在霍與期和莊揚還未反應過來時,他已知曉事情辦成了!
按原先約好,大春放人回去臨邛傳播蜀王被殺,此時臨邛正陷入混亂。兵貴神速,劉弘即刻出發。
劉弘親自領兵,浩浩蕩蕩來到臨邛城下,漢軍高舉蜀王頭顱,齊呼:“蜀王已死!還不速降!”
守城的蜀兵早已無心抵抗,丟盔棄甲逃去。
攻城的部將沒有遇到絲毫抵抗,將城門撞開,臨邛百姓關門閉戶,安靜無聲。
“公子,怕是有詐。”
霍與期警惕,覺得不大對。蜀王出去祭天,可是臨邛留駐著他的軍隊,由魏川率領,不可能沒有絲毫抵抗。
“進去吧。”
劉弘率兵上前,他身邊跟隨著莊揚,他對莊揚叮囑:“二郎,你到後面去。”莊揚聽從,他不會武藝,也不願意給劉弘添麻煩。
漢軍士兵入駐臨邛,迅速控制城門。劉弘領著一支精銳部隊,來到蜀兵的營地,他仍是沒遭遇到抵抗。軍營中,有千餘名蜀兵,幾位蜀將和文臣在前,伏在地上,以示降服。
劉弘讓部下搜尋魏川,在主營中找到了魏川的屍體,還有數十具蜀兵屍首。
蜀王被殺的命令傳到臨邛城內,守城的蜀兵逃散,魏川命令部下組織抵抗,然而部下並不肯聽他的命令,各自逃去。在攔阻中,魏川被殺,死於自己人之手。
魏川在蜀地有兇殘之名,士兵稍微有過,動輒打殺,也由此死於部下之手。若是魏嘉在蜀軍中,今日的場面只怕不同,不過以魏嘉一人之力,也無濟於事。
劉弘命令斂葬魏川,他雖非一位好人,可也是為自己的君王忠心不二,一條黑路走到底。
劉弘駐紮於縣府,臨邛的大小官員,紛紛前來投降,劉弘讓霍與期接待。這日,章長生父子和張離父子帶著一眾臨邛的豪富前來勞軍,設宴款待漢軍。
漢軍所到,秋毫無犯,果然如劉弘承諾的那般。
臨邛大捷的消息,被飛馬不停蹄送往錦官城,漢王驚喜非常,自不必說。
第76章 竹里紅葉
自蜀王被殺後, 臨邛各鄉, 相續投降,漢軍只遭遇到小規模的抵抗。劉弘領著一支隊伍, 前往竹里。竹里居民十不存二, 滿目蕭條荒蕪。
大春跟隨劉弘前來竹里, 還帶著妻女。一家三口,找到他們以前的房子, 那房子破敗, 為野糙吞噬。
竹里的絕大多房子,在被遺棄後, 都已不能居住, 像張家和莊家的大宅, 更是有火燎的痕跡,吐露它們曾為盜寇占據的過往。
曾經坐落在竹山下的莊家宅院,被焚成了一堆黑炭,唯有院前的山茶花還頑強生存著。莊揚踩過齊膝的雜糙, 來到山茶花後的池子, 一池的水都已乾涸, 池中丟滿破瓦破磚破簍子等等,哪還有一尾魚一隻蝦。
抬頭眺望竹山,竹葉蔥翠依舊,卻不知那頭大貘還在嗎?
“二郎。”
劉弘跟上來,在竹林中找到莊揚。此時,竹山的山腳下, 幾位士兵在莊宅的遺址中清理。
“阿弘小時候常在這邊伐竹。”
莊揚回過頭來,對劉弘講述,林風吹拂他的髮絲,他五官柔美,嘴角笑意潺湲。
“嗯,有時抬頭,會看到二郎站在窗內。”
劉弘撥弄莊揚耳邊的髮絲,他還記得莊揚十五歲時的模樣,讓他驚為天人。
“二郎是在看我嗎?”
那個衣衫襤褸,寡言少語的男孩,一直被他照顧著。
“你那時小,覺得很可憐。”
莊揚也不清楚,自己對劉弘情感從何時起了變化,他年長劉弘兩歲,本不該去喜歡一個年紀比他小的人。
當年那個矮小的窮孩子,轉眼間,已是位高大威武的將領。
莊蘭抬頭看夜幕,天空昏晦得月亮也不見,哪來的月色很好,腹誹:呆子。
她在杆欄上吹夜風,等兄長,不知這人為何也上來,唉,也許也是和自己一樣擔心吧,看他們兄弟倆感情很好。
“阿弘兄和我兄長,當年在竹里,感情就很好。”
莊蘭想那時自己還小,整天就想著玩耍,根本沒去注意身邊這兩人。現在想來,阿弘兄對其他人愛搭不理,但是總喜歡跟在兄長身邊。那時候,阿弘兄,就喜歡著兄長吧。
“我聽兄長說,他的衣服和弓箭,都是莊郎贈予。”
劉弘有時會跟無疾講他以前的生活,無疾記得很清楚。
“嗯,兄長一直照顧我們,小時候,兄長也贈送我弓箭咧。”
莊蘭覺得兄長是最溫柔、可親的男子,天下少有。
“你弓射學自何人?”
無疾見過莊蘭射箭,她的弓射手法頗有兄長的特色,發箭也很快。
“噓”,莊蘭把無名指放在唇邊。
樓下,劉弘和莊揚悠然走過,進入院中。
待兩人慢悠悠離開,莊蘭下了欄杆,回屋去睡。杆欄上,唯留無疾一人,在夜風中,思索了許久,無疾意識到,他發現的事,千萬不可讓父親知曉。
無疾年紀雖不大,但是跟在父親身邊耳聞目濡,他清楚這樣一件事會讓父親暴怒甚至動了殺心。
兩日後的凌晨,劉弘親自送行老段和大春的兩支隊伍出發。大春領一支騎兵,老段帶上數位神弓手,做伐薪、採藥人裝束,用農具裝著弓箭。
經過這幾日的密謀,萬事皆備,只待蜀王出現。
老段和他的手下,需要潛入邛山,在蜀王登山道之際,射殺蜀王;大春則負責在入山的通道截殺,務必保證蜀王死透。
根據細作的消息,隨同蜀王前去祭天的文武官員不少,這一殺,可謂一窩端。當然,最主要的是,刺殺蜀王,只要蜀王一死,官員大亂,束手就擒。
蜀王被殺,必然導致臨邛城內譁然,蜀兵軍心潰然,劉弘會趁機帶兵,襲擊城門,一攻而入。
若無差池,臨邛應聲而下,這伐蜀的戰鬥,可算到此結束。
天亮後,蜀王派兵上山巡視,老段熟悉地形,領眾人躲避搜索。蜀兵稟報安全後,蜀王才緩緩登上山道。
秋高氣慡,蜀王領著數位文武官登山,身邊有一眾護衛。在遭遇幾次兵敗後,蜀王大感挫敗,竟寵信起一位道士,每做一事,都會請示道士。這次祭天之舉,也是道士的主意。蜀王昏聵多年,已失去了早年的判斷力,對身邊的文武臣亦不信任,反倒信起歪門邪說來,已是日暮窮途。
蜀王和道士走在前頭,官員在後,侍衛兩側巡護。
當蜀王走至一處狹窄傾斜的山道,埋伏在對面山崖多時的老段和他的神弓手們,百箭齊發。瞬間道士應聲倒下,成了刺蝟,蜀王被身後一位老將撲倒,逃過一命,卻也身負重傷。
箭雨下,官員們拼命逃竄,退到開闊的地方,躲避起來,受傷的蜀王亦被抬往後方,蜀兵弓手上前反擊。
老段見蜀王未死,扼腕不已。他領著手下蹲身於岩石後,迅速移動,追尋。行進中,他們還需反擊並躲避蜀弓手的射殺。
老段擅射,劉弘分配給他的這些弓兵,也都是漢軍中的神弓手,他們各據掩護點射,蜀國士兵上來一位,倒斃一位,蜀兵惶恐無比,連連倒退。
多年的捕盜生涯,老段熟悉臨邛的山林,他見蜀官員護著蜀王匆促往山下撤,老段喚上兩位弓兵,抄近道追擊。
這就跟緝捕一樣,他必然不會讓帶傷的寇首逃脫。
此時的山腳下,大春攔截第一批逃奔下來的人,許多都是官員,直接俘虜。
蜀國官兵不知曉山上埋伏多少弓手,糙木皆兵,往山下逃又被追殺,抓捕,恐慌無措,大多束手就擒。
老段在山林中追蹤,如履平地,他迅速解決掉幾位攔阻的士兵,終於追上被丟棄在半道的蜀王。蜀王傷重無法逃脫,跟老段苦苦哀求著,老段想起淶里餓殍遍地、貧民束手就戮的情景,他搭上兩枚木箭,拉圓弓射殺了蜀王。這位占據蜀地十數載的君王,死時孤零零一人,倒也悽慘。
其他弓兵追趕在身後,逐漸朝老段聚集,老段命令一位手下:“將他頭割了,我們下山去。”便就有人像切蘿蔔似的,將蜀王的頭顱割下,提在手上。
提著這麼一個血淋淋的頭顱,老段領著眾人往山下集合,大春的騎兵等候在山腳。
老段將頭顱遞給大春,說道:“速通報公子,已斬賊首。”
大春沒有片刻停留,命令手下快馬加鞭,把捷報連並頭顱送往劉弘軍中。
劉弘領兵在丘武崗等候,他召集了軍隊,只待一個消息,即刻出兵。
彎曲的山道上,一位騎兵拼命奔馳,一手執韁繩,一手提著一個異樣的物品,飛速而來。
劉弘視力好,在霍與期和莊揚還未反應過來時,他已知曉事情辦成了!
按原先約好,大春放人回去臨邛傳播蜀王被殺,此時臨邛正陷入混亂。兵貴神速,劉弘即刻出發。
劉弘親自領兵,浩浩蕩蕩來到臨邛城下,漢軍高舉蜀王頭顱,齊呼:“蜀王已死!還不速降!”
守城的蜀兵早已無心抵抗,丟盔棄甲逃去。
攻城的部將沒有遇到絲毫抵抗,將城門撞開,臨邛百姓關門閉戶,安靜無聲。
“公子,怕是有詐。”
霍與期警惕,覺得不大對。蜀王出去祭天,可是臨邛留駐著他的軍隊,由魏川率領,不可能沒有絲毫抵抗。
“進去吧。”
劉弘率兵上前,他身邊跟隨著莊揚,他對莊揚叮囑:“二郎,你到後面去。”莊揚聽從,他不會武藝,也不願意給劉弘添麻煩。
漢軍士兵入駐臨邛,迅速控制城門。劉弘領著一支精銳部隊,來到蜀兵的營地,他仍是沒遭遇到抵抗。軍營中,有千餘名蜀兵,幾位蜀將和文臣在前,伏在地上,以示降服。
劉弘讓部下搜尋魏川,在主營中找到了魏川的屍體,還有數十具蜀兵屍首。
蜀王被殺的命令傳到臨邛城內,守城的蜀兵逃散,魏川命令部下組織抵抗,然而部下並不肯聽他的命令,各自逃去。在攔阻中,魏川被殺,死於自己人之手。
魏川在蜀地有兇殘之名,士兵稍微有過,動輒打殺,也由此死於部下之手。若是魏嘉在蜀軍中,今日的場面只怕不同,不過以魏嘉一人之力,也無濟於事。
劉弘命令斂葬魏川,他雖非一位好人,可也是為自己的君王忠心不二,一條黑路走到底。
劉弘駐紮於縣府,臨邛的大小官員,紛紛前來投降,劉弘讓霍與期接待。這日,章長生父子和張離父子帶著一眾臨邛的豪富前來勞軍,設宴款待漢軍。
漢軍所到,秋毫無犯,果然如劉弘承諾的那般。
臨邛大捷的消息,被飛馬不停蹄送往錦官城,漢王驚喜非常,自不必說。
第76章 竹里紅葉
自蜀王被殺後, 臨邛各鄉, 相續投降,漢軍只遭遇到小規模的抵抗。劉弘領著一支隊伍, 前往竹里。竹里居民十不存二, 滿目蕭條荒蕪。
大春跟隨劉弘前來竹里, 還帶著妻女。一家三口,找到他們以前的房子, 那房子破敗, 為野糙吞噬。
竹里的絕大多房子,在被遺棄後, 都已不能居住, 像張家和莊家的大宅, 更是有火燎的痕跡,吐露它們曾為盜寇占據的過往。
曾經坐落在竹山下的莊家宅院,被焚成了一堆黑炭,唯有院前的山茶花還頑強生存著。莊揚踩過齊膝的雜糙, 來到山茶花後的池子, 一池的水都已乾涸, 池中丟滿破瓦破磚破簍子等等,哪還有一尾魚一隻蝦。
抬頭眺望竹山,竹葉蔥翠依舊,卻不知那頭大貘還在嗎?
“二郎。”
劉弘跟上來,在竹林中找到莊揚。此時,竹山的山腳下, 幾位士兵在莊宅的遺址中清理。
“阿弘小時候常在這邊伐竹。”
莊揚回過頭來,對劉弘講述,林風吹拂他的髮絲,他五官柔美,嘴角笑意潺湲。
“嗯,有時抬頭,會看到二郎站在窗內。”
劉弘撥弄莊揚耳邊的髮絲,他還記得莊揚十五歲時的模樣,讓他驚為天人。
“二郎是在看我嗎?”
那個衣衫襤褸,寡言少語的男孩,一直被他照顧著。
“你那時小,覺得很可憐。”
莊揚也不清楚,自己對劉弘情感從何時起了變化,他年長劉弘兩歲,本不該去喜歡一個年紀比他小的人。
當年那個矮小的窮孩子,轉眼間,已是位高大威武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