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時何弱不語,從袖口拿出了銅鈴開始搖晃。
“小老虎,星雨來了。”殷書歡微微眯起眼,抬手指向夜空。
時何弱抬眼看去,只見一顆大小若桃的流星率先劃開夜色,拖著數尺長的尾巴照亮天空。緊隨著,大小不一的流星齊齊飛落,眾星交流,星流如雨。
星雨開始了,時何弱一時慌了神,手中的銅鈴落在了地上。
“一個沒甚麼用銅鈴還撿它做甚麼?”時何弱正要彎身去撿的時候,殷書歡突然轉過臉來對著時何弱笑道。
數百的流星在夜空中迅速地飛過,交織出一片壯麗而輝煌的景象——夜色被打破,黑暗被驅逐。
有人在星夜之下對著自己,慢慢平攤開手心,眉眼溫柔,唇邊帶笑:“過來。”
時何弱一瞬間紅了眼眶,惡狠狠地撲向殷書歡,手裡死死地握緊了,方才落了的銅鈴。
被搖晃的銅鈴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而與之完全相反的卻是一個極盡崩潰和痛苦的聲音,時何弱壓著殷書歡,一手抓著殷書歡的衣領:“你把銅鈴換了是不是?你把銅鈴換了是不是?”
殷書歡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只抬眼認真地看著時何弱,笑了笑:“我們來看星雨,要空空道人來做甚麼?”
時何弱鬆開抓著殷書歡衣領的手,站起身來,飛快地向著馬車的方向奔去。
“待你回去再取銅鈴,這星雨就會沒了。”殷書歡在時何弱的身後,站起人來。
“你知不知道你會死的?你知不知道你將連著三世都死得極為痛苦且不能善終?”時何弱衝到殷書歡的面前。
“我知道。”殷書歡的回答顯得平靜而自若:“可我更知道,你若是為了救我而放棄了整個勐國的百姓那會更痛苦。”
“我沒有放棄他們!”時何弱看著殷書歡,語氣決絕:“我不會放棄他們,也不會放棄你。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縱然我會失去天賜的將才,我也會死守京城到最後一刻!”
“可我不希望你死。”殷書歡忽而輕聲道,伸手一點點拭去眼前人臉上的淚:“我希望我的小老虎好好活著,活蹦亂跳地活著。”
“所以,你就捨得讓我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你死?”時何弱紅著眼看著殷書歡。
“不捨得。”殷書歡嘆息著吻上時何弱的眼:“也捨不得。”
“可我更捨不得我家小老虎就這樣放棄了成為大英雄的機會。”
“他本該是英雄,我又怎能讓他敗了?”
“誰都能是他前進路上的阻礙,而我又怎麼能是?”
第64章—六三章—
泰安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二日,齊王楚赫率與羌兵勾結的十三萬軍隊直逼京師。
而與此同時,京城之中,一間房屋之內,數十人正圍坐在一起,他們個個面色鄭重地坐著,目光認真地看著坐在最上方的人。
“齊王楚赫的軍隊大約還有兩個時辰後就會臨至京城了。”時何弱看著坐在下方的人,目光一個個掃過他們:“所以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至於這場衛京之戰到底又該如何打,如何保住帝都如何擊退叛軍,不知各位又有何見解?”
“將軍。”忽而在坐著的人中有一人率先站起了人,對著時何弱抱了一拳。
李長笑一眼便認出了這個率先發言的人——因為這個人的調用他與時何弱存在著很大的爭執。
這個人叫石亨,是當初安州之戰中的一位統兵將領,也是軍隊中的主將之一。
安州一戰中,其實並不僅僅是時啟章這樣的大將死了,而是基本所有派遣出去的將領都折損了。石亨作為僅有的幾個倖存的將領回到京城,可他又與別的將領有些不同,他是率先逃回京城面聖稟報安州之戰大敗的人。
作為一個大將,在面對主將被殺,自己統領的軍隊被叛軍剿滅之時竟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逃亡!
其實依照軍令,安州之戰大敗——所有那幾個回到京城的主將都將面對被罷免職務的危險,然眼下京城正值用人之際實在不宜再追究其他,且若將這一批人加以好好利用,說不定還能在衛京之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故而時何弱與李長笑商討再三,終於都免去了幾人的罪責,不罷免這幾人的職務,讓他們戴罪立功。
但石亨無疑是要被踢出這一行列範圍之外的。自古逃兵已然可恥,更何況“逃將”?!
石亨被貶為事官,人人都瞧不起他,笑他是懦夫、貪生怕死之輩。李長笑對此人也自是嗤之以鼻。
可有一日時何弱卻在軍事商議上,公開提出了讓石亨恢復其職的請求,並一力恢復了石亨的職位。這無疑讓眾人有些不滿,李長笑更是第一個出來反對。
時何弱看著反對的眾人,神色平靜地道:“昔日子路問孔子:‘管仲非與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孔子答曰:‘管仲相桓公,霸諸候,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①”
“大丈夫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則其小節之失可諒。我要告訴你們每一個人的是,安州之戰敗了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安州之戰敗了——你們就以為你們的敵人無比強大無法打敗,從而產生極其強烈畏懼心理!若你們懷有這樣的心理去面對即將逼近京城的叛軍,那麼衛京之戰就只能是與安州之戰是同一個字的結果——敗!要記住衛京之戰不僅僅是關係到勐國生死存亡的大戰,更是你們洗刷前恥,有關乎你們的尊嚴與榮辱的復仇之戰!”時何弱拍案道,眾人靜默,隨後齊齊拜倒於地,呼聲高振:“我等誓死守衛京都!”
至此,軍中無人再對石亨②指責嘲笑,安州之戰中其餘因兵敗歸來的士卒們也不再受到同輩的指摘,眾人一心。
漸漸地,李長笑也慢慢發現石亨此人確有些過人之處——深諳兵法、作戰勇猛。只是不知為何,李長笑對此人總是沒辦法完全放下偏見地去看待,他總覺得石亨雖是個出色的武將但其他人品氣量方面還是有很大問題。
李長笑正想著,只聽得石亨道:“以現下形勢來看,我方居城內,叛軍立城外。而城內糧糙暫且還充足,由此我們可以斂兵在城內,守城不出,時日一長敵方士氣必然會有所消磨。故而末將認為以堅壁之法抗之不失為良策。”
此言一出,在場的將領多數人都表示贊同。李長笑摸著下巴也覺得石亨的辦法不錯,但他看著時何弱卻發現對方並沒有立刻給予肯定的回應,而是低頭看著京城的防衛圖不語。
“堅壁之法確不失為良策。”時何弱抬頭,沉聲道:“但敵已迫逼至此,我方示弱只會使敵方更加地看輕我們,更加的囂張!他們的氣焰不是正盛麼?那我們就好好打壓打壓他們!”
“勇者,當以無懼!”時何弱的目光掃視過眾人,接著厲聲下達了第一道軍令:“大軍全部開出九門之外,列陣迎敵!”
“是!”眾人在短暫的沉默之後,紛紛躬身領命。
時何弱看著跪著的眾人,接著用冷靜平穩的聲音下達了第二條軍令:“錦衣衛巡查城內,發現有身著盔甲不出城作戰者,無論其為何人身居何職,殺!”
“是!”言辭之厲,軍令之嚴,無一不讓眾人駭然。
李長笑微微抬起頭看了眼時何弱。
時何弱臉上的神色冷酷而決然。李長笑忽而意識到此時的時何弱已經不再是他以往認識的那個衝動、反應遲鈍的時何弱了,現在的時何弱是掌握一切、威令八方的將軍——他果斷而決絕、勇猛而無畏。
“現派眾將看護京城九大門戶,所點到之將領務必盡全力守住城門,丟失者——斬立決!”
“都督陶瑾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宣武門!”③
將領們這一次並沒有緊跟著時何弱說完軍令後,應聲領命而是都一一抬起了頭看著時何弱,因為他們知道北京的外城有九門,而時何弱現在只宣布了八門,這最後的一門最重要的一門——德勝門,它的守衛的將領還沒有宣布。
德勝門是北京外城最重要的一門,沒有之一。它位於北京的北面,正對齊王與羌兵的叛軍。倘若戰爭一旦開始,德勝門首當其衝,只能是九門之中戰況最為激烈的地方。
“德勝門——”時何弱頓了頓,接著用極為堅決而沉穩的聲音宣布了它的守衛者:“時何弱!”
“小老虎,星雨來了。”殷書歡微微眯起眼,抬手指向夜空。
時何弱抬眼看去,只見一顆大小若桃的流星率先劃開夜色,拖著數尺長的尾巴照亮天空。緊隨著,大小不一的流星齊齊飛落,眾星交流,星流如雨。
星雨開始了,時何弱一時慌了神,手中的銅鈴落在了地上。
“一個沒甚麼用銅鈴還撿它做甚麼?”時何弱正要彎身去撿的時候,殷書歡突然轉過臉來對著時何弱笑道。
數百的流星在夜空中迅速地飛過,交織出一片壯麗而輝煌的景象——夜色被打破,黑暗被驅逐。
有人在星夜之下對著自己,慢慢平攤開手心,眉眼溫柔,唇邊帶笑:“過來。”
時何弱一瞬間紅了眼眶,惡狠狠地撲向殷書歡,手裡死死地握緊了,方才落了的銅鈴。
被搖晃的銅鈴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而與之完全相反的卻是一個極盡崩潰和痛苦的聲音,時何弱壓著殷書歡,一手抓著殷書歡的衣領:“你把銅鈴換了是不是?你把銅鈴換了是不是?”
殷書歡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只抬眼認真地看著時何弱,笑了笑:“我們來看星雨,要空空道人來做甚麼?”
時何弱鬆開抓著殷書歡衣領的手,站起身來,飛快地向著馬車的方向奔去。
“待你回去再取銅鈴,這星雨就會沒了。”殷書歡在時何弱的身後,站起人來。
“你知不知道你會死的?你知不知道你將連著三世都死得極為痛苦且不能善終?”時何弱衝到殷書歡的面前。
“我知道。”殷書歡的回答顯得平靜而自若:“可我更知道,你若是為了救我而放棄了整個勐國的百姓那會更痛苦。”
“我沒有放棄他們!”時何弱看著殷書歡,語氣決絕:“我不會放棄他們,也不會放棄你。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縱然我會失去天賜的將才,我也會死守京城到最後一刻!”
“可我不希望你死。”殷書歡忽而輕聲道,伸手一點點拭去眼前人臉上的淚:“我希望我的小老虎好好活著,活蹦亂跳地活著。”
“所以,你就捨得讓我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你死?”時何弱紅著眼看著殷書歡。
“不捨得。”殷書歡嘆息著吻上時何弱的眼:“也捨不得。”
“可我更捨不得我家小老虎就這樣放棄了成為大英雄的機會。”
“他本該是英雄,我又怎能讓他敗了?”
“誰都能是他前進路上的阻礙,而我又怎麼能是?”
第64章—六三章—
泰安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二日,齊王楚赫率與羌兵勾結的十三萬軍隊直逼京師。
而與此同時,京城之中,一間房屋之內,數十人正圍坐在一起,他們個個面色鄭重地坐著,目光認真地看著坐在最上方的人。
“齊王楚赫的軍隊大約還有兩個時辰後就會臨至京城了。”時何弱看著坐在下方的人,目光一個個掃過他們:“所以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至於這場衛京之戰到底又該如何打,如何保住帝都如何擊退叛軍,不知各位又有何見解?”
“將軍。”忽而在坐著的人中有一人率先站起了人,對著時何弱抱了一拳。
李長笑一眼便認出了這個率先發言的人——因為這個人的調用他與時何弱存在著很大的爭執。
這個人叫石亨,是當初安州之戰中的一位統兵將領,也是軍隊中的主將之一。
安州一戰中,其實並不僅僅是時啟章這樣的大將死了,而是基本所有派遣出去的將領都折損了。石亨作為僅有的幾個倖存的將領回到京城,可他又與別的將領有些不同,他是率先逃回京城面聖稟報安州之戰大敗的人。
作為一個大將,在面對主將被殺,自己統領的軍隊被叛軍剿滅之時竟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逃亡!
其實依照軍令,安州之戰大敗——所有那幾個回到京城的主將都將面對被罷免職務的危險,然眼下京城正值用人之際實在不宜再追究其他,且若將這一批人加以好好利用,說不定還能在衛京之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故而時何弱與李長笑商討再三,終於都免去了幾人的罪責,不罷免這幾人的職務,讓他們戴罪立功。
但石亨無疑是要被踢出這一行列範圍之外的。自古逃兵已然可恥,更何況“逃將”?!
石亨被貶為事官,人人都瞧不起他,笑他是懦夫、貪生怕死之輩。李長笑對此人也自是嗤之以鼻。
可有一日時何弱卻在軍事商議上,公開提出了讓石亨恢復其職的請求,並一力恢復了石亨的職位。這無疑讓眾人有些不滿,李長笑更是第一個出來反對。
時何弱看著反對的眾人,神色平靜地道:“昔日子路問孔子:‘管仲非與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孔子答曰:‘管仲相桓公,霸諸候,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①”
“大丈夫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則其小節之失可諒。我要告訴你們每一個人的是,安州之戰敗了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安州之戰敗了——你們就以為你們的敵人無比強大無法打敗,從而產生極其強烈畏懼心理!若你們懷有這樣的心理去面對即將逼近京城的叛軍,那麼衛京之戰就只能是與安州之戰是同一個字的結果——敗!要記住衛京之戰不僅僅是關係到勐國生死存亡的大戰,更是你們洗刷前恥,有關乎你們的尊嚴與榮辱的復仇之戰!”時何弱拍案道,眾人靜默,隨後齊齊拜倒於地,呼聲高振:“我等誓死守衛京都!”
至此,軍中無人再對石亨②指責嘲笑,安州之戰中其餘因兵敗歸來的士卒們也不再受到同輩的指摘,眾人一心。
漸漸地,李長笑也慢慢發現石亨此人確有些過人之處——深諳兵法、作戰勇猛。只是不知為何,李長笑對此人總是沒辦法完全放下偏見地去看待,他總覺得石亨雖是個出色的武將但其他人品氣量方面還是有很大問題。
李長笑正想著,只聽得石亨道:“以現下形勢來看,我方居城內,叛軍立城外。而城內糧糙暫且還充足,由此我們可以斂兵在城內,守城不出,時日一長敵方士氣必然會有所消磨。故而末將認為以堅壁之法抗之不失為良策。”
此言一出,在場的將領多數人都表示贊同。李長笑摸著下巴也覺得石亨的辦法不錯,但他看著時何弱卻發現對方並沒有立刻給予肯定的回應,而是低頭看著京城的防衛圖不語。
“堅壁之法確不失為良策。”時何弱抬頭,沉聲道:“但敵已迫逼至此,我方示弱只會使敵方更加地看輕我們,更加的囂張!他們的氣焰不是正盛麼?那我們就好好打壓打壓他們!”
“勇者,當以無懼!”時何弱的目光掃視過眾人,接著厲聲下達了第一道軍令:“大軍全部開出九門之外,列陣迎敵!”
“是!”眾人在短暫的沉默之後,紛紛躬身領命。
時何弱看著跪著的眾人,接著用冷靜平穩的聲音下達了第二條軍令:“錦衣衛巡查城內,發現有身著盔甲不出城作戰者,無論其為何人身居何職,殺!”
“是!”言辭之厲,軍令之嚴,無一不讓眾人駭然。
李長笑微微抬起頭看了眼時何弱。
時何弱臉上的神色冷酷而決然。李長笑忽而意識到此時的時何弱已經不再是他以往認識的那個衝動、反應遲鈍的時何弱了,現在的時何弱是掌握一切、威令八方的將軍——他果斷而決絕、勇猛而無畏。
“現派眾將看護京城九大門戶,所點到之將領務必盡全力守住城門,丟失者——斬立決!”
“都督陶瑾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宣武門!”③
將領們這一次並沒有緊跟著時何弱說完軍令後,應聲領命而是都一一抬起了頭看著時何弱,因為他們知道北京的外城有九門,而時何弱現在只宣布了八門,這最後的一門最重要的一門——德勝門,它的守衛的將領還沒有宣布。
德勝門是北京外城最重要的一門,沒有之一。它位於北京的北面,正對齊王與羌兵的叛軍。倘若戰爭一旦開始,德勝門首當其衝,只能是九門之中戰況最為激烈的地方。
“德勝門——”時何弱頓了頓,接著用極為堅決而沉穩的聲音宣布了它的守衛者:“時何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