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白源走出診室,衛霖在走廊的椅子上等他,一看臉色就知道結果,安慰地握住他的手。
“走,我安排飛機,馬上去紐約。”白源拉著他的手腕,大步流星地往外走。
衛霖拉住了他,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我希望你先看看這個。”
白源愣了一下,“程教授的信?”
他接過信,匆匆掃了一遍。
程笠新教授在信中說,他稱病去休養後,本想諸事不理,但是在項目組裡的學生不時向他匯報情況,接替他的團隊主控提出了一個偏激的方案,如果照這個方案實施,遠古病毒基因的感染性和危險性將大幅度提高,遠超出程老當初預計的安全閾值。所以他懇求老師回來主持大局,以免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程教授考慮再三,確定那份研究方案的確有問題,且對方態度強硬不肯更改之後,只好向上級部門主動請纓,回去繼續當掌舵人。
上頭當然求之不得,立刻派專人上門,將他接回了研究中心。
沒過多久,他就從網絡上知道了F市發生的大事,擔心衛霖和白源的身體狀態,所以特地寫了封長信來詢問,裡面留了聯繫號碼。
可惜他們那陣子不是在奪命逃亡,就是在策劃反擊,根本沒接收到,等衛霖讀到這封信,已經是兩周之後,在前往B市的車上。
“大前天,看完信後,我給程老打了電話。他問得很詳細,但沒有多說什麼,就吩咐保持聯絡暢通。”衛霖說,“我不確定他的意思,所以沒有告訴你。”
“現在呢?”白源追問,心臟在胸腔里禁不住期待地鼓譟。
“昨晚我接到了他的電話,他問我們,要不要去他所在的基因研究中心試試。”
“怎麼說。”
衛霖:“程老認為,光是取出晶片並不能治本。他回去思考了很久,覺得利用改造過的遠古病毒作為載體,輸送刺激神經元修復與再生的基因,通過基因療法逆轉細胞衰竭,在理論上還有實現的可能性。”
白源:“理論上?”
衛霖笑:“估計連完整理論體系都沒有,就是一個構想,如果我們同意嘗試,又要去當實驗室小白鼠了。”
白源陷入沉思,衛霖耐心等待他的回答。
沒過多久,他就做出了決定:“可以去試試。我們進入過程教授的‘絕對領域’,那是他的精神世界,也是真實的內心反映,如果這個實驗是由他掌舵和操作,值得我們付出一份信任。”
衛霖點頭:“程老還考慮到了通緝令的事,說會找人聯繫國土安全部門進行撤銷。‘國寶級科研專家’的特權啊,真令人羨慕。我現在只擔心,我所剩餘的時間夠不夠他把理論變成現實,不過死馬當活馬醫吧,再怎麼樣,也是一線生機。”
“至少可以請他想辦法,先延緩衰竭的速度,哪怕只是一點點。”白源險死還生似的擁抱他,感嘆道,“這真是個好消息,霖霖。我從不信命,但眼下卻只想向命運祈求,天無絕人之路。”
衛霖笑:“你求錯了對象。向科學吧。”
++++++
八個月後。
遠古病毒基因研究中心。
程笠新教授神色嚴肅地問面前的衛霖和白源:“你們真的做好心理準備了嗎?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臨床試驗,跟以前那些小心翼翼的試探不同,改造後的遠古病毒將大劑量地進入你們的身體,刺激染色體修復和神經元再生。由此產生的後果,連我也無法完全估計,你們有可能被修復,也有可能當場死亡,更糟的情況是基因異變,就像你們在我的精神世界裡看到的那樣。如果你們變成那樣的怪物,那我就要提前向兩位小朋友說聲對不起了。”
衛霖點頭:“沒事,我們要真成了喪屍或者怪物,您儘管砍下我們的腦袋,再一把火燒個乾淨。”
程教授又輕斥:“不要烏鴉嘴!”
衛霖假裝委屈地扁扁嘴。
白源對程教授說:“我只有兩個請求,萬一發生意外,請您把我們的骨灰合葬在F市的輝山陵園,我已經提前買好了墓地,登記了名字。”
“第二個請求呢?”程笠新問。
白源有些難以啟齒,但他用淡漠的表情很好地掩飾了這一點,“我有隻名叫‘螺旋槳’的貓,雖然長得有些特別——”
“特別丑。”衛霖插嘴。
白源無奈地揉了揉他的腦袋,繼續說:“但是很乖也很粘人,是只很可愛的貓,麻煩您收養它,如果不能,也請給它找個好人家。”
程教授二話不說同意了:“兩個都沒問題。尤其是第二個,誰不喜歡貓呢。”
“我就不喜歡。”衛霖嘟囔,“它半夜老爬床。”
目送兩人進入消毒室,程笠新教授嘆口氣,感覺雙手沉甸甸的,上面盛放著兩個鮮活的生命,幾乎要握不住一雙薄薄的橡膠手套。
但很快的,在他蓬亂灰白的頭髮和布滿勞心皺紋的高額下,從那雙屬於科學家的執著而睿智的眼睛裡,放出了自信與銳利的光芒。
他整了整身上的白大褂,帶著幾名助手,昂首走進了實驗室。
++++++
又是一年秋末冬初,衛霖和白源在風卷梧葉的颯颯聲中,並肩走出了基因研究中心。
他們謝絕了程教授的挽留,也不需要任何人相送,開車前往B市機場,準備飛回F市。
前方修路,電子導航沒有及時更新,衛霖只好翻出一張B市地圖,尋找目前位置和新路線,手指在紙頁上划來划去。
好幾秒後,他才說道:“往右拐,從通湖路北的第二個路口再往左拐,繞過去。”緊接著不慡地嘖了一聲:“我覺得我現在蠢得令自己難以忍受。”
白源把著方向盤說:“你只是從一台超級電腦變回了正常人,這樣挺好,我比較有安全感。”
衛霖噗一聲笑了:“這麼說來,我更有安全感,再也不用擔心男朋友動不動就用精神力爆人的腦袋。”
在他們終於恢復健康,各項生理機能走上正常的軌道後,同時也發現,原本腦域開發帶來的精神異能也一併消失了。
按照程教授打的比方,他們的基因被“洗滌與重置”,回到最初的狀態。
他們將與無數普普通通的人類一樣,運動休息,吃飯睡覺,生老病死。
這一年多發生了很多事,吳景函開發的那個隱藏網頁上,記錄下不少昔日同事的留言,有些是吐露的心聲,有些是臨終前的遺言。
在他們參與的基因實驗取得一定進展,前景開始明朗之後,衛霖也在留言板上提供了這條路子給眾人,但回應者寥寥無幾。有些人已經故去,有些人選擇流浪,對“實驗”有種深惡痛絕的抗拒。只有呂蜜回應了他,聯繫上程教授,願意成為他的第二批實驗對象。
“科技是把雙刃劍,之前差點抹了我的脖子,但說不定也能割斷吊頸繩,幹嘛不鼓起勇氣再嘗試一下呢。”她在留言板上寫到。
“走,我安排飛機,馬上去紐約。”白源拉著他的手腕,大步流星地往外走。
衛霖拉住了他,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我希望你先看看這個。”
白源愣了一下,“程教授的信?”
他接過信,匆匆掃了一遍。
程笠新教授在信中說,他稱病去休養後,本想諸事不理,但是在項目組裡的學生不時向他匯報情況,接替他的團隊主控提出了一個偏激的方案,如果照這個方案實施,遠古病毒基因的感染性和危險性將大幅度提高,遠超出程老當初預計的安全閾值。所以他懇求老師回來主持大局,以免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程教授考慮再三,確定那份研究方案的確有問題,且對方態度強硬不肯更改之後,只好向上級部門主動請纓,回去繼續當掌舵人。
上頭當然求之不得,立刻派專人上門,將他接回了研究中心。
沒過多久,他就從網絡上知道了F市發生的大事,擔心衛霖和白源的身體狀態,所以特地寫了封長信來詢問,裡面留了聯繫號碼。
可惜他們那陣子不是在奪命逃亡,就是在策劃反擊,根本沒接收到,等衛霖讀到這封信,已經是兩周之後,在前往B市的車上。
“大前天,看完信後,我給程老打了電話。他問得很詳細,但沒有多說什麼,就吩咐保持聯絡暢通。”衛霖說,“我不確定他的意思,所以沒有告訴你。”
“現在呢?”白源追問,心臟在胸腔里禁不住期待地鼓譟。
“昨晚我接到了他的電話,他問我們,要不要去他所在的基因研究中心試試。”
“怎麼說。”
衛霖:“程老認為,光是取出晶片並不能治本。他回去思考了很久,覺得利用改造過的遠古病毒作為載體,輸送刺激神經元修復與再生的基因,通過基因療法逆轉細胞衰竭,在理論上還有實現的可能性。”
白源:“理論上?”
衛霖笑:“估計連完整理論體系都沒有,就是一個構想,如果我們同意嘗試,又要去當實驗室小白鼠了。”
白源陷入沉思,衛霖耐心等待他的回答。
沒過多久,他就做出了決定:“可以去試試。我們進入過程教授的‘絕對領域’,那是他的精神世界,也是真實的內心反映,如果這個實驗是由他掌舵和操作,值得我們付出一份信任。”
衛霖點頭:“程老還考慮到了通緝令的事,說會找人聯繫國土安全部門進行撤銷。‘國寶級科研專家’的特權啊,真令人羨慕。我現在只擔心,我所剩餘的時間夠不夠他把理論變成現實,不過死馬當活馬醫吧,再怎麼樣,也是一線生機。”
“至少可以請他想辦法,先延緩衰竭的速度,哪怕只是一點點。”白源險死還生似的擁抱他,感嘆道,“這真是個好消息,霖霖。我從不信命,但眼下卻只想向命運祈求,天無絕人之路。”
衛霖笑:“你求錯了對象。向科學吧。”
++++++
八個月後。
遠古病毒基因研究中心。
程笠新教授神色嚴肅地問面前的衛霖和白源:“你們真的做好心理準備了嗎?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臨床試驗,跟以前那些小心翼翼的試探不同,改造後的遠古病毒將大劑量地進入你們的身體,刺激染色體修復和神經元再生。由此產生的後果,連我也無法完全估計,你們有可能被修復,也有可能當場死亡,更糟的情況是基因異變,就像你們在我的精神世界裡看到的那樣。如果你們變成那樣的怪物,那我就要提前向兩位小朋友說聲對不起了。”
衛霖點頭:“沒事,我們要真成了喪屍或者怪物,您儘管砍下我們的腦袋,再一把火燒個乾淨。”
程教授又輕斥:“不要烏鴉嘴!”
衛霖假裝委屈地扁扁嘴。
白源對程教授說:“我只有兩個請求,萬一發生意外,請您把我們的骨灰合葬在F市的輝山陵園,我已經提前買好了墓地,登記了名字。”
“第二個請求呢?”程笠新問。
白源有些難以啟齒,但他用淡漠的表情很好地掩飾了這一點,“我有隻名叫‘螺旋槳’的貓,雖然長得有些特別——”
“特別丑。”衛霖插嘴。
白源無奈地揉了揉他的腦袋,繼續說:“但是很乖也很粘人,是只很可愛的貓,麻煩您收養它,如果不能,也請給它找個好人家。”
程教授二話不說同意了:“兩個都沒問題。尤其是第二個,誰不喜歡貓呢。”
“我就不喜歡。”衛霖嘟囔,“它半夜老爬床。”
目送兩人進入消毒室,程笠新教授嘆口氣,感覺雙手沉甸甸的,上面盛放著兩個鮮活的生命,幾乎要握不住一雙薄薄的橡膠手套。
但很快的,在他蓬亂灰白的頭髮和布滿勞心皺紋的高額下,從那雙屬於科學家的執著而睿智的眼睛裡,放出了自信與銳利的光芒。
他整了整身上的白大褂,帶著幾名助手,昂首走進了實驗室。
++++++
又是一年秋末冬初,衛霖和白源在風卷梧葉的颯颯聲中,並肩走出了基因研究中心。
他們謝絕了程教授的挽留,也不需要任何人相送,開車前往B市機場,準備飛回F市。
前方修路,電子導航沒有及時更新,衛霖只好翻出一張B市地圖,尋找目前位置和新路線,手指在紙頁上划來划去。
好幾秒後,他才說道:“往右拐,從通湖路北的第二個路口再往左拐,繞過去。”緊接著不慡地嘖了一聲:“我覺得我現在蠢得令自己難以忍受。”
白源把著方向盤說:“你只是從一台超級電腦變回了正常人,這樣挺好,我比較有安全感。”
衛霖噗一聲笑了:“這麼說來,我更有安全感,再也不用擔心男朋友動不動就用精神力爆人的腦袋。”
在他們終於恢復健康,各項生理機能走上正常的軌道後,同時也發現,原本腦域開發帶來的精神異能也一併消失了。
按照程教授打的比方,他們的基因被“洗滌與重置”,回到最初的狀態。
他們將與無數普普通通的人類一樣,運動休息,吃飯睡覺,生老病死。
這一年多發生了很多事,吳景函開發的那個隱藏網頁上,記錄下不少昔日同事的留言,有些是吐露的心聲,有些是臨終前的遺言。
在他們參與的基因實驗取得一定進展,前景開始明朗之後,衛霖也在留言板上提供了這條路子給眾人,但回應者寥寥無幾。有些人已經故去,有些人選擇流浪,對“實驗”有種深惡痛絕的抗拒。只有呂蜜回應了他,聯繫上程教授,願意成為他的第二批實驗對象。
“科技是把雙刃劍,之前差點抹了我的脖子,但說不定也能割斷吊頸繩,幹嘛不鼓起勇氣再嘗試一下呢。”她在留言板上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