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我所能給的建議,還是和之前一樣,儘量保證情緒的穩定,不要受到任何刺激。只是從上次的發病狀況來看,目前即便減少情緒波動也並不一定能有效抑制昏迷、失憶這些現象出現了。”唯一能夠提供治療方案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因為成功率太低,不具有實操性。所以現在能做的只有等,等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治療方案儘快完善,至少在莫未病情惡化到難以控制甚至危及生命之前,能夠把手術的成功率提升到一個讓人能夠接受的數字。
可即使出現了再多的困苦與艱難,我們卻總得一如既往地活下去。於是時間一晃三年,沈括在這段時間裡一邊正常工作,一邊還要經常留意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那邊的消息,同時也得陪好,照顧好莫未。說實話,處於事業上升期的沈括過得並不輕鬆,但他對此卻一點都不覺得苦。
沈括總是想其實自己應該知足,上天派給自己一個這麼完美的妻子,同時兩人也能在當年劫匪案件中如此險峻的狀況下死裡逃生,那麼只是要再面對一點疾病而已,真的不算什麼了。況且這病也很快就能被治好,只是也許還需要再多等那麼一點點時間而已。
可沈括卻是真的有些難受,為了莫未而難受。雖然沒有任何人責怪過他,但沈括心裡很清楚,如果不是他要組織那次露營,這一些就全都不會發生,沒有遇險,沒有摔傷,沒有昏迷,沒有失憶。可現實就是沒有如果,一切發生了,就都是現實,而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去承受現實。
雖然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那邊的臨床實驗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但沈括自己的工作這邊卻是發展得還挺順利。說順利有點抽象,說沈括這三年已經賺了將近200萬人民幣就比較具體了。
沒錯,正如經理當初說預料的,沈括天生就是做金融的料子。三年以來沈括平均每天只會休息6個小時,甚至只算工作日的話平均每天應該也就休息4、5個小時,除了提升自身關於對沖基金方面的專業能力,之外,還要研究中外各大經典案例,進行模擬操作,同時在做這一切的時候還得兼顧著照顧莫未等等。
都說聰明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聰明的人,卻還要比你刻苦。所以沈括就是靠著比常人付出更多汗水和努力,再加上他那一點點與生俱來的天分,才取得了如此成就。
並且沈括的目光已經完全不僅限於江州市了,比如美國一些比較著名的金融機構,包括黑石、高盛在內,他其實都已經開始在接觸了。
因為在沈括心裡最牽掛的還是莫未的病情,或早或晚,莫未總是要去美國治病的,甚至有可能需要長期地居住在那邊,所以提前做好工作的規劃也是為了今後打算。
不過有一點確是比較麻煩的,就是沈括在公司的異性緣實在是有點太好了。畢竟達到沈括相同財富或者能力的人,大都年紀不小了,不是已經成了家,也都至少30往上了;而年紀輕的吧,卻遠不如沈括成熟、穩重,當然了,也大都沒有沈括有錢。
算起來沈括從畢業到現在不到四年,也不過是26歲的年紀,但其個人所賺取的佣金就已累積數百萬,長相身材都還算不錯,最主要的是,同在金融行業,大家都清楚沈括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像他這樣極具天分的人,不出意外幾乎都會被各大金融機構所看重,相應他們的個人財富、社會地位等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急劇提升。別說現在的百萬,今後就是千萬甚至上億的身家,對於金融行業來說也並算什麼困難的事情。所以像沈括這種綜合能力極強,發展潛力極高的績優股,公司里那些單身的小姐姐、小妹妹們哪個看了能不心動?
可眼下問題是婚姻狀況這事兒沈括是真的沒法兒說清楚。當公司里有第一位女性跟他表白時,他就已經回應說自己其實結婚都三年了。
然後對方不信……
開玩笑,才26歲就說自己結婚三年了,剛畢業你就結婚啊!這麼恩愛的嗎?還有你這結婚三年了都一直沒要小孩兒的麼?況且你老婆怎麼一次都沒來過公司呢?
於是在此之後,那些對沈括心有所屬的女生們都紛紛開始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研究沈括喜歡的女人會是什麼性格,什麼學歷,多大年紀等等。不過她們從來沒覺得,沈括可能是真的已經結婚了。
最終關於沈括婚姻狀況的相關信息在公司流傳的版本大致就是:單身,但習慣性以“已婚”為由進行拒絕。眼光奇高,很難揣測其喜好,非一般女子所能拿下。
沈括自然是知道這些消息的,他對此也是非常無奈。因為這種事兒如果還特意去解釋說自己其實已經結婚,請大家就不要跟他表白了。這話兒怎麼聽著就這麼討打呢?再說這些風言風語,沈括躲還來不及,哪裡還敢往上沾,別到時候事情沒解決還惹到一身騷。而極少部分知道沈括家庭狀況的人,因為莫未患病其實是一件比較私密的事情,也沒法替他去公開解釋。最終,就只有以沉默作為最好的回應了。
不過好在經過了4、5位女士表白的相繼撲街,眾女也大都清楚了沈括雖好,卻也是根極其難啃的骨頭,慢慢的也就都對他失去了興趣。既然沒了人再來糾纏,沈括也就再也沒去理會關於自己婚姻狀況的那些傳言了。
直到最近公司里新招了一位經理助理。正巧的是,這位助理卻剛好是沈括的老朋友。嗯…很老很老的那種。
可即使出現了再多的困苦與艱難,我們卻總得一如既往地活下去。於是時間一晃三年,沈括在這段時間裡一邊正常工作,一邊還要經常留意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那邊的消息,同時也得陪好,照顧好莫未。說實話,處於事業上升期的沈括過得並不輕鬆,但他對此卻一點都不覺得苦。
沈括總是想其實自己應該知足,上天派給自己一個這麼完美的妻子,同時兩人也能在當年劫匪案件中如此險峻的狀況下死裡逃生,那麼只是要再面對一點疾病而已,真的不算什麼了。況且這病也很快就能被治好,只是也許還需要再多等那麼一點點時間而已。
可沈括卻是真的有些難受,為了莫未而難受。雖然沒有任何人責怪過他,但沈括心裡很清楚,如果不是他要組織那次露營,這一些就全都不會發生,沒有遇險,沒有摔傷,沒有昏迷,沒有失憶。可現實就是沒有如果,一切發生了,就都是現實,而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去承受現實。
雖然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那邊的臨床實驗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但沈括自己的工作這邊卻是發展得還挺順利。說順利有點抽象,說沈括這三年已經賺了將近200萬人民幣就比較具體了。
沒錯,正如經理當初說預料的,沈括天生就是做金融的料子。三年以來沈括平均每天只會休息6個小時,甚至只算工作日的話平均每天應該也就休息4、5個小時,除了提升自身關於對沖基金方面的專業能力,之外,還要研究中外各大經典案例,進行模擬操作,同時在做這一切的時候還得兼顧著照顧莫未等等。
都說聰明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聰明的人,卻還要比你刻苦。所以沈括就是靠著比常人付出更多汗水和努力,再加上他那一點點與生俱來的天分,才取得了如此成就。
並且沈括的目光已經完全不僅限於江州市了,比如美國一些比較著名的金融機構,包括黑石、高盛在內,他其實都已經開始在接觸了。
因為在沈括心裡最牽掛的還是莫未的病情,或早或晚,莫未總是要去美國治病的,甚至有可能需要長期地居住在那邊,所以提前做好工作的規劃也是為了今後打算。
不過有一點確是比較麻煩的,就是沈括在公司的異性緣實在是有點太好了。畢竟達到沈括相同財富或者能力的人,大都年紀不小了,不是已經成了家,也都至少30往上了;而年紀輕的吧,卻遠不如沈括成熟、穩重,當然了,也大都沒有沈括有錢。
算起來沈括從畢業到現在不到四年,也不過是26歲的年紀,但其個人所賺取的佣金就已累積數百萬,長相身材都還算不錯,最主要的是,同在金融行業,大家都清楚沈括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像他這樣極具天分的人,不出意外幾乎都會被各大金融機構所看重,相應他們的個人財富、社會地位等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急劇提升。別說現在的百萬,今後就是千萬甚至上億的身家,對於金融行業來說也並算什麼困難的事情。所以像沈括這種綜合能力極強,發展潛力極高的績優股,公司里那些單身的小姐姐、小妹妹們哪個看了能不心動?
可眼下問題是婚姻狀況這事兒沈括是真的沒法兒說清楚。當公司里有第一位女性跟他表白時,他就已經回應說自己其實結婚都三年了。
然後對方不信……
開玩笑,才26歲就說自己結婚三年了,剛畢業你就結婚啊!這麼恩愛的嗎?還有你這結婚三年了都一直沒要小孩兒的麼?況且你老婆怎麼一次都沒來過公司呢?
於是在此之後,那些對沈括心有所屬的女生們都紛紛開始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研究沈括喜歡的女人會是什麼性格,什麼學歷,多大年紀等等。不過她們從來沒覺得,沈括可能是真的已經結婚了。
最終關於沈括婚姻狀況的相關信息在公司流傳的版本大致就是:單身,但習慣性以“已婚”為由進行拒絕。眼光奇高,很難揣測其喜好,非一般女子所能拿下。
沈括自然是知道這些消息的,他對此也是非常無奈。因為這種事兒如果還特意去解釋說自己其實已經結婚,請大家就不要跟他表白了。這話兒怎麼聽著就這麼討打呢?再說這些風言風語,沈括躲還來不及,哪裡還敢往上沾,別到時候事情沒解決還惹到一身騷。而極少部分知道沈括家庭狀況的人,因為莫未患病其實是一件比較私密的事情,也沒法替他去公開解釋。最終,就只有以沉默作為最好的回應了。
不過好在經過了4、5位女士表白的相繼撲街,眾女也大都清楚了沈括雖好,卻也是根極其難啃的骨頭,慢慢的也就都對他失去了興趣。既然沒了人再來糾纏,沈括也就再也沒去理會關於自己婚姻狀況的那些傳言了。
直到最近公司里新招了一位經理助理。正巧的是,這位助理卻剛好是沈括的老朋友。嗯…很老很老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