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都想的太簡單了,不可能根本不可能,甄家是不可能倒的,甄家還有貴太妃在,還有十二皇子在,甄應嘉嘴角勾起了一絲詭異的笑,他淡淡掃過聖人,心裡嘲笑他的年輕和魯莽,居然以為人多勢眾就可以打到甄家,甄家還有最重要的保命牌在。
尤文德餘光掃見了甄應嘉的淡定和詭異,嘴角勾起一道嘲諷的弧度,很快又消失,快的無人注意到。
聖人坐在最高位,他一直盯著甄應嘉自然也把他的所有表情動作都看在眼裡,包括那詭異的笑,聖人卻也笑了。
林如海看著跪在前面的甄應嘉心裡幾乎樂開花,他嘲諷的想甄應嘉應該還在心存僥倖吧?可是聖人等了這麼久才出手,之前眼看著甄家在京城攪風攪雨,甚至明目張胆的結黨營私,聖人寧可在宮裡砸茶杯也沒有動手是為了什麼?
林如海想著被聖人特地截下的江南傳來的急報,甄家以及所有和甄家有關的人,甚至是大部分的京中官員都不知道甄家早已沒有了保命牌,江南甄家老太君,老聖人的乳母,老聖人親自冊封的奉聖夫人前不久去了,甄家這一回必死無疑了。
至於老聖人早就不滿甄家了,甚至要清算甄家就是經過老聖人同意的,而且這一回可能老聖人反而會要重罰甄家,林如海低頭遮掩自己壓不下去的嘴角,甄家啊甄家,真不愧是甄家,哈哈哈,孫子氣死了祖母,氣死了甄家的保命牌,哈哈哈!
第68章 番外――情不知所起(三)
尤清媛覺得自己的眼皮越來越重,耳畔都是兒孫的哭聲,小曾孫的聲音尤為明顯,瑩兒抓著自己的手,哭喊著讓她不要離開她,她多想安慰一下她的女兒,哄哄哭的嗓子都要啞了的曾孫,但是她卻沒有力氣。
尤清媛記得記得今天是一個雪天,天空一直飄著小雪,尤清媛曾經是很喜歡雪天的,雪天會掩藏一切骯髒,整個世界都變得潔白,每一片雪花都是那麼美,而且在雪天他就會不像平時那麼忙,然後他興致來了會和她一起賞雪,沒有別人,只有她們兩個人,只有她們兩個!
尤清媛不知道自己怎麼會突然想起那個人,那個被稱為她的丈夫的男人,尤清媛覺得自己可悲又覺得自己可笑,臨死前她居然腦海里全是那個人的身影。
尤清媛想著外面下的雪,覺得真好,其實她後來是不喜歡雪天的,因為雪天一個接一個的帶走了她的至親,最寵愛她的父親,最關心她的母親,到了最後還有他,但是此時此刻她反而覺得安心,和他們走在同樣的天裡,真的很安心。
尤清媛的童年記憶並不美好,那時候的父親很少關心她,那時候她的生母一直抱怨她為什麼不是男孩,母親猙獰的臉和父親漠然的臉幾乎充斥著整個記憶。
她的生母是個瘋狂的女人,瘋狂的活著,瘋狂的死去,她其實一直不能理解母親,她當時覺得她的母親其實並不愛她的父親,因為她不止一次看見她的母親用充滿恨意的眼神盯著父親,有時候聽到母親和心腹商量著怎麼對付後院的姨娘們,她都有些懷疑會不會有一天母親也會去對付父親。
然而她沒多久就不用擔心了,母親死了,她茫然失措,後來父親查出了很多事,她也終於知道已經去世的母親給她留下了什麼,她絕望的趴在奶嬤嬤懷裡大哭,明明她什麼也沒有做啊,為什麼要報應到她身上,她不再有未來。
奶嬤嬤陪著她一起哭,面對她的問題,卻只能回答一句因為你是夫人的女兒啊!
再後來的記憶大概就是她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光,父親因為母親的去世開始關心她,慈愛的父親,可愛的弟弟,一家三口快快樂樂的。
再後來父親娶回了她的繼母,繼母是她後半輩子最敬重的人,她的恩人,繼母盡心竭力的教導她,照顧她的生活,給了她從前嚮往的母愛,教給了她後半生生活的資本。
後來家裡又進了姨娘,她以為又會發生什麼,但是事實上家裡一切依舊風平浪靜,除了她多了兩個妹妹。
相反自從萬姨娘入府後,家裡父親和繼母的關係反而越來越好,好到容不下第二個人。
她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麼顯著的差異,她問嬤嬤,嬤嬤告訴她,因為繼母更合父親心意,嫡妻的地位根本就不是妾可以動搖的,所以身為正妻反而去跟侍妾較量是下下之策,自降身份,規矩在那擺著,只要自己本身不犯致命的錯,妻永遠是妻,繼母表現的端莊賢惠,更符合大家主母風範,所以父親看重也敬重。
她當時覺得嬤嬤說得對又不對,嬤嬤對她疑惑只是笑了一下,對她說事事無常,這世間又哪有什麼絕對,人最抵不過的就是情,誰也無法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遇到讓她動情的人,有了情,一切不合理都能變得合理。
之後嬤嬤告訴她,讓她記住她說得話,若是她日後嫁人了一定要記住,若是遇到了對得人,真的嫁給了自己喜歡的良人,那麼也要記住只能把心給出去七分,自己一定要留下三分,如果沒能遇到了合適的人,那麼哪怕在不情願,也要把那人裝在心裡三分。
她當時很奇怪為什麼,嬤嬤嘆了口氣,以一種她當時無法理解的悲傷無奈嘆息的口吻回答她,因為這個世道對女人不公啊!以她的身份只有做到她說得才能保證哪怕過得不好,卻也絕對不會差,至少不會受傷。
她記得嬤嬤當時很悲傷的說,世間多是痴情女子負心漢,所以女子才要更加愛惜自己,當時她覺得她的嬤嬤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嬤嬤當時耳提面命,她也以為自己已經牢記在心,只不過,到底,她還是辜負了嬤嬤的苦心吧!
那年桃林相遇是她今生記憶里最美的色彩,他一直到很多年之後都說,就是那時他喜歡上了她,她當時對著他笑得甜蜜,然後背著他哭的悲傷,那年那片桃林,到底是誰勾了誰的魂,又是誰偷了誰的心,一席白衣風姿卓越的世家公子竟是她死亡之前也沒法忘記的。
她是尤家嫡長女,出嫁極為寧安侯世子夫人,之後又成為寧安伯夫人,寧安伯府老太君,超品誥命一生尊榮無限。
她是尤家最出色的女兒,公婆眼裡最孝順知禮,賢惠大氣的兒媳,是京城所有人交口稱讚的楷模,世家主母一生讚譽無限。
但是那又如何呢?
父親臨死前拉著她的手說對不起她,父親的眼神騙不了人,他是真的在歉疚,他的後半輩子都覺得歉疚她。
繼母臨死前拉著她的手說她說對不起,什麼也幫不了她,只能寬慰她,繼母在擔心她。
她這輩子最親近的人都不放心她,哈哈,明明她是超品誥命,滿京讚譽,明明她是賈家宗婦,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到底只有他們才真的無時無刻不關心她,才了解她的哭吧。
她知道她父親一直對她要肩負尤家的教養名聲,肩負尤家嫡長女的責任愧疚,愧疚的奇怪,她的父親在她的侄女出嫁之後,喝的酩酊爛醉,對她說,不要再忍著了,發泄出來吧,沒事爹給你撐著,那個混帳東西哪裡配得上他的女兒,她只是笑著搖搖頭,後來父親哭了,他說,他對不起她,沒把她嫁個好人,她還是搖頭,她沒有沒嫁個好人家,愛上他是她自己的選擇,跟父親無關。
尤文德餘光掃見了甄應嘉的淡定和詭異,嘴角勾起一道嘲諷的弧度,很快又消失,快的無人注意到。
聖人坐在最高位,他一直盯著甄應嘉自然也把他的所有表情動作都看在眼裡,包括那詭異的笑,聖人卻也笑了。
林如海看著跪在前面的甄應嘉心裡幾乎樂開花,他嘲諷的想甄應嘉應該還在心存僥倖吧?可是聖人等了這麼久才出手,之前眼看著甄家在京城攪風攪雨,甚至明目張胆的結黨營私,聖人寧可在宮裡砸茶杯也沒有動手是為了什麼?
林如海想著被聖人特地截下的江南傳來的急報,甄家以及所有和甄家有關的人,甚至是大部分的京中官員都不知道甄家早已沒有了保命牌,江南甄家老太君,老聖人的乳母,老聖人親自冊封的奉聖夫人前不久去了,甄家這一回必死無疑了。
至於老聖人早就不滿甄家了,甚至要清算甄家就是經過老聖人同意的,而且這一回可能老聖人反而會要重罰甄家,林如海低頭遮掩自己壓不下去的嘴角,甄家啊甄家,真不愧是甄家,哈哈哈,孫子氣死了祖母,氣死了甄家的保命牌,哈哈哈!
第68章 番外――情不知所起(三)
尤清媛覺得自己的眼皮越來越重,耳畔都是兒孫的哭聲,小曾孫的聲音尤為明顯,瑩兒抓著自己的手,哭喊著讓她不要離開她,她多想安慰一下她的女兒,哄哄哭的嗓子都要啞了的曾孫,但是她卻沒有力氣。
尤清媛記得記得今天是一個雪天,天空一直飄著小雪,尤清媛曾經是很喜歡雪天的,雪天會掩藏一切骯髒,整個世界都變得潔白,每一片雪花都是那麼美,而且在雪天他就會不像平時那麼忙,然後他興致來了會和她一起賞雪,沒有別人,只有她們兩個人,只有她們兩個!
尤清媛不知道自己怎麼會突然想起那個人,那個被稱為她的丈夫的男人,尤清媛覺得自己可悲又覺得自己可笑,臨死前她居然腦海里全是那個人的身影。
尤清媛想著外面下的雪,覺得真好,其實她後來是不喜歡雪天的,因為雪天一個接一個的帶走了她的至親,最寵愛她的父親,最關心她的母親,到了最後還有他,但是此時此刻她反而覺得安心,和他們走在同樣的天裡,真的很安心。
尤清媛的童年記憶並不美好,那時候的父親很少關心她,那時候她的生母一直抱怨她為什麼不是男孩,母親猙獰的臉和父親漠然的臉幾乎充斥著整個記憶。
她的生母是個瘋狂的女人,瘋狂的活著,瘋狂的死去,她其實一直不能理解母親,她當時覺得她的母親其實並不愛她的父親,因為她不止一次看見她的母親用充滿恨意的眼神盯著父親,有時候聽到母親和心腹商量著怎麼對付後院的姨娘們,她都有些懷疑會不會有一天母親也會去對付父親。
然而她沒多久就不用擔心了,母親死了,她茫然失措,後來父親查出了很多事,她也終於知道已經去世的母親給她留下了什麼,她絕望的趴在奶嬤嬤懷裡大哭,明明她什麼也沒有做啊,為什麼要報應到她身上,她不再有未來。
奶嬤嬤陪著她一起哭,面對她的問題,卻只能回答一句因為你是夫人的女兒啊!
再後來的記憶大概就是她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光,父親因為母親的去世開始關心她,慈愛的父親,可愛的弟弟,一家三口快快樂樂的。
再後來父親娶回了她的繼母,繼母是她後半輩子最敬重的人,她的恩人,繼母盡心竭力的教導她,照顧她的生活,給了她從前嚮往的母愛,教給了她後半生生活的資本。
後來家裡又進了姨娘,她以為又會發生什麼,但是事實上家裡一切依舊風平浪靜,除了她多了兩個妹妹。
相反自從萬姨娘入府後,家裡父親和繼母的關係反而越來越好,好到容不下第二個人。
她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麼顯著的差異,她問嬤嬤,嬤嬤告訴她,因為繼母更合父親心意,嫡妻的地位根本就不是妾可以動搖的,所以身為正妻反而去跟侍妾較量是下下之策,自降身份,規矩在那擺著,只要自己本身不犯致命的錯,妻永遠是妻,繼母表現的端莊賢惠,更符合大家主母風範,所以父親看重也敬重。
她當時覺得嬤嬤說得對又不對,嬤嬤對她疑惑只是笑了一下,對她說事事無常,這世間又哪有什麼絕對,人最抵不過的就是情,誰也無法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遇到讓她動情的人,有了情,一切不合理都能變得合理。
之後嬤嬤告訴她,讓她記住她說得話,若是她日後嫁人了一定要記住,若是遇到了對得人,真的嫁給了自己喜歡的良人,那麼也要記住只能把心給出去七分,自己一定要留下三分,如果沒能遇到了合適的人,那麼哪怕在不情願,也要把那人裝在心裡三分。
她當時很奇怪為什麼,嬤嬤嘆了口氣,以一種她當時無法理解的悲傷無奈嘆息的口吻回答她,因為這個世道對女人不公啊!以她的身份只有做到她說得才能保證哪怕過得不好,卻也絕對不會差,至少不會受傷。
她記得嬤嬤當時很悲傷的說,世間多是痴情女子負心漢,所以女子才要更加愛惜自己,當時她覺得她的嬤嬤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嬤嬤當時耳提面命,她也以為自己已經牢記在心,只不過,到底,她還是辜負了嬤嬤的苦心吧!
那年桃林相遇是她今生記憶里最美的色彩,他一直到很多年之後都說,就是那時他喜歡上了她,她當時對著他笑得甜蜜,然後背著他哭的悲傷,那年那片桃林,到底是誰勾了誰的魂,又是誰偷了誰的心,一席白衣風姿卓越的世家公子竟是她死亡之前也沒法忘記的。
她是尤家嫡長女,出嫁極為寧安侯世子夫人,之後又成為寧安伯夫人,寧安伯府老太君,超品誥命一生尊榮無限。
她是尤家最出色的女兒,公婆眼裡最孝順知禮,賢惠大氣的兒媳,是京城所有人交口稱讚的楷模,世家主母一生讚譽無限。
但是那又如何呢?
父親臨死前拉著她的手說對不起她,父親的眼神騙不了人,他是真的在歉疚,他的後半輩子都覺得歉疚她。
繼母臨死前拉著她的手說她說對不起,什麼也幫不了她,只能寬慰她,繼母在擔心她。
她這輩子最親近的人都不放心她,哈哈,明明她是超品誥命,滿京讚譽,明明她是賈家宗婦,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到底只有他們才真的無時無刻不關心她,才了解她的哭吧。
她知道她父親一直對她要肩負尤家的教養名聲,肩負尤家嫡長女的責任愧疚,愧疚的奇怪,她的父親在她的侄女出嫁之後,喝的酩酊爛醉,對她說,不要再忍著了,發泄出來吧,沒事爹給你撐著,那個混帳東西哪裡配得上他的女兒,她只是笑著搖搖頭,後來父親哭了,他說,他對不起她,沒把她嫁個好人,她還是搖頭,她沒有沒嫁個好人家,愛上他是她自己的選擇,跟父親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