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三還沒說話,海蘭來稟:“王爺,福晉,鎮國公夫人富察氏來了。”

  鎮國公夫人就是毓秀。

  說來尷尬,自雍正登基後,其眾多成年兄弟中也只有淳親王允祐、十三允祥和果郡王允禮情況好些。

  其他除了一直與雍正作對的八爺等人遭到雍正或申斥,或降爵,或囚禁,還有幾個成年皇子也遭到了雍正的冷待和處罰。

  其中就有十二爺允祹。

  雍正登基之初,因為允祹辦理先帝梓宮事宜上頗為盡心,封其為履郡王。

  到了去年,允祹因為辦事不謹慎被雍正奪了郡王爵位,降為固山貝子。

  後允祹又在先帝配享太廟的儀注和封妃金冊上出了差錯,被降為奉恩鎮國公。

  第478章 忍無可忍

  這幾年,比允祹小的十三和允禮皆得了雍正的重用,一個親王一個郡王,正炙手可熱。

  而雍正二年這一年內,允祹的爵位卻是一路往下降,最後落得個連貝子都不是,不可謂不慘澹。

  以和悅的了解,允祹不是那不謹慎之人,如何會一次又一次地在這些小事上出了差錯,還被雍正藉故一降再降?

  雍正對允祹哪裡來的這樣深的敵意?

  除了允祹在先帝爺的皇子中年齡較大,康熙末年一度受到先帝的重用,掌管正白旗三旗事務外,允祹沒有任何值得雍正敵對的地方。

  以和悅的猜測,允祹之所以落得個這樣的局面,一方面,大約是他自己有意為之,以防新帝像對待其他兄弟一樣找他算帳,他自己先出了差錯,得了雍正的厭棄。

  二來,要說雍正對允祹沒有一絲忌憚,那也不可能,否則也不會在這些小事上一再較真,大概雍正自己也早想處置允祹了。

  聽說毓秀來了,和悅猜測毓秀大概是為了弘昌的事,畢竟這件事也牽扯了毓秀娘家的侄女富察依雲,遂著人請她去了後院正房。

  和悅與十三分開,去見毓秀。

  “弘昌如何了?”毓秀進來,行了禮,焦急地問。

  “不過是挨了頓打,他是男子,皮厚實著,這點子傷不礙事。”和悅怕她擔心,忙安慰她。

  “哪有你這樣的?我可是聽說弘昌被抬回來的,留了好多血。”毓秀蹙眉嗔怪,滿臉擔憂。

  和悅拉她坐在次間的榻上,海蘭上了茶水,退到一邊。

  “太醫說了,不過是皮外傷,修養些日子就好了,他都那麼大了,若是這點傷都受不了,算什麼男人?對了,依雲如何了?”

  “依雲倒沒什麼,她只是為弘昌擔憂,說來今日之事也是因為依雲引起的,二哥讓我向你和怡親王賠禮。”

  和悅搖頭:“這不就是見外了嗎,賠什麼禮?依雲是女孩子,弘昌作為大哥哥,本來就該保護她。”

  “總之,這份情我和富察府都記下了。”毓秀真誠地感激。

  之後,和悅帶著毓秀去看了弘昌。

  見弘昌雖然起不來,精神卻還好,毓秀勉強放了心,這才告辭離開。

  翌日,十三果真在早朝上請求廢了弘昌世子之位,又說自己管教無方,一併請求治罪。

  雍正下旨,廢掉弘昌世子之位,怡親王罰俸半年。

  滿朝大臣無一再有言語。

  早朝後,雍正命人請怡親王到養心殿說話。

  “你放心,弘昌的世子之位朕給他留著,等風頭過去了,朕還會立他為世子。”

  十三起身響亮地打了個千兒:“臣弟多謝皇上恩典。”

  雍正親自扶他起來,重新坐在榻上,語氣溫和:“朕知你是為了朕,如今老八他們賊心不死,朝上許多人說朕刻薄寡恩,為難先帝子嗣,連親兄弟也不放過,甚至任人唯親,有了這件事,便可樹立朕的威信,讓他們心服口服,不敢再有任何與朕作對的心思,只是委屈了你和弘昌。”

  十三搖頭:“皇上言重了,此事說來也是弘昌的錯,弘昌做錯了事,就該受罰,也可順便磨磨他的性子,免得他再惹出禍來。”

  雍正立刻沉了臉:“說到弘昌,也怪弘時不知輕重,朕原以為他懂事了,可以幫著朕做事,誰料卻做出此等丟人之事,朕對他簡直失望至極!”

  十三垂眸,勸道:“皇上,弘時到底是您的長子,規勸幾句,尋良師教導一番,總會好些的。”

  “哼!朕何嘗不曾尋良師教導於他?朱軾、徐元夢等人哪個不是博學多才,滿腹經綸?可他何曾有過進步?朕對他是不抱任何期望了,如今大臣們勸朕早立太子,可觀弘時的德行,朕如何能放心?大清的江山若是落到他頭上,遲早要毀了!”

  雍正可見是當真氣急了,連這種話都說出了口。

  十三一時緘默不語。

  雍正見他沉默,頗為不滿地皺眉:“你怎的不說話?你是朕的親弟弟,朕想聽你的意思。”

  十三嘆一聲,直言:“皇上,依臣弟之見,您春秋正盛,不宜過早立下太子。”

  雍正舒了口氣:“你說得對,朕也不願過早立下太子,當年兄弟們為了爭儲鬧了多少事?到如今死的死,幽禁的幽禁,朕真的不忍自己的兒子再經歷一次,可大臣們不肯罷休。”

  話至此,雍正又是滿面陰沉,咬牙切齒:“哼,朕如何能不明白?這些都是允禩等人所為,他們就是不肯讓朕安心,就是要讓朕的皇子亂起來!聽說允禟在西北也不安份,四處惹事生非,還設法與允禩允礻我等人通信,頗有不敬之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