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感覺呼吸困難,高懷逸閉了眼睛,又聽他說:“想這麼容易就死?不想想你高家人了嗎?”被他一句話逼得眼淚成串往下掉,有時候,想著他的手再用些勁,一切都解脫了。
太后被困宮中,讓她想起了做皇后時被高貴妃壓制時的恐懼,她讓人想辦法帶話給長公主,讓她一定要帶著薛襄恆進宮看她。她的兄弟袁酉已掌禁軍之權,是她告訴皇帝,兵權還是放在自家人手上穩妥,許公東和呂玠始終是外人,將來殺敵戰死,總得有人補上,皇帝也十分聽話。如今這大好局勢,她絕不許自己又輸在一個女人身上。
皇帝誓死要與東契決一死戰,凡進言議和、遷都之人都被他以不忠之名或殺或貶。時過兩年,大琰朝堂上下都熱血沸騰,再無一人提出異議。
近來形勢頗好,有朝臣奏請皇帝御駕親臨前方戰場,以鼓勵將士們一鼓作氣將東契人趕回老家去。當年親征的陰影如今還籠罩著他,可他明白,打了三年,再僵持下去,大琰國力將支撐不了多久。且國內也有一支叛軍名曰黑甲軍強勁崛起,盤踞江南,跟海寇打也與大琰禁軍打,越打似乎越強,聽聞他們著玄黑衣衫玄黑甲冑,裝備精良,有強壯馬匹裝備騎軍。而他們的首領,所著衣衫左臂皆繡浴火鳳凰,似乎沒人知道來歷,如今還未北上,只因人數頗少,若等他壯大,一切都將不可收拾。如此一來,與東契戰事若再不速戰速決,怕是真會陷入泥潭活生生被耗死。他親臨前方若真能鼓勵將士,那也未嘗不可。
三年了,高懷逸的頭髮早已長得和先前沒有差別,只是三年間,對他的態度,一直那麼冷淡。出發前,他把羅貴妃立為皇后,把她剛出生一年的兒子立為太子,只有這樣,他才能放心走,只有這樣,羅午齋才會為他守住朝堂。當年他對他父皇激憤的喊“廢長立幼,綱常倫理無存”!如今才明白,有許多事,身為帝王,你就身不由己。
晚間到了凝和宮,如今對高懷逸的感覺,說不上愧疚也說不上釋然,只看著她,久久的看著她:“你與朕,還有一輩子要過,你準備就這麼冷著臉對朕一輩子嗎?皇后之位是朕失信於你,可你這幾年也並未養出皇后之德!”
高懷逸低眉順眼的回:“陛下即將遠行,臣妾會在宮中為陛下祈禱,盼陛下早日平安歸來。”秦政一把攥住她的手腕將她扯入懷中:“怎麼,你以為,朕會留你在宮裡?不,朕去哪都要帶著你,你在,朕才安心。”高懷逸有些不解,將這麼久來的疑惑問出來:“陛下一直說,有臣妾在才安心,敢問陛下,臣妾是做了什麼能讓你安心?”
秦政思緒回溯過去,從年幼起的一切一切,他的情竇初開,他迷茫彷徨時身邊這人給他的溫柔安撫,他孤立無援時這人給她的堅定力量。到如今,已成了一種銘刻在骨子裡的依賴。
這一切的一切…如今卻不知從何說起。半晌抵在她額間低語:“你是朕的,別以為朕真的拿你沒辦法!今夜朕留宿凝和宮,好好疼愛你。”聽了這話,高懷逸恐懼的輕顫,被推倒在床時,用盡一切力量掙扎,秦政掐著她脖子吻在她耳畔:“三年了!高懷逸!三年了!朕有時真的想殺了你!她已經死了三年了,你為何還是忘不了?就算她還活著,你認為,你在朕身邊這麼久,她還會回來找你嗎?又或者,你以為她會一直記著你,直到死去?都不會!朕是皇帝,你是朕的女人,沒人可以覬覦,覬覦者,當死!當年綢緞鋪那場火就該燒死她!”
一時間,天地寂靜。高懷逸就那樣看著他,像是看一個陌生人一般,仿佛這一切都在夢中。
見了賢王,高懷逸攏緊衣衫,這個動作秦曙看在眼裡,心疼不已,宮中傳言他也聽過,皇帝每留宿凝和宮,必會傳出女子呼喊求饒的聲音。一轉頭逼自己不再想:“伏秀姐姐,他要帶你一起去弘農州嗎?”高懷逸略走近他:“曙兒你聽我說,此次去弘農州,我心中十分不安,總覺得有事要發生。若真出事,皇帝若回不了永安,我也必定回不了永安,宮裡朝廷到時候會亂成一團,你要趁亂逃走,去南方,而後聯絡徐斯濂,他會帶著那些早已與皇帝離心離德的大臣擁護你另立朝廷。”
秦曙聽罷苦笑一聲:“姐姐,你要想辦法留下來,不要去,我也覺得要出事,雖然是袁酉在弘農州,但他根本不會打仗,只會邀功。至於我,我早已無心帝位,又何必苟延殘喘,另立朝廷勢必會將軍中人心打散,本就打得十分辛苦,我能為祖宗江山做的唯一的事,就是不再添亂了。若能逃走,我會走,但我不會聯絡徐斯濂,太康已起戰事,我或許會去找崇遠哥哥,這幾年滄海桑田,我想他也應該明白了,所謂的仇恨不過是時局造的孽。我會告訴他,姐姐一直掛念著他和家人。”
高懷逸一聽崇遠的名字眼睛就紅了,握著秦曙的手哽咽好一會:“你本是皇子,未曾在民間生活,又如何能…”秦曙也握緊她的手:“姐姐,這幾年過的日子,已教會我怎麼生存,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
兩人執手淚眼,都默然無語。到如今,兩人都太明白,個人的命運被宏大的大局左右,你根本無力掙扎就會被滾滾洪流帶走,容不得你逆,你只有順之向前,或支離破碎或猛然被湮滅,又或許會絕處逢生。命運這回事,從來沒人說得准。
一步一步走回宮,高懷逸心裡痛得說不出話來,她還有心愿未了,就算顧韶真的已成一捧灰,她也要親眼見見這捧灰。可這世間太殘酷,真的太殘酷。
行至弘農州,皇帝豐獎前方將士,在弘農州逗留近十日,袁酉說捷報頻頻,他聖心大悅。已準備回京,臨走前決定聽從袁酉進言,上城樓與將士同飲。
這日城門宴將士,舉杯相邀,喝完欲返回城中,有將士摔碗在地上:“陛下,聽聞高恪那狗賊的孫女也來了,她爺爺攪亂超綱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她跟在陛下身邊,就是妖孽禍國!我大琰有此國禍,都因她不祥!臣等今日要替陛下清君側,請陛下賜死妖妃!”一時摔碗聲一片,都喊著清君側!
秦政驚的轉頭看向袁酉,袁酉也做出一臉驚訝,轉而低聲勸他:“陛下,他們中多數都遭受過高恪弄權的苦,如今上戰場,今日不知明日事,約是知道高恪孫女竟留在陛下身邊,心中不平。”秦政氣得手抖,這種伎倆還用他戳穿嗎?若不是太后密令,袁酉暗中挑起眾怒,又豈會如此?袁酉見他指著自己,也不慌:“陛下,眾怒難犯,臣也沒有好辦法。這些將士,可全都是為陛下出生入死,隨時會把命留在沙場上的人,他們只是要出口氣罷了,陛下,何不…成全。”
江山與美人,在此時竟不能並存。殺高懷逸,必將士氣高漲,反之,兵心不穩,或許他轉身就要面對兵潰千里的境地。
時間好像過了一輩子那麼久,他頹然的看著已被反綁推上城樓的高懷逸,兩人看著彼此,像是將彼此一生至此時的光景都看盡。高懷逸笑得釋然:“多謝陛下成全。”秦政捏緊拳頭搖頭:“此生你負了我,我也負了你,若有來生…”
太后被困宮中,讓她想起了做皇后時被高貴妃壓制時的恐懼,她讓人想辦法帶話給長公主,讓她一定要帶著薛襄恆進宮看她。她的兄弟袁酉已掌禁軍之權,是她告訴皇帝,兵權還是放在自家人手上穩妥,許公東和呂玠始終是外人,將來殺敵戰死,總得有人補上,皇帝也十分聽話。如今這大好局勢,她絕不許自己又輸在一個女人身上。
皇帝誓死要與東契決一死戰,凡進言議和、遷都之人都被他以不忠之名或殺或貶。時過兩年,大琰朝堂上下都熱血沸騰,再無一人提出異議。
近來形勢頗好,有朝臣奏請皇帝御駕親臨前方戰場,以鼓勵將士們一鼓作氣將東契人趕回老家去。當年親征的陰影如今還籠罩著他,可他明白,打了三年,再僵持下去,大琰國力將支撐不了多久。且國內也有一支叛軍名曰黑甲軍強勁崛起,盤踞江南,跟海寇打也與大琰禁軍打,越打似乎越強,聽聞他們著玄黑衣衫玄黑甲冑,裝備精良,有強壯馬匹裝備騎軍。而他們的首領,所著衣衫左臂皆繡浴火鳳凰,似乎沒人知道來歷,如今還未北上,只因人數頗少,若等他壯大,一切都將不可收拾。如此一來,與東契戰事若再不速戰速決,怕是真會陷入泥潭活生生被耗死。他親臨前方若真能鼓勵將士,那也未嘗不可。
三年了,高懷逸的頭髮早已長得和先前沒有差別,只是三年間,對他的態度,一直那麼冷淡。出發前,他把羅貴妃立為皇后,把她剛出生一年的兒子立為太子,只有這樣,他才能放心走,只有這樣,羅午齋才會為他守住朝堂。當年他對他父皇激憤的喊“廢長立幼,綱常倫理無存”!如今才明白,有許多事,身為帝王,你就身不由己。
晚間到了凝和宮,如今對高懷逸的感覺,說不上愧疚也說不上釋然,只看著她,久久的看著她:“你與朕,還有一輩子要過,你準備就這麼冷著臉對朕一輩子嗎?皇后之位是朕失信於你,可你這幾年也並未養出皇后之德!”
高懷逸低眉順眼的回:“陛下即將遠行,臣妾會在宮中為陛下祈禱,盼陛下早日平安歸來。”秦政一把攥住她的手腕將她扯入懷中:“怎麼,你以為,朕會留你在宮裡?不,朕去哪都要帶著你,你在,朕才安心。”高懷逸有些不解,將這麼久來的疑惑問出來:“陛下一直說,有臣妾在才安心,敢問陛下,臣妾是做了什麼能讓你安心?”
秦政思緒回溯過去,從年幼起的一切一切,他的情竇初開,他迷茫彷徨時身邊這人給他的溫柔安撫,他孤立無援時這人給她的堅定力量。到如今,已成了一種銘刻在骨子裡的依賴。
這一切的一切…如今卻不知從何說起。半晌抵在她額間低語:“你是朕的,別以為朕真的拿你沒辦法!今夜朕留宿凝和宮,好好疼愛你。”聽了這話,高懷逸恐懼的輕顫,被推倒在床時,用盡一切力量掙扎,秦政掐著她脖子吻在她耳畔:“三年了!高懷逸!三年了!朕有時真的想殺了你!她已經死了三年了,你為何還是忘不了?就算她還活著,你認為,你在朕身邊這麼久,她還會回來找你嗎?又或者,你以為她會一直記著你,直到死去?都不會!朕是皇帝,你是朕的女人,沒人可以覬覦,覬覦者,當死!當年綢緞鋪那場火就該燒死她!”
一時間,天地寂靜。高懷逸就那樣看著他,像是看一個陌生人一般,仿佛這一切都在夢中。
見了賢王,高懷逸攏緊衣衫,這個動作秦曙看在眼裡,心疼不已,宮中傳言他也聽過,皇帝每留宿凝和宮,必會傳出女子呼喊求饒的聲音。一轉頭逼自己不再想:“伏秀姐姐,他要帶你一起去弘農州嗎?”高懷逸略走近他:“曙兒你聽我說,此次去弘農州,我心中十分不安,總覺得有事要發生。若真出事,皇帝若回不了永安,我也必定回不了永安,宮裡朝廷到時候會亂成一團,你要趁亂逃走,去南方,而後聯絡徐斯濂,他會帶著那些早已與皇帝離心離德的大臣擁護你另立朝廷。”
秦曙聽罷苦笑一聲:“姐姐,你要想辦法留下來,不要去,我也覺得要出事,雖然是袁酉在弘農州,但他根本不會打仗,只會邀功。至於我,我早已無心帝位,又何必苟延殘喘,另立朝廷勢必會將軍中人心打散,本就打得十分辛苦,我能為祖宗江山做的唯一的事,就是不再添亂了。若能逃走,我會走,但我不會聯絡徐斯濂,太康已起戰事,我或許會去找崇遠哥哥,這幾年滄海桑田,我想他也應該明白了,所謂的仇恨不過是時局造的孽。我會告訴他,姐姐一直掛念著他和家人。”
高懷逸一聽崇遠的名字眼睛就紅了,握著秦曙的手哽咽好一會:“你本是皇子,未曾在民間生活,又如何能…”秦曙也握緊她的手:“姐姐,這幾年過的日子,已教會我怎麼生存,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
兩人執手淚眼,都默然無語。到如今,兩人都太明白,個人的命運被宏大的大局左右,你根本無力掙扎就會被滾滾洪流帶走,容不得你逆,你只有順之向前,或支離破碎或猛然被湮滅,又或許會絕處逢生。命運這回事,從來沒人說得准。
一步一步走回宮,高懷逸心裡痛得說不出話來,她還有心愿未了,就算顧韶真的已成一捧灰,她也要親眼見見這捧灰。可這世間太殘酷,真的太殘酷。
行至弘農州,皇帝豐獎前方將士,在弘農州逗留近十日,袁酉說捷報頻頻,他聖心大悅。已準備回京,臨走前決定聽從袁酉進言,上城樓與將士同飲。
這日城門宴將士,舉杯相邀,喝完欲返回城中,有將士摔碗在地上:“陛下,聽聞高恪那狗賊的孫女也來了,她爺爺攪亂超綱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她跟在陛下身邊,就是妖孽禍國!我大琰有此國禍,都因她不祥!臣等今日要替陛下清君側,請陛下賜死妖妃!”一時摔碗聲一片,都喊著清君側!
秦政驚的轉頭看向袁酉,袁酉也做出一臉驚訝,轉而低聲勸他:“陛下,他們中多數都遭受過高恪弄權的苦,如今上戰場,今日不知明日事,約是知道高恪孫女竟留在陛下身邊,心中不平。”秦政氣得手抖,這種伎倆還用他戳穿嗎?若不是太后密令,袁酉暗中挑起眾怒,又豈會如此?袁酉見他指著自己,也不慌:“陛下,眾怒難犯,臣也沒有好辦法。這些將士,可全都是為陛下出生入死,隨時會把命留在沙場上的人,他們只是要出口氣罷了,陛下,何不…成全。”
江山與美人,在此時竟不能並存。殺高懷逸,必將士氣高漲,反之,兵心不穩,或許他轉身就要面對兵潰千里的境地。
時間好像過了一輩子那麼久,他頹然的看著已被反綁推上城樓的高懷逸,兩人看著彼此,像是將彼此一生至此時的光景都看盡。高懷逸笑得釋然:“多謝陛下成全。”秦政捏緊拳頭搖頭:“此生你負了我,我也負了你,若有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