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父親生平最怕的就是他們兄弟反目,從小到大灌輸給他們的都是兄友弟恭。

  當初楊氏之事,李泰與風鈴串通想要慫恿蘇妧對楊氏不利,李泰說他知道錯了,而且他的本意只是為了母親。

  面上的說法和心中的想法,是兩回事。

  但李世民心軟,不願意就此斷了魏王李泰的生路。

  李承乾也不想跟父親不依不撓,未來的路還長得很。

  而今年洛陽水災之時,李承乾和蘇妧在洛陽為災民排憂解難,聽說魏王李泰也沒閒著,他天天在慈恩寺為洛陽百姓吃齋念經,還給他們點長命燈,這事情被李世民和朝臣知道了,都說魏王李泰即使是在慈恩寺,依然心懷天下百姓。

  如今太上皇駕崩,聖人李世民孝期剛過,李泰就跟父親請求回慈恩寺去吃齋念佛,要為阿翁修陰德。

  李泰此舉,可將李世民感動壞了。

  李世民才失去了父親,心中悲痛,而此時李泰又自請回慈恩寺,更是令李世民難過。好好的一家人,才經歷了死別,難道還要經歷生離嗎?

  聖人覺得魏王至情至孝,先前雖然有錯,但如今也是知錯能改。

  李泰再怎麼樣,也是天子的兒子,哪有旁人都在長安城中錦衣玉食,而他的兒子卻在慈恩寺里粗茶淡飯呢?

  於是,經歷喪父之痛的聖人李世民,將魏王李泰留在了長安,還跟李承乾說希望日後他們兄弟和睦,宮中父慈子孝。

  父親怎麼說,當兒子的自然就怎麼做,再多說些什麼,指不定前些日子因為商道之事而結下樑子的那些大臣,又要編排怎麼罪名按在自己的頭上。

  李承乾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他認為於國於民有利,當然不怕有人來槓。

  但是取得了暫時性勝利之後,就要暫避風頭,李承乾還是深諳此道的。

  李承乾的心思從李泰的事情上繞了回來,他親了親蘇妧的嘴角,說道:“阿翁剛去世不久,這時青雀從慈恩寺回來,父親看到他,難免心軟。他若是真的知錯能改,留在長安魏王府中也未嘗不可。”

  “可我只怕他是表面知錯,心中依然執迷不悟。”

  “這個你不擔心,我有分寸。下個月萬泉和李震要成親,你想好給他們什麼賀禮了嗎?”

  楊宜歆和李震從洛陽回來之後,就定了親,國喪一過,楊宜歆就得跟李震成親了。

  說起楊宜歆,蘇妧就不由自主地笑。

  因為前幾天楊宜歆還在跟蘇妧抱怨,說自從定親之後,沒見過李震多少次,害得她每次想要見未婚夫,還要找藉口入宮見蘇妧才能順便見上李震一面。

  然而萬泉縣主在東宮見到未來夫婿的時候,必然是李震在當值的時候。人在當值,自然不能陪她說話更別提是花前月下了。

  這麼一來,萬泉縣主難免有些哀怨。

  蘇妧看她那麼哀怨的模樣,忍不住逗她,說她嫌李震這麼不解風情,那就別嫁他了,反正現在後悔還來得及。楊宜歆頓時不哀怨了,說那怎麼行,我肯定是要嫁給李震的,蘇妧你這麼說是不是不想給我添箱?

  想著楊宜歆那天的模樣,蘇妧心情就輕快了不少。

  “我還沒想好,萬泉出嫁,我這個表嫂給她的添箱自然不能太寒酸。但我聽說長廣姑姑為她準備的嫁妝,都夠她八輩子花不完了,我要怎麼給萬泉錦上添花呢?”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

  第88章 088 章

  蘇妧有想過要給楊宜歆準備賀禮,然而楊宜歆作為長公主的掌上明珠, 在宮中又深受帝王夫妻的寵愛, 可謂是要風得風, 要雨得雨,能缺什麼呢?

  蘇妧是真的費了心思去想, 大概是因為比較重視,所以怎麼想都覺得不夠好。

  李承乾看蘇妧真的費了心思給楊宜歆準備添箱,便笑著跟她說:“你何必苦惱?萬泉向來都很喜歡你, 只要是你送的, 就算是張白紙, 她估計也會很喜歡。”

  蘇妧:“可我不能真的送張白紙給她。”

  李承乾:“這還不容易,原匪前幾天送來了幾個匠人們新做的銀香囊, 做工各方面都很好, 你去挑兩個配上你的調香送給萬泉, 她一定會很喜歡。唔, 這個只能給她的添箱壓場的,你再讓徐九將東宮庫里有什麼東西的冊子拿來看看, 看上什麼合適給萬泉當添箱的, 直接讓徐九下了冊子就好。”

  蘇妧想了想, 覺得這個可以有,於是就笑著跟李承乾說好。

  李承乾望著蘇妧的模樣,又拿了原匪從洛陽送來的書信給她看。藥商和洛陽縣府一起合辦的醫藥堂終於開了, 百里夷和當地的大夫迎來了他們的第一批學童。李蘊並沒有如同蘇妧和李承乾所想的那樣看對眼,李蘊將她收養的孩子都安置在了醫學堂, 打算和如今正在洛陽的武珝一起回長安。

  武珝本來到了該要說親的年紀,但是蘇妧剛從洛陽回來的時候,回府看望父母時見了武珝一面。少女亭亭玉立,胸襟開闊,留在長安在為婚嫁之事而苦惱,後來說姐姐在武順在洛陽有了身孕又思念在長安的親人,便由蘇妧出了點力,應國公夫人楊氏就讓武珝到了洛陽去。

  這次太上皇李淵駕崩,武珝的父親武士彠和李淵交情深厚,本就有病在身的武士彠經過太上皇駕崩後,悲痛過度,病情加重。

  如今武士彠的情況怕且是不能好了,因此楊氏就讓在洛陽陪姐姐的武珝回來長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