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衛青很快會意:“雖然我們只有一年的時間,但為大漢解決掉王莽之患,倒是綽綽有餘。”
張賀也熱血沸騰,碰到這種能改變歷史大事的,如果僅僅以他個人的力量,可能不會輕易嘗試,但提議的是眼前兩位,他的膽子一下就大了起來。
若是他們的話,也許真的可以為大漢再續好多年……
“陛下,大將軍,臣覺得太子殿下也穿越了過來,先前我和大將軍提起要尋找的正是太子。”
“你是說據兒也來了?”劉徹臉上浮現出欣喜之色,很快陷入慈父模式,“他一個人來這裡也太危險了,得儘快找到他才好。”
“臣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才跟隨大將軍進宮,想要藉助陛下的力量。”
“張賀之前對我說,他猜測據兒是不是在長安城,現在我看卻未必了。”衛青說,“陛下在長安各家酒肆都著人寫下了《秋風辭》的字跡,據兒雖然沒看過那副真跡,但他對陛下的字跡很是熟悉,如果他在長安見過了,又為什麼會不和我一樣上門詢問呢?”
“仲卿說得有理,可若是據兒不在長安,以這天下之大,只能下令各處都傳發我的筆跡才能提醒他了。”
這件事對於大漢的皇帝來說,本是輕而易舉,但諷刺的是,現在王莽可以將宣揚他“大義滅親”的八篇誡書發得全國都是,劉徹這個當皇帝的如果這麼做,必然會引起王莽的猜忌。
雖然目前王莽還沒有稱帝,但他的權勢早已超過了皇帝。
“你先別急。”衛青勸道,“我們再想個萬全的主意。”
這個時候小黃門突然在門口說道:“陛下,宗正前來拜訪,說有要事稟報。”
“如果是關於衛家的事情,就讓他不要來見朕了,就按安漢公說的辦。”劉徹不耐煩地說,反正這些消息到達他這裡之前,肯定已經被王莽知道了,又何必再假惺惺地求見自己,說得好像這個小皇帝有什麼決定權一樣。
小黃門去而復返:“回稟陛下,宗正說這件事要說和衛家,也算無關,也算有些關係,是中山王劉成都進京面聖,已經見過太后了,現在要求見陛下當面謝罪。”
“劉成都,這不是劉衎進京後王莽從宗室里找的繼續中山王爵位的劉姓子孫嗎?他來做什麼?”劉徹皺起了眉頭,覺得裡面有些蹊蹺。
劉成都,也就是劉據進入長安後並沒有選擇偷偷靠孔光的關係聯絡到皇帝,而是光明正大地到宗正遞帖子求見。
偷偷摸摸地見,還有被王莽暗中幹掉的危險,劉據乾脆直接走官方流程,仗著劉姓宗室的身份,諒王莽也不敢無端對他下手。
他先見了太皇太后,疼斥了一番衛家的作為是不忠不義,又說自己在中山國的事務被衛姬兩個兄弟把持,如今安漢公要徹查衛家,那邊慌亂,自己才趁亂逃了出來。
哄得王政君反過來安慰他:“我知道你們劉家子孫總是一條心的,這些年苦了你了。”
劉據心裡暗自冷笑,你那位姓王的侄子和劉家可不是一條心,可憐你為權力地位所惑,看不透他想要做的可不止是周公。
“宣中山王劉成都覲見。”
聽到侍中的宣唱,劉據整理了一下衣冠,風度翩翩地走進了宣室。
“臣中山王見過陛下,祝陛下長壽無極。”
張賀在劉據走進來的時候目光就落在了他身上,說來奇怪,眼前這個少年看起來和皇帝差不多大,臉上表情卻自帶一股從容不迫,一舉一動間無不給張賀帶來熟悉的感覺。
難道……張賀忍不住上前一步,卻記起自己還在扮演劉徹身邊的貼身隨侍小黃門,默默垂下腦袋,只是眼角餘光還觀察著劉據。
劉據從剛才一進門就覺察到了這個看起來面嫩的小黃門一直盯著自己看,心裡也不由得好奇地多打量了對方幾眼。
不過他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認爹,看著此時坐在宣室正中一臉孩子氣的小皇帝,劉據覺得有點難以將他和自己那個英明神武、高大威猛的父皇聯繫在一起。
但字跡總不會騙人的。
此時周圍還站著不少人,也不知道裡面有沒有王莽的眼線,劉據自然不會就這樣貿然相認。於是他恭敬地托出一個檀木盒,對劉徹說道:“臣從國中帶來了一件禮物,獻給陛下。”
劉徹在接見他之前就聽說這位中山王帶了好些珠寶、金帛還有中山國的特產來討王政君歡心,到自己這邊,獻上的卻是一個小小的盒子,不由得對裡面裝的東西產生了好奇。
張賀上前接過盒子,遞給劉徹,劉徹接到手裡,覺得輕飄飄的,打開一看,只見裡面躺著一張寫滿字的絹帛,攤開一看,竟然是一篇《皇太子賦》。
作者有話要說:
父子就要心有靈犀,認親的手段都一樣
感謝草珊瑚扔了3個地雷,一塊發糕、王鐵桶、oufanmo扔了2個地雷,seka、老F扔了1個地雷,陵柏灌溉營養液
第76章 元始三年11
劉徹一見絹帛上的字,哪裡認不出這是他兒子的字?於是隨機應變說:“中山王進獻的禮物甚得朕心, 你是第一次進京吧?朕在宮裡擺了家宴, 邀請中山王隨朕同游。”
這麼一番安排下去, 總算將閒雜人等都清場,劉徹頓時激動地撲了過去, 一把抱住劉據:“據兒,再見到你真是太高興了。”
張賀也熱血沸騰,碰到這種能改變歷史大事的,如果僅僅以他個人的力量,可能不會輕易嘗試,但提議的是眼前兩位,他的膽子一下就大了起來。
若是他們的話,也許真的可以為大漢再續好多年……
“陛下,大將軍,臣覺得太子殿下也穿越了過來,先前我和大將軍提起要尋找的正是太子。”
“你是說據兒也來了?”劉徹臉上浮現出欣喜之色,很快陷入慈父模式,“他一個人來這裡也太危險了,得儘快找到他才好。”
“臣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才跟隨大將軍進宮,想要藉助陛下的力量。”
“張賀之前對我說,他猜測據兒是不是在長安城,現在我看卻未必了。”衛青說,“陛下在長安各家酒肆都著人寫下了《秋風辭》的字跡,據兒雖然沒看過那副真跡,但他對陛下的字跡很是熟悉,如果他在長安見過了,又為什麼會不和我一樣上門詢問呢?”
“仲卿說得有理,可若是據兒不在長安,以這天下之大,只能下令各處都傳發我的筆跡才能提醒他了。”
這件事對於大漢的皇帝來說,本是輕而易舉,但諷刺的是,現在王莽可以將宣揚他“大義滅親”的八篇誡書發得全國都是,劉徹這個當皇帝的如果這麼做,必然會引起王莽的猜忌。
雖然目前王莽還沒有稱帝,但他的權勢早已超過了皇帝。
“你先別急。”衛青勸道,“我們再想個萬全的主意。”
這個時候小黃門突然在門口說道:“陛下,宗正前來拜訪,說有要事稟報。”
“如果是關於衛家的事情,就讓他不要來見朕了,就按安漢公說的辦。”劉徹不耐煩地說,反正這些消息到達他這裡之前,肯定已經被王莽知道了,又何必再假惺惺地求見自己,說得好像這個小皇帝有什麼決定權一樣。
小黃門去而復返:“回稟陛下,宗正說這件事要說和衛家,也算無關,也算有些關係,是中山王劉成都進京面聖,已經見過太后了,現在要求見陛下當面謝罪。”
“劉成都,這不是劉衎進京後王莽從宗室里找的繼續中山王爵位的劉姓子孫嗎?他來做什麼?”劉徹皺起了眉頭,覺得裡面有些蹊蹺。
劉成都,也就是劉據進入長安後並沒有選擇偷偷靠孔光的關係聯絡到皇帝,而是光明正大地到宗正遞帖子求見。
偷偷摸摸地見,還有被王莽暗中幹掉的危險,劉據乾脆直接走官方流程,仗著劉姓宗室的身份,諒王莽也不敢無端對他下手。
他先見了太皇太后,疼斥了一番衛家的作為是不忠不義,又說自己在中山國的事務被衛姬兩個兄弟把持,如今安漢公要徹查衛家,那邊慌亂,自己才趁亂逃了出來。
哄得王政君反過來安慰他:“我知道你們劉家子孫總是一條心的,這些年苦了你了。”
劉據心裡暗自冷笑,你那位姓王的侄子和劉家可不是一條心,可憐你為權力地位所惑,看不透他想要做的可不止是周公。
“宣中山王劉成都覲見。”
聽到侍中的宣唱,劉據整理了一下衣冠,風度翩翩地走進了宣室。
“臣中山王見過陛下,祝陛下長壽無極。”
張賀在劉據走進來的時候目光就落在了他身上,說來奇怪,眼前這個少年看起來和皇帝差不多大,臉上表情卻自帶一股從容不迫,一舉一動間無不給張賀帶來熟悉的感覺。
難道……張賀忍不住上前一步,卻記起自己還在扮演劉徹身邊的貼身隨侍小黃門,默默垂下腦袋,只是眼角餘光還觀察著劉據。
劉據從剛才一進門就覺察到了這個看起來面嫩的小黃門一直盯著自己看,心裡也不由得好奇地多打量了對方幾眼。
不過他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認爹,看著此時坐在宣室正中一臉孩子氣的小皇帝,劉據覺得有點難以將他和自己那個英明神武、高大威猛的父皇聯繫在一起。
但字跡總不會騙人的。
此時周圍還站著不少人,也不知道裡面有沒有王莽的眼線,劉據自然不會就這樣貿然相認。於是他恭敬地托出一個檀木盒,對劉徹說道:“臣從國中帶來了一件禮物,獻給陛下。”
劉徹在接見他之前就聽說這位中山王帶了好些珠寶、金帛還有中山國的特產來討王政君歡心,到自己這邊,獻上的卻是一個小小的盒子,不由得對裡面裝的東西產生了好奇。
張賀上前接過盒子,遞給劉徹,劉徹接到手裡,覺得輕飄飄的,打開一看,只見裡面躺著一張寫滿字的絹帛,攤開一看,竟然是一篇《皇太子賦》。
作者有話要說:
父子就要心有靈犀,認親的手段都一樣
感謝草珊瑚扔了3個地雷,一塊發糕、王鐵桶、oufanmo扔了2個地雷,seka、老F扔了1個地雷,陵柏灌溉營養液
第76章 元始三年11
劉徹一見絹帛上的字,哪裡認不出這是他兒子的字?於是隨機應變說:“中山王進獻的禮物甚得朕心, 你是第一次進京吧?朕在宮裡擺了家宴, 邀請中山王隨朕同游。”
這麼一番安排下去, 總算將閒雜人等都清場,劉徹頓時激動地撲了過去, 一把抱住劉據:“據兒,再見到你真是太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