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反應過來,喃喃道:「是啊,有些可惜。」

  明天是中秋節,古代娛樂少,每個節日都是掰著指頭盼的。若是天空不作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就沒有圓月可賞。

  出乎他們的意料,第二天放晴。

  一旦放晴,不說是下人,就是郁雲慈心情都跟著好起來。

  昨夜景修玄沒有回府,讓人捎了信回來。她一人獨眠,有些輾轉,一會想著他在做些什麼,一會兒又覺得他會隨時回來。

  如此折騰著,近四更才睡去。

  好在一覺醒來是個大晴天,若不然陰鬱的心情怎能舒展?

  采青喜氣洋洋地進來,道:「夫人,廚房正在做月餅。您上次提到過的餡料,奴婢見楊管事都已備下。」

  她一聽來了精神,忙和采青一起去廚房。

  古代的月餅,餡料單一,她打聽過。現在大趙包月餅所用的料,類似於現代的五仁。五仁的口感,不用說吃過的人都知道。

  太甜,太膩,且味道複雜有些怪。

  到了廚房,案板上的麵皮已經備好。每個白玉瓷盆中,各放著一種餡料。

  楊管事看到她,忙行著禮,「夫人,這些餡料都是按您之前所說備下的,您看是不是還少點什麼?」

  她看過去,頻頻點頭。楊管事人很聰明,自己不過是隨口提的,對方就弄出了五六種餅餡。有棗泥的、蓮蓉的、豆沙的、蛋黃的、還有傳統的五仁。

  「你做得很好,比我想像的要好。」

  她真心地誇讚著,楊管事很是高興。

  起先楊管事聽夫人提起在月餅中包入其它的餡料時,還很是驚訝。一直以來,大趙的月餅餡料只有一種。

  包月餅的活自是不用郁雲慈親自做,不過她還是用模子做幾個出來,算是開場。剩下就是楊管事和廚房的下人忙活。

  月餅做好後,給各家送了一些。

  今年是侯府夫人當家的第一年,府中下人都分到了新做的月餅,且是每種口味都有一個。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下人們感恩戴德,交口稱讚著自家的夫人。

  郁雲慈淡然地笑著,看著院子裡樹上新掛出的燈籠。

  人月兩圓,今天他總該回來了吧?他在忙什麼?怎麼會夜不歸宿,難不成已經出城?她想著,托腮望著燈籠下垂著的流蘇。

  從上午盼到下午,再從下午等到夜幕降臨,那人還是沒有出現。

  院子裡的燈籠點上,照得屋外如白晝。她慢慢地走著,想著以往中秋節時,她是如何過的。幼年時,與祖母一起,後來就只有她一個人。

  月有陰晴圓缺,在她這裡只有缺憾。

  夜風微涼,她身上罩著一件銀紅的披風,亭亭地閒步走著,時而抬頭望月,時而低頭輕嘆。月影隨行,風姿綽綽。

  景修玄疾步歸來時,正看到她抬頭望月的模樣。

  瑩白的臉龐被月亮的清暉暈著,更加的神聖高潔。銀紅的披風,在夜裡很是醒目,襯著她的容貌,憑添一股仙氣。

  若是月宮真有仙子,應是這般模樣。

  他想著,朝她走過去。

  聽到腳步聲,她心一動,驚訝地回頭。

  「侯爺,您可回來了。」

  急切中帶著驚喜,小女兒的做派,像是久等著歸家的丈夫。他的眉眼瞬間就變得溫暖,雖然才分開一天,但思念如潮,歸心似箭。

  她心裡歡喜著,任由他牽著自己的手。

  不是往屋子走去,而是直接出府。

  她也不問,就跟著他。由著他扶她上馬車,等馬車開動起來,才嬌笑問道:「侯爺這是要帶我去哪裡?」

  「去了就知道。」

  應是燈會之類的,她想著。古代中秋節是個大節,百姓們都會上街,或是放河燈之類的。正如她所想,他們果真到了熱鬧的街市。

  街市與白天不一樣,此時張燈結彩,各種吆喝聲不斷。

  人很多,往來地擁擠著,還有人臉上帶著面具。

  他不知從哪裡拿出來兩個面具,她歡喜地接過。面具的樣式普通,就像大臉的喜福娃娃的。她是女童,他是男童。

  其實這不是什麼喜福娃娃,而是金童玉女。

  有了面具,更是自在。

  街道兩邊除了賣河燈的,還有許多叫賣小吃的,有糖畫、碗豆黃、涼粉、糖葫蘆等。她雖然對這些吃的不是很感興趣,但卻很喜歡這個氣氛。

  沒過多久,她的手中就拿著一個糖畫,畫的是一隻兔子。

  把面具往上移了些,露出嘴巴,小口地舔著糖畫。身邊的男人看得眼神一黯,護著她不讓擁擠的人群擠到。

  縱使戴著面具,也無法隱藏他與生俱來的氣勢。

  走著走著,突然看到前面一橦樓間圍了許多人。那二樓的閣台上,有一個老婦人在含笑地揮著帕子。

  「各位公子,走過路過停一停。今日是小女香玉的出閣之日,還請各位公子捧個場。」

  郁雲慈先是一愣,一個姑娘出閣要別人捧場是什麼意思?很快她就反應過來,看著那閣樓上毓秀閣三個字,明白了老婦人的身份。

  這是一個老鴇。

  閣樓之下,有人開始起鬨。

  「讓小香玉出來露個臉…」

  老鴇不急也不惱,嗔道:「公子們,恁地心急作甚。只要公子心夠誠,今天香玉就是你的新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