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此,朝中已無丞相,胡亥也沒了可親近之人,只得將趙高升至相位,輔政掌朝。

  在平定叛亂的戰場上,章邯大放異彩,已大破齊魏,殺了齊王田儋,魏王魏咎自盡。

  他又繼續追圍舊齊宗室血脈田榮。

  而足智多謀的項梁為救援田榮,於東阿大破章邯之軍,結束了其不敗的戰績,卻也因輕敵,最後在定陶死於章邯之手。

  隨後,胡亥又命王離率領三十萬長城軍南下,與北上的章邯合兵,大勝趙軍。

  趙王武臣抱頭逃入巨鹿城。

  章邯便讓王離的三十萬軍圍攻巨鹿,自己則率驪山軍駐紮在巨鹿之南,負責為王離大軍輸通糧道。

  趙王向各國求援,而魏、齊都只剩殘部,在秦軍面前小若螻蟻,不敢近前。

  此時唯楚國兵強,楚王便就此分兵兩路。

  一路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軍數萬北上,以解巨鹿之困;

  另一路以劉邦為主帥,進攻關中。

  並許諾說,這兩路人馬誰先攻下關中,就封誰為關中之王。

  如今百姓之間,全都在賭誰會成為這個王。

  也因得王離的長城軍太過耀眼,並且還有秦將王氏和楚將項氏的宿仇夾雜於其中,故而有很大一部分人又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巨鹿之戰的勝負上。

  驪邑本是為收納修造皇陵的工匠和刑徒而建,後來為了節省給此地的運糧損耗才自各地遷徙了大量的人口來此種田生計,形成真正完善的城邑。

  故而此地幾乎沒有原駐秦人,全都是外來的舊時六國之人。

  他們並不關心秦國的存亡,甚至很是樂於看這熱鬧,酒肆之中每日都有人扎群聚伙在戰事之上談論的熱火朝天。

  一個男子手握酒盞,剛剛為自己斟滿了一杯酒,還沒來得及飲下,就滿面興奮,兩眼放光的感嘆:

  “王離是秦國戰神王翦之孫,項羽是舊楚名將項燕之孫。二人皆是出自將門,又都天份極高,只二十幾歲便各自統領大軍,巨鹿一戰勝負難分啊!”

  另一人捋著自己的鬍鬚,搖頭晃腦、煞有介事的說道:

  “依我看,此戰勝者定會是王離。且不說王離的長城軍還有章邯的二十萬驪山軍相助,兵力本就大過項羽,就說當年項燕就是敗於王翦之手、自刎殉國的,項羽要想贏王離,怕是難啊。”

  此話立即遭到旁人反駁:

  “話可不能這麼說,當初秦軍滅楚,那都是上幾代的事了。如今誰知今日項氏能否報了當年之仇,滅了王氏呢?”

  這時又跳出一人拍案而起,神神叨叨的附和:

  “沒錯!你們可曾聽說過,當年項燕自刎之前曾大念楚南公的預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而縱觀當今形勢,也果真確如他所言,無論是兩路楚軍誰先拿下關中,滅秦的都將是楚人!據說那項羽現在所用寶劍,也是當初項燕自盡時用的那一把。那可是項燕用自己的血下的詛咒,王離的秦軍,怕是定要敗在那把劍下了!”

  這一段話幾近神鬼,令眾人聽得雞皮疙瘩四起,卻也有人是不信邪的。

  一個身形壯碩、看似好像上過戰場見過世面的大漢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揮手搖頭,聲如洪鐘:

  “你那都是無稽之談,我覺得王離未必會敗!且不論王離和項羽各自的能力如何,就看王離統領的可是秦將蒙恬當年一手調教出的三十萬長城大軍,那可是擊退過匈奴幾十萬鐵騎的!據說所有軍將持得都是鑄鐵兵器,其遠程重弩更是無人能擋!軍備先進,馬壯兵強,戰績赫赫,所向披靡!絕非項羽那剛剛組建了兩三年的楚軍可比!更何況王離還有章邯相助呢!”

  在一旁有個沉默許久的老頭,聽到此刻終於忍不住開口:

  “可是我聽聞,將門世家因祖上殺孽太重,故而做將軍做到第三代就必會敗終。王離已是王氏的第三代將軍,定不會有好結果的。巨鹿一戰,秦軍必敗。”

  周遭的人突然驚悟:

  “誒呀,對對!那蒙家不就是歷經了蒙敖、蒙武、蒙恬三代大將,在兩年前蒙恬蒙毅被殺,滿門滅族了嘛!”

  也有人質疑:

  “不對啊……那照你這麼說,項羽還是項氏的第三代呢!豈不也有敗亡的可能?”

  老頭擺了擺手道:

  “項羽此戰只是宋義的一個副將,不是主將就算不得第三代名將。”

  過來送酒的店家聽著想笑,忍不住插嘴:

  “呵,我說這位老先生,您這消息也不靈通啊!難道您沒聽說,楚國援趙大軍進至安陽後,宋義就被強悍的秦軍所懾,遠遠逗留了四十六天也不敢前進。項羽的祖父被王離的祖父逼死,叔父又在不久前被章邯所殺。他復仇心切,再也等不下去,便一怒之下砍了宋義,取而代之直奔巨鹿了。”

  老頭一怔,瞬間驚笑:

  “哦?若當真如此,那可實在有趣了。兩方都是將門的第三代將領,孰勝孰敗當真難說。我們就且看看,究竟誰能敗於誰手吧!”

  “哈哈哈哈哈……”

  這一眾閒人歡飲暢言,哄堂大笑,卻無人注意在角落裡,有一個頭戴紗帽的白裙女子已經將錢幣置於桌上悄然離去。

  來去無聲,兩袖清風。

  不見容貌,亦不引人注目,而那身影,更是不知為何隱了濃濃的難以言喻的落寞,形單影隻,漸行漸遠……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下逐鹿(五)【番外—高、亥、斯篇】

  入山之後,梁兒還未走到家,就遠遠見扶蘇一身白衣,翩翩而立。

  那副容貌與當年的趙政幾乎一模一樣。

  她心中微動,將紗帽取下,迎上前去。

  “兄長怎得又出來等我了?”

  她問他。

  二人亦在同時一道朝家中走去。

  “自是擔心你。”

  扶蘇答著。

  梁兒見他說這話時眼中柔和,語聲優柔,如此便更像極了往日趙政關心她時,常會流露出的樣子。

  她不禁一痴,卻又立即回神斂下頭去,淡淡說道:

  “無需擔心,我又不是孩童,懂得保護自己的。”

  扶蘇未再接話,卻將目光落在了她腰間那把鑲嵌著血珀的短劍上。

  這短劍梁兒好似已經帶在身上許多年了,雖不清楚它的來歷,但見其外觀精貴,一看便知出於貴族。

  有它護身,想來一般民間也是無人敢輕易招惹她的。

  稍放下心來後,扶蘇沉默片刻,眸色悠悠,遲疑著說道:

  “梁兒,你近日下山的次數似乎較從前多了。”

  “是嗎?我並沒留意。”

  梁兒隨口應著。

  扶蘇一邊緩步慢行,一邊垂眸思忖,幾經猶豫,還是決定將心中所想說出。

  “……我知道歸隱山中的日子很是枯燥,往後……你若覺得無趣,便可搬入城中,不必非要勉強自己在此陪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