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高微微起身,卻未敢抬頭。

  “臣……不知……”

  “因為……”

  胡亥唇角勾起,邪笑著俯身湊近他的耳邊。

  “朕喜歡看你這飽受折磨、方寸大亂的樣子,更喜歡看你對母親思之若狂、偏又求而不得的樣子。朕就是要留著你,讓你在一旁看著朕如何尋回母親,如何與母親快樂歡愉,而你,卻永遠只能‘看著’,就如彼時父皇健在時一般無二……”

  趙高跪在胡亥的腳前,面朝於地,為了控制自己的身形不因氣憤而發抖,他幾乎咬碎了滿口的銀牙。

  梁兒離開後,他原本混沌度日了一年,卻在這一刻暗自立誓,定要快些將自己的勢力培養壯大。

  胡亥這般覬覦梁兒姑娘,又這般踐踏蔑視於他,無論如何,此人……都不可久留!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下逐鹿(二)【番外—高、亥、斯篇】

  “啟稟陛下……”

  忽然有人前來通報,卻被眼前這場面嚇了一跳,連聲音都弱了好幾分。

  胡亥最後瞟了一眼趙高,轉身問道:

  “何事?”

  那人斂頭,大聲回話:

  “左相大人急奏,叛軍已即將攻至滎陽!”

  瞬間,殿中眾人皆是一凜,尤其胡亥更是臉色驟變,瞠眸疾言:

  “什麼?叛軍?快!快傳左相李斯、右相馮去疾和大將軍馮劫覲見!”

  當這幾人風風火火應召入內之時,殿門口的三具屍體已被拖了下去。

  胡亥正襟坐於皇位,昭陽殿又恢復如常。

  李斯神情嚴峻,躬身上奏:

  “陛下,三川郡守李由派人飛報,賊軍十萬眼下已到許縣,翌日便可達滎陽!城內三萬士卒日夜修鑄兵器,加固城牆,挖拓城河,防哨巡守。無奈兵力懸殊,存糧也所剩不多。望陛下速速派兵增援!”

  那鎮守滎陽城的可是他最為看重的長子,如今就要以三萬兵對抗來勢洶洶的十萬大軍,李斯心裡豈能不急?

  胡亥聞言大為震驚,竟倏的站起身來,倒豎著眉毛怒喝:

  “當初群臣不是說,那只是區區貧民,微不足道嗎!為何竟會短短几月就將攻至滎陽?十萬?他們竟有十萬人馬攻城?這也叫‘區區貧民’?”

  馮去疾連忙上前解釋。

  “陛下,賊軍多狡,定是在我方安插有細作,才會使得我們一直得不到真實的消息,低估他們至此……”

  事實上,一方面確有如此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胡亥早前避忌山東動亂,以至後來所有關於亂黨之事各地御使官員便都不敢上奏了。

  可如此緣由他卻是不能直言的。

  “現在說這些還有何用!”

  胡亥揚聲斥道,又轉而眼神閃爍,蒼白著面色慌張自語:

  “不……滎陽不可破……三川郡是我大秦諸郡之首。滎陽是三川郡郡治,又與咸陽近在咫尺。若丟了滎陽,大秦……豈還能安好?”

  父皇才剛剛逝去一年,大秦怎可這麼快就毀在他的手裡?那母親當如何看他?

  思及此處,他已喪魂落魄、六神無主,慌忙令道:

  “立即傳令王離,帶領長城軍……”

  “陛下!”

  他還未說完,馮劫就出言將他打斷:

  “長城軍泱泱三十萬,由上郡到九原要十日,走直道到達雲陽要七日,等再從雲陽到滎陽……恐怕滎陽早已……”

  聞此,胡亥恍然而悟:

  “對對……長城軍趕不及……那這麼說,任囂和趙佗的嶺南軍也同樣用不上了……那當如何是好?總不能將朕的五萬禁軍和咸陽守軍調去吧?”

  馮劫正色而出。

  “自是不可行!眼下六國舊地紛紛自立,時局混亂,若禁軍和都城的守軍再動,唯恐陛下有失……”

  “可秦軍主力全都趕不回來,那朕還能怎樣!”

  胡亥氣急敗壞,萬般不想承認自己執政不利,竟在關鍵時刻手中連可調度之兵也無。

  馮去疾思忖片刻,拱手諫言:

  “陛下,臣以為,若要擊退賊兵,修造皇陵多年的少府章邯雖為文官,卻是文武兩全、精通兵法之人,可用。”

  可胡亥竟是一嗤:

  “右丞相,我大秦何時缺過良將?莫說那什麼章邯,在你身邊的大將軍馮劫就是隨時可用之人。朕要的不是將,是兵!兵啊!”

  但見馮去疾唇角輕牽,胸有成竹。

  “陛下稍安,章邯麾下就有現成的兵力……且足有二十萬。”

  胡亥一怔,忽的驚悟:

  “你是說……那些修建皇陵的刑徒?”

  皇陵雖然已封,而因父皇和母親皆喜梨花,故此他仍然留了二十萬服役的刑徒在那裡,繼續修造以梨樹為主的外部景觀。

  馮去疾頷首躬身。

  “陛下,在我大秦,適齡男子皆服兵役,人人善戰。無戰之時可耕,有戰之時可戰。刑徒亦是如此。且據臣所知,章邯治理這些刑徒,多年來都如治軍,按軍中編制分派勞力。故而向來所治有素,事半功倍,他也是因此才得以位列九卿,坐上這少府的高位。驪山刑徒,看似閒散,實則正是一支隱藏的強軍。”

  胡亥聽後終於大悅。

  “哈哈哈哈……好,不愧為右相,果真能替朕分憂。就將那二十萬刑徒曾犯的罪過通通赦免,封章邯為上將軍,即刻率領這驪山大軍前去解滎陽之圍!”

  —————————————

  章邯收到命令,很快自驪邑出發去往滎陽,卻在路上遇到了陳勝旗下周文的十萬大軍。

  兩軍隨即開戰,占據絕對優勢的章邯分別在戲水、曹陽、澠池三戰完勝,逼得周文持劍自刎。

  可章邯仗雖打得漂亮,卻也耽擱了援助滎陽的時辰。

  而在滎陽的李由知道形勢嚴峻,親至陣前帶兵防守。

  為穩定城內秩序,他組織百姓協助守城,並令人加強巡查,防止細作混入城內。

  很快,城外鼓角震天,以吳廣為首的叛軍便潮水般涌至城下。

  一時間,天空之中箭如飛蝗,城牆之外雲梯頻起,攻城之勢赫然入眼。

  李由則指揮守城將士勇猛還擊,拼死抵抗。

  而他也不愧為李斯最引以為傲的兒子,雖然叛軍人數是他守軍的數倍,可因他智勇雙全,善謀善兵,幾經激戰,叛軍非但沒能攻下滎陽,反而傷亡慘重。

  眼見秦軍還有二十萬援軍將至,吳廣沒有辦法,只得撤回淮陽,卻意外在撤軍的路上被李由收買安插的細作刺殺,所率大軍亦隨之迅速潰散。

  而後,李由又率滎陽守軍三萬與章邯的二十萬兵向東反攻至雍丘,共同擊敗鄧說所率叛軍,又在許城擊敗敵將伍徐,斬蔡賜、降宋留,轉瞬就直抵叛軍都邑大營淮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