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昭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眼看著安定侯夫人幾人被安平點名,剩下的幾位夫人暗暗慶幸著:還好她們沒打算玩什麼花樣,只是想讓安平看看她們的女兒,萬一女兒入了安平的眼。

  現在,她們是連這個都不敢想了,只期望安平最好別注意到她們。

  這些人家打算送進宮的姑娘,都是家裡精心培養出來的,怎麼捨得下嫁給戎邊的糙漢子!

  這些夫人全都跟蔫了似的,不敢出聲。

  有的人如興和伯夫人般暗暗地遷怒付夫人母女壞了她們的好事,也有的機靈人已經看了出來,安平這是用付夫人來順便敲打她們呢!

  安平未免也太看重端木四姑娘了吧?這端木四姑娘委實是命好!

  有人酸溜溜地想著。

  安平可不在乎這些夫人怎麼想,對她來說,目的達成了就好。

  安平又看向了付夫人,優雅地撫了撫衣袖,那染成大紅色的蔻丹在陽光下似是發著光,如紅艷的花瓣拈在指尖。

  安平不緊不慢地含笑道:「既然付夫人說是令嬡如今在指點教坊司的伎子彈唱,清清白白,那本宮也不能冤枉了她。」

  「來人,喚太醫過來,給付姑娘好好瞧瞧!」安平閒適地抬手做了個手勢,「本宮聞著她身上的味兒怎麼不太對啊。」

  請太醫?!付盈萱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更白了,神色惶惶不安,下意識地掙紮起來。

  可是她那點貓兒大的力氣對於金吾衛而言,根本就微不足道,掙扎間,「嘶」的一聲,她身上的紗衣被扯出了一道口子露出她肩胛上那白皙細膩的肌膚,鬢髮也更凌亂了。

  這邊發生的一切也被青衣丫鬟稟告給了小花廳的溫無宸和舉子們:

  「付夫人說現在端木大姑娘因為殺人罪被扣押在了京兆府審訊,證據確鑿,斥殿下就算把矛頭直指付家,也不可能為端木大姑娘脫罪!」

  「她還說殿下是在包庇端木大姑娘,說端木家的這對姐妹就是禍害,姐姐是殺人兇手,妹妹是邪祟附身,亂國之本!」

  「說殿下不配為鎮國大長公主!」

  「……」

  花廳中,只有那青衣丫鬟一人的聲音迴響在空氣中。

  這一字字、一句句令得那些舉子臉色更為僵硬,慚愧有之,義憤有之,鄙夷有之,自省亦有之。

  他們心中都有同一個念頭:他們真是被當槍使了!

  那藍衣舉子霍地站起身來,再次對著溫無宸作揖,正色道:「無宸公子,鄙人明白了。多謝無宸公子的指教。」

  其他學子們也是齊齊地站起身來,也是俯身作揖。

  今天這一堂課真是慘重!

  他們會銘刻於心!

  唯一尚能慶幸的是因為溫無宸的插手,他們沒有犯下彌天大錯,否則,他們這一輩子都會良心難安。

  想著,這些學子們的眼神沉澱了下來,神情堅定。

  他們彼此對視了一眼,有志一同地下了決心:他們做錯了事,那自當由他們來彌補。

  「無宸公子,吾等這就告辭了。」學子們作揖告辭。

  溫無宸似乎也看出了他們的打算,沒有留他們,吩咐那青衣丫鬟把他們送了出去。

  小花廳中只剩下了溫無宸一人。

  等學子們走後,通往偏廳的一道門帘被人從另一頭掀了起來,一道著明黃色龍袍的身影自門帘後走出。

  青年大步流星地朝溫無宸走來,目光卻是看著廳外那些學子們遠去的背影,烏黑的鳳眸中閃著不以為然的光芒。

  「這些人人云亦云,盲目從眾,」慕炎隨意地撩袍坐下,聲音微冷,「來日中了進士,又能成得了什麼大事!」

  溫無宸給慕炎倒了杯茶,笑容溫潤。

  「那些學子們年輕氣盛,易煽動,但是一旦他們認準的事,就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所以,他們的忠誠也是最容易培養的。」

  「年輕氣盛,可以慢慢磨礪。即便是前朝名臣張正德,也曾在年輕時差點判下一樁冤案。」

  張正德是前朝十大名臣之一,曾位列宰相,輔佐過兩代皇帝。

  張正德是少年天才,二十歲就中了榜眼,風光無限,二十五歲時曾任京兆尹,彼時因為斷案如神,便有幾分自傲。在審理一樁通姦案時,他先入為主地認定姦夫有罪,判了姦夫斬立決,還是當時的太子偶然經過,抓出了真正的兇手。

  張正德也因此被貶,外放到西南做了十年的父母官,才得以調回京城,一步步地高升,做到了宰相這個位置,彼時太子已經登基為帝,昭明帝與張正得君臣相宜,為前朝帶來了「昭明中興」。

  張正德的故事在民間也廣為流傳,慕炎自然也是知道的,露出幾分若有所思。

  溫無宸微微一笑,又道:「吃一塹,長一智。經此,這些學子們可以學一次乖。」

  而且,慕炎的不計較,會讓這些學子自慚羞愧,進而忠誠。

  溫無宸眸色幽深,意味深長地又道:「『他們』既然想利用士林,那我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慕炎勾了勾唇,以茶代酒,敬了溫無宸一杯,「無宸,我剛得了今年的明前龍井,待會我讓人給你和娘送幾罐過來。」

  春風徐徐,柔柔地輕拂著小花廳外的小湖,湖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漣漪。

  陽光明媚,春光正盛。

  然而,京兆府的公堂內卻一直籠罩著一層陰雲。

  公堂中央的端木紜鎮定自若,始終身姿筆挺地站在那裡,如一桿青竹,優雅而不失風骨。

  何於申緊緊地抓著驚堂木,在心裡對自己說,不行,還是必須退堂才行。

  然而,他才稍微有了些動作,就再一次被端木朝攔下了:

  「不能退堂!」

  「何大人,今日若是不能將殺害小女的兇手繩之以法,我們夫婦倆決不離開!」

  「你身為京兆尹,掌治京師,理應為百姓主持公道。」

  「你現在退堂,是想故意包庇端木紜不成!」

  端木朝振振有詞地說著。

  公堂外,又圍上了一些聞訊而來的百姓,都覺得端木朝言之有理,頻頻點頭。

  何於申只能把才剛舉起半寸的驚堂木又放了回去,悄悄地給身旁的京兆少尹使了一個眼色,想讓對方設法去把端木憲請過來。

  端木憲既是首輔,又是端木朝的父親,有他在,好歹也可以壓一壓端木朝,讓端木朝不至於那麼囂張。

  裴大人明白了何於申的意思,不動聲色地退出了公堂。

  何於申的心依舊不上不下地懸著,心裡暗暗嘆氣:哎,其實最好是岑隱能來,直接讓東廠把這京兆府給封了,那更省心。

  然而,就算讓何於申吃了熊心豹子膽,他也沒膽子去驚動岑隱啊!

  小賀氏見何於申遲遲不判,心裡著急,扯著嗓門叫囂著:「何大人,證據確鑿,你還在磨磨蹭蹭地做什麼,為何還不判!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是啊,何大人,你到底是在等什麼?」端木朝表面強勢地催促著,但是眼角的餘光卻在不斷地往堂外張望著,心裡奇怪:那些舉子都已經在公主府鬧著了吧,事情都鬧這麼大了,父親端木憲怎麼還沒來?!

  難道父親還沒聽說消息,不可能吧?

  端木朝微微蹙眉,心裡十分篤定:有那些學子們給女兒「主持公道」,眾怒難平,端木紜絕對脫不了罪。這一次,父親終究要跟自己低頭的。

  端木朝心裡也是有分寸的。

  他並不打算把事情鬧得太僵。

  要是端木緋是邪祟的事有了定論,可想而知,皇家也容不下她了,那麼,端木家這沐國公的爵位也就沒有了,兒子端木珩將來也襲不了爵了。

  那等於是損人又損己。

  這種蠢事,端木朝又怎麼會做!

  他只是想讓端木紜以命抵命,讓端木憲向自己服個軟,那麼,自己就收手。

  端木朝已經想好了,只要端木憲肯舍了端木紜,他就收手。

  偏偏端木憲到現在都沒有出現……

  這一點讓端木朝心底多少有些不安。

  小賀氏就沒有端木朝那麼多心思了,她一心只想為枉死的女兒討回公道,咄咄逼人地說個不停:

  「何大人,你堂堂京兆尹難道連這麼一個簡單的案子也不會判了嗎?!」

  「在其位,謀其政,你若是不會斷案,就該退位讓賢!」

  「何大人,你說話啊!」

  「……」

  在小賀氏的質疑聲中,那些百姓騷動不已,都對著何於申投以懷疑的目光,覺得小賀氏所言甚是。

  何於申的頭更痛了,跟端木朝一樣盼著端木憲趕緊來。

  可惜的是,何於申沒等來端木憲,反而把方才去公主府的那些舉子們給等來。

  公堂外,一個青衣婦人喊了起來:「快看,那些讀書人又回來了!」

  「這是剛才去公主府告御狀的那些讀書人吧!」

  「就是就是!領頭的那幾個人我有點印象。」

  「……」

  聚在公堂前的百姓自發地給那些舉人讓出了一條道,與這些舉人一起回來的還是剛才跟去中辰街看熱鬧的那些百姓,沒一會兒,京兆府的大門口又被這些人圍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

  端木朝一下子放心了,有這些舉人助陣,案子應該就能判了,何於申慌了,覺得自己簡直就跟被架在火上烤似的。

  舉子們都停在了公堂外,齊齊地對著公堂上的何於申作揖,神情肅然。

  此前,他們覺得京兆尹昏庸無能,媚上欺下,因為懼於端木府的權勢以及端木緋的身份,所以打算包庇端木紜。

  而現在他們再看何於申又是另一種感覺,覺得對方身為京兆尹斷案無數,怕是早就看出了此案有蹊蹺,所以才遲遲沒有判決,打算押後再審。

  為首的藍衣舉子對著何於申道:「何大人,學生孫廣義,學生有話要說,還請大人批准學生上公堂!」

  端木朝生怕何於申不答應,連忙道:「何大人,既然這位孫舉人有話要說,不如讓他進來怎麼樣?說不定皇上與安平大長公主殿下有什麼指示呢!」

  端木朝的話都說到了這份上,何於申要是不同意,就有藐視皇帝以及安平的嫌疑。

  何於申猶豫了一下,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了。

  孫廣義一撩衣袍,昂首挺胸地上了公堂,其他舉子們則都留在了公堂外。

  孫廣義有舉人功名在身,見官也可不跪,他再次對著公案後的何於申作揖行了禮:「何大人,學生等人剛剛去了一趟公主府,已經弄清了事實的真相。」

  「此行,學生是特意來向何大人還有端木大姑娘致歉。」

  孫廣義對著何於申和端木紜作揖致歉,其他的舉子們也是同時俯首作揖,做出道歉的姿態。

  京兆府的公堂上陷入了一片死寂中,落針可聞。

  除了端木紜外,公堂內外的所有人都傻眼了,久久沒有反應過來。

  何於申更是差點沒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喜形於色地對著孫廣義道:「好說好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何於申心裡長舒了一口氣,頗有種死裡逃生、柳暗花明的感覺。

  方嬤嬤的心也放下了,對於從頭到尾都胸有成竹的端木紜更為嘆服。

  這時,端木朝終於回過神,對著孫廣義斥道:「你……你說什麼胡話!」

  端木朝眉頭緊鎖,想不明白事情怎麼會往這個方向發展了。

  他知道新帝挺在乎端木緋這丫頭的,但是有學子們施壓,大義在前,新帝就算喜歡端木緋這丫頭,他也該為了江山社稷著想。

  還有,這些學子們這又是怎麼了,他們不是去公主府外靜坐告御狀了嗎,怎麼去了一趟後,就臨陣倒戈了?!

  這些個年輕的讀書人不是一向自詡清高嗎?他們總不會讓新帝三言兩語就不敢發聲了吧?!

  端木朝的眸子裡驚疑不定地變化不已。

  孫廣義轉頭看向了端木朝與小賀氏,神色堅定。

  之前他有多麼同情端木朝夫婦,此時此刻就有多厭惡這對夫婦。

  他們一片好心想為他們的女兒伸冤,一腔熱血卻被這對別有用心的夫婦利用了,端木朝人品之低劣可見一斑,也難怪首輔早早地與端木朝他們分了家。

  「端木大人,」孫廣義義正言辭地對著端木朝斥道,「你為了一己私利,連親生女兒的死都能利用,甚至不惜栽贓一個無辜之人,實在是法理難容!」

  說著,孫廣義又看向了何於申,請命道:「還請何大人主持公道,將端木朝入罪,以儆效尤。」

  公堂外的其他幾個舉子也是齊聲附和道:「請何大人主持公道!」

  舉子們的聲音整齊劃一地重疊在一起。

  「你……你們竟然敢污衊本官!」端木朝被這些舉子說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心裡是又疑又羞又惱,怒火翻湧。

  小賀氏更是指著孫廣義等人,歇斯底里地喊了起來:「你們……你們都是被端木緋收買了,對不對!」

  孫廣義嫌惡地看了小賀氏一眼,覺得她根本就是因為被揭穿了,所以才惱羞成怒。

  孫廣義也懶得與端木朝、小賀氏爭辯什麼,又道:「何大人,學生與成胄、張敬德、劉文昭四人都能作證。」

  他說話的同時,成胄、張敬德和劉文昭三人皆是上前一步。

  「是他們誣陷端木大姑娘,還妄圖威脅四姑娘,圖謀不軌,意圖讓帝後失和,擾亂朝綱,實在於國有礙!」

  「為保社稷江山之穩固,此等惡劣之風不可開,必須嚴懲,才能殺一儆百!」

  孫廣義說得一派大義凜然。

  圍在公堂外的那些百姓聽孫廣義說了一堆知乎者也的話,半懂不懂,但他們至少明白一件事,端木朝夫婦是在污衊端木紜。

  一石激起千層浪。

  那些百姓都沸騰了起來,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剛剛這些學子是去公主府告御狀了吧?」

  「是啊是啊。我也跟去公主府那邊看了,那四個舉子方才被叫進了公主府,他們肯定是見到皇帝了!」

  「那就是說,皇帝肯定是查清楚了真相了!」

  「皇帝英明神武,查清楚真相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我瞧著這位端木大姑娘斯斯文文,嫻雅守禮得很,也不像是那等會殺妹之人啊!」

  「是啊是啊。這親叔父和嬸母污衊自己的侄女,未免心也太黑了!」

  「入罪!必須入罪!」

  那些百姓們全都義憤填膺,覺得端木朝和小賀氏實在是心思惡毒,現在在聯想他們口口聲聲說什麼「殺人償命」,更覺得這對夫婦面目可憎,竟然想要親侄女的命!

  那些百姓的聲音越來越響亮,神情也越來越激動,猶如暴風雨夜的海浪般,一浪還比一浪高,群情激憤。

  對京兆尹來說,正中下懷。

  何於申根本不想去管這些學子們為什麼會突然倒戈,他只知道現在風向倒向了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自己的運道還真是不錯……不對,應該說自己還真是英明,選擇了站在端木大姑娘這邊!

  何於申心裡暗自慶幸,腰杆下意識地挺得筆直,神采煥發。

  「啪!」

  何於申直接敲響了驚堂木,厲聲宣判道:「端木朝,你夫婦倆誣告令侄女,又挑唆舉子們鬧事,證據確鑿,罪無可赦。」

  「本官罰你二人各笞杖五十!」

  何於申一邊說,一邊還小心翼翼地瞥向了端木紜,想看看她對這個宣判是否滿意。

  端木紜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眼角眉梢都沒有動一下,仿佛端木朝夫婦無論落得什麼樣的下場,都與她無關似的。。

  何於申這一判,公堂外立刻就有百姓叫好:

  「該打!不打難以平眾怒!」

  「何大人英明!」

  「這種人不打不長記性,不好好罰一罰,沒準還會故技重施!」

  「……」

  在一片嘈雜的附和聲中,端木朝和小賀氏氣得頭頂冒煙,夫妻倆皆是臉色鐵青。

  直到現在,端木朝的腦子還有些懵,跟一團亂麻似的理不清思緒。

  明明死的是他的女兒!

  他才是苦主,現在他怎麼反而成了被審的嫌犯了!

  端木朝一口氣堵在了胸口,憋屈得差點沒吐出一口血來。

  這世道還有沒有天理了!

  端木朝狠狠地瞪著何於申,咬著後槽牙,道:「何於申,你敢!」

  何於申氣定神閒地扯了扯嘴角。

  呵,端木朝都敢污衊端木四姑娘的長姐了,自己有什麼不敢的,多加十個板子也敢!

  何於申正要說話,下方的孫廣義搶先一步道:「何大人,此案分明是一場精心謀劃的陰謀。」

  「此案不能單以誣告來論罪,還請大人再審!」

  孫廣義想著今日在公主府的所見所聞,神情憤慨,只覺得端木朝夫婦與付家人勾結在一起,怕是還別有所圖,甚至於,很可能還有別的人也牽扯在這樁案子裡,比如,既然端木紜不是殺害端木綺的兇手,那麼真正的兇手又是誰?

  還有,付夫人手裡到底又拿捏什麼的「證據」!

  孫廣義的話同正合何於申的意。

  何於申心念一動,眼睛亮了起來。

  本來,誣告打了板子就行了,但是就這麼放端木朝夫婦回去,何於申也生怕端木朝夫婦再鬧出什麼。

  想著過去這一個多時辰這對夫婦咄咄逼人的樣子,何於申也有心教訓教訓他們,從善從流地說道:「孫舉人說得不錯,那就先杖責五十,隨後押入大牢中,收監待再審!」

  孫廣義等舉子們紛紛點頭。為了這樁案子,他們已經憋屈了大半天,現在總算覺得心裡痛快了不少。

  天道輪迴,這作惡之人就該受到應有的懲罰,才能讓受冤者昭雪,大快人心!

  幾個衙差立刻就領命,朝端木朝與小賀氏夫婦逼近,臉上掛著陰冷的笑。

  衙差直接把兩人給架了起來,往公堂外的空地拖去。

  小賀氏哪裡甘心就這麼乖乖挨打,死命地掙扎了起來,嘴裡叫罵著:「端木紜,你殺人償命,就是皇帝包庇你,天也會收了你的。」

  「老天爺是長眼的!」

  「端木緋那個丫頭她就是鬼上身了,克父克母克全家,她早晚把這大盛江山都克了!」

  小賀氏形容瘋癲地喊著,掙扎間,珠釵自鬢髮間掉落,領口也鬆了,衣裳也被撕開了一道口子,狼狽不堪。

  何於申聽她這番大放闕詞之餘,心頭狂跳。

  班頭是個機靈的,直接用抹布堵上了小賀氏的嘴。

  端木朝和小賀氏都被粗魯地推倒在冷硬的青石磚地面上,五體投地。

  緊接著,衙差們的風火棍就如雨點般落在了兩人的臀部,一杖接著一杖,完全不留一點情面,甚至於還是往狠里打。

  衙差們心裡暗自冷笑:連四姑娘都敢胡亂潑髒水,這不是討打嗎?!

  端木朝活了三十六年,一直是養尊處優,最多也就是受過點家法,哪裡挨過這樣的棍子。

  端木朝鬼哭狼嚎地喊了起來,被抹布塞著嘴巴的小賀氏根本就發不出聲音,眼淚鼻涕一起下。

  足足打了五十杖後,端木朝已經喊得嗓子都啞了,有氣無力。

  衙差們很快就把這兩個死魚一般的人給拖拽了下去,關入大牢。

  何於申趁著這五十杖的功夫慢悠悠地喝了半盅熱茶,整個人是神清氣爽。

  「退堂!」

  何於申最後一次敲響了驚堂木,塵埃落定。

  那些百姓見熱鬧散場,也就紛紛地四散而去,嘴裡還有幾分意猶未盡,覺得今天的事簡直就是峰迴路轉,高潮迭起,簡直就可以拿來唱出戲了。

  百姓們漸漸地散去了。

  那些舉子們卻沒急著離開。

  當端木紜從公堂中出來時,以孫廣義為首的一眾舉子都來到她跟前,鄭重地再次對她作揖。




章節目錄